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小霞
摘 要 破產法中確立個人破產制度不是憑空想象的,它既有事實依據,又有法理基礎。世界上有些國家是市場經濟國家,區(qū)分一個國家是否是市場經濟的特點是破產法律制度,主要是個人破產制度。經濟發(fā)達的地方基本上建立了個人破產制度,但是我國法律中沒有建立個人破產制度,不能跟上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和腳步,也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我國《破產法》中只把企業(yè)法人作為破產主體范圍,不包含個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目前,我國有關個人破產制度的法律法規(guī)還有待完善,一個國家是否需要建立個人破產制度以及采用什么模式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等有關方面還有一些不同的觀點。
關鍵詞 個人破產制度 法律制度 《破產法》
中圖分類號:D922.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325
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個人頻繁的參與到市場活動中,逐漸在市場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產生了很多債券債務關系。個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對外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資不抵債的現象經常發(fā)生,破產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目前,我國個人破產制度還有待完善,建立健全的個人破產制度能促進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個人破產制度逐漸完善才能讓市場經濟交易活動主體地位平等,有助于市場經濟下,市場經營者能公平、公正的競爭,最大限度保障市場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從而保護債務人和債權人的權益不受侵犯。
一、我國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的必要性
(一)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健康發(fā)展
在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下,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個人,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的參與經濟活動中。事實上,個人的商業(yè)活動一般規(guī)模不大、注冊資金不多、技術支持薄弱等。目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競爭日益激烈,讓個人經營者怎樣在市場活動中生存?怎樣才能使企業(yè)在資本抵債的情況下,不受到債權人的索債?這些問題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議論的話題。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最佳的方案是建立個人破產制度。
(二)保護債權人債務人利益的需要
市場經濟由許多經濟主體組成的,各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很復雜,經濟交易過程中的債權債務關系也很復雜。假如沒有恰當的處理債權債務關系,那么和債權債務相關的其他關系就沒辦法處理。事物之間是相關聯的,相互制約,在發(fā)展過程中會逐漸形成難以解開的“債務鏈”,這種現象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不利于市場經濟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切斷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聯系。個人破產制度會讓債務人永久擺脫債權人的追債,使債權人在同等的條件下公平受償。從歷史發(fā)展角度看,這種安排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讓人們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真正意義上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三)與國際法律接軌的需要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和國外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目前,我國是否承認國外的判決,以及是否承認和使用破產法,一直都是司法界爭論的焦點和難點?!镀飘a法立法指南》的制定和實施,對我國建立和使用破產法有很多幫助。對我國建立《破產法》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有助于我國借鑒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經驗,為我國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建立良好的基礎。《破產法》中不增加個人破產法的內容,在交易過程中會帶來很多不便。市場經濟交易過程中,個人主體參加加入到外貿活動中,當出現個人破產的情況時,沒有法律依據,我國規(guī)定,不能保護我國經營者利益,讓國人實現和國外破產人同等的待遇。
二、我國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的可行性
(一)個人登記制度建立和完善
fr
(二)個人信用體系建立和完善
近年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主的個人誠信制度正在逐漸建立起來,其他商業(yè)銀行在積極的貫徹實行這種模式,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實踐中,個人誠信制度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目前,國家機關干部刑事財產申報草案和財產公示制度,個人財產明細化逐漸被提上日程。為了避免一些人利用個人破產實施非法行為,我國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其一,撤銷破產之前的討債行為。其二,要求每一個債務人真實申報個人財產。其三,嚴厲制裁財產申報中弄虛作假的行為。
(三)社會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個人破產制度需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破產人以破產財產清償債務后,僅僅通過自有財產不能走出困境,同時,破產人的人格還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從事一些職業(yè),建設社會保障體系是維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我國有關社會保障的規(guī)定設立的時間較短,立法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目前還沒有系統(tǒng)的社會保障制度,各地方的立法分散,沒有統(tǒng)一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同的社會保障的銜接出現困難,促使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安定的“安全網”,有利于個人破產制度的推行。
三、我國建立破產制度的立法構想
(一)個人破產的原因和條件
破產法的重心問題是破產原因,債權人、債務人申請破產,法院宣告破產的重要依據,破產原因是指破產人確實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形,法院可以依據上述原因宣告其破產的法律事實。我國的個人破產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主要是因為“停止支付到期債務”以及“不能按時清償到期債務”這兩方面。其一,停止支付到期債務是指債務人向債權人以默示或者明示方式表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務人用實際行為停止支付到期債務。其二,“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指債權人通過各種辦法請求債務人清償到期債務的辦法,還是不能使債務人清償債務。事實上,債務人沒有清償的能力。清償能力是指債務人所有的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的債務,包括債務人的存款、知識產權、實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財產性利益。這里所說的不能清償是客觀存在的,不能隨意捏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前提是債務已經到期,如果是債務還沒到應該清償的期限,債權人不能說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也不會導致個人財產破產。所以,在個人進入到個人破產程序中必須符合個人破產的原因,只有這樣,在實踐中,才能靈活的使用個人破產制度。
個人破產制度中應滿足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債務人形成債務時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債務形成之后有喪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其次,根據我國法律的普遍規(guī)定,向法院提出申請的人可以使債務人,也可以是債權人。再次,債務人就自己已經到期的有效債務喪失了支付能力,在一定時期內不能恢復支付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申請破產。最后,當債務到期時,經債權人向債務人提出還款提示三十天后仍沒有還款的,債權人可以申請破產。
(二)自由財產制度
個人破產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制度是自由財產制度,它是個人破產法的重要內容。破產法出臺之前,實行的是破產有罪制度,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逐漸出現了自由財產制度,立法者在立法時逐漸重視債務人的生活狀況,以及破產之后債務人的發(fā)展情況。自由財產保障制度看似只是給債務人提供了最低的生活保障,其實,它給了債務人再次重生的機會。無論是采取商人破產制度的國家還是采取一般破產制度的國家,基本上都規(guī)定了自由財產制度。我國《民事訴訟法》中明確的規(guī)定了在執(zhí)行財產過程中,對債務人的生活用品或者家人的生活用品不能執(zhí)行,對必須有被執(zhí)行人撫養(yǎng)的無勞動能力人必須保留生活費用。在破產清算過程中,債務人的財產不被清算的范圍,自由財產的范圍應當能夠滿足債務人和被撫養(yǎng)的親屬有最低的生活需求,和債務人相關的財產也算在清算的范圍內。自有財產的范圍很廣,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立法時不能明確規(guī)定,這樣給法官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在自有財產的原則下,讓法官根據社會實際情況,靈活掌握自由財產權的范圍。
(三)破產免責制度
目前,破產制度越來越完善,在實踐中人們可以看出,債務人不使用破產程序,就不能擺脫沉重的債務,產生的直接影響是:職務人沒有申請破產的動力,假如債務人害怕加重自己的負擔,不及時申請破產,在很大程度上損壞債權人的利益。而且,債務人在破產清算過程中,不積極的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影響破產程序的順利進行。破產免責制度的出現會讓債務人免責,但是會影響債權人的利益。怎樣在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實現利益最大化,一直是世界各國爭論的焦點,有些國家選擇不免責主義,有的國家實行免責主義。因為免責適用于每一個債權人,假如允許沒有申報債權的債權人在破產程序終了后繼續(xù)向債務人追要債務,那么免責制度和建立的初衷不一致,并且對于其他參加破產程序的債權人也不公平,因為只有債權人參與到破產程序中,破產人會隨著破產程序的終結其權利消滅。如果債權人沒有參與破產程序,他們的權力不會因為破產程序的終了而終了,假如破產程序終了后再向債務人主張債務,那么將不利于債權人實現債權,那么將和破產制度的立法目的不一致。
(四)失權和復權制度
當債權人遇到無故不償還債務的情形,只能認栽,既不能使用公權力實現自己的債權,也不能讓債務人獲得應有的懲罰,于是人們經常借助私利救濟,如:黑社會討債、討債公司、行政權力討債應運而生,這些討債方式轉變會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破會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失權制度只能在個人破產制度中使用,不能在法人破產中使用,因為法人的人格隨著破產宣告而消失,沒有失權之說。復權制度是相對于失權制度而言的,是指在破產程序終了的一段時期內,限制破產人的權利和身份將會解除,恢復到以前固有的權利和平等法律地位的制度。復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失權制度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使兩者達到平衡,它是人格失權的終點,又是人權的回歸。
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相信經過眾多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終將建立中國特色的個人破產制度。本文希望能夠喚起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共同努力研究個人破產制度的價值以及實施方案。我國建立行之有效的個人破產制度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相輔助,還需要借鑒他國的實踐經驗。需要我國加大研究個人破產制度,不但分析個人破產制度的發(fā)展史,還要結合國家的國情,盡可能保障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1]趙萬一、高達.論我國個人破產制度的構建.法學研究.2014(3).
[2]文杰、張麗琴.建立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問題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季刊.2002(3).
[3]徐德風.論個人破產免責制度.中外法學.2011(4).
[4]宋琛.試論個人破產制度在我國的構建.沈陽師范大學2013碩士畢業(yè)論文.
[5]胡輝.我國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的現實基礎研究——兼論如何構建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廣東商學院2010碩士畢業(yè)論文.
[6]李誼珍.建立我活個人破產法律豬肚若干問題研究.吉林大學2012碩士畢業(y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