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耕夫
摘 要:對于高中生的我們來說,多了解些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并用所學知識解釋問題,可提高化學學習熱情。因筆者平時對飲食特別關注,基于此,筆者通過對調(diào)味料與菜肴中的化學元素,以及食物中化學元素的危害進行了舉例說明,并簡要的總結了食品在化學學習中的運用,以此為高中生化學的學習提供些幫助。
關鍵詞:食品;化學;危害
飲食中的化學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從食品的組成到烹飪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從營養(yǎng)角度搭配食物到各種食物的妙用,從新鮮蔬菜水果到食品添加劑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本文例舉了些例子,具體簡述如下:
1食品中常見的化學元素
1.1調(diào)味料中的化學元素
正所謂“鹽乃百味之首”,鹽在人類生活中不僅必不可少,而且歷史悠久,鹽的化學成分主要是氯化鈉,主要包含氯元素和鈉元素,為了防止國人碘缺乏,食鹽中還加入了碘元素。食鹽的作用不言而喻,除了調(diào)味還能夠補充人體所許的微量元素,保證人們的健康,不僅如此,食鹽中所包含的氯元素和鈉元素還能夠去除茶杯中的茶漬,用鹽水浸泡新買的衣服不容易褪色等。生活中另一種常見的調(diào)味品—味精,味精是近代才被開發(fā)出來并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極大地增加了菜肴中的鮮味而受到人們的歡迎,但也由于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味精已經(jīng)逐漸淡出人們的調(diào)味品名單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高溫環(huán)境下容易生成焦谷氨酸鈉,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此外,谷氨酸鈉進入到人體中還會阻礙人體對鋅元素的吸收。
天然營養(yǎng)性甜味劑是作為食品原料被我們長期食用,但是糖尿病人卻不能大量攝入。糖尿病人如果特別喜歡甜的味道,就必須食用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甜味劑有天然甜味劑甜菊糖,人工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這些都是蔗糖替代品,它們都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非營養(yǎng)性甜味劑都是人工合成的。木糖醇是糖類甜味劑,甜度與蔗糖相當,熱值與葡萄糖相同,代謝卻不需要胰島素,是糖尿病人理想的代糖品。
1.2 菜肴中的化學元素
菜肴中含有很多的化學元素或保障或危害人體健康。以西紅柿為例,西紅柿中含有對人體極為有利的番茄紅素,經(jīng)常吃西紅柿補充番茄紅素,能夠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不僅如此還能夠預防各種癌癥的發(fā)生,同時不只是西紅柿,自然界中的各種天然蔬菜都由于其獨特的成分而對人體產(chǎn)生作用。為了貯存夏季多收的蔬菜,人們創(chuàng)作了腌漬蔬菜,此外,我國中西部地區(qū)還喜愛在寒冬臘月制作香腸、熏肉以備過年時享用增加年味兒,這些不僅能夠保存食物,還能夠保證美味。但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這些腌漬、煙熏食物在制作過程中由于受到鹽漬和煙熏的干擾,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過量攝取會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zhì)。十字花科蔬菜中,Ca、K、Na、Fe等堿性元素含量豐富,胡蘿卜素具有維持皮膚粘膜層的完整性,能防止皮膚干燥,粗糙,構成視覺細胞內(nèi)的感光物質(zhì),促進生長發(fā)育,骨骼及牙齒健康成長,維持和促進免疫功能。
2食物中的化學危害
食物中的化學元素還是尋常廚房中常見的化學元素,那么為了人們生活的便利而經(jīng)過商家研發(fā)出來的物美價廉的方便食品,則幾乎100%含有化學添加成分。比如垃圾食品中多有添加劑,袋裝食品中常見的山梨酸甲、防腐劑、碳酸鈉、特丁基對苯二酚等,吃多了容易得高血壓,且損害腎臟,香精與色素過重,熱量過多,破壞維生素,造成肝臟負擔,致癌。在比如一塊蛋糕上可能就含有幾十種添加劑,色素、香精、乳化劑、抗壞血酸鈉、植物奶油等,長期食用會對人體肝臟、腸胃造成嚴重損傷。又比如超市里市場上的廉價肉丸,真正的肉含量很少,大部分成分主要是淀粉以及化學添加成分,而現(xiàn)代研究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并正式過多的攝入這些食品化學添加成分會對人體產(chǎn)生極大危害,可能導致腫瘤等的發(fā)生。
天然食品中也含有多種化學元素,大部分都對人體有益,但有些食物未成熟或存放時間過久都會導致危害身體健康,如未成熟的西紅柿,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對人體大有裨益的番茄紅素,但未成熟的西紅柿內(nèi)含有番茄堿,人體攝入之后會導致輕則導致口腔問題,重則導致中毒。再如發(fā)芽的土豆,土豆發(fā)芽的部分會產(chǎn)生一種叫做“龍葵堿”的物質(zhì)也會導致中毒,但是沒有發(fā)芽的土豆本身含有大量淀粉、鈣和維生素等對人體極為有益。對于氯化鈉過少攝取,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及肌肉的高度興奮,從而導致肌肉痙攣,會出現(xiàn)四肢無力,頭暈,全身肌肉抽搐等癥狀,而過多攝取,因為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食鹽過多對呼吸道病患者不利,使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加劇和痰量增多,食鹽過多,鈉離子濃度過高可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使細胞免疫力降低,還會使鈣的排泄量增加,容易發(fā)生骨質(zhì)疏松癥甚至骨折。
3將食品與化學學習相結合
化學學習要注重“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理念。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學習的延伸和補充,結合上課內(nèi)容和自身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組織同班同學參觀食品加工廠,調(diào)查周邊的貿(mào)易市場等,使我們自己了解周圍的食品安全問題,了解食品在動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或在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烹調(diào)直到食用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化學因素的作用,增加或產(chǎn)生了哪些污染。在化學課上要把這些知識貫串在整個化學學習的課堂中,理解關于食品添加劑的知識,了解食品添加劑在食物中的種類、用途,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也可以因為這些知識的攝取,讓我們自己懂得克制,養(yǎng)成良好的堅韌品質(zhì)。
4總結
簡言之,化學成分無處不在,除了本文介紹的食物中的化學之外,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食物中的化學成分除了天然所含有的各種食物特有的成分之外,還包含了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無法避免的人造人品中的化學添加成分,我們可通過食品了解到化學元素,使課本知識鮮活起來,以此充分吸收化學知識的養(yǎng)分,提高化學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吳敏.食品風味與化學[J].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01).
[2] 苗清華.化學語境下的食品安全教育[J].化學教與學,2011(01).
[3] 孫寶國.化學與食品密不可分[J].知識就是力量,2014(11).
[4] 宋顯星,何振建.食品中的有害化學成分[J]. 化學教育,2000(Z1).
[5] 趙華.淺談食品化學與人類健康[J].廣東化工,2006(08).
[6] 韓麗麗.讓化學創(chuàng)造綠色的生活—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J].新課程學習(中),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