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先鋒的舊愛與新歡

        2017-03-23 18:27:52
        山西文學 2017年2期
        關鍵詞:北村花城先鋒

        南京篇

        時間:2016年11月27日9:00

        地點: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南山專家樓

        主持人: 楊洪承(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朱燕玲(《花城》雜志主編):今天很感謝大家到這里來,首先感謝南師大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場地,這里非常溫暖,在這個很緊湊的小會議室,我們要做一次專業(yè)的研討。另外感謝我的母校南京大學的支持。還要特別感謝何平老師,沒有他,這個會議辦不成,包括北京的會議何平也幫我策劃。為什么在北京先開,因為1993年花城出版社出過一套先鋒小說叢書,北村和呂新都在其中。當時在北京也開過一個先鋒文學研討會,陳曉明他們都參加了,這次我們相當于是重回現(xiàn)場,20多年后回到出發(fā)地再做一個關于先鋒文學的研討。而且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也剛剛做過 “先鋒文學30周年”的研討會。北村和呂新跟我們的關系非同一般,他們在《花城》發(fā)表了很多作品,當年,《撫摸》和《施洗的河》同一年在《花城》發(fā)表,非常巧,今年又是在同一年,第一期發(fā)了呂新的新作,第五期發(fā)了北村的新作,我感覺到有一種冥冥之中的巧合,好像是畫了一個圓,好像需要有點總結(jié)。那為什么要在南京再開一次呢?因為1980年代后期先鋒文學在江浙滬一帶興起,南京也是一個很大的陣地。1990年代開始,《花城》雜志也跟上。我們雜志的方向也是在不斷調(diào)整的,1980年代后期我們的風格比較寫實。曾經(jīng)很注重報告文學。1990年代先鋒文學開始轉(zhuǎn)向的時候,我們卻提供了大量的版面給先鋒作家。今天正好有機會,趁兩位作家出了新作,對先鋒的歷程、對《花城》雜志的歷程、對兩位作家的創(chuàng)作歷程做一個回顧。雖然他們自己也不一定認可先鋒作家這個簡單的歸類。

        明年1月,何平幫我們主持一個欄目,尋找和推出一些新作者?!靶伦髡摺钡暮x不僅僅是年齡,不一定說90后或者80后這么一個代際的劃分,而是指許多多棲文化人在寫作上有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以前,我們只有紙媒和紙刊寫作這一個園地,你要成為作家這是必要之路?,F(xiàn)在不是這樣,新媒體和自媒體出現(xiàn)以后,寫作不一定要走入到我們所謂的體制內(nèi)的刊物?,F(xiàn)在有人覺得先鋒是一個不好啟齒的詞了,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在自媒體,新媒體的寫作生態(tài)中,先鋒小說的精神、先鋒小說的脈絡一直還在延續(xù),還有一種旺盛的生長態(tài)勢。我們想尋找的正是一種野蠻生長的力量。借著兩位作者的新作問世,我們也想聊一聊當下的文學現(xiàn)狀,聊一聊文學的繼承關系。

        何同彬(南京大學副教授 ):去年的11月27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文學院、《文學評論》雜志共同主辦的“通向世界性與現(xiàn)代性之路:紀念先鋒文學三十年國際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學堂舉行,今天,也就是2016年的11月27日,名為“先鋒的轉(zhuǎn)向——從80年代到新世紀呂新《下弦月》、北村《安慰書》南京討論會”在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空間中開始了。從去年到現(xiàn)在,在“先鋒文學30年”這樣一個回顧性范疇之下,發(fā)生了很多紀念活動,有會議、有訪談、有學術(shù)專輯等等。但我覺得,在所有這些活動中,我們今天的活動的意義最特殊,或者說儀式感最強。為什么這么說?首先,吳亮老師是先鋒小說理論或先鋒文學概念具體的參與者和創(chuàng)制者,他在那個時候?qū)戇^《誰是先鋒作家》《馬原的敘事圈套》《向先鋒派致敬》等很有影響的理論文章;其次,先鋒小說的出場與刊物及相關編輯的關系很密切,比如《人民文學》(朱偉)、《收獲》(程永新)、《北京文學》(李陀),而我們今天的活動實際上主要的策劃方是《花城》,以及田瑛和朱燕玲兩位主編,而《花城》在1990年代以來的后先鋒時代是繼續(xù)推動先鋒實驗、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本重要刊物(《揚子江評論》刊發(fā)過李翠芳的相關文章,南大劉瑩也寫過碩士論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們這次會議不僅請來了北村、呂新兩位當年的先鋒派作家,而且他們還分別帶來了《安慰書》和《下弦月》兩本新作,這才是我要分析的先鋒小說儀式性或儀式殘余的重點。

        其實所有對先鋒小說紀念的行為、事件都有很強的儀式性,其中充斥和彌漫的贊美、招魂、蓋棺論定、八十年代情結(jié)等,對于解決文學的當下困境幫助不大。因為先鋒小說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學潮流已經(jīng)充分歷史化、經(jīng)典化了,已經(jīng)進入了文學權(quán)力監(jiān)管的文學秩序,此時先鋒在其最初標榜的自由、創(chuàng)新、反叛等向度上已經(jīng)無所作為了。雖然從狹義的文學層面上看,先鋒在當下的知識、信息和形式運用上已經(jīng)常態(tài)化了,或者說被繼承和延續(xù)下來了,但從精神上,尤其從先鋒意識更豐富、更廣闊、更細微的時代關聯(lián)上看,先鋒的確已經(jīng)終結(jié)了。所以我不主張在后先鋒時代的文本分析時狹義地使用“先鋒”這一概念,或者與1980年代的先鋒小說做藝術(shù)上看似合理的關聯(lián)。比如我在后面分析《下弦月》和《安慰書》的時候更傾向于使用薩義德的“晚期風格”的理論,但是,由于呂新和北村在這兩部新作中都延續(xù)了,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回到了自己當年先鋒小說創(chuàng)作時期一個基本的框架和邏輯中,以看似圓滿的“文學”方式象征性、儀式性地解決了自己與時間和現(xiàn)實的沖突和矛盾。但真實的美學效果和觀念軌跡凸顯的并不是圓滿,而是當下中國虛構(gòu)敘事文學乃至文學觀念的某種癥候和危機。如果說,當年的先鋒小說是通過創(chuàng)新、反叛實現(xiàn)脫序,那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這兩部小說卻是從輕逸和沉重兩個向度,以無力、無助的方式實現(xiàn)脫序。而這又暗合了與先鋒無關的、另外一種維度的“完滿”,也就是薩義德所說的晚期作品的完滿:正是晚期作品,才使在美學上努力的一生達到了圓滿。但是藝術(shù)上的晚期不是作為和諧與解決的晚期,而是作為不妥協(xié)、艱難和無法解決之矛盾的晚期。

        呂新的《下弦月》寫的是他無比熟悉和喜歡的題材,在這部小說中他回到了他的成長時期,他最放不下的六十、七十年代。他曾經(jīng)在一個訪談中說:“其實我百分之八九十的小說都是以六七十年代為背景的,只是早期書寫的更多是個人對于那個時代的直覺,不作鋪墊,不加以詳細的說明和解釋。你是清晰的,明白的,但是對于他人就是模糊不清的,甚至無比晦澀,這就是直覺和極度個人感受所產(chǎn)生的效果?!倍断孪以隆方o我們的閱讀感受和呂新對自己早期書寫的描述是非常契合的,而且他在把小說從某種意義之物變成晦澀物方面,又進一步發(fā)揮到極致。比如敘事視角、敘事時空的頻繁轉(zhuǎn)換,連篇累牘的心理獨白,獨特的個人記憶的光怪陸離的語言呈現(xiàn),以及由此形成和出現(xiàn)的結(jié)構(gòu)的松散、控制不住的素材的彌漫、突然的中斷、沉默等,和阿多諾所談的晚期貝多芬的美學風格很相似。此外,“晚期風格是‘內(nèi)在于現(xiàn)存的,但卻奇怪地‘遠離了現(xiàn)存”,《下弦月》看似是歷史題材,其實呂新要實現(xiàn)的是現(xiàn)實的、與現(xiàn)存有關的目的:以一種哀傷的個性的方式獲取自由。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么呂新在后記中有這樣的感慨了:回到那里,對我來說,就相當于魚歸大海,樹葉回到了森林。呂新從被遺棄的歷史和事物那里,從呈現(xiàn)出來的和永遠沒有辦法呈現(xiàn)的事物、感覺之間的張力中試圖實現(xiàn)某種和解。

        正如我在前面所說的,呂新個人化的“輕逸”和北村現(xiàn)實介入性的“沉重”最后都失效了,我們看到了他們的不妥協(xié)和艱難,更清楚地感覺到他們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困境。呂新的個人化的、封閉性的文本空間內(nèi)部有一個與現(xiàn)實密切關聯(lián)的、逃逸性的心理防御機制,他的敘事看似從容不迫、很平靜,對歷史也不做控訴、對正義也不做呼吁,似乎實現(xiàn)了某種脫離現(xiàn)實擠壓的所謂文學性自由,但事實上我們真正看到的是一個悲傷的虛無主義者的無助背影,小說最后是這樣突兀的一句:世界,你這個苦難的人間?。?/p>

        當然,《下弦月》和《安慰書》的困境也是我們當前虛構(gòu)敘事文學的總體困境,是我們的文學觀念乃至與自我認同的困境。我們在回顧先鋒文學的時候,不約而同地感覺到創(chuàng)新、反叛和自由的重要,并且呼吁新時代的文學青年繼續(xù)踐行這種撕裂和開辟,但事實上,無論是老青年還是新青年都不愿為此冒真正意義上的“風險”,只會把“先鋒”精神歷史化,拘囿在一個功利叢生的狹隘的“文學”層面上儀式性地渴望。在先鋒文學30年的時候,我們可以預設那是一顆珠寶,只不過用勒內(nèi)·夏爾的話來說:“如果我幸免于難,我知道我將不得不遠離這些重要年代的氛圍,沉默地拒絕(而不是約束)我的珍寶”。我們已經(jīng)失落了我們的珍寶。

        方巖(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揚子江評論》編輯 ):昨天吳亮老師跟我們年輕人講,我們談到呂新、北村老師的時候要稱先生,不要喊老師,因為稱為老師之后就沒法批評了。其實我們喊老師原因很簡單,我們對當代文學的了解始于先鋒文學。這種閱讀體驗帶給我們關于當代文學的最美好的印象,因此也就奠定了我們關于文學判斷的基本審美口味之一。

        接下來的發(fā)言,我準備從對先鋒文學的文學史評價開始。剛剛何同彬談到了去年的一系列關于先鋒文學30年的紀念活動??赐晗嚓P言論后,我覺得,30年過去了,我們對先鋒文學進行重新評價時候,焦點依然集中于1980年代中期橫空出世的那批先鋒作家。

        這些評價大致集中于兩點,在我看來,正是這兩點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對北村、呂新這一代起步稍晚的先鋒作家的遮蔽。第一點,過分強調(diào)1980年代中期技術(shù)革命、觀念革新對當代文學的意義。1980年代中期所謂的技術(shù)革命、觀念革新對當時的歷史語境所造成的震蕩確實是巨大的,只是這種美學震驚在1990年代以后已經(jīng)成為當代文壇關于文學認知的基本常識問題。不斷地重復常識,只會導致對那些未來得及充分闡釋的文學現(xiàn)象的忽視。

        第二點是從第一點延伸出來,即技術(shù)、觀念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就當時的歷史情境而言,技術(shù)、觀念涉及的哪怕只是最為純粹的文學問題,先鋒文學置身其中,就會引發(fā)最大的文學政治問題。但是這里存在著一個需要重新辨識的現(xiàn)象:就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先鋒”這兩個字本身并未攜帶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訴求,反倒是歷史語境和歷史事件的倒逼,賦予了先鋒文學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如果不作有效的區(qū)分,對先鋒文學進行歷史評價時就會以訛傳訛。例如,我注意到某些對先鋒文學進行重新評價的文章,就是側(cè)重把1980年代中期的一些先鋒文本的細節(jié)與當時的歷史情境對應起來??桃鈱?980年代中期的先鋒文學進行意識形態(tài)化重塑,其實是理論先行的前提下,對先鋒文學進行牽強附會式的歷史索引。所以說,正是在歷史評價中過分側(cè)重、放大這兩點,而導致了對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崛起的、以北村、呂新為代表的這批先鋒作家及其作品歷史意義的認知不足。

        在我看來,如果我們堅持認為“先鋒”是一種技術(shù)和觀念在精神層面所呈現(xiàn)的前衛(wèi)和激進,那么這種先鋒精神必須有更為堅實或者渾厚的物質(zhì)作為依托。具體到先鋒小說,這種物質(zhì)便是敘事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和飽和度。說得通俗一點,好看、完整(注:“完整”并非是“封閉”的意思,而是故事所需要的基本輪廓)的故事是小說的基本素質(zhì)。事實上,既能為技術(shù)、觀念提供足夠?qū)拸V的操練空間,同時也能呈現(xiàn)故事或者說敘事本身的深邃和寬闊的,正是長篇小說這種文體。所以,我的一個基本觀念是,正是呂新、北村這批稍后出現(xiàn)的先鋒小說以長篇小說這種形式奠定了先鋒文學在當代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地位。

        雖然兩位老師是今天討論會的主角,但是為了表明我們做批評的不是見風使舵,而是很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請允許我讀一下我去年寫的文章中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正好涉及的是對呂新、北村這代先鋒作家的文學史評價問題:

        “1990年代以來,一批帶有鮮明的先鋒文學特質(zhì)的長篇小說的出現(xiàn),恰恰是這股文學潮流呈現(xiàn)出充沛、蓬勃生命力的體現(xiàn),這些作品大多出自未曾來得及分享1980年代歷史榮耀的那些作家。例如:潘軍的《日暈》(1989年)、呂新的《撫摸》(1993年)、北村的《施洗的河》(1993年)、林白的《一個人的戰(zhàn)爭》(1994年)、陳染的《私人生活》(1996年)、東西的《耳光響亮》(1997年)、閻連科的《日光流年》(1998年)、棉棉的《糖》(2000年)、李洱的《花腔》(2001年)、邱華棟的《正午的供詞》(2001年)等。

        這些長篇小說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們不僅把形式變革熟練地運用于長篇小說的寫作,而且大膽實驗了這些形式在處理更為復雜的敘事內(nèi)容時的有效性和可能性。在這些作品中,我們不僅看到形式變革為處理復雜經(jīng)驗所帶來的從容,而且看到隱秘的歷史態(tài)度、復雜的現(xiàn)實情感、斑駁的社會景觀以及關于自我的深刻認知等??梢哉f,正是這些長篇小說的出現(xiàn),恢復了有精神內(nèi)核的先鋒文學的本來面目。這種精神內(nèi)核始終以一種經(jīng)驗的及物性,保持著對現(xiàn)存事物、秩序的反彈和質(zhì)疑,從而使得先鋒文學始終以一種開放性和未完成性在當下和未來展開。這也是我不斷強調(diào)的先鋒文學的政治性?!?/p>

        剛才同彬提到了一個觀點,他說他不大愛用“先鋒”這個名詞或概念來描述1990年以后先鋒脈絡下的文學現(xiàn)象。我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觀點稍有不同:

        “只是這些問題在1990年代以后的語境中,并未得到充分展開。具體到彼時當代文壇的話語方式,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上述作品迅速被一些新的命名占領,如新歷史主義、女性主義、私語寫作與美女作家、魔幻現(xiàn)實主義、后殖民主義,甚至是新寫實小說。這些概念、理論、命名雖在不同程度上讓這些小說獲得了更為細致、豐富的闡釋,卻以知識的名義消解了先鋒精神天然的、樸素甚至是有些粗暴地對秩序價值質(zhì)疑、叛逆的那種蓬勃的生命力和破壞力?!?

        以上是我對呂新、北村這代先鋒作家的文學史評價問題的基本觀念。接下來,結(jié)合具體的文本,我想談談其他問題:我們現(xiàn)在提起先鋒文學的時候,與其老生常談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作為歷史現(xiàn)象的先鋒文學,倒不如直面一些問題,那就是,我們現(xiàn)在重提先鋒文學是要干什么?能否重新定義、理解當下的現(xiàn)實?是否有可能發(fā)現(xiàn)先鋒在當下新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呂新的《下弦月》,故事的時間跨度大約從1950年代初到“文革”中后期大約二十年左右的時間,這個歷史時段也是呂新屢次書寫的歷史時段,可見呂新對這個時期是情有獨鐘。這個故事的三個聲部,是理解這部小說的關鍵。呂新是想讓一段具體歷史的不同面相呈現(xiàn)出來,彼此相互對照、補充、質(zhì)疑。

        第一個聲部所敘述的故事,簡單說來就是女人在尋找失蹤的丈夫。這個故事要從兩個層面來理解:在歷史現(xiàn)實層面,女人在尋找失蹤丈夫的過程所展現(xiàn)的種種場景,可被視為是在革命敘述中被遮蔽的民眾的日常生活;如果考慮到丈夫失蹤的原因,那么在歷史現(xiàn)實的背后,女人尋找失蹤丈夫這種行為便成為了一種歷史隱喻,即尋找革命中的失蹤者,或那些在歷史運動中“被消失”的人。第二個聲部,丈夫林烈在躲避追捕(其實也可以理解為逃避革命)過程中的獨白與思索。在我看來,革命中的失蹤者其實也是革命的參與者,只不過他們是革命的對象而已,所以,他們的聲音其實就是歷史證言,而這樣的歷史證言恰恰是革命正史敘述中所要剔除的部分。呂新以詩意的方式重新挖掘了他們的聲音,從而與第一個聲部構(gòu)成了相互印證、豐富。

        第三個聲部就是人民公社的供銷社副主任萬年青的敘述。他的敘述其實就是革命的實施者或者說是革命的代理人眼中的歷史。這種場景其實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革命日常化或日常革命化的歷史場景。比如,萬年青與公社書記的私情都是在革命話語的激發(fā)下完成宣泄的。前述兩個聲部及其面目都隱匿在這個聲部噪音和威嚴之中,而且在客觀上也與這兩個聲部共同構(gòu)造了歷史的羅生門。

        但是到了結(jié)尾,“世界,你這個苦難的人間??!”這個結(jié)論倒是提醒了我一個問題,即呂新老師重提這段歷史意欲何為?或者說這個結(jié)尾并未建立這段歷史與當下的關系。在我看來,重述歷史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個如何說服當下的問題。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較為膚淺的看法。我就先說到這里吧。

        吳亮(《上海文化》主編 ):在文學圈子里面,就像何同彬和方巖剛才講到的,在1990年代之后,有很多文字和很多人被遮蔽了,呂新和北村就是被遮蔽的兩個。這是時代造成的。你們的作品出來以后,我當時已經(jīng)不大看很多小說了,這次看了你們的作品列表,大吃一驚,你們居然有這么多作品,你們一直在寫??戳四銈冊凇痘ǔ恰飞习l(fā)表的那么多作品,我有一個感覺,先鋒文學南下,跑到《花城》去了。

        我昨天晚上花了很長時間,把兩本書都翻看了。我看北村的小說,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東西了,但是要搞清楚里面所有的脈絡是不大可能的,顯然這個作者或者這個律師,有兩個身份在里面。小說是第一人稱,把所有的東西推到臺前,這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看卷宗,可以弄證詞,訪問很多人,很多人會告訴你,事情全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本人很容易心煩意亂,像微信里面看到殺人或者干什么了,一般我是不看的,因為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有多少秘密在里面,這是無底洞,陰謀里面還有陰謀。這樣的小說給我一天的時間我也看不明白。這些陰沉沉的東西,七年前并沒有這么赤裸裸,也就是這三四年,非常赤裸裸,尤其這些年來的微信的傳播,沒有人不知道了。小說寫這個,我覺得太近了,我們讀的人容易不當成小說來看,就像看微信。

        呂新的小說我?guī)缀鯖]有好好看,感覺他的語言像風一樣吹過去,是有空間距離的。我一直看到呂新的名字出現(xiàn),昨天晚上他說他已經(jīng)寫了九部長篇了,我很佩服,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完那么多作品。大體的感覺就是這樣,還有些問題可以私下講。

        洪治綱(杭州師范大學教授 ):非常抱歉呂新老師的小說《下弦月》我還沒有讀完,它就是三個面向。我是蠻喜歡呂新老師的敘述,它的敘述有沉迷感。剛才吳亮老師說了,晚上在抒情,中午在敘事。這個沉迷感,我看完了以后再好好的去思考。

        吳亮:我插一句話,呂新的作品一共有九章,有三個供銷社的歲月,分布得很有意思,分布三、五、九章,整個構(gòu)架非常好。而且敘事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正面的去寫它。

        洪治綱:敘述最飽滿,敘述很舒服,雖然沒有大情節(jié)。

        王彬彬(南京大學教授):我沒做什么準備,很慚愧。比較起來我對呂新的東西稍微了解得更多一點,談不上特別多的了解。不像吳亮老師跟先鋒一起戰(zhàn)斗過來的。呂新先生兩個作品一個短篇一個中篇給我印象特別深,1989年、1990年在復旦讀博士的時候,一個短篇《圓寂的天》,印象特別深刻。那個短篇完全通過語言把人的感覺、情緒寫得特別好,始終沒有忘記,這個很不容易。讀一個短篇一輩子不忘記很難的。我一直老想找這個小說看一遍,但是沒有找到。前幾年《白楊木的春天》風格變化很大,但是在語言上非常突出。因為過去的語言很精致,但是這個語言七葷八素了,還是很有美感,我很喜歡。我又把長篇找來看,感覺到呂新在語言上的經(jīng)營,在語言修辭上有很獨特的地方,這是要堅持的。我感覺到一個長篇如果過于空明,整個事件幾乎不怎么全面去說,用一個很清新的語言,來寫長篇小說,讀完以后還是讓人覺得不太滿足。因為長篇小說必須是一個充實,很有力量地整體性地給人沖擊。“永久的先鋒”我覺得這個說法有問題的,先鋒是有時代性,永久的先鋒除非是永遠在不斷地變化先鋒姿態(tài)。1980年代的先鋒,如果到現(xiàn)在仍然是1980年代那種姿態(tài)的話,要么是時代出問題了,要么就是自己出問題了。

        洪治綱:誰提的永久的先鋒,是你提的吧。

        王彬彬:1980年代的人,余華,格非這一代人,在當時很成功,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是調(diào)整自己。對這個調(diào)整做出文學的評判,多少是合理的,多少稀釋了一些東西,沒有很認真地研究過。

        汪政(江蘇省作協(xié)副主席):今天研討會的標題很好,使研討會有了深度和文學史的意義。剛才何同彬和方巖也從先鋒開始談起,確實談到了比較有趣的東西,許多話題超越了兩位作家的具體作品。比如說先鋒演變的問題,比如說作家的評價與時代的錯位問題。再比如說一個雜志在當代文學發(fā)展史上的地位與作用,一個刊物能建構(gòu)起自己的風格,幾代主編前仆后繼地維持,是蠻有意味的。我昨天還在說《花城》特別認自己的作者。沒有這個北村、呂新作品《花城》作品表,我們也都記得他們在《花城》上發(fā)表作品之多。包括江蘇的一些作者。南大新文學中心幾位教授對當代文學制度很有研究,包括期刊,《花城》也可以成為一個個案。

        就兩位作家的具體文本來說,如果一定要跟先鋒掛上鉤的話,我想大概就是對先鋒的力量應該有新認識。先鋒也可以在大地上行走,可以與政治話語結(jié)伴而行。這兩個文本放在一起看非常有意思。

        《安慰書》是寫的現(xiàn)實,《下弦月》寫的是歷史,《安慰書》展示的是“革命后”的景象,而《下弦月》則是對“革命”的正面敘述。剛才方巖說作品敘述了“革命的日?;焙汀叭粘5母锩?,這個說得很好。它是對“文革”的一種別樣的抒寫。我還沒有想好,沒好好琢磨“下弦月”這個意象?!跋孪以隆痹谥袊鴤鹘y(tǒng)文化表達中有什么樣的象征意義。不過在我看來,《下弦月》是一部關于暗夜的書,是一部不斷把暗夜打開的書,也是一個打撈記憶的書。我為什么說把這兩部作品放在一起說非常有意思?因為北村有敘事人的憤怒,非?,F(xiàn)實的憤怒,近距離的憤怒,但是《下弦月》把憤怒推去了,在貌似很平靜狀態(tài)之下慢慢回顧過往歲月。它采取了另外一種抒寫方式,把背景隱去不少,用暗夜的意象虛化背景,“文革”像黑黑的樹一樣,進入了城鄉(xiāng)的日常生活,進入了飛沙走石的寒風中,進入了非常隱秘的角落,進入了現(xiàn)代的“桃花源”。它是對塵封的個體記憶的啟封與回溯?!断孪以隆肥菍Π档囊环N抒寫,在抒寫過程當中,個體從背景當中被剝離出來,與大事件剝離開來以后,個體內(nèi)在的東西才能層層打開。同時,作品又是一部尋找和逃逸的敘事,這兩者同樣與暗部有關,向隱蔽處尋找,逃亡是向隱蔽處隱藏。再把供銷社生活這種帶有狂歡性質(zhì)的東西加進來,使作品構(gòu)成內(nèi)容與形式的雜糅,連同作品的多聲部與復調(diào)敘事,多多少少保留了當年先鋒的一些痕跡。

        這樣的作品返回到了“革命”時代里日常生活的真實的場景。如果我們現(xiàn)在不把那些宏大的東西剝開,只停留在宏大敘事中,可能就永遠看不到它們了?,F(xiàn)在寫雖然不能叫正當時,如果不寫,它們可能真的永遠遁入到暗夜當中去了。所以非常感謝呂新,讀了這樣的作品,讓我感覺回到以前,也意識到對“文革”,新的敘事不是可能,而是現(xiàn)實。

        田瑛(作家、《花城》雜志前主編 ):先鋒文學怎么界定,先鋒文學這種說法是否科學,是否準確,我們不去管它。我們留意到1980年代的初期,西方現(xiàn)代派、后現(xiàn)代派等等觀念引到中國,影響到一大批的作家,對傳統(tǒng)寫作方式的顛覆,我個人留意到這一批寫作者參與了其中,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延續(xù)。我個人對先鋒文學是認同的甚至是感到一種驚喜。在那個時候我個人給社里提了一個選本,這套書在1987年、1988年是中國最早的先鋒小說的選版,當時找了朱偉。后來我在1991年元月1日到了《花城》雜志之后,覺得自己肩負著使命,我第一次上班就是代表《花城》和一個廠商打官司,《花城》有一段時間發(fā)表了一系列的報告文學惹了很多事,一直風雨飄搖。我當時想,第一天上班就是代表《花城》雜志出庭,必須要做調(diào)整,《花城》雜志不能再經(jīng)歷風雨,如果再延續(xù)過去大膽、開放的風格,再發(fā)一個作品有可能會關閉,有可能會關門,所以及時做了調(diào)整,把花城的報告文學欄目停掉了,弱化了干預現(xiàn)實的宗旨,我想在文學形式上探索怎么樣走。后來經(jīng)歷很長時間,非常艱難走過來。說了這樣一段往事之后,再說說我跟二位作家的關系,我們認識也20多年了。北京的會議上簡單的說過我們的故事。跟北村我們一起開了一個先鋒長篇小說討論會的時候,1993年我代表花城出版社主持了一次中國長篇小說先鋒討論會,當時格非、王蒙等很多作家到場。余華《呼喚》轉(zhuǎn)型之后的那個作品《活著》寫實了。陳曉明說先鋒不明顯了,已經(jīng)在倒退,余華很情緒化地站起來,很不高興地說,你不能老讓我寫殺人吧,不能老讓我寫暴力血腥吧。在那個會議上,我和北村一起出去買褲子,走了很多的商鋪買不到,我們有這樣一個故事。跟呂新1992年他陪我去五臺山經(jīng)歷一次生死之險,那一次九死一生。我們兩個到五臺山去,他那次得了胃穿孔,我們在一個小地方,又沒有帶錢,就是穿孔不知道,當?shù)氐尼t(yī)院小沒有辦法救助,幸好當機立斷租了輛破中巴車連夜奔襲,第二天凌晨趕到太原直接進的手術(shù)臺,最后診斷是胃大面積穿孔。晚半個小時可能就沒命了,這么一次生死之險,所以陳曉明發(fā)表文章說是“生死之交”。《花城》雜志這么多年來跟先鋒文學是一種必然,不是偶然,這和我個人到《花城》雜志是有關系的,這個無疑的。延續(xù)這種風格,其他的我不多講,就他們兩個具體的作品,由各位文學家評價梳理整合,希望給《花城》雜志提供支持,我們也期待二位有新的作品。

        吳?。?南京大學教授):剛才大家說的一些話,這些講話包含兩個基本傾向,一個是都對這個作品的當下意義、當下價值,在充分肯定、高度評價的前提下,也有一點保留的看法。另外就是對所謂的先鋒文學及兩位作家在其中貢獻的一些文學史評價。這個作品我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對個人創(chuàng)作的意義,一個是宏觀上對文學現(xiàn)狀的意義。

        今天會議定名為“先鋒文學的轉(zhuǎn)向”,其實我剛才想了一下,這個題目里好像“轉(zhuǎn)向”兩個字不太明顯,與其說是轉(zhuǎn)向,不如說是“先鋒的續(xù)航”,更符合今天這兩部作品和先鋒文學在今天的狀態(tài)。我是這樣看的,在1980年代的時候,包括像1990年代我們討論先鋒文學的時候,首先是有一個或明或隱的基本認識,先鋒文學是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一個呼應,同時,先鋒文學也是對原來的經(jīng)典文學史或者說是文學常態(tài)的一種新創(chuàng),從宏觀面上來講尤其是這樣的,這兩個面向是非常重要和明顯的。那到了現(xiàn)在再談先鋒文學,如果仍然從世界文學中的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學自身歷史來看的話,包括從當代文學史上的先鋒文學來看眼下先鋒文學的狀態(tài),就要看一下它到底提供了什么新的東西。評價它的意義,常理上就要從這個角度來看。有沒有提供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生產(chǎn)的價值資源、推動力或新的思考,這應該是一個判斷的主要依據(jù)。

        這兩部作品所代表的含義,既強大又脆弱。強大的含義或許更多是在作家個人寫作的一種頑強性體現(xiàn)上。作為一個標本,也可能《下弦月》的寫法或者小說的敘事形態(tài),比較頑強地堅持了先鋒文學的生命意志,在當下比較鮮明地銜接了先鋒文學的歷史。它證明了呂新不愧是新時期以來先鋒文學的中堅、中流砥柱。比較突出的是,小說將歷史敘事與當下的關懷思考融入了一種離散、放射狀的形態(tài)中,這對專業(yè)讀者固然是一種閱讀挑戰(zhàn),而對一般文學閱讀來說,同時就不能不是一種障礙了,甚至可以說就是一種拒絕。這體現(xiàn)的或許就是作家的文學態(tài)度乃至世界觀吧。

        從個人創(chuàng)作的意義上來說,這兩部作品體現(xiàn)了兩個作家的頑強性。但為什么又說是脆弱的?這也是跟我對當下文學的一點判斷有關,就是這樣一個寫法,如呂新那樣在形式上走得稍遠,或像北村的貌似寫實,單論形式已經(jīng)沒啥意義了,重要的是它們有否文學性的特定力量?在我們所處的共同境遇中,寫作和文學能給我們的生活和思考提供堅定的力量嗎?這有點像是一個很初級的問題:文學存在的意義?狹義地說,先鋒文學假定還活在今天的話,它的力量意義從何體現(xiàn)?直言不諱地說,從我對這兩位作家的預期和評價上來說,其實期待著能夠從文學層面或者較為抽象的思考層面上感受到這兩部小說對我發(fā)生足夠的震動。結(jié)果好像有點悵然若失。這是我的問題吧。簡單地說,《下弦月》這樣的寫法,在過了先鋒文學的一個特定年代之后,中國文學要回應世界文學和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話,它的目的、文學的有效性究竟何在?貿(mào)然批評一位作家的努力并不太禮貌,或者只是我的閱讀經(jīng)驗比較有限吧,在文學表現(xiàn)上面,我希望看出這樣一種敘事到底有什么必要性。它是必須的嗎?我會問自己。相比之下,它的副作用反倒是明顯的,即減少了有效閱讀的可能性。這樣一種敘事對文學、對這篇小說的推動力究竟如何產(chǎn)生作用?老實說,我其實沒有體會出來,不能不懂裝懂。

        另外在有些敘事的局部方面,這兩部作品都有一些重要的關節(jié)點顯出勉強的痕跡。這個勉強在呂新的作品里還比較隱蔽,但《下弦月》敘事上的隨機性本身就是個問題。

        最后要談到一個問題,其實中國現(xiàn)狀的問題我看是沒有力量能夠解決的。文學也是一樣,不要試圖論證“先鋒的轉(zhuǎn)向”或者“先鋒的續(xù)航”,以為能夠找到答案或者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我認為是找不到的。當然理想主義者可以這樣。談論先鋒文學的時候,不管是評價兩個作家還是歷史,看一看我們當下文學包括作家個人以及我們這個時代所處的困境,就會發(fā)現(xiàn)答案只能是在言說之外。這句話其實是我對魯迅的說法。魯迅這個人認為這個世界其實不是語言能夠表達的,人不能嘗試言說之外的可能性,所以他后來就不談至少是很少談理想和未來了,這是魯迅對人和歷史的認識深刻處。但同時他又是非常有行動力的,他又是我們的生命上的一種力量和意義的象征。面對不可言說的現(xiàn)實及未來,我們?nèi)绾稳バ袆?,而且必須要行動,——怎么去處理這個關系,這需要非常強大的精神和思考力量。我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只是在不專門研究魯迅以后,讀魯迅書的時候突然地也是偶然地想到的一點。我對現(xiàn)狀的無力卻要論及兩位作者的評價,結(jié)果只能是深感抱歉了。大致就這么說吧。

        吳俊:他們兩位的作品我是蠻熟的,而且基本上是持續(xù)閱讀的。1990年代至今批評家主要關注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是在列的。

        王彬彬:看先鋒是要有水平的。

        王堯(蘇州大學教授 ): 我想到一個問題,一個作家如果離開先鋒文學的讀者群體是不是還存在?與思潮相關的是我們能夠討論的,如果離開這個思潮呢?首先要問呂新北村,如果離開先鋒文學這個思潮,這兩部作品是不是可以討論?我自己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個我要說的,我們討論具體作家作品的時候,要離開市場討論。

        第二個問題就是這個“先鋒文學30年”這個概念的命名,北方為主,南方參與。主要不是對歷史的評價,很大程度是有現(xiàn)代考慮的。如何看待先鋒文學歷史?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往往只注意還原1980年代以來的所謂先鋒文學的狀況,對先鋒文學的批評史缺少梳理,1980年代關于先鋒文學的研究和1990年代不太一樣,而且今天文學史基本上是以1980年代的共識來統(tǒng)一的,這造成一個非常大的問題,1980年代遮蔽1990年代。。這是今天我們討論這個問題要引起注意的。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我們通常用1980年代的東西講1990年代,但是1990年代講的東西是超越1980年代的。這是我的討論的兩個前提。

        第二個回到兩個人的作品,我寫了很多的批注。

        呂新,我很喜歡看他的《撫摸》,因為我自己的博士論文是做“文革”的,到今天都沒有出來。自我審查,“文革”方面什么能寫,什么不能寫,這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呂新的小說,我也是比較看中,實際上寫“文革”的一些場景,他的線索不是很復雜,林烈的逃離和安頓,還有徐懷玉的尋找的故事,是另外一個在路上的故事。書中小的楷體有些很好,有一些未必很妥當。以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出來很好。我在意里面的幾個問題。一個問題就是關于他出走的原因,小說沒有多講,徐懷玉說,不要認為是因為路線的問題,有這么一句話。第二個就是我特別留意的一句話,楷體字里的,林烈與小事件、大事件的關系,徐懷玉與小事件、大事件的關系,這是一個值得關心的部分。我看到的不是抒情,而是呂新通過林烈的獨白所表達的對“文革”的理解,讓人收獲到很多反思性的問題。這是我強調(diào)的一點。第三點就是這個小說里面,沒有小黑點,就沒有光明和飛翔。小黑點的時代怎么理解小黑點,怎么理解飛翔,怎么理解光明,這也是比較深刻的地方。這是我對呂新小說的想法。故事不是非常復雜,有一些人物可以刪除。

        這是我的一些想法。

        黃德海(《上海文化》編輯 ):從去年開始,好像舉行了不少紀念先鋒文學的活動。不知為什么,我覺得這些活動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挽歌氣息。當先鋒變成了懷念的對象,其實已經(jīng)說明先鋒成了古董,灰塵落滿一身?,F(xiàn)在談起“先鋒”不是指一種曾經(jīng)的文學現(xiàn)象,就是指某些特定的敘事方式。這些,都只是歷史意義上的先鋒。不斷轉(zhuǎn)向和更新,一直處于領先位置,才是先鋒的基本標志。一心向前的人,哪里來得及去經(jīng)常性懷念?

        呂新的《下弦月》,應該算得上是使用了先鋒的某些特定的敘事方式,比如關注內(nèi)心,使用隱喻性語言等。但我閱讀這部小說時,經(jīng)常有個念頭在頭腦里閃現(xiàn)——如果哈姆雷特曾生活在“文革”期間,他會怎么行動?事后他又會怎樣思考這段生活?哈姆雷特如果寫作,寫下的這段生活,是不是就像呂新的《下弦月》?小說動作幅度小,敘事速度慢,仿佛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延宕,有一種特殊的綿延感,人物對每件事情的感覺,仿佛都被慢放了。這個延宕過程中的感覺,除了呂新富有自身特點的文字,我認為對歷史的反思穿透力較為一般,它仍然一不小心進入了教課書設定的歷史劃分框架。但小說累積的延宕能量沒有消失,它幾乎全面涌進了對有關供銷社部分的書寫中,尤其是小說的最后一部分,我覺得特別棒。最后這一部分,用被極度規(guī)訓的語言,寫下了無法被規(guī)訓的欲望。兩個人在把自己的欲望調(diào)動起來,逐漸把心思和情欲打開的時候,使用的是一會兒是經(jīng)過嚴格規(guī)訓的語言,一會兒是放肆的語言,最終指向的卻完全是不規(guī)訓的內(nèi)容?;蛟S可以這樣說,呂新用被規(guī)訓的語言講未經(jīng)規(guī)訓的東西的時候,他才真正走到了現(xiàn)下寫作的前沿,也讓我們看到了某種被忽視的真實。

        這兩部作品先讀的是呂新的作品,讀的過程中,太難讀了。我下面僅僅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或者老師教文學史的角度來看這兩部作品。在高校里,講文學作品的時候,往往要告訴學生小說寫的一個什么故事,這是內(nèi)容,然后從文學的角度講,在小說里的故事又是怎么表現(xiàn)的,這是形式。文學作品解讀不外乎就這兩個方面。從文學史的角度講“先鋒文學”,正是當年1980年代吳亮老師他們總結(jié)的“敘事的形式至上”,也是我們在文學史講的,以一批作家作品為代表。再一個方面在課堂上我們強調(diào)的是“先鋒文學”,它是與世界文學的接軌和傳統(tǒng)文學的延續(xù),這個意義上是非常重要的。1980年代以來,馬原他們這一批作家對我們搞文學的人沖擊很大。后來有關“先鋒的轉(zhuǎn)型”的話題,可以說未有間斷過,從1990年代起有一個大的變化,然后到新時期又調(diào)整。兩位作家的新作在“先鋒”的話題下面,既與以往先鋒文學調(diào)整轉(zhuǎn)向有聯(lián)系,又有“先鋒文學”完全無法概括的新質(zhì)。我是先讀的呂新作品,覺得很難讀,但是還是看完了??赐炅艘院笠恢痹谙?,這兩部作品的名字都很有意思,為什么叫《下弦月》,為什么叫《安慰書》,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呂新作品中有豐厚的歷史底蘊。我們是第一次見面的。我的年齡比他大,他在作品中敘述的生活,我有一部分是經(jīng)歷過的。如“文革”我是經(jīng)歷過的。閱讀呂新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小說歷史背景和語境是清晰的,但是對歷史的敘述是片段、跳躍式的。小說中送“老舅回家”的那個片段,寫小毛驢和老舅,給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第一感覺這個小說,故事片段和敘事語言寫得精細而別致,小說中將送老舅回家過程,在人和獸互相比對中敘述,似乎在提示著什么?給人思考。整個小說歷史記憶的片段占據(jù)了很多內(nèi)容。我一開始并沒有沒有讀出尋找、革命,逃離安頓,而是被片斷性的生動語言和小故事的敘述所吸引。在故事里面反思歷史,這個暗示性非常強烈。整個故事里頭并沒有直接寫下弦月,這一個特定的時間情景。為什么要叫“下弦月”?小說主要寫了白天和黑夜,而且有的地方寫得非常細致。小說寫了月光,但是沒有下弦月,這個暗示性在什么地方呢?片段+歷史,實際上有一種暗示。先鋒就是文學本身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

        何平(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呂新的小說,我也仔細地讀了一下,小字和楷體字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我想搞清楚,但是確實搞不清楚。里面涉及到的人,跟我們現(xiàn)在談的三個主要的人物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一個關系,我們要搞清楚。有的是他原來的同事,有的是學習班上的。如果把這些關系理清楚,這個小說可能要五倍的厚度都搞不定。如果有興趣可以把涉及到的人的名字統(tǒng)計下來應該是50個以上。作為他寫作的過程中,究竟是怎么考慮的?楊老師講,呂新是清楚的,但是他不愿意把那個東西說清楚,確實留了很多的需要你自己重新建構(gòu)、想象,跟三大塊之間是怎么樣的一個關系。像呂新這樣的作家,從早期的寫作起,其實變化不是很大。對這樣的作家還是要去研究的。我跟程永新談這樣一個問題,作家是不是要做很多的變化。作家能不能沉迷于自己的東西,把同一種東西寫到極致?對于呂新這樣的作家,我們不能簡單的定性,因為有的時候批評也是一個很壞的東西。批評了以后,人多了以后,他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聲音,就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知識權(quán)力,然后對這樣的作家?guī)韷毫?,他不是這樣寫的,就感覺到這樣的作家寫作是不是出問題了。我覺得對于不變的作家,就是他一直不變,他一直沉迷在自己的語言當中,他覺得他的后記特別好。那種語言的方式,對于時間的感受,那些讓人讀的內(nèi)心特別不好受的東西,他是內(nèi)斂的,隱諱的東西慢慢滲透出來,這個小說還是值得看的。呂新寫的小說不是一般地用心。我在讀的過程中間看到考究。對這種作家,我們是要尊重的。因為批評家現(xiàn)在動不動就容易寫很大的概念、知識,然后希望把這樣的作家整合到他的脈絡里,一旦整合不到他的脈絡里,就認為這個作家寫作出問題了。作家沒有出問題,是我們自己出問題了。

        呂新(作家):沒有想到我的小說給各位帶來麻煩,各位放下自己的事情坐在這個地方。在座的批評家,我基本上是第一次見面,但是見到大家還是挺高興的。大家的意見非常真誠,不管是批評還是稱贊,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內(nèi)心是有高興,但是我對大家,還有出版社,內(nèi)心的抱歉和愧疚遠遠大于高興,覺得很麻煩大家。謝謝!

        朱燕玲:非常感謝大家的精彩發(fā)言,我覺得今天的討論非常好,很專業(yè)。因為我們確實不是一個商業(yè)性的推廣會。我們會以兩個高校的名義組織這個會議,我們希望對問題有一個梳理,提供專家的意見。對于文學作品來講,我們對任何事情不可能求得完美。我們每本書都有欣喜的部分,北村的書有一種思辯的力量在里面,我看了很喜歡;呂新的作品,抒情的成份很強,但是也能看到他一貫的對歷史的關注。這兩個作品差異性非常大,不是王婆賣瓜,這兩部書是長篇小說里面非常好的作品,值得我們開兩次會探討。今天下午如果再開下去,還會有更精彩的意見,更現(xiàn)實的關系,跟中國政治的關系,也是我自己非常想聽到專家們再次深入聊的。因為時間有限,只能到此了。

        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北村花城先鋒
        春意鬧花城
        源流(2023年4期)2023-05-29 03:39:56
        晉源區(qū)召開稻花城項目推進會
        花城看花
        嶺南音樂(2021年2期)2021-05-28 01:05:34
        稻田種荷花
        閱讀先鋒榜
        閱讀先鋒榜
        閱讀先鋒榜
        閱讀先鋒榜
        XKNC北村精密攜自主研發(fā)生產(chǎn)的自動化與機床組線亮相CIMT2015
        北村和南村
        金山(2009年11期)2009-01-05 10:00:54
        国产成人香蕉久久久久| 人妻插b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字幕| 无码av免费永久免费永久专区| 免费人成视频x8x8|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免费视频成人 国产精品网站 |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亚洲粉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自拍小视频在线看|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蜜桃av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欧美第五页|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高潮迭起久久av|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第九色区Aⅴ天堂|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av波多野结衣|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刚刚| 久久综合99re88久久爱|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 亚洲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米奇小说|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仙踪林 | 天天爽夜夜爱|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欧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成人拍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