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到底是什么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
馬冠生
近日,某超市銷售的鐵觀音茶葉被檢測出稀土含量超標,購買者起訴后,法院認定該超市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應給予購買者價值十倍賠償。這一條信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困惑,稀土究竟是什么東西呢?稀土對健康又有什么影響呢?
我們在中學學化學時都學過化學元素周期表,稀土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15個元素以及鈧和釔共17種元素的統(tǒng)稱,稱為稀土元素,簡稱稀土。
稀土元素是從18世紀末開始被科學家陸續(xù)發(fā)現(xiàn),由于當時人們常把不溶于水的固體氧化物稱為土,這些元素一般是以氧化物狀態(tài)分離出來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為稀土。
稀土元素進入機體主要途徑是呼吸道和皮膚,也可通過攝食經(jīng)消化道吸收。稀土元素進入人體后主要積聚在肝和骨中,骨中含量最高。不同稀土元素在不同人體器官中含量也是不同的,如鈧在肺中含量最高,肝中其次,腎中最低;釔在肝中含量最高,肌肉和骨骼其次,肺中最低;鈰和鑭在肺中為最高,腎中最低。
大劑量稀土進入人體后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癥狀有:嘔吐、腹瀉、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全身抽搐等,有可能導致彌漫性腹膜炎、腹膜粘連、血性腹水、肝混濁腫脹、局灶性肺出血等病理現(xiàn)象;嚴重者心跳、呼吸停止,并迅速死亡。在一般情況下低劑量接觸稀土元素不會對人帶來明顯的危害,但長期低劑量攝入可能會給人體健康或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生不良后果,如影響大腦功能、加重肝腎負擔、損害心臟功能、導致生育異常等。
稀土元素不完全是有害的,有些稀土元素對人體健康不僅無害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稀土化合物是一種典型的抗凝血劑,在醫(yī)藥方面可作為抗凝劑使用,有的稀土化合物還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療燒傷。研究表明,稀土還有抗腫瘤活性和消炎作用;稀土還具有調(diào)節(jié)胰島素細胞分泌功能的作用以及對肝細胞的弱分裂活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改變肝細胞周期時相,減少正常肝細胞凋亡。
稀土廣泛存在于土壤巖石中,茶樹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并蓄積在茶葉中。為保障消費者健康,原國家衛(wèi)生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明確規(guī)定:稀土在茶葉中的限量標準是2.0mg/kg。因此,茶葉中稀土元素含量只要符合標準要求就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茶葉種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是世界主要產(chǎn)茶國和茶葉出口國之一。為減少茶葉中稀土元素的污染,要選擇生態(tài)條件好,遠離城市和工礦區(qū)污染源,土壤污染物含量較低的地方建立茶園;并在茶葉生產(chǎn)、加工、貯運和銷售全過程中,嚴格控制茶葉不受污染,確保茶葉消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