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年
針對當前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空洞化、實效性不強的情況,結合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郭思樂教授等導師的指導下,我校開展了“德育以生為本——從禮儀教育入手,探討?zhàn)B成教育的新途徑”的課題研究。在德育以生為主體,德育回歸生活的理念的指引下,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通過以禮儀教育為龍頭的,以學生為主體的、以生活為載體的,實實在在的,寓教育于日常生活的德育教育研究實踐,探討?zhàn)B成教育的有效途徑,把品質(zhì)養(yǎng)成主動權還給學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回歸主體,養(yǎng)成教育從學生的禮儀開始
1.小處著手,細分禮儀教育的內(nèi)容。文明有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禮儀內(nèi)容也遍及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使禮儀教育能做到具體化,更有針對性,我們制定《幕村小學禮儀教育序列細目》,把禮儀內(nèi)容細分為:“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著裝禮儀”四個方面。再根據(jù)每個方面細分內(nèi)容,如學校禮儀又細分為“升旗禮儀”、“課堂禮儀”、“課間禮儀”、“同學禮儀”、“尊師敬長禮儀”等5個內(nèi)容。每個內(nèi)容又分解出具體的訓練點,如課間禮儀分為:(1)出入教室不擁擠,(2)樓內(nèi)行走,輕聲慢步靠右行,(3)不在教學樓追逐打鬧,大聲喊叫,講秩序,謙讓等三個訓練點。這樣逐層細分禮儀的內(nèi)容,化大為小,細微處抓起,落實訓練點,使教育既有系統(tǒng)性又具體化,更有針對性。
2.遵循規(guī)律,建立禮儀教育序列。兒童在各個階段的認知能力是有差異的,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將禮儀教育的要求序列化,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要求,分層次,分段實施。如著裝禮儀的要求:低年級的重點是“(1)著裝整潔大方,(2)按要求穿校服”。中年級是“(1)著裝要符合學生身份,(2)在?;蚵≈貓龊洗┖线m的服裝”。高年級是“(1)著裝要符合年齡特點,(2)根據(jù)不同場合,選擇適合的服裝,(3)男生不留長發(fā),女生不留怪異發(fā)型”。這樣每個年級有自己的訓練要點,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使教育適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更有實效。
3.重在實踐,規(guī)范禮儀的要求。列寧說過,假如你將來不愿悲傷,就不要忽視你們孩子任何一種細小行動。在禮儀教育中,我們注重禮儀的規(guī)范性,細微處見實效。如簡單的一個向人問好的訓練點,為了杜絕隨意性,我們對打招呼的動作要求作了規(guī)范。要求做到問好“三步曲”,就是“立正”、“敬禮”、“用普通話問好”。在學生中不斷訓練、強化,使學生從小、從細微處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持之以恒,建立禮儀教育制度。良好的習慣是人生終生受用的財富”,良好的習慣要靠不斷訓練強化形成。為使禮儀教育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們除了建立禮儀教育的序列和細目外,還在工作上確立了教育的常規(guī),把每個學期的第一學月定為禮儀教育活動月?;顒釉缕陂g每天每班評選一個禮儀標兵,在早操完后表揚。每周每班評選一個禮儀示范生,表彰獎勵,發(fā)給證書。學月結束評選禮儀示范班。這些評比,我們都通過少先隊大隊組織進行,設計表格,做好每次的記錄。此外,我們還制定了禮儀教育的常規(guī)制度,如《幕村小學禮儀教育內(nèi)容序列細目》、《幕村小學禮儀常規(guī)》、《幕村小學禮儀標兵評比制度》、《幕村小學穿校服制度》等。
5.榜樣帶動,建立評獎機制?!包c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我們重視抓典型,樹榜樣。堅持開展評選、表彰“每日禮儀標兵”、“每周禮儀示范生”、“每學月的禮儀示范班”等活動。通過讓“禮儀標兵”當升旗手,護旗手,由老師在國旗下介紹示范生事跡,幫每個禮儀標兵、禮儀示范生照相,出版光榮榜等形式進行表彰宣傳,增強學生榮譽感,激發(fā)上進心,使同學們學有榜樣。
二、隨生而“走”,禮儀教育不斷延伸、整合,深化養(yǎng)成教育的效果
1.回歸社會,德育延伸到家庭、社區(qū)。我們把禮儀教育與愛校教育整合,與德育實踐相結合,深化德育內(nèi)容。我們向全體師生提出了“走出校門,你就是學校的形象”的口號,要求學生不但在學校要注意禮儀,在家庭、校外更要講禮貌、注意儀表,并且向家長、親人、朋友宣傳禮儀的意義,以實際行動,提高社區(qū)文明水平。我們還成立了“幕村小學紅領巾禮儀宣傳隊”、“幕村小學志愿者服務隊”,由學生、教師自愿參加,服務社區(qū)、凈化社區(qū)文化。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使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在活動中得到強化、升華。
2.回歸生活,整合深化,德育教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使德育回歸學生的生活,我們利用禮儀教育為突破口,整合養(yǎng)成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使德育教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禮儀教育與感恩教育的整合,我們引導學生由懂禮貌,到尊重人、尊敬家長,用實際行動報答家長、親人。為此,我們開展了家長、學生共同參加的以《我愛爸爸媽媽》為主題和以《我們可愛的家庭》為主題的攝影、展示大賽、寫作大賽等一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和家長合作的活動中受到教育,增強實效。我們開展的《我向父母獻愛心》的教育活動,在社會上造成了良好的反響。在活動中,有的學生為父母梳頭,有的幫父母洗臉,有的幫父母穿衣服。這些在家長看來,都是破天荒的事,家長們紛紛來信,迫不及待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六年級的一位家長這樣寫:“今天,女兒為我梳頭,我好意外、說不出的感動??粗脕硎嶙?,笨手笨腳但一本正經(jīng)地幫我梳頭,還有那張?zhí)煺鏉M足興奮的笑臉,我不禁熱淚盈眶了。我輕輕地撫摸著女兒的頭,女兒真的長大了……謝謝學校的教育,不但教育了我的女兒,也教育了我。我們不但感受到了親情的可貴,也感受到愛的力量……”
三、“潤物無聲,初見彩虹”
禮儀教育可以促使社區(qū)人文素質(zhì)不斷提高,我校是幕村管區(qū)劃地籌錢興辦的學校。過去,周邊的人文環(huán)境較差,酒吧、網(wǎng)吧、電子游戲機室、開著紅燈的發(fā)廊等場所林立。村民們把學校當作是個人私有的財產(chǎn),穿著背心、拖鞋大大咧咧地闖進學校送孩子上學,根本不把學校、老師放在眼里。現(xiàn)在,他們不但彬彬有禮,尊敬老師,支持學校,每年的教師節(jié)管區(qū)還請全體教師吃飯慶祝。學校附近的網(wǎng)吧、電子游戲機室悄悄地搬走了,社區(qū)風氣也漸漸好轉……。
以生為本的德育實踐,促進了學校工作的全面提高,開展課題實踐的兩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廣東省書法教育名校獎”、“江門市中小學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江門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先進單位”、“江門市青少年科普示范學?!薄ⅰ伴_平市禁毒教育工作示范學?!钡冉?0多個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德育以生為本——從禮儀教育入手,探討?zhàn)B成教育的新途徑”的課題研究實踐取得了預期效果,并順利通過了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結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