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魚,原名李劍飛,1984年出生于廣西博白縣,2003年開始詩歌寫作。作品散見《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廣西文學》等,出版有詩集《落花返枝》,現(xiàn)居深圳。
黃秋葵
來到洞背村,你們喜歡看枯荷
荷塘邊的石椅,空著好看
什么樣的月色,就有什么樣的人
摘下紅辣椒,摘下黃秋葵
絕不拖泥帶水
好多年沒有看過雪了
悶在南方清淡的氣候里
是時候重啟這一道怪味
秋葵焯水,辣椒切碎
蒜末姜絲少許生抽海鹽
緊接鎮(zhèn)江醋將種種辛辣
揉為一團,再用高度白酒
給在座諸位先暖暖胃
管你開顏也好,皺眉也罷
我深愛秋葵,濃烈到
忽略諸位的入時品味
紅 蓮
青山綠水,剎那間
都沉醉于這盛開的光景
鳥鳴遠在林間
而坐在湖邊木椅長久思索的人
漸漸走進了湖水的淤泥之中
漸漸張開了深藏多年的莖與葉
多好啊,如此能看清你的倒影
如此能禁受你涼風的吹襲
等你化身為魚
取了我的肋骨
取了我的紅顏
穿行于湖底,饋我美麗泡沫
你遲早浮出水面
我甘愿敗給時間
春 茶
一只青花蓋碗,不可能蓋住
滿園春色。有時候還會有
零星小雨,壓一壓茶香
氣溫上升太快
而一條山路正在緩緩下降
帶給我們曲折而塵埃落定的心情
這竹林杉樹包圍的茶樹
與那寺院庭中的茶樹
仿佛兩種態(tài)度:一個低沉,一個高拔
同樣都有甘苦的滋生
我們都要為之俯首,吹氣
眉間微皺,漸展三寸不爛之舌
玉 米
不敢看鏡中的自己
轉(zhuǎn)身容易,想要回來
至少又得奔波一千公里
從廣東中山到貴州雷山
一年一次的流離
女兒坐在窗前,剝玉米
一粒一粒,像淚滴
父親在屋頂,渾身瓦礫
母親在殺魚,周身腥氣
這似真似幻的場景
仿佛鏡中的一日
芫 荽
母親不愛,這當然也可以
歸結(jié)于上了年紀,如果追溯到
貧乏的童年,食譜過于單薄
也不能單純地說,對食物產(chǎn)生了慣性
就很難剎住。饑餓的記憶
總是讓人首先想到能夠填飽肚子
是多么幸福。離不開鹽
但是可以離開一切的香料
譬如芫荽,存在于廣西博白的語言
換一種通俗的說法:香菜
就不會那么陌生。這種香味
母親覺得古怪,而我覺得
“內(nèi)通心脾,外達四肢?!?/p>
或許這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