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2016年我廠產能建設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考慮油田遞減規(guī)律、產能建設進度、措施進度等因素,本著"早計劃、早實施、提前部署、搶建產能"的整體思路,做好產建工作。力爭提高產能貢獻率,盡力彌補油田遞減。現(xiàn)對2016年產建工作進行總結,并提出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指導今后產建工作。
關鍵詞:產能建設 擴邊挖潛 井網(wǎng)
一、重點工作及取得的效果
采油一廠2016年產能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主要工作圍繞著以下幾個重點開展:
1、尕斯N1-N21油藏下盤南區(qū)擴邊挖潛
下盤南區(qū)結合過路井情況按照骨架先行,滾動擴邊發(fā)的挖潛思路,全年共部署新鉆井15口,目前已完鉆投產14口;平均油層鉆遇厚度20.1米/10層,投產初期平均日產油9.7噸,含水8.88%;從今年下盤南區(qū)新鉆井的鉆遇及生產情況分析,該區(qū)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油層分布及砂體連通情況來看,油層展布不連片,砂體發(fā)育普遍較小、較薄,但縱向厚度可觀,顯示出南區(qū)擴邊的巨大潛力。
2、尕斯N1-N21油藏Ⅳ上層系井網(wǎng)重構
尕斯N1-N21油藏Ⅳ層系油水井平面連通率46.6%,從主力層水驅控制程度看,一般低于30%,采油井存在受效狀況較差,砂體井網(wǎng)存在未動用、有采無注、有注無采、單采單注四類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油田公司2016年在尕斯N1-N21油藏Ⅳ上層系部署了以開發(fā)此非主力層位目的井網(wǎng)重構新鉆井;共部署共部署12口采油井,6口注水井。目前共完鉆8口,投產5口;平均目的層油層鉆遇厚度21.3米/13層;已投產井平均單井日產油5.47噸,含水25%,超出了單井設計日產(3噸/天);未投產的井將根據(jù)18口井全部完鉆后的鉆遇效果及連通情況全盤考慮投產層位及投產方式,根據(jù)先期投產的井效果來看,預期將取得較好的效益。
3、躍進二號東高點挖潛剩余油
2016年躍進二號東高點共部署采油井10口,其中挖潛斷塊內部剩余油共部署7口(四層系上2口、六層系2口、五層系+七層系3口),目前已完鉆投產;躍進二號東高點挖潛剩余油主要根據(jù)鄰近鉆遇生產情況出發(fā),從挖掘斷層附近剩余油、老井報廢井更新等方面開展工作;7口井均取得了較好效果,投產初期平均單井日產油6.54噸,含水9%,挖潛效果較好。
4、游園溝油田南部Ⅰ層系建立注采井網(wǎng)
2015年是游園溝建產上產的關鍵年,2016年采油一廠在2015年游園溝油田建產基礎上確立了以南部區(qū)域Ⅰ層系建立注采井網(wǎng)為目的的新鉆井部署思路,在建產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游園溝老平臺,以定向井的方式降低了鉆前費用。在井位部署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油層的鉆遇率,提高建產效果;全年共部署新鉆5口,其中Ⅰ層系新鉆井4口(采油井3口、注水井1口); 目前4口井均已完鉆投產,平均油層鉆遇厚度為31.4米/15層;投產初期平均單井日產油4.03噸,含水1.17%。部署的4口井鉆遇及生產效果顯示出游園溝南部Ⅰ層系巨大的建產空間,為以后游園溝的建產方向拓寬了思路。
5、油砂山油田Ⅰ、Ⅳ斷塊擴邊挖潛
2016年采油一廠根據(jù)尕斯N1-N21油藏過路井鉆遇情況在油砂山油田Ⅰ斷塊西北部共部署擴邊井10口,目前已全部完鉆,平均油層鉆遇厚度32.5米/15層;中1705井于2016年10月14日射開1232-1276.8米共3層壓裂投產,投產后日產液3.48噸,日產油2.84噸,含水18.25%;從該井的鉆遇及生產情況來看,該區(qū)域具備較大的建產潛力,目前剩余井位投產作業(yè)正在有序進行中。
油砂山油田Ⅳ斷塊共完鉆3口擴邊井,分別為構造南部擴邊井中4118及構造北部擴邊井中4011、中4012(注水井)井;中4118井共鉆遇油層22.8米/9層,油水同層15.0米/5層;2016年8月9日射開Ⅸ-11+12、Ⅸ-13+14、Ⅹ-5、Ⅹ-11、Ⅺ-1共5層投產,初期日產液2.95噸,日產油2.25噸,含水23.76%。
中4011井鉆遇油層厚度 67.7米/28層,中4012井鉆遇油層41.8米/20層,油水同層8.1米/4層;中4011井于2016年7月10日射開Ⅱ-14、Ⅱ-15、Ⅱ-16、Ⅱ-17、Ⅱ-20、Ⅱ-21小層共計14.5米酸化投產,投產初期日產液2.17噸,日產油1.94噸,含水10.39%。從三口井的鉆遇及投產情況可以看出,油砂山Ⅳ斷塊依然具有較大的擴邊潛力。
二、產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產能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1、采油一廠經(jīng)過30多年的開發(fā),已進入中高含水階段,目前各主力油藏井網(wǎng)基本完善,綜合含水達到68.68%。產能建設主力區(qū)塊以內部加密為主,受砂體展布和水淹影響,油層剩余油分布不均,鉆遇率逐年下降,單井產量隨之逐年下降;外部擴邊井普遍存在層位埋藏深、產層厚度薄而且少、后期措施改造費用大等因素,建產難度逐漸加大,建產效果也越來越不穩(wěn)定。
2、隨著油田開發(fā)的深入,受注入水和地層水的影響,部分層位的測井響應越來越不明顯,導致測井曲線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增加了對水淹層及部分特殊油藏油水層的識別難度,較大程度影響了油藏的開發(fā)效果。
3、油砂山油田Ⅳ、Ⅴ、Ⅵ斷塊現(xiàn)場道路復雜導致產能建設投資居高不下,地層漏失嚴重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2016年油砂山油田平均單井漏失量1172方,漏失天數(shù)7天,平均建井周期14天;較2015年均呈上升趨勢。
參考文獻:
[1] 黨海龍,李能武等. 油砂山油田層系歸位、填封實施方案.青海油田采油一廠,2007.
[2] 舒威,宋祖勇等. 油砂山油田斷塊滾動擴邊潛力分析. 青海石油,2011.
作者簡介:
張華先 2010年7月畢業(yè)于常州大學,石油工程專業(yè)?,F(xiàn)任青海油田采油一廠尕斯第三采油作業(yè)區(qū)工業(yè)設備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