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危
摘 要:結(jié)合實際,重點探討了家庭教育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凡”;“煩”
最近拜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內(nèi)心被深深的震撼。路遙先生筆下的黃土大地,是與喧囂的繁華鬧市截然不同的一個平凡世界。那里充滿了粗獷與豪邁的氣息。全書主要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生活的變化,雙水村的變遷,以及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為理想不斷奮斗的歷程來展開。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翁孫少平,這個默默承受人生苦難卻從不放棄的鐵骨錚錚的有志青年。雖貧苦,卻不自卑,雖潦倒,卻從沒停止追逐夢想的步伐。因為他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勵著他到外面闖蕩世界。他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這個世界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都是些平凡事。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讀完《平凡的世界》之后,我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以一種心態(tài)去教育自己的小孩呢?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可是快樂的人生從哪里來呢?很簡單,以積極的心態(tài),微笑著面對一切。人的心態(tài),能把人推向成功,也能把人引向失敗。海倫·凱勒又瞎又聾又啞,可她卻說:“我發(fā)現(xiàn)生命是這樣美好?!庇谑撬囊簧粝铝嗽S許多多不朽的著作。作為父母,良好的心態(tài)不僅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快樂,更主要的能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馨,認為家是最安全的港灣。常把“太糟了”“真倒霉”掛在嘴邊。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有一對老夫妻,生出兩個兒子,大兒子做太陽鏡生意,二兒子靠賣雨傘為生。每天老爺爺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天氣晴朗,他會說:“大兒子的太陽鏡一定能賣出不少!”,遇上雨天,他又會說:“二兒子的雨傘準能賣個好價錢!”而老奶奶恰恰相反,她總是心情不好,天氣晴朗,她擔心二兒子的雨傘賣不掉;天氣轉(zhuǎn)陰,她又擔心大兒子的生意不好。自然老爺爺快樂地活了一輩子,而老奶奶則一天都沒快樂過。年輕的父母,快樂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為自己幸福的一生,也為孩子燦爛的明天,快樂起來吧!
每一位父母,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就已經(jīng)為孩子編織起未來的夢。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目的。生活中有些家長就愛拿愛迪生、愛因斯坦來做孩子的參照物,就連喂飯時的故事中也少不了這些偉大人物的名字,他們也許認為這是一種熏陶,孩子嘛“志當存高遠”,出發(fā)點固然好,但千萬年來地球上才出了幾個這樣的人類精華?很簡單,以平凡積極的心態(tài),微笑著面對一切。作為父母,良好的心態(tài)不僅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快樂,更主要的能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馨,認為家是最安全的港灣。目前家庭教育中有兩種值得注意的傾向:一是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茖W研究證明,智力超常的孩子只有極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都只能是普通人。父母應以一顆平常的心來看待自己的孩子,幫孩子 “合理定位”,避免孩子在未來的現(xiàn)實面前產(chǎn)生失落感或失敗感。二是過早定向。小孩的認知過程是其自身內(nèi)部和外部兩個世界自組整合的過程。亦即通過學校生活及今后的社會生活會逐步對事物產(chǎn)生更深刻更正確的理解,從而達到認知的自我完善。如果過早為孩子定向,無異于對孩子進行人生的摧殘?!都彝ソ逃冯s志副主編朱李平則認為,家長應教育子女明白做平凡人的道理,即使是名人,在未成名前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名人之所以成名,離不開他們在平凡崗位上所完成的許許多多平凡的事,離不開堅韌不拔的努力。孩子有了這種平民意識和心態(tài)、懂得別人成功的原因后,在確立理想追求時才會更實際。當然重要的是家長更要有份平常心。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與別的國家相比,中國學生最不甘于平淡,最不滿足于過普通的生活,這不僅和升學壓力有關(guān),還和我國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關(guān)系,在日本,甘于過平凡生活的觀念相當普遍,日本的中學,經(jīng)常把社區(qū)里的普通人請來給孩子們講課,大家對普通的職業(yè)都懷有感激和尊敬的感情,中國的學校顯然缺乏類似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總是把目標定在天上,卻不注意腳下該怎么走,雖然課本里也寫著勞動無貴賤,但普通人的生活是不被關(guān)注或贊揚的,學生們也早已習慣了把科學家、學者、官員等社會知名人士作為偶像。其實,有時父母的做法也是無奈的選擇,在父母的背后,還有一種更大的力量逼著家長們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比如孩子面臨小升初了,如果沒有樂器、外語、奧數(shù)等一技之長,很可能進不了重點中學,進不了重點中學就意味著上不了好大學,將來就找不到好工作,這一連串的后果讓家長不敢放手。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應當尊敬上帝一樣地尊重孩子”,人性之中最本質(zh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我們應尊重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為他的每一點成功而喝彩。記得一位名人說過:“給鏡子一縷陽光,它能映射出一片天空;給心靈一縷陽光,它能反映出一個美麗的天堂?!蔽蚁?,將這一縷陽光投給孩子,會折射出無比絢麗的光芒。教育孩子,任重道遠,我們只要從平凡開始,從點滴做起,用自己的愛心去營造一個祥和而積極的世界,那我們的孩子定能迎來一個輝煌的明天!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能陪伴他的也就這么幾年而已。感覺沒幾年他就上了幼兒園,然后一眨眼的功夫他就是一名小學生了,馬上他就會是一名初中生、是一名高中生、大學生,然后走上社會。時間其實過得真的很快,當他扮演一名學生的時候,他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和老師、同學在一起,就算是周末也有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屬于我們倆的親子時光少得可憐,有時候我有一種沖動那就是不上那些興趣班了,可是社會的大背景、大環(huán)境在這,有時候真的是無奈和無盡的心酸。這樣一想,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是好少,我的手機里有很多平日里在一起的照片,因為我覺得時間真的太快了,也許是我最近因為媽媽的電話太傷感。想想我的媽媽,我的孩子以后也可能跟我一樣去另一個地方生活、工作,我們以后一年也只能見一兩次,我該更加珍惜陪伴他的日子,做到家庭教育應“凡”而不“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