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京凱
從“一床被子”看共產黨員的“一輩子”
□ 王京凱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紅軍“一床被子”分給群眾一半的故事,深情講述了黨群血肉聯(lián)系、軍民雨水情深的感人事跡。筆者認為,紅軍戰(zhàn)士這一義舉,不僅體現了革命軍人不顧個人冷暖為黨為民的高尚品質,更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保持與群眾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政治本色。
“一床被子”,商品價值并不高,但是在物資十分匱乏的戰(zhàn)爭年代,分一半給群眾。對自己來說,無疑是捉襟見肘、雪上加霜的事情,意味著風與雪、生與死的考驗。對群眾來說,或許會成為幫助他們度過嚴寒的“救命被”。毫不利己,舍己為人,這不正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嗎?這不正是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需要用一輩子為之奮斗的目標嗎?
做一名有益于人民的共產黨員,不在于口號喊得多響、調子定得多高,也不見得一定要做出多么驚天動地的業(yè)績、轟轟烈烈事情,而是要把黨的宗旨銘記于心,落實到行動上,時時、處處、事事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想群眾之所思,解群眾之所盼,為群眾造其福。從入黨的那天起,我們每一名黨員身上就已經烙上了服務人民的印記,流淌著造福百姓的血液,這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使命。
點滴之間見真情。黨員的一言一行代表著黨的形象,一舉一動都關系著群眾的口碑。群眾對我們的期盼和要求并不高,有時僅僅是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暖心的問候、一次善意的舉動,都能打動群眾的心、解開群眾困惑、幫助群眾渡過難關。所以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意識,從點滴做起,主動親近群眾,把群眾當成親人,將群眾冷暖安危的小事當作自己為之努力奮斗的大事,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擁護和支持。
毛澤東同志早年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弊鲆幻h和人民需要的黨員,不是一勞永逸,一善定終生,也不能因為做了一些好事、實事,就可以沾沾自喜,躺在功勞簿上享樂自滿。黨員是 “一輩子”的事,一生為之努力的目標,沒有“星期天”,也沒有“退休日”。黨員過去優(yōu)秀,不代表現在優(yōu)秀,現在合格,也不代表將來一定合格。往往越是認為位高權重了,越容易脫離群眾;越是感覺功成名就了,越容易放縱自己;越是到了緊要關頭,越容易站不穩(wěn)腳跟。這就要求每一名黨員要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加強黨性修養(yǎng)、保持戒驕戒躁的作風,不忘初心,銘記使命,這樣才能永葆共產黨員的純潔性和先進性,也才能真正做到對黨盡忠、為民盡責。
(責編:張靈霞)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輔導讀本》
人民出版社 出版
(2016年11月第1版)
2016年10月24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深刻闡述了從嚴治黨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意義,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為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全面學習掌握《準則》和《條例》的精神實質,本書對《準則》和《條例》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解讀,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輔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