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兵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沈從文和汪曾祺都曾是獨樹一幟的大家??墒?,鮮有人知道,他們都曾有個相同的“癖好”——逃學。
出生于湘西鳳凰的沈從文,6歲那年被父親送入私塾。但生性頑皮好動的沈從文一點兒也不喜歡私塾的呆板與嚴厲,他便時常逃出去玩兒。對兒時的沈從文來說,湘西的自然環(huán)境與日常生活實在比私塾里的功課有意思多了??珊镁安婚L,沈從文逃學的事兒被父親發(fā)現(xiàn)了。父親并沒有過多地責罵和體罰他,而是把管教不嚴的板子打在了教書先生身上,并決定讓沈從文“轉學”,把他送到另一家私塾。湊巧的是,沈從文的表哥也在這所學校,而且表哥逃學的伎倆遠在沈從文之上。從此,哥兒倆一拍即合,不僅經(jīng)?!扒写琛碧訉W經(jīng)驗,還一起逃學。由于私塾離家很遠,光在回家的路上,就要花費許多時間。這在一般人看來,是件很郁結的事,但卻讓哥兒倆很開心。因為,這樣沒人管束,可以無拘無束地好好瘋玩兒一把。在這段逃學的歲月里,沈從文欣喜若狂地親近著大自然,盡情“飽覽”著人情世故。正是這種“閱讀”社會“大書”的機會,賦予了沈從文率性、獨立而豁達的個性,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增添了汩汩流淌的靈感和才情。
無獨有偶,作為沈從文在西南聯(lián)大時的學生,汪曾祺也是“逃學大王”,而且他逃學的膽量,比起他的老師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的系主任是朱自清,他的課,汪曾祺也照逃不誤。朱自清管得嚴,每次上課都要點名,下課還要留許多作業(yè)。一開始,汪曾祺還“老老實實”的,后來,性子一來,索性溜之大吉,跟朱自清玩兒起了“躲貓貓”。這讓朱自清很生氣,經(jīng)常嚴厲地批評汪曾祺。汪曾祺還經(jīng)常逃聞一多的課。聞一多從不點名,到了期末考試,卻還給這個經(jīng)常逃課的學生打最高分。有一次,一位學生請汪曾祺代筆,文章交給聞一多后,聞大悅,連贊:“比汪曾祺寫得還要好!”汪曾祺唯一不逃的是沈從文的課。汪曾祺大二時選修了沈從文的三門課,當時汪正學習寫作,每寫出一篇作品,先交沈看。沈覺得不錯,就主動把汪的作品推薦給上海期刊界的朋友,并予以發(fā)表,這樣一來,汪曾祺逐漸引起了文學界的關注。沈從文不僅給汪曾祺的課堂作業(yè)打過全班最高分,而且還對人說:“汪曾祺的文章寫得比我的還要好?!逼鋵?,汪曾祺之所以要逃課,一方面是借著到茶館喝茶,了解一下當時的民情民意;另一方面,則是借機躲到一邊,寫他的小說。
由此看來,兩位大師逃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厭惡學習,不思進取,而是以獨特的方式,融入了自己對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思考。正是這種在當時看來有些“離經(jīng)叛道”的行為,卻讓他們按著自己的思想,主動吸收對自己有益的知識,最終,成長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具魅力的文學大家。
(責編 / 劉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