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邊境旅游資源的概念界定與分類框架研究

        2017-03-14 04:50:52李慶雷楊培韜
        大理大學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邊境邊界旅游

        李慶雷,楊培韜,婁 陽

        (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昆明 650500)

        邊境旅游資源的概念界定與分類框架研究

        李慶雷,楊培韜,婁 陽

        (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昆明 650500)

        旅游資源是邊境旅游發(fā)展的重要憑借,對旅游資源進行分類和調查是邊境旅游開發(fā)與規(guī)劃的基礎工作。邊境旅游資源是圍繞兩國或多國邊界的防守與交流形成的物象和人事中可用于旅游開發(fā)的部分,受地緣政治、跨國貿易和城鄉(xiāng)建設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傳統(tǒng)的分類方法無法凸顯邊境旅游資源的特質,不利于突出邊境旅游的特色。從開發(fā)和利用實踐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到國家邊界的基本功能,邊境旅游資源可以劃分為邊界與標志、邊政與外事、邊防與戰(zhàn)爭、邊貿與物產、邊民與聚落五大類型。

        邊境旅游;旅游資源;類型;特質

        一、問題的提出

        旅游業(yè)是個資源型產業(yè),有賴于自然饋贈和社會遺產〔1〕。邊境旅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同樣離不開對旅游資源的分類、調查與評價,有學者認為:“邊境旅游資源是邊境旅游研究無法繞過的命題?!薄?〕近年來,隨著陸疆開放的深入推進,旅游作為沿邊開放的先導產業(yè)和口岸轉型發(fā)展的優(yōu)勢產業(yè),備受關注。與此同時,邊境旅游資源的相關研究得到學者們的重視,但研究報道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局部邊境段落旅游資源分析與評價等方面〔3〕。

        Timothy認為邊境的旅游吸引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邊境線、界碑、籬笆、城墻和瞭望塔等景物,二是購物、美食、飲酒、博彩等活動;在國外,Gelbman和Timothy等指出敵對邊境特有的吸引物包括特殊意義的界線、敵對時期的觀察點、遺址紀念、恢復良好外交關系的象征;還有學者指出,邊境地區(qū)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性是構成邊境旅游資源的組成部分〔4〕。在國內,畢燕等分析廣西龍州邊境旅游需求特征時把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邊關氣息和民族風情作為邊境旅游資源〔5〕;姜曉娜分析黑龍江省邊境旅游資源并將其劃分為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生態(tài)旅游資源、冰雪旅游資源以及民俗旅游資源〔6〕,突破了國標中提出的八大類型分類法。陳永濤考慮還原邊境旅游資源整體范圍,依據所處的方位,將其分為邊界景觀、己方資源、對方資源,并提出邊境旅游資源重在“框景”和“借景”的觀點〔2〕。鐘林生等沿用《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對中國陸地邊境縣域旅游資源進行了梳理,認定了3 263處單體,總結出了邊境縣域旅游資源的五大特征〔3〕。

        這些成果為深入研究邊境旅游資源的類型、基本特征、生成機制、開發(fā)模式奠定了基礎,但也存在著“邊境”特質體現不足、將邊境旅游資源等同于邊境地區(qū)旅游資源等需要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對不具備邊境特殊性的旅游資源,如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孔明山、望天樹、喃呢溫泉等,可以納入原來的旅游資源理論體系中去描述、解釋和預測;對于具備邊境特殊性、無法用傳統(tǒng)知識體系去分析的旅游資源,如磨憨口岸、關累港、“一眼望三國”(中老緬界碑)、中老泰國際趕擺場、邊民互市點、中老友誼村(青松村)、尚勇克木人村寨、中老邊民苗族“丟包節(jié)”、卡米人紅花節(jié)等,則必須另起爐灶,進行專門的研究。

        二、邊境旅游資源的概念界定

        對邊境旅游資源這一概念進行界定,是邊境旅游資源理論研究的基礎,也是邊境旅游資源分類的前提。在現有研究成果中,學者多沿用傳統(tǒng)的觀點,采用演繹的方法,將邊境旅游資源界定為邊境地區(qū)能夠造就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環(huán)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會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觀事物。這類定義表面上看似無可挑剔,但仔細深究就不難發(fā)現其問題所在:引入了一個模糊不清、語焉不詳的名詞——“吸引力”,實際上是偷梁換柱式的概念替換;沒有提供判定某一事物是否屬于邊境旅游資源的標準,實用性和指導性較差。

        科學研究的區(qū)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7〕,對邊境旅游資源的概念界定、類型劃分、開發(fā)利用,應以體現邊境旅游“特殊的矛盾”為基本原則,而不應以空間或地域來作為判定因素。從這一原則出發(fā),邊境旅游資源應是具有邊境特質的旅游資源,其外延并不等同于邊境地區(qū)的所有旅游資源。這些特質或差異表現在生產、生活、生態(tài)的諸多方面,難以一一描述,但其根源都與國家邊界有關。從理論研究的角度,邊境旅游資源是能夠體現邊境“特質”、能給游客不同于內陸地區(qū)的旅游體驗的資源,是圍繞兩國或多國邊界的防守與交流形成的物象和人事中可用于旅游開發(fā)、為游客提供獨特體驗的部分。

        這一定義主要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強調“邊界”是邊境旅游資源的核心成因,也是邊境旅游的主要吸引力與核心競爭力所在。沒有邊界的設立,就不存在邊境旅游和邊境旅游資源。圍繞邊界劃定、標志設立、領土防守、貿易往來、文化交流,會形成一系列不同于內陸地區(qū)的景觀,這構成定義邊境旅游資源的邏輯基點。邊界具有防御、貿易、政治和法律等職能〔8〕,具有隔離、接觸和滲透三項功能〔9〕,這為思考邊境旅游資源的類型指出了方向。第二,強調邊境旅游資源的人文主導屬性。邊境旅游資源既有“物象”即自然景物、建筑與設施、遺址與遺跡(如界山、界碑、紀念碑、國門廣場、戰(zhàn)爭遺址),主要是有形的旅游資源,又涉及“人事”即以邊民和特殊流動人群為主體的人文活動與事件(如中緬胞波狂歡節(jié)、趕擺、跨國婚姻等),主要是無形的旅游資源。“物象”與“人事”都被打上人為劃定的“邊境”的烙印,從根本上帶有濃郁的人文色彩。它們“本來都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地方,但因人為的劃分,又具有了非同尋常的國際政治意義”〔10〕。第三,強調邊境旅游資源的旅游體驗功能。只有能夠用于旅游開發(fā)、為游客塑造殊異體驗的邊境特質“物象”與“人事”,才能列入邊境旅游資源的范疇。這就將涉及國家安全、無法對公眾開放、供游客體驗的“物象”與“人事”排除在邊境旅游資源之外。

        三、邊境旅游資源的分類框架

        根據邊境特質導向的思路,考慮到國家邊界的基本功能,筆者將邊境旅游資源劃分為五大類型,即“邊界與標志”“邊政與外事”“邊防與戰(zhàn)爭”“邊貿與物產”“邊民與聚落”五類邊境旅游資源。下面主要以云南省為例,對這一邊境旅游資源分類框架進行闡述。

        (一)邊界與標志類邊境旅游資源

        人文地理學家F.拉采爾認為國界線是為保障國家集團自身利益而人為劃出的一條界線。隔離被列為邊界的三大傳統(tǒng)功能之首,邊界地區(qū)往往是難以穿越的森林、河谷、山脈,起到一定分離和緩沖的作用〔9〕。因此,界山、界河、界江、界湖、界瀑、界島、界洞等位于邊境線上的自然地理景物就成了邊境旅游資源,有些甚至是標志性的邊境旅游資源。以云南省為例,這類邊境旅游資源就有河口、金平、江城與越南之間的紅河、天生橋、十層大山,鎮(zhèn)康、瑞麗、福貢與緬甸之間的跨國溶洞、瑞麗江、高黎貢山。除了云南,國內外還有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邊界自然景觀,通常以“跨國”命名或作為宣傳重點和獨特賣點,如位于廣西德天和越南邊境線上的“跨國瀑布”。

        為了更加清楚地識別兩國或多國邊界,通常會設立標志國家領土范圍的標記,即邊界標志。邊界標志即為確定國界線走向而設立或確認的人工或天然的標志物,主要包括界標(樁)、附標(樁)、界(附)標方位物、界碑、輔助標志、界路、界樹、騎線井、泉、三角點、標高點等〔11〕。這些標志物能夠滿足人們體認國家邊界、“窺視”鄰國景觀、求新求異的需求,具有較強的旅游吸引力。例如位于江城縣十層大山上的中老越三國界碑,就是確定三國邊界的標志,也是三國人民和睦共處的象征、三國邊界交界地區(qū)和平與安寧的佐證,因其作為國家主權象征和“雞鳴三國”的特殊位置而備受矚目。

        除了上述兩種類型之外,還有一些建筑與設施,因被邊境線穿越而變得與眾不同,成為邊境旅游資源。如德宏州瑞麗市的“一寨兩國”(姐相鄉(xiāng)銀井寨)、“一院兩國”(屯洪村項補家庭院)、“一園兩國”(畹町來門山森林公園)、“一井兩國”(弄島鄉(xiāng)姐冒寨和緬甸滾海寨之間的水井)、“一街兩國”(姐告商業(yè)街)、“一橋兩國”(畹町橋)等。中緬84號雙立界碑位于瑞麗市屯洪村項補家院中,其廚房衛(wèi)生間在緬甸,客廳臥室卻在中國,形成“一院兩國”的奇特景觀,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造訪。

        (二)邊政與外事類旅游資源

        邊界地帶處于兩個不同政治、經濟、文化的主體相接的地方,是國與國之間進行接觸的前沿。為了更好地對這一地區(qū)進行管理,國家通常會制定特殊政策,設置管理機構,舉行外交活動,以保障邊境地區(qū)安全、協(xié)調雙邊或多邊關系,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居民正當權益?!斑呎币鉃檫吘车貐^(qū)行政管理,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機構、建筑設施、傳說故事等,有時涉及外交外事活動,如勘定邊界、舉行會晤、簽署條約等。

        在新時期,國門及其附屬建筑設施、“一關三檢”(海關、商品檢驗、動植物檢疫和衛(wèi)生檢疫)辦公場所是國家對邊境事務進行管理的標志,升國旗儀式也隨之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南溪河畔的國門及其附近的廣場成為河口縣城的地標和游客的第一印象區(qū),“國門儀仗隊”和升旗儀式每天都吸引眾多游客。經過規(guī)劃設計,國門甚至會成為高等級景區(qū),如滿洲里國門景區(qū)已被評為5A級景區(qū)。

        在歷史上,為了對邊境地區(qū)進行管理,出現了以羈縻政策和土司制度為代表的治理方式。土司制度盡管曾廣泛存在于南方諸省區(qū),但主要又是存在于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其中以云南地區(qū)的土司制度最具有代表性〔12〕。目前,滇西地區(qū)保存的土司衙署遺存較多,如梁河、孟連、六庫、兔峨、潞江土司衙署遺跡等,其中梁河和孟連兩地宣撫司署規(guī)模較大、保存相對完好,又以孟連縣境內的土司文化遺跡最為豐富。除了娜允古城內的孟連宣撫司署、上城佛寺之外,還有土司井、塔罕勐、公主墳、土司避暑山寨(勐外)等遺跡,以及宣撫土司禮儀樂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孟連縣重要的旅游資源〔12〕。此外,有些邊境地區(qū)會因外事活動而留下一些遺跡或舊址,構成邊政與外事類旅游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例如1956年12月,周恩來和時任緬甸總理的吳巴瑞一起在芒市參加中緬邊民聯歡大會,并各自親手種下一棵緬桂樹(即“中緬友誼長青樹”),后來還修建了緬桂亭,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去觀賞并拍照留念。

        (三)邊防與戰(zhàn)爭類旅游資源

        邊界是以固定的線來表示動態(tài)的事物的,結果常引發(fā)國家之間的矛盾〔13〕。當邊界的自然條件起不到阻礙作用時,就需要人為地設置軍事防御力量,用以阻擋外來干擾,這樣的邊界地區(qū)常會有沖突發(fā)生,被稱為“歷史的傷痕”〔9〕。圍繞著國界的防御,邊境地區(qū)形成了大量的邊防與戰(zhàn)爭類旅游資源,具有歷史文化研究、懷舊思古探幽、愛國與國防教育、軍事體驗等方面的價值和功能,可以滿足人們探秘、英雄崇拜、軍營情結、國家認同等需求。有些戰(zhàn)爭和沖突對某一國家或民族產生了重大影響,保存下來的戰(zhàn)爭舊址、涌現出的英雄人物、提煉出的內涵精神也隨之成為對大眾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旅游資源,如位于麻栗坡縣境內的老山主峰、貓耳洞、烽火臺、老山精神和后來辟建的紀念館、將軍林、老山干部學院等。

        在歷史上,受獨特的區(qū)位條件影響,云南境內的中緬、中越邊境地區(qū)都曾發(fā)生過戰(zhàn)爭或沖突,如明代抗緬平叛戰(zhàn)爭、馬嘉理事件、片馬事件、班洪事件、滇西抗戰(zhàn)等。其中,以金平、瀘水、騰沖、麻栗坡等縣(市)最具代表性。紅河州金平縣從20世紀50年代援越抗法支持奠邊府戰(zhàn)役、60年代援越抗美到70年代后期開始的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留下了以金平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十里村大山自衛(wèi)還擊陣地、營盤山抗日工事遺址、白石巖抗日遺址為代表的戰(zhàn)爭遺址遺跡。瀘水市則見證了片馬抗英勝利、栗柴壩渡口慘案、駝峰航線墜機、遠征軍回國等事件,留下了灰坡——小橫溝爭奪戰(zhàn)遺址、片馬風雪丫口戰(zhàn)場遺址、片馬抗英勝利紀念館、駝峰航線紀念館、中航C-53號運輸機墜機舊址等邊防與戰(zhàn)爭類旅游資源。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些戰(zhàn)爭遺址與紀念場所為新時期進行和平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此相關的一些歷史遺跡,如施甸縣清平洞、隆陽區(qū)立煌營、騰沖市下綺羅李珍國故居、瑞麗市弄島飛機場舊址、河口起義紀念館,也可以列為該類旅游資源。

        在和平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主旋律的新時期,部分過去神秘的軍事禁區(qū)開始創(chuàng)新理念,建設國防教育基地,打造邊防文化的載體,在確保軍事秘密不泄露的前提下向社會公眾開放,發(fā)揮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和軍事文化體驗功能。位于河口縣城郊的四連山曾是19世紀中法戰(zhàn)爭中黑旗軍的大本營、20世紀邊境戰(zhàn)爭的重要戰(zhàn)場,現在是“紅河前哨鋼二連”駐守地,留存著大量戰(zhàn)場遺址遺跡。2012年,四連山啟動了“云南邊防八千里文化長廊”項目和國防教育基地建設二期工程,規(guī)劃建設了四連山歷史陳列館、雙擁亭、長城圍墻、烽火臺(觀景臺)、古炮臺等主體工程,打造紅河千里邊防線上獨具特色的“文化長廊”和國防教育基地,每年可接待上萬名參觀者。

        (四)邊貿與物產類旅游資源

        由于兩國或多個國家之間存在地理梯度,邊界是資源、勞動力、產品、資金技術相互流動最為活躍的地區(qū)〔9〕。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跨國貿易成為邊境地區(qū)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設立了一批邊境城市、沿邊國家級口岸、重點開發(fā)開放試驗區(qū)、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qū),成為邊貿活動較為活躍的區(qū)域。邊貿市場、邊民互市點、免稅店、邊境交易會能夠滿足游客的求異、購物、商務等需求,成為重要的邊境旅游資源。與此同時,作為貿易對象的重要來源,地方特產及其生產、加工、制造場所也成為邊境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云南境內,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河口、瑞麗兩大口岸。

        河口是中越邊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是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qū)、跨境經濟合作區(qū),其獨特的交通區(qū)位優(yōu)勢、開放政策優(yōu)勢和腹地經濟優(yōu)勢使其成為中越邊境貿易的重要通道。越南城、北山邊民互市交易市場、國際會展中心、免稅店、紅木家具店、中越(河口)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和每天早晨南溪河中越公路大橋的“沖關”現象構成了河口重要的邊境旅游資源。與河口相比,瑞麗市的邊貿起步更早,特色更鮮明,旅游化程度更高。珠寶步行街、賭石城、華豐市場、姐告玉城毛料市場、南菇河淘寶場等凸顯著“東方珠寶城”的城市定位和氣質,吸引無數觀光客、淘寶愛好者和商務人士流連忘返。

        與跨境貿易相關的古老商道、商號、會館、商人故居及代表性商品,是邊貿與物產類旅游資源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早在西漢時期,西南地區(qū)就出現了一條由四川經云南通往緬甸、印度的古商道,留下了板橋、蒲縹、和順等邊陲絲路名鎮(zhèn),“翡翠大王”故居、緬甸華僑巨富和愛國僑領梁金山先生故居,還有無數關于馬幫的傳說故事,構成了人們尋幽探秘、懷舊思古、破解財富密碼的對象。而勐臘縣易武古鎮(zhèn)的古茶園、老商號舊址則是邊貿商品及其生產加工場所的典型代表,車順號、東和祥、易德昌、元泰豐都是這里誕生的老字號品牌,易武生產的普洱茶至今仍具有較高的市場影響力。

        (五)邊民與聚落類旅游資源

        邊界地帶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接觸帶,具有語言相通、文化相似、邊界居民往來頻繁等地理和社會人文特征〔9〕?!吧佟保瓷贁得褡澹┑奶卣髟陉懙剡吘车貐^(qū)是十分突出的,少數民族擁有一些特殊的風俗和禁忌,他們的文化帶有宗教色彩,宗教大多受周邊國家影響。同一民族跨境而居是邊境地區(qū)少數民族的顯著特征之一,跨境謀生和通婚現象較為常見〔14〕。邊民的生產和生活習俗與內地迥異,多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存在,在傳統(tǒng)節(jié)日期間表現尤為明顯。作為邊民聚落的主要形式,特色村寨和城鎮(zhèn)是邊境旅游資源中易于產品化的部分。

        邊民的主體是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受交通不便、經濟相對滯后等因素的影響,他們保留了獨特的歌舞、婚戀、節(jié)慶、信仰習俗,對外來游客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如傣族、佤族、景頗族、傈僳族、獨龍族等。除了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還包括僅分布在邊境地區(qū)的特少族群,如西雙版納州邊境地區(qū)的克木人、補過人、排角人、空格人、老品人等。此外,在邊境地區(qū)短暫生活的特殊群體,如知青、僑民、屯墾戍邊軍士后代等,也可以算作邊民中的特殊類型,耿馬縣孟定知青園(紀念館)、施甸縣的契丹文化遺跡白墳坡就是相關旅游吸引物。

        村寨和小城鎮(zhèn)邊民聚落是邊民文化的核心載體,也是邊境旅游資源中吸引力較大的類型,其中利用價值最大的就是民族特色村寨、特色邊境風情小鎮(zhèn)和部分華僑農場,如“國門第一寨”“一城兩國”。隴川縣拉允傣寨屬于典型的“一寨兩國”,寨中以中央的大榕樹、竹籬和地埂為界,立有中緬50、51號界碑,兩國邊民同飲一河水、同趕一條街、同奉一寺。南傘鎮(zhèn)是邊境風情小鎮(zhèn)的代表,“一城連兩國、國門在城中”,城區(qū)有國門廣場、南傘河畔公園、南傘老城民族文化廣場、觀景塔、碉堡山公園等旅游觀光場所。河口縣老凹廠村居住著118戶從越南來的難民,被稱為“難民村”,屬于比較特殊的邊民聚落。

        四、結論與啟示

        邊境旅游資源是圍繞兩國或多國邊界的防守與交流形成的物象和人事中可用于旅游開發(fā)、為游客提供獨特體驗的部分。邊境旅游資源的分類應凸顯“邊界”“邊境”“邊地”特質,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的旅游資源分類體系,主要類型涉及邊界與標志、邊政與外事、邊防與戰(zhàn)爭、邊貿與物產、邊民與聚落。這一結論具有如下三點啟示:第一,邊境旅游資源未必分布在邊境線近距離范圍內。由于邊界的變動、行政區(qū)劃的調整和區(qū)域性中心城鎮(zhèn)的搬遷,有些具有典型邊境特質的物象與人事位于距離邊境線較遠的地方。如蒙自海關和哥臚士洋行舊址位于蒙自市南湖畔,距離河口口岸約155千米。第二,邊境旅游資源以人文景觀為主、自然景觀為輔。國界是人類活動的產物,邊境旅游資源帶有較強的人文性。即使是界山、界河(江)、界湖等表面看似屬于自然景觀的邊境旅游資源,其“邊境”特質仍是國界劃定這一人文活動賦予的。第三,邊境旅游資源具有廣闊的可拓空間。根據邊境旅游資源的人文主導屬性和旅游項目無限化理論,在邊界標志設立、聚落規(guī)劃、貿易發(fā)展、外事活動中注意觀光旅游與文化體驗功能,就可以形成新的邊境旅游資源。如瑞麗市的“天涯地角”暨320國道終點石碑、景洪市接待泰國詩琳通公主下榻的“公主樓”、瀘水市片馬鎮(zhèn)的駝峰航線紀念館。

        應該指出的是,本文是從研究的角度出發(fā)對邊境旅游資源進行界定和分類的。在邊境旅游開發(fā)實踐中,旅游線路設計與產品開發(fā)不會僅僅局限于這些資源,而是遵循旅游體驗最大化原則,將邊境地區(qū)具有一定特色和等級的旅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如怒江州中緬邊境旅游線路可以從六庫出發(fā),經登埂溫泉(澡堂會址)、滴水河陰陽瀑布、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姚家坪管理站、風雪丫口到片馬參觀抗英勝利紀念館、茶山人村寨、國門和界碑,其中登埂溫泉、滴水河陰陽瀑布就不屬于文中界定的邊境旅游資源。誠然,本文中提出的“五邊”分類框架只是對邊境旅游資源類型研究的一種嘗試,五大類型可能尚未涵蓋邊境旅游資源的所有外延,對每種類型的分析仍有不夠全面和深入的地方,期待業(yè)界方家批評指正和后來者補充完善。

        〔1〕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論〔M〕.張廣瑞,譯.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169.

        〔2〕陳永濤.邊境旅游研究無法繞過的命題:邊境旅游資源〔J〕.紅河學院學報,2013,11(3):87-90.

        〔3〕鐘林生,張生瑞,時雨晴,等.中國陸地邊境縣域旅游資源特征評價及其開發(fā)策略〔J〕.資源科學,2014,36(6):1117-1124.

        〔4〕葛全勝,鐘林生,席建超,等.中國邊境旅游發(fā)展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4-9.

        〔5〕畢燕,易爍君,梁麗文.邊境旅游需求特征分析研究:以廣西龍州縣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8(1):68-75.

        〔6〕姜曉娜.黑龍江省邊境旅游發(fā)展探析〔D〕.開封:河南大學,2010.

        〔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

        〔8〕王恩涌.政治地理學:時空中的政治格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8-99.

        〔9〕方維慰.區(qū)域一體化趨勢下國家的邊界功能〔J〕.西安聯合大學學報,1999,2(2):108-111.

        〔10〕安德明.體驗國家的邊界:以廣西中越邊境地區(qū)的旅游為個案〔J〕.民俗研究,2014(1):38-44.

        〔11〕沈國光.正確認識和維護國界標志確保邊界清楚和穩(wěn)定〔J〕.外交學院學報,1994(3):27-31.

        〔12〕林荃.云南土司制度的歷史特點及分期〔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1):45-49.

        〔13〕廖繼武.邊緣地區(qū)域演變與發(fā)展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2.

        〔14〕李向榮.論中國陸地邊境文化〔J〕.云南社會科學,1994(6):25-30.

        Study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of Border Tourism Resources

        Li Qinglei,Yang Peitao,Lou Ya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Tourism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 tourism.Class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re the basic work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border tourism.Border tourism resources are part of the image and personnel that can be used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bout the boundary defense of two or more countries,which are influenced by geopolitics,transnational trade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The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can not highlight the features of border tourism,which can't stress its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point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as well as the basic function of national boundaries,border tourism resource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boundary and sign,border politics and foreign affairs, border defense and war,border trade and property,border population and settlements.

        border tourism;tourism resources;types;characteristics

        F590:F592.7

        A

        2096-2266(2017)03-0019-06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3.004

        (責任編輯 楊朝霞)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西部民族旅游地創(chuàng)意資本培育機制研究”(13XJY027)

        2016-11-28

        李慶雷,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發(fā)展與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邊境邊界旅游
        中尼邊境守護營
        邊境揚威
        少先隊活動(2022年9期)2022-11-23 06:56:08
        邊境小城馬斯特里赫特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拓展閱讀的邊界
        論中立的幫助行為之可罰邊界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偽翻譯”:“翻譯”之邊界行走者
        外語學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49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思考新邊界
        久草视频在线手机免费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2|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一区| 杨幂一区二区系列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内射中出后入内射极品女神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人妻中文字幕日韩av| 久久久99精品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日韩日本国产一区二区 | 韩国免费一级a一片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三区三区在线|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图片|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者| 一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址|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亚洲最大日夜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成人午夜视频| 吃奶摸下激烈床震视频试看| 色伊人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大尺度免费观看av网站|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a片|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亚洲黄色一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