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
因2014年度“海外文摘文學獎”在萬里茶道第一鎮(zhèn)——江西鉛山河口頒獎,忽培元先生又正巧獲獎,作為會務人員,我有緣認識了他。
忽先生到時已是燈火闌珊,酒店早已打烊,只得去攤點將就。矮桌短椅的促迫與露天嘈雜的草根讓我很忐忑。忽先生反倒安慰我,對著米粿、粉條等地方小吃顯得興致勃勃,同時還反客為主地招呼接站司機辛苦,多來點。如此善解人意,全沒“京官”、大腕的做派,想到接站車輛的低調寒磣,我越發(fā)窘迫。哪知他爽朗一笑:“車,有四個輪,能轉就成?!毖援呥€以茶代酒非要敬我以謝東。
平易讓我頓釋拘束。于是,始知忽先生在當市領導之前,種過田,是從大隊支書開始成長的干部。談到與土地的情感,竟然情不自禁地從手機打開一幅肖像圖,說:“這就是我下放時的朋友?!?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3/17/hwzz201611hwzz20161126-1-l.jpg" style="">
黃土的臉,溝溝壑壑的皺紋奔流著像扭著秧歌,滄桑的眼神遼闊高遠,洋溢著陽光的笑容,是個典型的陜北農民。
在我欣賞的當兒,忽先生介紹道:“這是下放時的大隊支書?!币娢要q疑,又補充道,“這是我畫的。”
知道忽先生文章寫得好,書法也佳,至于畫畫,鮮有所聞。當然,文人粗通筆墨,畫個梅蘭竹菊也非難事。但要畫人物,并能如此傳神,不尋名師訪益友,來番寒窗苦習的專業(yè)訓練,可謂空中樓閣。
先生學中文,未有專業(yè)習畫的經(jīng)歷。所以,我認為單幅畫只是個例,是忽先生與支書友情太深,下筆有由,而能明心見性,直達人的神采。
至于陌生人,可能就難準確表達。
忽先生好像骨質中有種黃土地特有的執(zhí)拗與爽直。對我的存疑一點也不矯飾,直言:“只要人能讓其動于心,必能表達?!币娢宜菩欧切诺?,他就地取材言,比如你這位憨厚的文聯(lián)主席,我也能畫。
是問劍江湖,亦是受寵若驚,也如參禪悟道,我做了回模特。
忽先生,畫人,從眼開始,他說:“眼是心的窗。”而后畫唇,他云,“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情?!痹俸竽橆a,他說,“歲月在臉上刻著年輪,刻著風霜?!?/p>
忽先生邊畫邊講,涂涂抹抹的,不一會兒,整個人的輪廓就出來了,一看,真有點似曾相識。當晚,卷畫回家,對妻故意言是美人圖。妻奪急展,觀后嗔笑:“不就是你這個胖頭魚么!”
不由嘆之,忽先生畫,果然傳神。
無師而能自通。這對我這個同樣學習書法的人來講,這心得、這秘訣太有誘惑了。
誠懇請教,忽先生誠懇辭言,真沒有秘籍。只是從小喜歡繪畫,自學過素描和木刻,臨過《芥子園畫譜》。若真有師,陜北的土地,老奶奶小媳婦剪的窗花、捏的面花,裹肚、鞋面和虎頭帽子上繡的人物花卉鳥獸,都是源泉。
打開忽先生的履歷,還原其每個足跡,那勞心勞力的人生歷程可以讓人推想,他真是很難有專業(yè)學習繪畫的時光。
后來,了解了忽先生書法下過狠功夫,多年來日課不輟,由帖入碑,以顏為筋,以二爨為骨。同時,重理論修養(yǎng),研究評析過饒宗頤、賈平西、王西京等幾十位書畫大家的作品。尤愛鄭板橋,寫了《糊涂百年鄭板橋傳》,先后發(fā)表文學作品20多部,計600余萬字。
腹有詩書氣自華。難怪忽先生書畫作品不落凡俗,一任天然,醇厚綿長而大拙大雅,灑脫奔放而直抒胸臆。
忽先生曾對我說:“讀萬卷書,才能品萬種人?!?/p>
我忽地明白起來,忽先生寫人為何傳神。應是能觀人入微,動筆,人已在心中矣。
本認為畫畫只是忽先生筆墨余事,不想,去年,忽先生竟然舉辦了“黃土地精神”書畫個人巡展,且好評如潮。觀先生的畫稚拙大氣,洋溢著高原的燦爛與黃土的厚實。
我仿佛看到忽先生畫畫時筆觸跳躍奔流,如在黃土上伴著鼓聲盛開的秧歌,酣暢如虹飛舞。韻味悠長,像縱橫在山岡上飄蕩的信天游,余音如云繚繞。
得魚而忘筌,遺貌而取神,天真中見樸拙,大俗的風情,大雅的筆墨,時評謂之:新文人畫的代表。
看了忽先生的畫,你一定能感知這支筆定是被高原的黃土潤染,被高原的不屈震撼,被高原的鄉(xiāng)愁牽引。這支筆是犁,深扎黃土好像已有千年,將高原耕耘得激情滿懷,麥香萬里。
??春鱿壬奈⑿?,他有許多藝壇的大腕朋友,切磋談笑有鴻儒;還有許多平民故交,日常往來有白丁。有廟堂氣象亦有江湖情懷。有個皮鞋匠龐三虎與忽先生偶遇也能幸得先生寫真。
能將自己低得如塵土,讓自己聆聽塵埃的聲音。在卑微與平凡的生命里感知幸福與歌唱,追尋與夢想。從忽先生的畫作你可以讀出居住京城的他,一顆心望著故鄉(xiāng),始終以一粒塵土的姿勢保持對故鄉(xiāng)的感恩以及悵望。
對于一個文人,對于一支筆,還有什么比畫更能直率地表達對故鄉(xiāng)那難以言說的情感的。還有什么能比繪畫更豐富地表達,能用色彩用線條用形象用意境,最形象最生動最直接最燦爛地寫出心中的呼喊的。
對于仍在鄉(xiāng)土中只耕種土地的故人與朋友,還有什么能比一張畫更容易讓人讀懂那心懷土地的赤子靈魂的。
古人云:“功夫在詩外?!焙鱿壬娢木慵?,依名擬對、尊題作賦皆能一揮而就,令人擊嘆。詩、文、書、畫皆有成就。什么是他的內功,什么又是他的兼善,真難判斷。更難得的是,作為一名從政多年的領導干部,同時又是一位知名的藝術家,得意未忘其形其本其根,并一直保持俯身的姿勢傾聽著大地,傾聽著生命里源頭的回響。
有源所以廣大,所以欣欣向榮。
總覺得忽先生畫的黃土高原每粒黃土好像堅硬如鐵,它們拱起的是黃土高原的錚錚鐵骨;每粒微塵都那么堅強不屈,唱著嘹亮的信天游……
責任編輯:青芒果
美術繪畫:忽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