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皖西地區(qū)歷史上的會社組織

        2017-03-11 21:51:06關傳友
        皖西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會社皖西六安

        關傳友

        (皖西學院 皖西文化藝術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皖西地區(qū)歷史上的會社組織

        關傳友

        (皖西學院 皖西文化藝術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皖西地區(qū)歷史上存在著許多會社組織,主要有公益慈善、宗教、經濟、祭祀、文人、行業(yè)、政治、其他等類型。通過對其考察,得出其主要具有經濟、祭祀、慈善救濟、娛樂、教化與裁判等功能,具有嚴密的管理制度,多重功能并舉,祭祀特征明顯,士紳是會社的主導者等特點。

        皖西地區(qū);會社;類型;功能;特點

        會社是指在志趣相同或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社會成員自覺結合而組成的民間團體?!吧纭北局竿恋刂瘢磕甏呵飪杉?,稱之為“社日”。后也用“社”來稱在社日所舉行的賽神會?!吧纭边€是古代鄉(xiāng)村基層行政地理單位,先秦時期有“二十五家為一社”的記載。這些名稱所代表的意義都是與人群聚集相聯系的,明末清初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后人聚徒給會謂之社。”至明代就逐漸演變?yōu)楸硎救巳壕酆系囊饬x?!皶笔侵溉藗兊木奂?、會合。用“會”來稱呼一種團體,至遲在北魏時就已產生。唐釋道宣所著《續(xù)高僧傳》就有“義會”一詞的出現,用以稱宗教團體。以后“會”與“社”并稱,而且兩者或單用、或連用,以指人們在志趣相同或利益一致基礎上的自覺結合。皖西地方歷史上也產生和建立了一些民間會社團體,在地方社會中發(fā)揮著影響作用。作為社會史研究專題之一的會社,曾一度受到學術界的關注,研究成果較為豐富①。但皖西地區(qū)歷史上的會社尚未引起學界的重視,本文對此問題進行初步探討,敬請批評指正。

        一、皖西地區(qū)會社組織的類型

        皖西地方會社組織的類型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公益慈善型會社

        出于救濟、救災等目的成立的會社組織,如公濟局、慈善局、育嬰堂、同善會、棉衣會、橋梁會等。這類會社多系社會集資或捐資組建,以互助周濟、患難相恤和開展公益性社會慈善活動。清乾隆丁亥年(1732年),六安城內晁氏族長晁載典“聯同關士健、張?zhí)霉⒔黎?、張錫鸞、楊志信等六家,同時捐資置產購買市房,成立廣惠局壹所,施放膏藥、檢收字紙、掩埋白骨、茶水痧藥、救火水龍善舉,奉行無一不備”[1]。直至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廣惠局田產收入捐作抗日將士添置寒衣之用,廣惠局才遂告終止,達二百余年之久。乾隆年間,霍山縣西鄉(xiāng)漫水河的“李秀芳、王來賓、王智千為給孤貧而設”立“公濟會”[2](卷六,“人物志”“義舉”)。道光庚子年(1840年)優(yōu)貢生、曾任訓導職、山西文水武陵書院主講的關嵩祺,于州城文昌宮內捐辦字紙會,收拾街面零星散落丟棄的廢紙,焚化后掩埋,無疑是屬于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公益性會社組織。清乾嘉年間,霍山縣西鄉(xiāng)千笠寺等八保成立“賓興會”,由八保“舊存公田淮斗租百石,每逢鄉(xiāng)試之年,由八保董事黎世朝、何建瑞、李元、李鏞等,將租變價攜至江寧,分給士子,名曰科費,今名舊賓興。”[3](卷之五“學校志”“賓興”)說明賓興會是為解決貧寒學子參加科舉考試的費用,也是社會公益慈善性的組織。

        (二)宗教型會社

        出于強烈的神明觀念和虔誠的道教、佛教信仰目的的信教群體,成立的宗教性會社組織,如香火會、朝山會、觀音會、目蓮會、關帝會等。明萬歷《六安州志》載,六安州民于農歷四月初八日的釋迦牟尼圣誕,“作浴佛會”。金寨縣雙河古道觀始建于隋,重建于明嘉靖年間,清光緒年間重修。有瓦房九十九間半,設有東王府、玉皇、三清、城隍等殿,并塑有西天佛祖、南海觀音、火德真君、四海龍王等金色塑像。明、清香火興盛時,每逢農歷三月二十八日會期,鄂、豫、皖三省近二十個縣的信徒來此朝拜,故稱“朝雙河”。六安西南鄉(xiāng)九公寨高峰旁有一“目蓮菩薩”殿,傳說“目蓮菩薩”為死去的母親闖進陰司,把地獄打開,把他的母親從血污池里救出。農歷七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是“目蓮菩薩”的生日,每年都舉辦香會,周圍百里的香客絡繹不絕,紛紛前來進香。特別是女性香客最多,她們因害怕死后要墮入血污池,祈求目蓮菩薩保佑其死后靈魂獲得良好的歸宿。

        (三)經濟型會社

        出于經濟活動的目的而成立的會社,皖西地方這類會社的種類繁多。在皖西從事商貿活動的外籍商人結伙成立商幫,購置房屋作為活動地址,大稱“會館”、小稱“公所”,是“明清時期異籍人士在客地設立的一種社會組織”[4][P177]。各商幫推選會首,負責管理本幫財產和召集議事、做會等事項。皖西地方的會館、公所多為外籍商人所建,主要分布在工商業(yè)較為發(fā)達的城鎮(zhèn)。如六安州城建有山陜會館、金陵會館、湖北會館、江西會館、新安會館、旌德會館、涇川會館等,六安州首鎮(zhèn)西山麻埠街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寧池等會館,六安州蘇家埠建有山西會館、江西會館、湖北會館、徽州會館,還有江蘇麻業(yè)商人修建的白麻公所。州縣商業(yè)性會館的作用正如《清稗類抄》所稱:“商業(yè)中人醵資建屋,以為歲時集合及議事之處,謂之公所。大小各業(yè)均有之,亦有不稱公所而稱會館者?!盵5][P185]說明會館是商人聚集議事之所,同時具有聯誼同鄉(xiāng)、服務同鄉(xiāng)在異地商業(yè)活動之功能。會館通過制定規(guī)約,謀求其共同的商業(yè)利益,禁止內部同行業(yè)的惡性競爭,約束其違法經營的不良行為。“徽人商于繆六者眾,歲時伏臘,聚集無所”,黟縣商人汪承嘉(字貞吉)“與眾謀,仿漢皋金閶例,為會館,以祀朱子”[6](卷七,“人物志”“尚義”)。金寨、霍山等山區(qū)成立以保護山林為目的的養(yǎng)山會、護山會,還有以籌集資金為目的的金融性會社。民國時期皖西各縣主要城鎮(zhèn)成立商會。這類會社的入會者,須繳納一定的入會資金(或稱股金),按出資的多寡享有坐東及分紅的權利。

        (四)祭祀型會社

        出于對祖先祭祀目的而成立的會社組織。皖西地區(qū)民眾祭祀祖先,多由宗族出面組織,且?guī)в幸欢ǖ膹娭菩?,其費用或由宗族的族產所出,或由族眾按人丁攤派。如舒城曉天等地的曹氏宗族人成立“古塚會”,進行清明祭祖活動。壽州城內臥佛寺有“祖先堂一殿兩廊,俱系在會諸人捐修,以為建醮追薦之地”[7],是壽州城內眾姓組成祭祀會于祖先堂合祭祖先。

        (五)文人型會社

        簡稱文會,是指文人結社聚會的會社。唐宋時期極為興盛,如唐李白與孔巢父等六人在山東徂徠山成立的“竹溪六逸”、白居易等成立的“香山九老會”、宋司馬光及文彥伯等九人在洛陽成立的“耆英會”等,都極負盛名,傳為千古佳話。皖西地方歷史上也成立有這種文人會社。史載明弘治元年(1488年)六安州城內有退仕歸里的官員成立的“退翁會”,共有八人組成,公推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稹為會首。潘稹所作《退翁會圖詩序》稱其“會必以望擬圓象也,席貴儉素不尚侈也,酒貴有節(jié)不貪飲也,果鬻于市不必遠方珍異也,器用瓷漆不必金玉華美也,山殽野蔌足以充庖也,枉矢哨壺足以樂賓也?;驈椙?、或賦詩、或奕棋,各任其才,各逞其藝也;觴酌交酬,談詠疊發(fā),歡欣浹洽之情靄如也,日禺而至晡而歸,蒼顏鶴發(fā),幾杖相隨,照耀于閭里之間,咨嗟于父老之口,莫不歆艷曰:六安百余年來未有此勝事也?!盵8](卷之五十一,“藝文二”“序”)詳述了該會的章程和活動內容。該會還將其活動繪制成圖,名曰“退翁會圖”,繪成于弘治六年,并“以詩代贊,各藏一本于家,以為后人觀感之張本”。清光緒《壽州志·人物志·隱逸》還載明壽州人孫用于“萬歷戊子偕同社友立壽英會,繪圖賦詩”。清同治《六安州志·人物志·宦績》載嘉慶年間六安州退仕官員許嗣云“晚年擇品行端方八人,經魁鄧宗彝,文學胡燾、王潯、程遠大、程汝蕿,明經吳克俊,國學葉鉏,廣文關世恩,年皆耄耋聚,晤談經史,余事作詩,州人士擬之為耆英會云?!盵8](卷之二十七,“人物志二”“宦績”)嘉慶年間六安州庠生王潯“偕里中諸耆舊聯間吟詩社,藉以適性情抒德意”[10](卷之三十二,“人物志七”“儒林”)。民國初年,霍邱縣前清翰林、監(jiān)察御史李肖峰與前清舉人、湖南某知縣劉仲咸、李承溪等十位霍邱知名文人成立“十老會”,以詩酒唱和,借以懇親、敦睦。民國后期,霍山籍李晴峰(曉山)、杜起熙(際三)、汪家駒(月齋)、孫亢宗(開甲)、張丹銘、何仿之六人和英山籍萬爾康、黃鶴齡、蕭秩宗三人,效法古人“香山詩社”雅事,以文結友,白首相邀結社,成立“雙山九老詩社”,歡娛晚年。其《雙山九老會賦》言:“體盡康強,狀無潦倒,人數勝竹林七賢,衣冠效商山四皓。薄官階如敝屐,不屑夸晚年得志之尤侗;視富貴如浮云,厭聽說暮歲登科之梁灝。”[9](P715)則道出了九老晚年高風清流的情操。

        (六)行業(yè)型會社

        各類行業(yè)為保護本行業(yè)匠人的利益而成立的會社組織。如木瓦業(yè)工匠的魯班會、篾業(yè)工匠的火星會、藥店業(yè)的藥王會、剃頭業(yè)的嫘祖會等。如壽州籮行,據傳始于明季,州城、正陽關、迎河集、隱賢集、瓦埠水運碼頭均有此組織。籮行的專業(yè)為搬運、裝卸,非行內人不得攬活,客商貨物亦不得自搬自裝卸,嫁娶迎送花轎嫁妝,喪葬抬櫬舁柩,亦在包攬之列。行內人重義氣,信承諾,貧苦者有事,可免費代勞。明、清之際,州城四門,各有一幫,互不干擾。老死減員,子弟遞補。后西門河運淤塞,商賈不至,其人分去其余三門。其財務每門獨立核算,當天收入記籌碼,水墨書于粉版,日暮按勞分錢,酌留公項,行首另有提留。

        (七)政治型會社

        出于政治性目的而成立的會社組織,是屬近代新型的社團組織。如為推翻滿清統(tǒng)治為目的而成立的壽州岳王會,始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十月,壽州柏文蔚為首,因壽州人以崇拜岳飛為習,乃成立岳王會,以“反滿”為宗旨,會址設在壽州城內張之屏書房。成立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的壽州信義會,壽州人留日學生張匯滔(孟介)等由日返國,策動江淮革命,因“同盟會”三字為清廷所忌,故組織信義會,實際是同盟會的分支。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成立的壽州閱報書社,壽州人柏文蔚、孫毓筠、張之屏、薛少卿、朱金甫等創(chuàng)辦?!恶R關條約》簽訂后,清廷腐敗,喪權辱國,國事日非。他們讀了《萬國公報》、《時務報》、《新知報》、《湘學報》、《國聞報》等,救國之志勃發(fā),為振興中華,推翻清廷,宣傳發(fā)動民眾,創(chuàng)辦此社。社址設在壽城張之屏處。

        (八)其他型會社

        為了反抗官府的壓榨、復仇械斗及互助等目的而成立的秘密會社,屬于官府極力打擊和禁止的對象。皖西地方歷史上也有不少這類會社。如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六月,霍邱縣葉集鎮(zhèn)出現了鐵尺會,因會內所攜帶武器而命名。據潁州知州李元祥向朝廷稟報稱:“訪得州屬霍邱縣葉家集地方,有愚頑多人聚眾結盟,名為鐵尺會,有高二、王三灑、宋大漢、郭長腿等數十余人于閏四月二十二日在丁屆遠家拜盟會酒演戲,前搭布篷十座,各執(zhí)鐵尺一根,高二、王三灑居中擺列扁擔二條,以作刑杖,凡不聽指揮者,以扁擔責之。五月二十二、二十三等日,又在菜園內演戲三本,在王三灑中聚會,共有二十余席?!盵10][P36]至乾隆初年,“鐵尺會”已流傳于福建清流、寧化、長汀、上杭等地。民國初期皖西大刀會也是反抗地方官府的會社。此外,皖西還有一些屬黑社會性質的會社,如清幫、打行、會道門等。清咸同年間為防范對抗太平軍、捻軍以及防止土匪襲擾,皖西地方許多圩寨聯合成立“聯莊會”以自保,并擁有武裝。如六安東南三十二保聯莊會曾協(xié)助清軍攻打舒城太平軍。

        二、皖西地方會社的主要功能

        皖西地方會社的種類眾多,究其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經濟功能

        成立會社和開展活動需要經費,會社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會眾繳納的會費,二是捐贈,三是會社所有田產、房產出租的收入,四是經營活動的收入。六安蘇家埠是大麻的主產區(qū),晚清來此從事大麻買賣的江蘇八大商號,于西街建白麻公所,其光緒三十四年所立碑云:“原籍江蘇,寄治西鄉(xiāng)蘇家埠采購白麻,運售出埠,每年約有貳拾萬金。交易向皆萍居星散,春往秋來,一切加減行情評較貨,每苦相離距遠,劃一為難,實於商業(yè)前途窒礙。前經商等議定價,買市房一所,合立德潤堂,顏曰江蘇白麻公所,以作商等議論麻業(yè)之地。赤契抄粘呈核,從茲終商情團聚商力,于國課民生而有裨益,誠恐人事代謝,后起變遷,將前人組織之艱難,或多懈(怠)?!盵11](附錄,奉憲勒石碑)公所每年的大麻交易額達二十萬金,可見這類會社的經濟功能之顯著。清嘉慶《霍山縣志》載,“漫水河舊有橋會,資耗殆盡。乾隆四十年后,方子元、賓子盛酬經理其緒,余資少積,橋久屬李。另捐,因以此資,易名公濟。前同會者悉并歸三人,得資,去余資,派十六股,李十股,二王各三股。經理數載,至五十一年,買石印嘴田,種六斗。五十二年,買小回頭嶺田,種一石。嘉慶二年,買棗樹降田,種一石六斗。九年買貓兒石溝田,種一石五斗。十二年買漫水河市房一所。十三年買上土市船倉田,種四斗;又買桃樹坳田,種四斗。十五年,又買小回頭嶺田,種八斗五升。共買田五石九斗五升,市房一所。先后共給價七六錢九百四十串,市銀九十五兩。每年收租,以備孤貧棺木及埋葬之資?!盵2](卷六,“人物志”“義舉”)足見此會經營活動的收入頗豐。具有黑社會性質的會社主要是通過坑蒙拐騙、敲詐勒索、打砸搶掠等手段,斂聚獲取不義錢財。

        (二)祭祀功能

        皖西會社的祭祀功能主要體現在對祖先、鄉(xiāng)土、社稷和神靈的祭祀,通過祭祀,使人們報本追遠,使參加者感受到祖先和神靈的偉大,安于本分,從而實現基層社會的持續(xù)穩(wěn)定。有些會社的祭祀儀式十分嚴肅而莊重,特別是宗族性會社所組織的祖先祭祀,更是容不得族人的半點不敬和褻瀆。如霍邱東鄉(xiāng)隱賢集吳氏宗族對祭祀祖先極為重視,其所立的族規(guī)規(guī)定:“祭祖儀文不可草率,書曰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藍,與其物多而儀薄,不若儀多而物薄也。子孫拜見祖宗一年只春秋兩次,若并此兩次亦草率行之,則無以對祖宗矣?!边€規(guī)定“春秋二祭禮畢,祠正務講家訓家戒家規(guī)數條,以曉愚頑。然后班次序坐分享神惠,飲食之際互相勸勉,不得議論私事,不得訕笑喧嘩,致干非禮?!盵12](卷一,“家規(guī)家戒”)由上所見,皖西地方會社的祭祀功能其實質就是維護其封建社會等級秩序的功能。清代霍山縣南鄉(xiāng)包家河(今屬岳西縣)甘露庵香火會所立祭祀碑也可看出香火會的這種祭祀功能。其《鎖口山碑》曰:

        “副衡之西有鎖口山者,包家河之勝景也。砥柱河流,關闌水口,居民之輳集于其中者,咸倚之為藩屏焉。顧其山不可以無寺,又不可以無僧,有僧有寺,更不可不為僧寺謀久長也。自□初來,寺之靈衰不常,僧之去就不一。濯清泉而覺爽矣,然未免香積之塵封也;愛煙霞而寄足者,亦不過沿門以托缽耳。如此而欲求僧寺之始終一致也,何可得乎?茲幸十余年起,有祖師盛會,銖銖而積,雖不能布祇熙園蒲地之金,而年有羨余,亦可因心植德,以置福田也。于是共為悠遠之謀,大發(fā)慈悲之愿,租田于白沙嶺下,踏驗九畝有零,捐會內三十余金,同業(yè)主憑中立田契外,比收貯會銀亦不虛耗,乘機會以漸廣膏腴,糧載寺由田供香火,因鐫石立碑,而索記于子。子曰:是山也,從平地望之,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鹿猿聽法于林峰,鵲鶴恭禪于云霧,儼然武當之西頂也。藉以安神靈之香火,為境內之保障,而可祈冀寺僧之或興或廢也哉!今得此檀施將見住持斯寺者,因恒產而生恒心矣,思世傳之十世、百世、千世而無已也。則斯舉也,所關豈茂鮮與?是為記。

        慕善里民楊棟撰

        皇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歲仲夏月吉旦

        會內眾姓同立?!盵13](P398)

        (三)慈善救濟功能

        扶危濟困是古代中國人的一大美德,皖西地方歷史上也不例外,許多會社都具有救濟功能,特別是在發(fā)生災難時,都積極參加救災活動。霍山縣西鄉(xiāng)就有久安會、永安局、太平會、六合會、同善堂、棉衣會、義倉等會社組織,這些組織平時救助貧困、防災備災,災時就賑濟災民。如五保廩貢生黃云錦“與同里黃志曾、高神佑、沈德味、德馨置租近百石,為同善堂經費。后曾及味兄庠生德和,慮經費不足,曾捐田租十石和等經營增租數十石,專施棉衣曰棉衣會”。又“慮境內田少地瘠、兵后兇荒,及曾等諸人倡捐,仿行朱子社倉及陸子平糴法,五保凡立十余倉,行之三十余年,農民便之,富民亦感而平糴。光緒八年大水,鄉(xiāng)民頗得其力”[3](卷之三“建置志”)?;羯轿鬣l(xiāng)歇馬臺保的久安會于清嘉慶十一年,由“保內黃、宋、何、黎、范五姓捐資創(chuàng)設。今有市斗租五十余石,…… 而賑濟流民、掩骸施棺諸義舉,亦取給,于是至今保民賴以安謐”。[3](卷之三“建置志”)除了救災之外,一些會社從事慈善活動。壽縣“正陽市肆民居瓦房鮮少,苑舍毗連,人煙稠密,偶有回祿則引曼焚如,難于撲滅。舊有截火之會焉,自清代光緒初元,官紳協(xié)謀集資貳千緡,存儲典肆,歲收其息。偶遇火起,立將下風屋宇拆卸,截斷火路,以免延燒,隨將所拆估其價而償之,俾得及時修復。歷數十年,縱或祝融降災,而系至嗣張?zhí)摕鹫?,賴有此會,誠意美而去良也。改革以來,師旅饑饉屢瀕于危,耆宿搢紳不遑顧問,董其事者遂不率由舊章,任情挪借,幾乎淆紊莫稽。二三志士恐此舉之就湮,慨然憫之,乃約集同人相互討論,理其條緒,收其渙散,黽勉從事,不告勞者,蓋五閱月乃克,匡復前規(guī)。于是重加整飭,增訂章程,以補舊章之略,詳厥原委,藏諸商會,達之高級官廨及道縣公署,存卷備案,以資稽考”[14]。正陽關鎮(zhèn)士民商家自清光緒初年,捐資成立截火會公益性組織,降低減少居民因火災造成的損失。

        (四)娛樂功能

        會社是有共同信仰或志趣相投者的聚會組織,因而具有聯合人群、聯絡感情的娛樂功能。皖西地方一些迎神會社通過開展組織迎神賽會活動,使參加會社的人群得到感情上的滿足、宣泄和慰藉。壽縣城關于清明日、農歷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日舉行“游城隍”賽會活動。賽會前一月,壽州城隍廟前懸掛“軍民人等,為賑濟大地孤魂,查善惡,贖報分明,城隍老爺出宮巡撫”字牌,州(縣)衙張貼告示,列出條款,加強賽會期間的秩序管理。城內商賈根據賽會組織的要求,準備賽會所需的各種燈、旗、轎、亭、高蹺、抬閣、肘閣、秋千架等設施。清明日,知州(縣長)及士紳齊到城隍神位前焚香叩拜,燃燒牒文。然后來到城隍神寢宮,將一尊木胎城隍神像抬到沒有帷幔的轎子(稱“顯轎”)中。三聲炮響后,城隍起駕,當下鑼鼓齊鳴,鞭炮大作,由八人抬起“顯轎”,城隍開始出巡。最前面是四對“肅靜”、“回避”牌,牌后是十二面各色龍旗,龍旗后是兩盞排燈(方形木棍舉著的燈籠),燈上貼“查善惡,贖報分明”金字。燈后是十名身穿彩衣、腳蹬草鞋、足系銅鈴、手持鞭子、身背文袋的“跪文”(傳送牒文者),循環(huán)給沿途各個廟庵跪送牒文?!肮蛭摹焙竺媸悄咎ネ恋厣?,坐在四人抬的“顯轎”里,為城隍開道。土地神后是東大爐會,四人抬著一個銅香爐,香爐內香煙繚繞。東大爐后面是“十大惡”,十人身穿紅色短衣,有砍頭(用硬紙做的菜刀,直立粘在額頭上)、斷臂、斷腿等,表現對世上十大惡人的懲罰?!笆髳骸焙竺媸俏鞔鬆t會。西大爐會后面是八人抬的抬閣,抬閣上廟宇、亭閣、山水、花鳥景色秀麗。抬閣后面是四人抬的六尺高、紫檀木雕刻的香亭,香亭內焚燒滿爐檀香。香亭之后是四人抬秋千架,架上有“唐僧取經”畫面。秋千架之后是肘閣,肘閣之后是“馬叉會”,十人飾面、光背,邊走邊舞?!榜R叉會”后面是高約丈余、擦粉抹面的“六大神”,土地神身穿花袍,歪頭鄉(xiāng)保身穿黑袍,文武財神身穿紫龍袍,莫須鬼穿藍袍,吊死鬼穿白袍,邊走邊舞。“六大神”后面是高約六尺、三尺見方的四人抬葡萄架,架上方四周掛滿葡萄,下端四周圍繞用各類圖案刺繡的紅緞,架內有各持絲竹管笛的八人對面而坐,中間站立一位在器樂伴奏下而演唱各種民間歌曲小調的歌手。葡萄架之后是鑼鼓棚子即樂隊,鑼鼓棚子之后是四個身穿白色武衣彪形大漢的“持衛(wèi)會”,腰系板帶,手持刀槍、劍戟?!俺中l(wèi)會”后是四人身著彩衣、各懷抱大簽筒的“簽筒會”。接著是十三匹馬組成的馬隊,一匹馬背負城隍神的印盒,其余十二匹馬分別背負城隍神的十二支令箭。馬隊之后是一對貼有“壽春臨右王”金字的大燈籠。燈籠后面便是“八抬八簇”的城隍神顯轎,城隍神粉面黑發(fā),神采奕奕,頭戴雙翅烏紗,身穿繡花龍袍,腰系玉帶,腳登粉底皂靴。后面是絲竹管樂班子、花鼓燈班子、鑼鼓班子、各類雜耍高蹺、花車、獅子燈、蛤蜊舞等,最后是鼓手班子。出巡隊伍行動緩慢,所到之處人們燃放鞭炮相迎。出巡三街六巷后,午時到達北門外行宮,將城隍神抬進宮中落座,然后燃放鞭炮,焚香三拜九叩。掌燈時分,再將城隍神抬進顯轎內,點燃燈籠火把,三聲炮響之后,按白天陣勢回程。城內鞭炮聲大作,燈火通明,在寅時出巡隊伍回到城隍廟,城隍神歸寢宮。城隍神出巡活動結束[15](P158-160)。城隍神出巡熱鬧繁華,可謂達到了一時之盛,表現出極大的狂歡精神。六安城于農歷四月初二日舉辦“城隍神會”,屆時進行城隍神出游活動;于農歷四月初三日舉辦“瘟火神”會,進行瘟、火神出游活動。

        (五)教化與裁判功能

        皖西地方有些會社是由當地文人組成的文人社團組織,如文會、詩社等,實行移風易俗、勵行教化則是這類會社的目的之一。如霍山縣北鄉(xiāng)小吉畈保的公濟局,是清“嘉慶初,生員盛氣平、李邦銳,因地連州境(即六安),最易藪奸。仿藍田鄉(xiāng)約,募資置買田舍,創(chuàng)設此會,刊立章程 …… 保內肅清,至今賴之?!盵3](卷之三“建置志”)是具有鄉(xiāng)約性質的會社,對維持當地社會的秩序和風化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民國初霍邱縣“十老會”成員都是當地著名文人,“十老會”發(fā)起人清翰林院學士、監(jiān)察御史李肖峰《癸酉冬至后十老消寒雅集放歌有引》序稱:“人情喜聚而惡散,矧當劫后,同屬孑遺,朋酒斯饗,其曷以己同人,乃有十老之約。消寒其名也,謂之懇親也可,謂之敦睦也可。十人者李承溪等并余而數十,劉丈首先賦詩,承溪和之,識佛又和之,皆膾炙人口。余思老杜飲中八仙歌皆以善飲名,今能飲者十不一二,不得以飲歸之。昔李伯時西園雅集,繪之以圖,而其人意態(tài)神情躍躍紙上。此則歌之以詩,雖不能須眉皆現,而彼此難以挪移。或者志趣模亦適合也,因錄之以質同人,人有不齒冷者乎?倘能匡以不逮則培養(yǎng)甚?!盵16](P1131)可見其發(fā)揮了當地教化組織的部分功能。有些會社還參與當地重大事務的討論決策和處理,對某些事務做出較為公正評判。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六安“蘇家埠教案”發(fā)生,蘇家埠的六幫商董也積極參與調停。

        三、皖西地方會社的特點

        皖西地方會社具有如下的特點:

        (一)有嚴密的管理制度

        明清以來,皖西地方會社在地方官府和宗族的大力倡導和鼓勵支持下,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大部分會社都訂立有條規(guī)章程、置有會簿,并立有會首,實行較為嚴密的管理。會社訂立的條規(guī)章程是規(guī)定會社成員的權利、責任、義務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幾乎所有的會社都訂立有條款嚴密明確的約規(guī)章程。晚清蘇家埠江蘇白麻公所訂立規(guī)則數條,報經六安知州批準給示勒石。其稱:“因公定規(guī)則數條,繕粘電鑒,懇準示勒石,以便永遠遵守,不許干(預)。為此懇請賞準備案,給示勒石,以慰商情,實為德便等情,并粘呈規(guī)則到州,據此除批示外,合行給示勒石。為此,示仰商民人等一體知悉,凡有麻業(yè)之人,其各遵照后于規(guī)則辦理,毋違。切切特示遵”。所立規(guī)則:“一顏曰白麻公所,應屬商等自有權利。凡仕宦過境,概不借作行臺,以及本鎮(zhèn)富紳或有宴會酬神諸事假,公所均一律不準認可。一茶麻為六安出口巨宗,商等挾重貨來鎮(zhèn)購辦白麻,實行于各山麻戶,有成敗相依之原因。公所為商等議論麻業(yè)之地,理宜肅靜,如有地痞游民藉詞觀覽、肆行橫闖,居鄰或有任意傾潑污穢者,準商等扭案請辦。一公所為商等議論麻業(yè)之地,其余籍屬江蘇而非業(yè)麻者,不得在公所任意逗留,視作旅館。倘有因公交涉,非旬日可以解決,必住公所始能靈通者,準邀同人臨時酌議。一公所業(yè)經雇人看守,而商等春間出口售賣,秋季始回六采辦,公所之內或有存儲麻捆各件,除請本保董事及鄰右代為關照外,可否懇恩賞,諭本保董事一體隨時保護,以安商業(yè),右諭通識。”[11](附錄,奉憲勒石碑)可見其訂立的規(guī)則之完備?;羯娇h雙山九老會會章規(guī)定:以每人的生辰為會期,一年九聚,暢飲生誕之酒,預祝九九之壽。歡會不拘形跡,各盡欲為;或高狂發(fā)笑,每把堂轟;或弄笛操琴,余韻饒梁;或人獻篇章,相互品題。每聚二宿五餐,必盡興而散[9](P715)。霍邱縣在清咸同“兵燹之后,民間困苦不堪,貞節(jié)婦女為尤甚,阨窮無告,情極可憫”[17](卷二,“營建志二”),同治八年知縣陸鼎敩倡捐成立“恤嫠局”予以救濟,并訂立了極為詳盡的章程進行嚴格管理。清霍山縣咸豐元年(1851年)由知縣胡嘉霖創(chuàng)立廣生堂慈善組織,“其條例悉仿江寧生生堂,由按察使給予護照,遴公正紳耆董其事,遇自盡、倒斃等案,經堂董驗明無故,即行殮埋?!焙笠颉盎浄酥畞y”,資產遺失殆盡。亂后經本縣士紳多次稟請,得到批準恢復,并設立漫水河、歇馬臺分堂。并仿照江寧生生堂、六安從善堂章程,酌議條規(guī)?!胺埠訛?、溝地、塘堰、山場、田園、道路、祠壇、廟宇、鎮(zhèn)市、關廂、井巷、街坊、東廁等處,遇有路斃浮尸,地保報知局董看明,實在無傷,隨時給棺殮埋,無容報驗。設有刀砍、繩縛、磚石覆壓、自刎、自縊、服毒、流血、身首不全等尸,由局董填發(fā)聯單報驗,驗明后飭捕跟緝。其有匪棍裝傷,及居民行鋪僱伙人等,無故自盡,一體由局填報,均于堂董及送信人并地主地鄰無涉”;“倘書差、仵作、鄉(xiāng)保、地棍人等,有藉端牽連無辜、刁難需索擾害情事,許即指明赴司稟候,親提究辦,該堂董不得稍存瞻顧。每屆年終,循例赴司呈請繳換,毋得疏忽?!盵3](卷之三“建置志”“廨宇”)民國四年七月二十一日,壽縣正陽關鎮(zhèn)紳民商家捐資重立截火會,在駐鎮(zhèn)安武軍軍事裁判處處長王雨人的核定下,重訂截火會章程九條,對截火會資金管理及管理者均有明確規(guī)定。金寨、霍山山區(qū)成立的養(yǎng)山會、禁山會,是由擁有山場的農戶出資邀集一起,推舉當地有名望的士紳為會首,對違犯“山規(guī)”的人進行懲罰。山林封禁分為“死禁”和“活禁”。所謂“死禁”即封山,人畜不準入山,青黃不下山。所謂“活禁”即春封冬放,不準放牛,不準砍損樹枝,違者受罰?!爸褡咏庇兴^“案板禁”,即看到竹筍上了“案板”,就狠罰。元竹四年一刀不砍。立夏前禁挖竹筍和拾竹籠。禁約在執(zhí)行之前,要張貼禁約,鳴鑼申禁,聘用專人看管。一般柴山不砍光,把好柴及雜木留下,次年可收硬柴塊,有的留做建材用。對違犯禁約人的處罰方法,多采用“標山”認罪,請客賠禮。所謂“標山”,就是在樹木被砍伐的地方,掛起一丈或一丈以上的紅色長布幅,燒香紙放炮竹,設祭壇,拜山神認罪,繼則沿街串村,鳴鑼叫喊,陳述罪情,然后設酒擺宴,請禁山會諸老,當場賠禮,紳士、山主們吃喝之余為“說情”了結。這種措施和方法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山林的作用。

        (二)祭祀特征明顯

        皖西地方的會社大部分都有祭祀活動,清同治《六安州志》載:“社日,四鄰各結社會迎神祀,以牲醪,然后共饗其胙。秋社同,爐香、燈火、爆竹,幾埒元宵?!盵8](卷之四,“風俗”)可見這種祭祀活動幾乎是會社的主要任務。會社通過祭祀活動的開展,來發(fā)揮會社的教化和祈福功能,娛樂社會大眾,實現社會和諧。就宗族性會社而言,祭祀祖先以報本追遠、凝聚宗族成員是其主要目的。舒城曹氏宗族成立的“古塚會”是為“未敢忘懷祖德宗功不敢不報是清明之會”“購新賬六部各房一部自茲以后維冀我后人”“有賴庇本支以長存祖德”的目的,賬本從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記起,詳細記錄了每年舉行清明祭掃的時間、各項收入與支出、最后結算盈余多少等內容,如“民國元年收昔米拾壹九升,付祭柴米五十文”“民國十七年清明,付煙門洋五角”等[18]。此外,祭祀文昌帝是為了實現文風昌盛;祭祀土地和城隍之神,則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祭祀瘟神則是為了驅疫辟邪;祭祀關帝是為了以義相教,實現財源廣進;祭祀火神是驅除火魔,免除災難;祭祀觀音菩薩和碧霞元君是為了求得子嗣,繁衍后代??傊?,會社的祭祀活動的功利性目的極為顯著,這完全是中國人的普遍信仰。

        (三)多重功能并舉

        皖西地方不少會社兼具多重功能。如文會除了教化和裁判功能外,還具有慈善救濟功能?;羯娇h“雙山九老會”針對英霍邊陲的東界嶺山高嶺陡、交通梗塞,轉運物資全靠肩挑負載,行旅長途攀越界嶺,無休憩之所,每值盛夏酷暑,更是消渴難賴,倡捐并籌募資金,在界嶺建起了一座“雙山九老亭”,亭內常年施茶,供行旅休憩打尖;逢荒災年份,還施粥賑饑,澤惠黎庶。因此獲得英、霍兩縣政府的嘉許,勒碑記功[9](P715)。祭祀性會社和行業(yè)性會社所舉辦的各種迎神賽會活動,除了祭祀、娛樂功能外,還兼具有經濟功能。壽縣四頂山“奶奶廟”廟會期間,商業(yè)貿易極為繁榮。出壽縣城北門至山上,沿途商販、小食攤點及賣香者密布,各種玩具、土產、山貨、鐵木竹瓷等生產生活器具云集,一直延伸到四頂山廟門之前。

        (四)士紳是會社的主導者

        士紳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特殊社會群體,他們擁有社會特權,享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士紳是得到國家所承認,國家利用察舉、薦舉、科舉、捐納和捐輸等社會流動渠道,并將之納入政權體系之中,授予官職、功名和各種榮譽。因此,士紳是地方社會的精英群體,在城鄉(xiāng)民眾中享有較高的社會名望,是溝通官民聯系的橋梁,是地方社會事務的主導力量。士紳因具有較高的文化水準,無疑成為地方會社的主導者。文會則完全是由士紳組成的一類文人群體。前述霍山縣西鄉(xiāng)成立的各種會社,都是由當地士紳首先倡導,并積極捐贈田產為會社的活動資金。清道光十二年(1885年)清和月(四月),霍山縣黃麗畈保太平禁會監(jiān)生何士亷等公叩霍山縣正堂劉知縣稱:黃麗畈保地屬偏隅,“有不事恒業(yè)之徒,擇愚而啖,或狡猾飛騙,或偷竊營生,更有行使私錢,三七、田(四)六扣折種種等弊,難以枚舉。不求示禁,特恐惡習相沿,善良難安。因以公議,將在所肖禁之處,逐開條款,稟請賞示勒石”,并呈所禁條款八則[19](P398)。皖西一些士紳積極參加香火會,且還擔任香火會的會首。金寨縣雙河道觀一清康熙五十六年的碑刻有生員閔燧、會首監(jiān)生吳璋等名字。

        注釋:

        ① 參見陳寶良的《中國的會與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王日根的《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岳麓書社2003年版),卞利的《明清時期徽州的會社初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6期),史五一的《明清會社研究綜述》(《安徽史學》2008年第2期),董春林的《宋代會社研究綜述》(《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1]六安晁氏五屆續(xù)修宗譜[M].卷之二,廣惠局記.民國三十六年木活字本.

        [2](清)潘際云.嘉慶霍山縣志[M].合肥:黃山書社,2011.

        [3](清)秦達章,何國祐,程秉祺.光緒霍山縣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4]王日根.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M].長沙:岳麓書社,2003.

        [5](清)徐珂.清稗類抄(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4.

        [6](清)呂子玨,詹錫齡.道光黟縣續(xù)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7]重修臥佛寺記[Z].碑存壽縣古城東街城關小學山墻,碑文為作者所抄.

        [8](清)李蔚,王峻.六安州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9]金學純.霍山西鎮(zhèn)的“雙山九老會”[C].安徽文史資料全書·六安卷[A].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0]歐陽恩良,潮龍起.中國秘密社會·第四卷清代會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1]蘇家埠鎮(zhèn)志編輯組.蘇家埠鎮(zhèn)志[M].蘇家埠:蘇家埠鎮(zhèn)政府,1988.

        [12]霍邱吳氏宗譜[M].民國三十年本.

        [13]岳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岳西縣志[M].合肥:黃山書社,1996.

        [14]重整正陽關截火會碑記[Z].碑存壽縣正陽關鎮(zhèn)玄帝廟公園內,碑文為作者所抄.

        [15]許正英.皖西民俗[M].合肥:黃山書社,2012.

        [16]何懷玉.翰林學士李肖峰[C].安徽文史資料全書·六安卷[A].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17](清)陸鼎敩,王寅清.同治霍邱縣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18]邱楊,齊盈娣.百年前的“清明”賬本對研究民俗有參考價值[N].大別山晨刊,2013-03-18(5).

        [19]馬維甫.漫水河區(qū)域志[M].合肥:黃山書社,2016.

        Organized Association or Society in the History of West Anhui Region

        GUAN Chuanyou

        (TheWestAnhuiCultureandArtCenter,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There are many organizations or societies in the history of West Anhui region,and mainly are of charitable, religious, economic, religious, literati, industry, politics, and other typ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t mainly has the functions of economy, sacrifice, charity,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and judgment. It is provided with characteristics strict management system, multiple functions simultaneously and obvious sacrificial features,and the gentry is dominant of the association or society.

        West Anhui region; association or society; types;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2017-03-26

        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后期資助重大項目(SK2015ZD27)。

        關傳友(1963-),男,安徽六安人,皖西文化藝術中心研究人員,研究方向:皖西地方史,生態(tài)史。

        K207

        A

        1009-9735(2017)04-0014-07

        猜你喜歡
        會社皖西六安
        王建明
        解析幾何試題精選
        安徽六安:鄉(xiāng)村直播 “云端”致富
        晚清時期山東鄉(xiāng)村日常生活探析
        現代交際(2020年5期)2020-04-26 10:05:14
        CATTLE CLASS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產業(yè)扶貧“特色牌”
        回馬槍
        幸福家庭(2017年2期)2017-04-18 09:23:52
        現代社會秩序下民間會社的組織功能
        ——以河北涉縣為例
        韓國泡沫臭氧水系統(tǒng)說明
        回馬槍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无码| 日韩av在线不卡观看|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无码91 亚洲| 国产美女主播福利一区| 亚洲精选自偷拍一区二|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不卡一区二区视频日本| 色 综合 欧美 亚洲 国产|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污黄网站在线观看 | 理论片87福利理论电影|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精品一级毛片| 色偷偷亚洲女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av自拍一区|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亚洲AV无码未成人网站久久精品| 97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激情人妻网址| 亚洲毛片一区二区在线|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日韩成人无码v清免费| 美腿丝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无码动态图|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激情 人妻 制服 丝袜| 亚洲啪啪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自拍色第一页第二页|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