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惠
【摘要】 數(shù)控技術是制造業(yè)實現(xiàn)這些先進制造技術的基礎,而數(shù)控技術水平高低和數(shù)控設備擁有量是體現(xiàn)國家綜合國力水平、衡量國家工業(yè)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文闡述了宏程序在生產(chǎn)實踐中加工一些形狀不太復雜而重復工作量很大的零件中的妙用,介紹了運用子程序與宏程序編程,來提高加工效率。
【關鍵詞】 宏程序 子程序
一、產(chǎn)品特點分析
欲加工旋鈕零件500個圖1-1,毛坯尺寸為Φ37,加工完成后,需進行煮黑處理。零件圖下圖所示:
編制此類零件加工程序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一組程序段在一個程序中多次出現(xiàn),或者在幾個程序要使用它。我們可以把這組程序段摘出來,命名后單獨儲存,這組程序段就是子程序,調用第一層子程序的指令所在的加工程序叫做主程序。調子程序的指令也是一個程序段,它一般由子程序調用指令、子程序名稱和調用次數(shù)等組成,具體規(guī)則和格式隨系統(tǒng)而別,例如同樣是“調用O0002號子程序一次”,F(xiàn)ANUC系統(tǒng)用“M98 P2?!?/p>
子程序可以嵌套,即一層套一層。上一層與下一層的關系,跟主程序與第一層子程序的關系相同。最多可以套多少層,由具體的數(shù)控系統(tǒng)決定。在實際加工中,子程序的調用應用的非常廣泛。當然也可以利用子程序與宏程序相結合來完成。在用戶宏程序中,又可以分為A類和B類兩種,A類宏程序是以G65 Hxx P#xx Q#xx R#xx的格式輸入的,而B類宏程序則以直接的公式和語言輸入,它和C語言很相似,在0i系統(tǒng)中應用比較廣,簡單易懂,通過利用宏程序循環(huán)語句及變量賦值實現(xiàn)多個加工。
二、加工工藝分析
2.1加工精度分析
根據(jù)零件圖分析,該旋鈕精度要求不高,按圖紙尺寸要求加工即可。
2.2數(shù)控加工刀具分析
該零件形狀簡單,在外形粗精車中選擇焊接式90度外圓偏刀,切斷時采用刀寬為3mm的焊接式切斷刀,鉆孔的鉆頭采用直徑為Φ5.2以及M6絲錐一副。
2.3加工路線制定
該零件屬于批量生產(chǎn),精度要求不高,為提高加工效率,先將工藝安排如下:
(1)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盤裝夾,每次加工5個零件,伸出長度為:零件的總長+切槽刀寬+下個零件端面車削量。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工件伸出過長,會引起機床振動,會給加工帶來不便,所以一次只加工5個零件。
(2)采用G71、G70外圓偏刀粗精車外圓。
(3)利用切槽刀具,車削R1.5的圓弧并完成切斷。
(4)數(shù)控銑削兩平面。
(5)利用平口鉗完成鉆口和攻螺紋。
(6)煮黑處理
三、工件坐標系設置
該零件在提高加工效率方面,還需考慮編程零點設置問題。一般而言,大部分零件加工的編程零點都設置在端面中心。大部分編程人員都知道,一把刀具在沒被拆卸的前提下,X向只對一次,那么主要考慮Z向對刀。旋鈕零件的Z向對刀,采用游標卡尺量出第一次工件伸出的總長并鎖住,當下次工件伸出長度時,選擇原先的游標卡尺來衡量工件的裝夾位置,這樣Z向就無須對刀,從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四、加工程序
除通過零點設置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外,程序的編寫也與加工效率有關。在加工旋鈕零件的編程中,主要有三種編程方式:運用子程序調用、偏移Z向坐標、子程序與宏程序結合。
根據(jù)旋鈕零件的工藝分析可知,每次一個零件切斷時的總長是不變的,所以可以利用宏程序中的變量,控制每次刀具的移動距離,通過WHILE循環(huán)條件判斷刀具終止的移動距離。#1=0,WHILE[#1GE-92.3]DO1,M98P0002;#1=#1-18.5;END1;
其中#1=#1-18.5,指的是刀具每次移動18.5,從而實現(xiàn)連續(xù)加工多個零件,提高加工效率。
參 考 文 獻
[1]田春霞主編.數(shù)控加工工藝.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2
[2]王先逵著.機械制造工藝學.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3]華茂發(fā)主編.數(shù)控機床加工工藝.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4]潘寶俊,唐文獻編.數(shù)控機床加工程序編制及設計制造一體化.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