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線之上公眾號發(fā)布的文章,通常在5000~10000字左右,加上大量配圖使得篇幅較長,一般一篇文章需要10~20分鐘的深度閱讀才能夠看完,而且其中包含的戶外知識與技巧,需要仔細閱讀才能夠理解。
移動閱讀時代,大部分公眾號制作的內容都在求簡,恨不得全部是圖片、視頻。而雪線之上卻反其道而行,內容求長、求深入。無論涉及路線、人物、裝備,還是電影故事均是如此。因為,我們認為戶外運動的未來會向著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這更是雪線之上初心的體現(xiàn)。
簡單的問題往往最難回答,比如:“為什么要去登山?”看似簡單,但若想給出完美的答案,就需要深入探尋生命的意義。這樣的問題如果思考清楚,就會看清自己生命的軌跡,我相信登山對于戶外愛好者來說就更有價值。因此,“為什么要做雪線之上公眾號”也是一個同樣看似簡單又難以回答的問題,幸運的是,這個問題我們團隊想清楚了,這也是雪線的初心。
我們的觀點是,當下人類社會處在高速發(fā)展時期,一方面科技日新月異,我們不僅能輕易地去往世界各地,少數(shù)派甚至還雄心勃勃地計劃登上火星。可相對的,卻是我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與自身生存的環(huán)境相處。比如,即便有了眾多發(fā)達國家的先例,我們還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污染的道路,霧霾蔓延大半個中國,口罩和凈化器紛紛斷貨……再比如,很多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幾十年,卻從來沒有走進過自然,山野在他們看起來是兇險的、不可預料的,山里的動物似乎總是對人類產生威脅。
另外,生命,也就是我們自己,總是在尋找快樂和幸福。如果一個生命獲得了足夠的快樂和幸福,TA就能傳播出正能量,幫助人類社會向著健康方向發(fā)展。反之,TA就會滑向黑暗,做出反主流的事情。
這兩件事情和登山有什么關聯(lián)呢?有的。為了不讓這個時代變得更糟,我們需要更多有愛和幸福的個體,只有這樣才會有足夠多的人推動人類社會良性發(fā)展,也需要更多的人明白如何與自然相處,只有這樣才能學會如何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而不是污染這個星球上所能觸及的任何角落。我們相信,登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戶外運動,參與登山運動不僅僅能夠使人幸福快樂,同時也教會我們探索和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學會如何與自然相處。這就是登山在這個時代的意義。
帶動更多的人走向山野,教會他們正確享受戶外的樂趣以及如何與這個星球和諧相處,這就是雪線之上存在的意義。
提名
行影
提名理由
“開拓視野,看見世界”是行影肩負的使命,也是其追求的旅行價值。行影將旅行與創(chuàng)意體驗相結合,為青年人提供更加深度的旅行攻略、更有意義的旅行活動。自2015年4月成立起,一年內增長了175萬青年旅行粉絲用戶,在旅行新媒體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代表著更年輕更具活力的旅行生活,打造出更細致的戶外方式,致力成為新互聯(lián)網時代戶外旅行新風潮的傳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