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曉彤
(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貴州 遵義 563000)
在足球比賽中,防守往往決定著比賽的走勢,雖然進攻好的球隊會踢出很漂亮的比賽,但贏得最后比賽的往往卻是防守好的球隊。國際足壇中,意大利隊具有傳統(tǒng)防守歷史,法國隊一向以防守見長。對第18屆世界杯足球賽的冠軍意大利隊及亞軍法國隊防守的一些細節(jié)進行分析,為足球隊以后的訓練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第18屆世界杯足球比賽中的意大利隊及法國隊。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查閱近年來國內外有關足球比賽中防守時的原則及關鍵因素研究的文獻 。
1.2.2 錄像觀察法:對第18屆世界杯足球比賽中的意大利隊和法國等隊的比賽錄像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1.2.3 比較分析法:對第18屆世界杯足球比賽中的意大利隊和法國等隊的比賽數(shù)據(jù)同其他參賽球隊的比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意大利和法國等參賽球隊的比賽數(shù)據(jù)進行了數(shù)理統(tǒng)計并列表。
2.1 防守的戰(zhàn)術原則
一般球隊的防守戰(zhàn)術是受對手進攻戰(zhàn)術牽制的。因此,其主動性其實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我們通過對意大利隊和法國隊以及其他參賽球隊在世界杯比賽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來看看這兩只球隊在防守時的一些細節(jié),并根據(jù)這些細節(jié)總結出了這兩只球隊的一些重要的防守原則。
2.1.1 延緩原則
延緩原則常在進攻失球后的即刻就展開的,完成這一任務的球員一般是離球最近的鋒線隊員。一般來說,鋒線隊員失球后的唯一戰(zhàn)術職責就是作為防守的第一道障礙線,阻止對方有組織的快速反擊。通過表1可以看到意大利隊平均每場比賽的前場搶劫次數(shù)是5.29次而法國隊則是4.86次,都高于所有參賽球隊的平均數(shù)3.29次。這說明原則與靈活常常是戰(zhàn)術節(jié)奏的不可分割的因素,而兩者恰到好處的隨機掌握,則來自于隊員對賽事的分析以及整體戰(zhàn)術意識和應變能力,這也是需要我們長時間來摸索和認識的。
表1 前場搶截次數(shù)
2.1.2 平衡原則
足球比賽中,主要依靠傳球跑位來撕破對手的防線,以獲取的射門機會。所以,如何有效限制對手的傳球,也成為防守時的重中之重。意大利的兩個邊后衛(wèi),左邊是格羅索右邊是贊布羅塔,而法國隊左邊是阿比達爾右路是薩尼奧爾,這四個人在意大利和法國的進攻體系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格羅索和贊布羅塔在本屆世界杯上都為球隊攻進過重要的進球。不僅如此,兩隊的前鋒也能夠經(jīng)?;爻繁痉桨雸鰠f(xié)助防守,從而獲取人數(shù)上的優(yōu)勢形成對對手的防守壓力。表2中意大利7場比賽對手的傳球成功率為78.4%,而法國隊是78.8%,都低于總的傳球成功率85.5%。更重要的是當對手的傳球率很低時,說明對手的失誤開始增多,這便有利于搶斷球,從表3中可以很清楚體現(xiàn)出來,而且每增加一次搶斷便意味著多了一次進攻機會,在這方面的成功,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兩只冠亞軍球隊高于其他球隊的整體實力。
表2 對手的傳球成功率
2.1.3 集中原則
由表3可見,意大利隊和法國隊全場搶截次數(shù)明顯高于所有球隊平均數(shù)。一般來說防守是具有一定的被動性的,因為要根據(jù)對手的進攻路線和進攻手段來作出相應的調整。這就使防守一方往往處于很被動的局面。但是,本屆世界杯上,意大利隊和法國隊經(jīng)常突然展開集中搶斷的方法,在某個局部地區(qū),突然對持球隊員進行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的包夾防守,利用局部地區(qū)的人數(shù)優(yōu)勢進行搶斷。但是這種戰(zhàn)術對防守隊員的體力要求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兩名中前衛(wèi),要求他們注意力高度集中,頭腦靈活,判斷準確。意大利的兩名中前衛(wèi)加圖索和佩羅塔以及法國隊的兩名中前衛(wèi)維埃里和馬克萊萊經(jīng)常在場上不惜體力的奔跑,填補在場上因為集中槍斷時而留下個位置空缺。所以這種戰(zhàn)術不僅對球隊整體的技戰(zhàn)術要求很高,對球員的個人意識的要求也同樣苛刻。這四名世界級中場的存在也是兩支球隊這種戰(zhàn)術得以實施的重要因素之一。這種將被動防守轉化成積極反攻的戰(zhàn)術對一些技術相對較差的球隊時會有很明顯的效果。即使技術相對較好,使用得當?shù)脑捯材軌虺銎洳灰狻?/p>
表3 全場搶截的成功次數(shù)
2.2 關鍵因素
防守戰(zhàn)術如同進攻戰(zhàn)術一樣,在比賽中始終是以整體意識支配著個人行動。因此,防守戰(zhàn)術也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對法國隊和意大利隊的防守戰(zhàn)術分析可知防守可分個人防守、局部防守和整體防守戰(zhàn)術,也可以把被動的防守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進攻性防守,也更進一步地了解怎么才能把個人防守和團隊防守更有機的結合起來。其中,無論這兩只球隊如何變換防守方式,都顧及到幾個防守的關鍵因素。
2.2.1 選位因素
選位一般是指由守專攻后的防守隊員根據(jù)自己的位置職責和當時賽事的具體情況,在整體意識的配合下有目的地選擇恰當?shù)剡x擇防守位置。這樣的選位不僅有助于他們個人防守行動的效果,而且他也密切聯(lián)系著整體布局的合理程度,對防守線的穩(wěn)固性起著重要作用。而最關鍵的是由守轉攻意識和整體防守意識。如果想到這樣的標準,不僅需要很高的防守天賦,更需要在比賽中不斷的磨練,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只有這樣磨練出來的球員,才能在重大的比賽中承受的起考驗。意大利的隊長卡納瓦羅和法國隊的隊長圖拉姆展示了真正好的防守隊員的風采。造越位是最能體現(xiàn)選位能力的高低的戰(zhàn)術之一,而造越位的關鍵就是中后衛(wèi)在位置上選擇,由于世界杯上意大利隊并不是采用的造越位戰(zhàn)術,表4顯示意大利隊的這一數(shù)值并不高,但是和法國隊在隊長圖拉姆的帶領下將這一戰(zhàn)術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對手平均3次越位也高于其他所有球隊的平均數(shù)。
表4 對手越位次數(shù)
2.2.2 堵緩因素
比賽中,實力相對較弱的一方經(jīng)常會在半場內防守,采取在對手全力壓上的時候尋找防守漏洞,伺機進行反擊。意大利對于法國隊都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歐洲老牌強隊,對手在于他們比賽的時候多半會采用這種防守反擊戰(zhàn)術。如何有效地遏制對方的反擊,把對方的反擊效果降到最低?兩隊在本屆世界杯上對這一防守難題的解決無疑是很成功的,體現(xiàn)了另一關鍵因素——堵緩因素,有時會不惜犯規(guī),甚至領取黃牌來阻擋對手的快速反擊。以意大利的后腰加圖索和法國隊的后腰馬克萊萊為例,每當球隊丟球對手進行反擊時,第一個上去堵截并延緩對方速度的通常是這兩個人,球隊最重要的防守任務也是交給這兩個人來完成。他們在防守時不惜體力的奔跑給對方的進攻造成很大的壓力。盡管加圖索和馬克萊萊的防守技術與意識都是世界一流,但在堵緩中的搶截,兩個人都是非常謹慎,不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輕易行動。表5顯示,意大利隊與法國隊的犯規(guī)次數(shù)都等于平均數(shù),但是兩支球隊都是以防為主而且兩支球隊的控球時間比都是非常高的,以此比例換算,兩隊的犯規(guī)次數(shù)相當高。
表5 犯規(guī)次數(shù)
2.2.3 盯人因素
盯人因素是防守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意大利和法國是最擅長運用盯人防守戰(zhàn)術的兩支球隊。也真是因為成功的運用盯人防守而取得了本屆世界杯冠亞軍的成績。
通過表6可以看到兩隊平均每場丟球數(shù)不足0.5個,尤其是意大利隊七場比賽僅丟兩球,而且一個是烏龍球另一個是點球,防守能力極強。
表6 失球數(shù)
2.2.4 補位因素
補位因素和盯人要素一樣,也是防守要素當中的重中之重。通過對意大利隊比賽的分析核研究,可以總結出補位的形式和基本要素分為整體補位和個人補位兩種。
就個人補位而言,個人防守的防守大師意大利國家隊的隊長卡納瓦羅,其補位通常是非常及時且關鍵的,由于左邊后衛(wèi)格羅索經(jīng)常助攻到前場,所以卡納瓦羅就擔負的更多的防守責任,他的補位意識以及補位技術都是世界一流,在本屆世界杯上的防守表現(xiàn)也堪稱完美,為意大利奪取世界杯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通過分析研究可總結出個人補位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二點:(1)是否具有良好的大局觀和整體的補位意識并且是否能夠配合默契;(2)反應速度和補位的及時性。
3.1 比賽中在遵守一定的防守原則的同時又不受防守原則的束縛,在關鍵時刻能夠把握住關鍵因素,在必要時適當?shù)淖龀鱿鄳淖兏?/p>
3.2 整體的防守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但個人防守能力的高低往往又決定著整體防守的好壞。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把個人的防守融入整體防守,而又能夠在整體防守中凸顯個人防守,使兩者達到一個完美的結合。
[1] 王杰.足球防守戰(zhàn)術實施原則要求探索[J].遼寧體育科技,2002.
[2] 張國軍.淺析現(xiàn)代足球運動比賽中不同場區(qū)內的防守原理[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4.
[3]楊曉蘭.馬郎.對現(xiàn)代足球比賽中防守特征地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2006.
[4]高升.談足球比賽中防守技戰(zhàn)術的運用[J].遼寧體育科技,2004.
[5]黃崇.足球防守戰(zhàn)術實施的原則[J].遼寧體育科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