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峰
(梨樹縣二院,吉林四平 136502)
內科是醫(y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收治的患者眾多,涵蓋各年齡段人群,其中老年患者較多,此類人群的器官功能下降,神經反應性能減弱,對疾病及病痛的反應敏感性降低,因此對內科護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敘事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敘事療法為主要內容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新項目,是護理人員對患者給予吸納、傾聽、重塑、幫助的護理干預服務模式[1]。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護理工作的開展和護理質量,目前有關如何有效緩解其心理問題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了敘事護理干預對內科臨床護士心理健康狀態(tài)及內科護理服務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結果如下。
收集本院內科臨床在職女性護士150人,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26.70±4.16)歲,本科學歷48人,大專學歷102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兩組護士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僅接受內科常規(guī)管理,如有心理問題則安排同病區(qū)高年資護士進行心理疏導。觀察組接受敘事護理干預,方法如下:(1)傾聽。傾聽其工作、家庭等情況,了解壓力來源。(2)引導。引導護士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和工作觀,護理管理者要善于從護士的敘事中找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地方給予肯定,針對其面臨的問題給予分析和解答,鼓勵病區(qū)護士長對護士表示感謝,表揚其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3)開辦講座。定期組織心理講座,采用集中授課等方式為護士減壓,緩解其負面情緒,通過學習掌握護患溝通技巧等,每課時1 h。(4)心理療法。沙盤游戲療法:鼓勵護士在做沙盤游戲的同時敘事,鼓勵其宣泄不良情緒,傾訴真實情感,緩解或減輕心理壓力,培育健康人格;合理情緒療法:通過心理診斷、再教育等方式幫助存在心理問題的護士緩解心理壓力,使其積極面對存在的問題,幫助其解決生活或工作中的困惑。
于干預前7 d和干預3個月后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其心理健康狀態(tài),涵蓋軀體化、人際關系等9個癥狀因子,按1~5級評分,分別評1~5分,分數越高情況越嚴重。比較兩組護士的評估結果。
表1 兩組護士SCL-90各因子評分比較(x±s,分)
近年來,醫(yī)療及護理模式發(fā)生了很大轉變,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內科疾病具有患者個體差異大、病情復雜等特點,護理工作相對復雜,常規(guī)護理管理已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對內科臨床護士的專業(yè)技能、服務水平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近年來醫(yī)患關系緊張,暴力傷醫(yī)事件頻發(fā),進一步加重護理人員的心理負擔,導致其心理問題較多,心理健康狀態(tài)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護理工作質量,也加大了內科護理管理難度[2]。研究指出,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直接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因此探討有效的干預方法改善內科一項在職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已成為當務之急。
敘事護理干預包括傾聽故事、正向引導、開辦心理學講座、沙盤游戲療法、合理情緒療法等多種干預手段,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治療方法,現已廣泛用于多種心理疾病的治療,其有效性和實用性獲得了國內外臨床實踐的廣泛認證。本研究發(fā)現,經敘事心理干預后觀察組護士的整體心理狀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敘事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內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既往研究結論相符。究其原因,本研究認為敘事干預能使護理人員存在的心理問題外化,對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的深層次事件進行挖掘,并采用多種心理治療方法達到緩解其不良情緒、愉悅身心的目的。
綜上所述,敘事護理干預能提高內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內科護理服務質量,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1] 成巧梅,張海濤,盧金晶,等.敘事護理干預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J]. 護士進修雜志,2017,23(32):2168-2170.
[2] 羅婷,魏革,莊艷.優(yōu)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9(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