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鳴鳴
小學階段,各學科之間應該相互依托,因此在英語教學當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英語教學當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當根據(jù)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行,下面我們就討論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通過鼓勵競爭提升學生心理抗挫能力
青少年應當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自身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抗挫能力,這是成長所必須經(jīng)歷的階段。為了提升學生的心理抗挫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恰當?shù)挠⒄Z活動來組織學生進行競爭式學習,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心理健康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但是現(xiàn)在的家長由于生活條件的改善,對孩子們進行了過多的保護,導致他們成為溫室中的花朵,不能經(jīng)受外界的風吹雨打。對此,我們要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利用競爭性的英語學習活動促進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競爭心理的形成,即使最后沒有拿到好成績,這也會對他們的心理抗挫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除了通過鼓勵學生進行競爭式的學習,我們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設置一些障礙,適當?shù)貙W生們進行打擊,讓他們的意志逐漸在受挫的過程中受到磨礪,從而變得更加堅強。
二、準確分析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時候會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與其他學生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同,有的是喜歡獨來獨往,有的是經(jīng)常與同學鬧矛盾,這些都是學生們的心理問題造成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們的心理進行準確的分析,掌握孩子們的心理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英語教學,同時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進行引導。例如,一些學生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在與同學交流的時候表現(xiàn)出羞怯的情緒,對這些學生我們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體驗成功,并對他們進行鼓勵,在學習上多幫助。當他們回答錯誤的時候,首先要肯定他們能夠回答問題的態(tài)度,然后知道他們如何正確地回答問題,不要僅僅對學生進行批評。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保證孩子們的學習是在一個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的,這樣孩子們沒有心理壓力才可以輕松地學習,對學習效率提升還會有幫助。不論是課上表現(xiàn)還是作業(yè)成績,當孩子們出現(xiàn)紕漏的時候不要一味進行批評,應當以鼓勵為主。一方面對孩子們的英語能力的提升有幫助,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對學生學習心理的引導,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三、巧妙處理突發(fā)情況化解窘境
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fā)情況,而面對這些緊急情況,教師如何處理,又會對小學生的心理造成各種影響。為了讓這種應變變成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利,我們需要提升對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靈活性,能夠對課堂氣氛進行掌控。當出現(xiàn)特殊情況的時候,教師首先應當保持自身的鎮(zhèn)靜,然后安撫孩子們的情緒,并且采取適當?shù)姆椒ㄈセ饨虒W當中的緊急情況,這樣可以引導孩子們在面對意外的時候能夠從容不迫地做出判斷,從而提升心理素質。
例如,在上英語課之前學生們剛上完了體育課,在夏天,對孩子們來說,劇烈的活動之后需要補充大量的水,但是課間短短的時間可能不能保證孩子們獲得足夠的水。因此,在英語課上他們有可能會想要接水,于是就會有學生報告想要喝水,這是在教學計劃之外的突發(fā)狀況,因此,教師要靈活掌握。首先教師要考慮到孩子們口渴的實際,因此不能直接拒絕。然后,教師可以利用英語學習激發(fā)學生們的好勝心理,要求只有回答上來問題才可以去喝水。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那你用英語描述一下體育課都進行了哪些活動。學生說:I played basketball and football,and I got man yscores.然后教師問:How much water do you need?A big bottle of water or just a little cup of it?學生回答上來之后,教師再允許學生去喝水。這樣,對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起到一種影響,使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習心理。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對孩子們的心理有比較準確的了解,然后根據(jù)孩子們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心理健康教育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對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斷探索。
(作者單位:江蘇東臺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