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xué)偉
紅薯,又名山芋、甘薯、地瓜等,其富含蛋白質(zhì)、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zhì),有“長壽食品”之譽。中醫(yī)視紅薯為良藥,其有抗癌、保護(hù)心臟、預(yù)防糖尿病、抗衰老、減肥等功效。明代著名醫(yī)藥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
羊肉,性溫。它既能御風(fēng)寒,又可補身體,對風(fēng)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體虛怕冷、腰膝酸軟、氣血兩虧等有一定的療效?!侗静菥V目》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yǎng)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毖蛉庾钸m宜冬季食用,被稱為冬令補品。
每逢冬季,我最愛吃母親做的滋補菜——紅薯炒羊肉。在做這道菜之前,母親通常會到超市買一些長條形的紅薯,主要是因其容易切成細(xì)條。羊肉,母親會選擇那種保存在超市的冷凍柜里的羊肉卷,因為機器切出來的羊肉片薄,容易炒熟。
食材買回家后,母親先把紅薯清洗一遍,然后去皮,再清洗干凈;把紅薯放到案板上,從中間分開,然后切成拇指寬的細(xì)條,用清水沖洗一遍,放盤里,待用。
母親從冰箱里拿出20卷冷凍的羊肉卷,放在案板上。用刀將羊肉卷從中間切開,成為兩段,放盤里,待用。
把半棵大蔥切成段待用,把姜切成片待用,并拿出以前買的郫縣辣醬。
母親把火打開,火上放一口鐵鍋,鐵鍋里倒入油。先爆炒蔥段、姜片,炒出香味后,再倒入紅薯條,翻炒,待紅薯條三成熟時,倒入切好的羊肉卷,這時候,千萬不要翻,待羊肉變色后,輕翻過去,再等羊肉變色后,羊肉就熟了。倒入郫縣辣醬,口味輕的不要放太多,翻炒三下,就可以出鍋了。切記,任何調(diào)料都不要再放。
色澤紅亮、香氣四溢的紅薯炒羊肉出鍋了,我嘗了幾口,頓感紅薯香甜,羊肉鮮嫩,不膻不膩,入口奇香,真是太好吃了,我直夸母親的廚藝好。不一會兒,一大盤紅薯炒羊肉就被全家人吃了個精光。
紅薯炒羊肉這道菜,味道好,營養(yǎng)價值高,還有保健功效,是寒冬里我最愛的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