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青翠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小型水閘工程基礎加固與防滲施工
袁青翠
徐州市水利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在小型的水閘工程中,加強基礎加固和防滲處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對于確保工程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重點對小型水閘工程的基礎加固施工技術及防滲措施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希望能為相關工程提供一些借鑒。
小型水閘;基礎加固;防滲措施
從目前小型水閘工程的實踐來看,往往認為小型水閘工程規(guī)模較小,在工程質(zhì)量上可以打折扣,導致很多小型水閘工程的質(zhì)量問題頻現(xiàn)。所以為了更好地確保小型水閘工程的質(zhì)量,盡可能地確保其作用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應當做好對于小型水閘工程基礎的加固和防滲處理,確保小型水閘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
水泥攪拌樁地基加固技術是一種在小型水閘工程基礎施工中較為常用的加固技術。由于小型水閘工程多處于河道、溝渠等土質(zhì)較為松軟的區(qū)域,使用水泥攪拌樁加固技術通過利用深度較深的水泥樁完成對于小型水閘工程基礎的加固,使用水泥攪拌樁技術對小型水閘工程基礎進行加固后,將會使得小型水閘工程基礎具有較強的抗沉降、變形的能力,從而避免小型水閘工程因沉降問題而導致其出現(xiàn)裂縫、滲漏等問題,提高了小型水閘工程的使用壽命。在使用水泥攪拌樁技術對小型水閘工程基礎進行施工加固時,其采用的是連體格柵布置方法,從而實現(xiàn)在小型水閘工程閘室地板周邊形成一種圍擋用以實現(xiàn)對小型水閘閘室內(nèi)土壤的加固,避免其在軟土蠕動的過程中造成小型水閘工程的地基沉降、塌陷等。在水泥攪拌樁技術對小型水閘工程基礎進行加固施工時,首先應當對水泥攪拌樁的樁孔位置進行準確的劃線標記,并對標記位置進行復查以確保位置的準確。而后在劃線位置進行樁孔的開挖,為避免樁孔產(chǎn)生縮孔、塌陷等問題應當在施工中做好樁孔的加固,在混凝土注入樁孔之前需要對樁孔進行清潔,以避免樁孔內(nèi)的雜物影響樁孔的澆筑質(zhì)量。完成樁孔的清潔后進行提升噴漿攪拌和重復攪拌下沉、提升施工,確?;炷翝{的均勻性。
采用剛性砼樁對小型水閘工程基礎進行加固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小型水閘工程上部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通過對小型水閘工程基礎采用剛性砼樁加固技術對其基礎進行加固,以使得小型水閘工程的基礎滿足小型水閘工程的承載壓力,降低沉降量及沉降對小型水閘工程質(zhì)量的影響。在剛性砼樁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小型水閘工程周邊回填土所產(chǎn)生的沉降影響,避免小型水閘工程閘底和閘室基底之間出現(xiàn)沉降脫空問題,從而影響水閘的正常運行。為避免上述問題的發(fā)生,在采用剛性砼樁加固技術對小型水閘工程基礎進行加固時需要定期的采用灌漿處理的方法來對閘底和閘室之間的空隙進行填充。
在這項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其所形成的加固樁的樁身強度要低于剛性砼樁,但要高于水泥攪拌樁,因此,其在對小型水閘工程基礎的變形協(xié)調(diào)上能夠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在應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技術時其樁底最深能夠達到可靠的持力層,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地基的承載能力,因此,此項加固技術多應用于地基處理要求較高的樁基施工中。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技術施工時,首先要對施工區(qū)域進行測量放線,在放線時應當緊密結(jié)合水準控制點實施引測,從而確定施工中基槽開挖的深度,在這一過程中還應當充分結(jié)合水閘工程的控制坐標點的基礎上確定基槽挖掘方向控制線,完成了對于小型水閘工程基礎位置的確定后需要做好基坑的開挖工作。完成了基坑的挖掘后做好基坑底面的平整并使用樁機完成樁孔挖掘,樁機鉆頭需要與樁位中心點進行對準之后才能開始鉆孔作業(yè),待到鉆到設計深度后完成混凝土的灌入,在這一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坍落度,并確保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滿足強度需求,以確保小型水閘工程基礎加固的施工質(zhì)量。
此項基礎加固技術多應用于軟土層在3米之內(nèi)的軟土基上,為確保小型水閘工程基礎能夠獲得較強的承載能力,在使用此類加固技術時應當通過振動水沖擠密技術增強砂礫之間的密實度。對于覆蓋有薄層砂層的軟土基進行加固施工時,首先應當將覆蓋其上的砂層除去,在添加粗砂之后加強對其的沖水振動,為使得加固層獲得良好的承載能力需要使用直徑低于5cm且砂石含量較低的碎石對其進行填充,完成上述施工后還需要繼續(xù)進行防滲處理,在小型水閘工程基礎周邊完成防滲墻的鋪設,并確保其與閘室兩邊的刺墻對接。
在水利工程的防滲中技術中,防滲墻和齒墻防滲技術應用較多且較為廣泛,防滲墻屬于垂直防滲。在小型水閘工程的防滲處理時,對于軟基土在垂直面上的防滲可以利用防滲墻技術,比如說通過在小型水閘工程基礎上構(gòu)筑水泥混凝土防滲墻能夠取得良好的防滲效果,但是采用此種方式施工工藝較為復雜且成本較高。采用齒墻主要布置與小型水閘基礎的上游端和下游端,能夠?qū)崿F(xiàn)小型水閘基礎垂直面的防滲。垂直防滲技術多應用于砂性土壤地基中,而在巖基面進行防滲處理時多采用的是垂直灌漿的施工方式。在小型水閘基礎水平防滲處理時,通過在小型水閘閘室的上游進行處理,通過在其上覆蓋一層混凝土從而在閘室底板形成一道不透水的地下輪線。
在小型水閘工程中由于結(jié)構(gòu)沉降和溫度變形會導致水閘裂縫,通過在水閘上設置止水縫以確保相鄰的結(jié)構(gòu)物之間不會受到影響。止水縫分為水平和垂直兩個種,應當采用柔性大和適應能力強的建筑材料。
在小型水閘工程中與水閘相連的建筑物較多,尤其是當水閘與土堤相連時,應當做好繞側(cè)邊墻水平放射或底板垂直防滲的設置,在小型水閘工程防滲方案的設計時應當做好建筑物的合理設置,在翼墻外層設置2-3個排水井,排水井與下游尾水相通從而減少繞滲水提高小型水閘工程的防滲效果。
綜上所述,由于小型水閘工程在施工中的基礎類型不同,所以其加固和防滲時也不同。因此,必須緊密結(jié)合小型水閘工程的基礎類型,針對性的加強對其的加固與防滲處理,才能確保小型水閘工程的質(zhì)量。
[1] 肖威.小型水閘工程基礎加固與防滲處理方法[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6(11):205+207.
[2] 卓鵬飛,潘源.軟土地區(qū)水閘基礎樁土共同作用計算分析[J].上海水務,2016(1):15~18.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