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適逢石峻教授百年誕辰。石峻,永州人,學界尊稱石公,是著名的中國哲學史專家,佛學家,教育家。石公生前述而不作,留下的文字資料不多,乃至現(xiàn)在的年輕學人多未之聞。值此紀念石公百年誕辰之際,本刊特發(fā)表石公高足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楊慶中教授所撰略述石公行狀之詩作一首,以誌紀念。
百年誕辰憶石公,
道德學問有令名。
生前清高多寂寞,
死后無跡更冷清。
公生湖南零陵縣,
小康之家美德傳。
及長求學在長沙,
廣益中學顯才華。
數(shù)理雖優(yōu)更崇哲,
求真北上赴帝京。
榜中北大哲學系,
錦繡年華紅樓里。
自嘆家學根柢淺,
從此書海作樂趣。
白日尋師問道忙,
長夜黃卷伴眠息。
七七盧溝烽煙起,
奉命隨校南遷急。
長沙城里方平靜,
衡山湘水又別離。
出湘轉(zhuǎn)黔復入滇,
跋山涉水三千里。
千難萬險終學成,
受聘留校輔湯公。
也曾“杏壇設教”事,
最是《倫理》受歡迎。
學究華梵并西哲,
每于《肇論》最用功。
聯(lián)大北大整十年,
敦請移駕珞珈山。
銜命哲學副教授,
兼長武大圖書館。
己丑鼎革新天地,
舉國院系大轉(zhuǎn)移。
辭別三鎮(zhèn)回母校,
母校已遷燕園里。
燕園易轍學馬列,
近代哲學開新局。
閑時游泳昆明湖,
興起負米去換書。
一紙調(diào)令如律令,
從此成為人大人。
參豫籌建哲學系,
領銜教授中哲史。
東西華梵均無礙,
士林推許有學問。
也想硯北寫心得,
“革命形勢”不容忍。
由是束筆慎言語,
書中逍遙自踐行。
幸得束筆慎言語,
“文革”審查無把柄。
雖無把柄仍下放,
下放權(quán)當是旅程。
任爾口號震天響,
何妨鼾聲如雷鳴。
丙辰撥亂新玄黃,
高教事業(yè)重開張。
耳順之年再登臺,
傳道解惑授業(yè)忙。
老驥伏櫪志猶在,
續(xù)舊啟新是津梁。
縱觀石公之一生,
純粹本分一學人。
性自恬淡無奇趣,
逸事雖多無奇聞。
目光高遠喜實證,
為學從不發(fā)空文。
終生嗜好唯在書,
買書讀書并藏書。
晚年疴恙行不便,
仍乘輪椅逛書店。
家中圖書堆滿墻,
不知書房是臥房。
書堆凹處置藤床,
午休伴書入夢鄉(xiāng)。
嗚呼石公之一生,
述而不作淡功名。
石公遺教學為己,
學以養(yǎng)正是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