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元表征角度闡釋《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心智解讀

        2017-03-10 18:14:41曾冬梅鄧云華
        衡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寶釵林黛玉黛玉

        曾冬梅,鄧云華,2

        (1.邵陽學(xué)院 國際交流處,湖南 邵陽 422000;2.湖南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從元表征角度闡釋《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心智解讀

        曾冬梅1,鄧云華1,2

        (1.邵陽學(xué)院 國際交流處,湖南 邵陽 422000;2.湖南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081)

        元表征由表征源和表征內(nèi)容兩部分組成。它是一種跟我們心智解讀能力緊密相關(guān)的認(rèn)知稟賦。文章從元表征理論出發(fā),通過《紅樓夢》中林黛玉心智解讀的實例分析,闡釋了心智解讀與元表征的關(guān)系。元表征能力能夠幫助讀者區(qū)分和辨別通過心智解讀而獲得的信息流,從而不斷地去猜測、關(guān)聯(lián)、解釋和調(diào)整相關(guān)信息,解讀小說人物,從而達到與人物角色的互動。讀者對《紅樓夢》任何一次創(chuàng)新的解讀,都會毫不猶豫的以無法預(yù)測的方式占有我們的元表征生態(tài)。

        元表征;心智解讀;互動;元表征生態(tài)

        1.引 言

        自20世紀(jì)80年代元表征被引入認(rèn)知科學(xué)以來,一直受到認(rèn)知心理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的關(guān)注,成為主要研究對象,如法國著名人類學(xué)家、語言學(xué)家Dan Sperber 2000年所編輯的《元表征:跨學(xué)科研究視野》[1]以及英國語言學(xué)家Eun-Ju Noh 2000年所著的《元表征:關(guān)聯(lián)理論研究視角》[2]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元表征進行了論述。本文將借鑒《元表征:跨學(xué)科研究視野》中Leda Cosmides and John Tooby 所著《追蹤溯源:分離機制和元表征順應(yīng)性的演變》[3]53-116,從元表征角度闡釋《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心智解讀。

        2.元表征

        表征是一種信息的再現(xiàn)和復(fù)制,它既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體。元表征,稱之為表征的表征,是表征被加工后的產(chǎn)物,由兩部分組成:表征源和表征內(nèi)容。顧名思義,表征源指明表征的來源,如: “我想…”或者“老師告訴我們…”; 那么相對應(yīng)的“天要下雨了”或者“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就是表征內(nèi)容。我們記錄表征源的能力就是一種跟我們心智解讀能力緊密相關(guān)的認(rèn)知稟賦(誰的情感組成了我們理解這個特別的場景和這本小說心理機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元表征能力讓我們在深思熟慮后儲存信息或表征,也就是說,即使我們知道信息是錯誤的我們還會繼續(xù)我們的推斷或者對這些推斷保持疑慮,但對這些推斷的疑慮范圍是相當(dāng)有限的。表征源可以防止表征在我們的認(rèn)知系統(tǒng)內(nèi)“任意妄為”,從而成為他人推斷過程的信息輸入,更甚者,他們的信息輸出又會成為更多他人的信息輸入。表征源并不能時刻對應(yīng)我們的知識儲存,從而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們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所以有時候,他們也是有害的。我們的信息一般儲存在一個被稱為“假想的格式”中,可以隨時提供給我們認(rèn)知數(shù)據(jù)庫的選擇機制,而這個選擇機制就依賴于信息源。Cosmides 和Tooby在《追蹤溯源:分離機制和元表征順應(yīng)性的演變》中指出:一旦信息有了很大程度的確定性,信息源就消失了,比如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是誰告訴我們蘋果是能吃的,植物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3]277-306。

        心理學(xué)家在區(qū)分情節(jié)記憶和語義記憶時引入了元表征能力的概念。他們指出情節(jié)記憶是通過元表征進行儲存和檢索的。情節(jié)記憶會保留表明時間、地點或者人物的源標(biāo)簽,甚至是那些“自我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所經(jīng)歷”的事件。如:我記得是上個星期四(時間標(biāo)簽)在我朋友家(地點標(biāo)簽)吃飯的時候她(人物標(biāo)簽)跟我說,我在學(xué)術(shù)寫作中應(yīng)更多的使用短句(表征或者說是記憶本身)。相反,語義記憶就是儲存在大腦中不帶源標(biāo)簽的表征。Klein認(rèn)為語義記憶能讓人記住所有文化共享的知識,包括詞義以及關(guān)于世界的一切事實,而無需回憶這個知識來自于哪次具體的體驗[4]306-329,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然而我們必須強調(diào)的是任何語義記憶或者是不帶源標(biāo)簽的表征只要具有了源標(biāo)簽,就變成了元表征。比如在過去,人們認(rèn)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體都圍著地球自轉(zhuǎn)。但是慢慢地,這個語義記憶,這個在過去無可爭議的知識變成了帶有源標(biāo)簽的元表征:人們過去認(rèn)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天體都圍著地球自轉(zhuǎn)。我們給語義記憶“植物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加上“小明不相信”,這個語義記憶就變成了元表征:小明不相信植物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樣的,在生活中,我們會把許多的語義記憶看成是絕對的真理,雖然有時候這些記憶是不準(zhǔn)確的。如我們丟鞋子,鞋子會落在地上。但是在沒有引力的外太空了?顯然沒有地點標(biāo)簽 “在地球上”,這個語義記憶是不準(zhǔn)確的,但由于現(xiàn)實的理由,我們不會去考慮這些選擇性的框架,而直接把它儲存為表征。這表明,雖然情節(jié)記憶和語義記憶的區(qū)分只對我們認(rèn)知信息管理以及認(rèn)知研究起作用,但這種區(qū)分往往是潛藏的并依賴于語境。

        3.心智解讀和元表征

        面對認(rèn)知挑戰(zhàn),我們的元表征能力也在不斷進化。 Cosmides 和Tooby指出在現(xiàn)實世界多樣性的語境中,人類因為使用暫時的、地域限制的,偶發(fā)的而非普遍的和穩(wěn)定的信息而顯得格外突出[5]29-215。一方面,這種使用地域性、偶發(fā)性信息的能力激發(fā)了比其他物種更多的有利行為的認(rèn)同,賦予人類生活更多復(fù)雜性和多樣性。另一方面這種潛在表征信息領(lǐng)域的廣泛運用也大大增加了誤用的可能性。在一定范圍內(nèi)有用的描述性信息,超出范圍后就變成了錯誤的、誤導(dǎo)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完全是因為只有當(dāng)這種臨時的,受地域限制的信息被使用時,這種計算策略才會依賴于對有用表征界限的不斷監(jiān)控和重建。信息只有依賴于它被使用的環(huán)境才會凸顯它的優(yōu)勢。

        由于對界限的不斷檢測和重建,我們的的元表征能力對規(guī)劃和解釋溝通、信息運用、他人斷言的評估、心智解讀、假裝、欺騙和識別欺騙、過去信息的推斷以及潛在的因果關(guān)系起重要作用。缺乏元表征能力被看做是“天真的現(xiàn)實主義”,也就是Cosmides 和Tooby所說的“人和動物都具有的自然進化而來的認(rèn)知”。他們也進一步指出,我們進化了的表征分離和糾錯認(rèn)知系統(tǒng)是用來區(qū)分表征以及儲存限制推斷范圍源標(biāo)簽的,但這些系統(tǒng)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完美。但沒有這些認(rèn)知系統(tǒng),我們所有的心理狀態(tài)就沒有可能[6]。

        那么心智解讀與元表征的關(guān)系究竟是什么?Baron-Cohen和Sperber都指出人類進化而來的元表征能力最初是為了解決在模仿他人心智以及為溝通而進行推理時所出現(xiàn)的問題的。由此可見,元表征在我們歸因他人思維時,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好歸因源,從而避免后期修正。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會由于個人記憶問題會喪失表征源,這是正?,F(xiàn)象。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既然我們會在日常生活中會丟失我們的表征源,為什么我們還要提出元表征能力作為我們的認(rèn)知稟賦了?同樣的,既然我們?nèi)粘I钪谐3U`讀、誤解和誤表征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為什么我們還要提出心智解讀作為我們特別認(rèn)知順應(yīng)。答案是一致的:雖然他們不夠完美和容易出錯,但他們已經(jīng)足夠好,能夠幫我們完成日常功能,完成每日的社交活動。

        概括地說,只要心智解讀能使我們賦予人物角色一系列的思想、欲望、意圖和感情,然后通過語境線索弄清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預(yù)測他們行為,我們的元表征能力就能讓我們區(qū)分和辨別通過心智解讀而獲得的信息流,并讓我們賦予具體環(huán)境下來自不同信息源的表征重要性不一的真理價值,這種讓我們記錄誰在思考、誰需要以及誰在什么時候認(rèn)為什么的元表征能力對大多數(shù)的小說敘事是非常關(guān)鍵的。

        曹雪芹的《紅樓夢》有力地表達了史無前例的張力、細(xì)節(jié)、心智正確解讀和誤讀相關(guān)聯(lián)的主題。即使現(xiàn)在閱讀,這個主題也不可避免地與我們的元表征能力密切相關(guān)。主要人物林黛玉無疑是整本小說中心智解讀活動最頻繁的人,在賈府那樣復(fù)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唯恐被人恥笑,所以每每說話、行事之前都會對他人甚至自身進行解讀。她擅長于設(shè)計和誘導(dǎo)別人的心智解讀,這種高人一等的技能無疑使她在所有人物角色中更為突出。

        4.林黛玉的心智解讀

        林黛玉的心智解讀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自我表征源監(jiān)控,過分心智解讀以及誤讀。

        4.1 林黛玉心智解讀中的自我表征源監(jiān)控

        《紅樓夢》第五章是整部小說最重要的章節(jié)之一,其開頭有一段黛玉自在賈府以來備受賈母憐愛的描述,其飲食起居均和寶玉一樣,與寶玉的感情“亦自較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笨梢哉f,在寶釵沒來之前,黛玉是幸福的。“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不大,然品格端正,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之所不及”[7]。 黛玉雖然生性多疑,但她很確定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認(rèn)為她不如寶釵。這是一個典型的兩重鑲嵌式心智狀態(tài)模式(第一重,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認(rèn)為黛玉不如寶釵;第二重,黛玉知道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認(rèn)為她不如寶釵),也就意味著兩個帶有源標(biāo)簽的元表征的鑲嵌。正因為如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在第三十二章中提到寶釵時的口吻更是惱怒的:“又何必來一寶釵呢?”[8]“一個寶釵”的重復(fù)出現(xiàn)無疑凸顯了黛玉心中“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哀,更何況還有后來的“金玉良緣”之說。出于深深的妒忌,寶釵的“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以及“目下無塵”都被黛玉認(rèn)為是“心里藏奸”。但第四十二章中寶釵款款的教導(dǎo),看雜書不好,怕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以及第四十五章中寶釵真心實意的建議她喝燕窩粥,比藥強,這些細(xì)節(jié)使黛玉改變了對寶釵的看法。過去黛玉認(rèn)為寶釵是心里藏奸之人,很顯然“寶釵是心里藏奸之人”這個表征被黛玉貼上了明顯的時間標(biāo)簽(過去)以及人物標(biāo)簽(自己認(rèn)為而非他人)作為元表征而儲存在心智中,黛玉的情節(jié)記憶在起作用。正是這種帶有明確信息源標(biāo)簽的元表征才讓黛玉關(guān)于寶釵的認(rèn)知沒有變成黛玉世界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無法更改。黛玉很清楚的意識到是她自己過去認(rèn)為寶釵是心里藏奸之人,所以她及時地修正了自己的觀點,承認(rèn)自己是多心之人,“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p>

        4.2 林黛玉的過分心智解讀

        提到黛玉的心智解讀,我們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寶玉與黛玉的感情,和兩人相互間的心智解讀。在小說的最開始我們就知道黛玉和寶玉是“木石前盟”,但兩人的感情發(fā)展一直是跌跌撞撞,期間瑣瑣碎碎,常有口角。原因很簡單,在第二十九章中,可靠的敘述者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寶玉自幼就有癡病,更何況從小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及如今稍通時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認(rèn)為在遠(yuǎn)親近友家中所見到的那些閨英閣秀,都不能與黛玉相比,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所以“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偏那黛玉也是有些癡病,既然寶玉用假意,那她也用假意。于是兩人在交往過程中就不得不致力于對方的心智解讀,而兩人的心智解讀過程也就不得不經(jīng)歷猜測、再猜測、期盼和解釋的過程。我們且看同一章節(jié)中寶玉過來探病的情景,兩人因為清虛觀張道士為寶玉提親之事,弄得很別扭。此時此刻,寶玉想的是,別人不知他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的心理眼里只有你”, 黛玉是否知道他的心中只有她,作為元表征在寶玉心中游離,不由的讓他猜測和疑惑,這就構(gòu)成了寶玉三重心智狀態(tài)模式。即使猜測和疑慮,他還是期待黛玉能為他解煩惱,哪曾想黛玉反而拿話去堵他,于是他自己給出了黛玉行為的解釋“你心里竟沒有我”。而黛玉對寶玉的解讀是“你心里自然有我”,且黛玉給出的解釋是雖有“金玉相對”之說,寶玉豈是重邪說而不重人的。但黛玉心中期待自己在提到“金玉”時,寶玉能做到“了然自若無聞”,但寶玉著急,她便認(rèn)定寶玉心中時時有“金玉”,且寶玉著急的理由是“你又怕我多心,故意著急,安心哄我”。小小的一段文字,體現(xiàn)了癡男怨女多少愛恨糾結(jié)。兩人之間過分的心智解讀讓他們總是在幸福的門口徘徊,“那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yuǎn)之意”,黛玉更是因此弄了一身的病。但毫無疑問正是兩人之間心智解讀的互動才推動兩人情感的發(fā)展。在萬能的敘述者的幫助下,讀者區(qū)分表征源和表征內(nèi)容,并不斷的去猜測、關(guān)聯(lián)、解釋和調(diào)整相關(guān)信息,解讀小說人物,從而達到讀者與人物角色的互動。

        4.3 誤讀

        心智解讀是我們?nèi)粘4嬖诘囊粋€重要方面,但如果一個人物角色過于解讀他人心理狀態(tài),甚至盲目自信于自己能看穿他人的能力,就會有嚴(yán)重的元表征危險,也就是說,他就無法察覺自己作為他人心理狀態(tài)表征源標(biāo)簽的身份,從而導(dǎo)致誤讀。黛玉詩情橫溢,觀察敏銳。但她孤傲、多疑,頻繁的解讀和誤讀他人,有很嚴(yán)重的忽視自己作為他人心理狀態(tài)表征源標(biāo)簽的傾向,常常把那些表征當(dāng)做別人準(zhǔn)確的心理狀態(tài)去看,用她強大的智慧不斷探測社會妄想癥新的高峰。

        黛玉與寶玉不約而同的來拜訪寶釵,大家正一起喝酒聊天,紫鵑讓雪雁給黛玉送來了小手爐,為了奚落寶玉聽寶釵話改喝暖酒,黛玉借故批評雪雁:“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dāng)耳邊風(fēng);怎么他說了你就依他,比圣旨還遵些!”[9]1-30這只是因愛生妒的酸溜話。寶玉和寶釵深知黛玉個性,也不予理睬。但薛媽媽不知就里,忙替丫環(huán)辯解:“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們記掛著你倒不好?”黛玉卻是這么回答的:“姨媽不知道。幸虧是姨媽這里,倘或在別人家,人家豈不惱?就看的人家連個手爐也沒有,巴巴的的從家里送個來。不說丫鬟太小心過了,還只當(dāng)我素日是這等輕狂慣呢?!摈煊翊藭r想的是:第一,人家會認(rèn)為她在想這些丫鬟們沒照顧好她;第二,人家會認(rèn)為她平時輕狂慣了。面對黛玉的回答,薛媽媽無可奈何的說:“你是個多心的,有這想頭,我就沒這樣心了?!盵10]1-11薛媽媽的明確表態(tài),讓我們讀者清楚,黛玉自己在想,人家會認(rèn)為她在想這些丫鬟們沒照顧好她黛玉;她自己在想,人家會認(rèn)為她平時輕狂慣了。黛玉已完全忽視了自己作為他人心理狀態(tài)表征源標(biāo)簽的身份,把自身作為源標(biāo)簽的元表征看做是不帶任何源標(biāo)簽的表征。很顯然,這包含了兩個至少三重以上的心智狀態(tài)模式。如果我們讀者夠清晰,能意識到自己作為源標(biāo)簽身份的話,那么這里包含的就是兩個四重的心智狀態(tài)模式。讀者正是在這種不斷確認(rèn)表征源和表征內(nèi)容的過程中,參與解讀,享受樂趣。這也更進一步說明了從元表征角度闡釋心智解讀的必要性。

        第七章中周瑞家的替薛姨媽送宮花,因為順路,先送了迎春、探春、惜春。然后給黛玉送過來。寶玉好奇,先接了宮花,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馬上問道:“還是單送我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11]可見黛玉很在意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分量,很期待被重視。當(dāng)周瑞家的回答說,各位都有了,那兩枝是她的了。黛玉的反應(yīng)是“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痹邝煊窨磥?,大家認(rèn)為她不重要。雖然她說“我就知道”,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對自己表征源身份的確認(rèn),從她說這話時的口氣,我們不難看出,黛玉堅信自己對他人心智解讀的正確性。很自然,黛玉不具備心靈感應(yīng)能力,所以她不能時刻正確解讀別人復(fù)雜的心理狀態(tài),誤讀也就在所難免,但問題是,在很多情況下,黛玉往往通過對自己源標(biāo)簽身份的忽視,認(rèn)定自己超強的解讀他人的能力,也就下意識的排除了她忽略別人復(fù)雜感情細(xì)節(jié)的可能性,也就無法去修正她對別人的誤解。更糟糕的是,她誤讀的輸出,又會變成他人心智解讀的輸入,產(chǎn)生更多誤會,從而導(dǎo)致人際關(guān)系更復(fù)雜,更緊張。

        但誤讀也是一種解讀,意味著我們元表征能力的實現(xiàn)和參與,誤讀不會抹殺掉我們閱讀小說的認(rèn)知滿意度,反而會增加新的閱讀體驗。通過對自己作為他人心理狀態(tài)表征源標(biāo)簽的身份確認(rèn),我們就能意識到自己誤讀他人的可能性。這就解釋了為什么黛玉能消除對寶玉的誤解,最后心意相通。

        5.結(jié) 語

        透過小說的許多情節(jié),我們都不能確定黛玉是否完全清楚自己對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表征在某種程度上完全是她服務(wù)于自我的臆想。但本文作者無意去診斷林黛玉是否患有臆想癥,也無意去探究黛玉真正相信現(xiàn)實的哪個版本。黛玉畢竟是不存在的,但讀者存在,體現(xiàn)讀者強大認(rèn)知順應(yīng)性的小說存在。從認(rèn)知理論角度看,黛玉煞費苦心的、有明顯瑕疵的心智游戲能夠被大家所接受是因為它使小說敘事不斷的吸引、培養(yǎng)、挑戰(zhàn)、愉悅我們的元表征能力。我們的大腦才是小說注意力的焦點、游樂場、存在的意義和理由。無論是林黛玉還是其它任何角色都只是激勵我們大腦進行心智解讀的一種手段。

        因此我們可以完全漏掉了黛玉對現(xiàn)實操控的某個層面,或者增加其操控的某個層面,這個層面是曹雪芹潛意識里沒有涉及到的。我們把黛玉的心智過程放入特定歷史環(huán)境中去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她對寶玉以及周圍其他人的缺乏移情是封建的男權(quán)社會里拼命掙扎和覺醒的女性典型的癥狀;就會發(fā)現(xiàn)曹雪芹對女性的特殊感情是基于十八世紀(jì)自然哲學(xué)的發(fā)展。我們的每一個解釋、錯誤、有意的虛構(gòu)、異議和歷史追溯都微妙地但無可避免地與我們梳理什么人、在什么時候、想什么的能力有關(guān)。正因為黛玉強迫性的、不屈不撓地聚焦于周圍的人對他人思維狀態(tài)的表征,黛玉才會以特別的方式構(gòu)建了讀者對她心理狀態(tài)的表征。

        同樣的,我們關(guān)于《紅樓夢》歷史美學(xué)、人物意義的不斷討論拓寬了我們元表征能力運用于小說解讀的范圍。我們吸收《紅樓夢》任何一次創(chuàng)新的解讀,這種解讀會毫不猶豫的以無法預(yù)測的方式占有我們每個人的元表征生態(tài)。黛玉伴隨著每一次新的解釋而重新融入文化,因為她是為獨一無二的環(huán)境而準(zhǔn)備的,那就是我們反應(yīng)迅速,充滿活力,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變化,但又不斷進行元表征的大腦。

        [1] Sperber,Dan.Metarepresentation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M].ED. Dan Sperber.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 Eun-Ju,Noh.Metarepresentations: A Relevance-theory Approach[M].Amsterdam: Benjamins Publishing,2000.

        [3] Cosmides,Leda and John Tooby.“Consider the Source: The Evolution of Adaptations for Decoupling and Metarepresentations.” Metarepresentation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M].ED. Dan Sperber.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From Evolution to Behavio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s the Missing Link.”The Latest and the Best Essays on Evolution and Optimality.ED.John Dupre.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87.

        [4] Klein,Stanley B.et al.“Decis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Memory: Multiple Systems,Multiple Functions” [J].Psychological Review 109.2 (2002).

        [5]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長沙:岳麓書社,2001.

        [6]Alan Richardson et al.The Work of Fiction?: Cognition,Culture,and Complexity[M].Eds.Alan Richardson and Ellen Spolsky.Aldershot.UK: Ashgate,2004.[7]Doody,Margaret Anne.The True Story of the Novel[M].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8.[8]Fauconnier,Gilles and Mark Turner.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 Basic Books,2002.

        [9]Herman,David.“Introduction”.Narrative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M].Ed.David Herman.Stanford,C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2003.

        [10]Paula Leverage et al.“Introduction”.Theory of Mind and Literature[M].ed.Paula Leverage,Howard Mancing,Richard Schweickert,and Jennifer Marston William.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2011.

        [11]Zunshine,Lisa.Why We Read Fiction: Theory of Mind and the Novel[M].Columbu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6.

        (編校 楊興華)

        On Lin Daiyu's Mind-reading inTheStoryoftheSto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representation

        ZENGDong-mei1,DENGYun-hua1, 2

        (1.The International Office of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Hunan 422000, China;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A metarepresent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source of represent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representation. Metarepresentation is a particular endowment closely linked to our mind-read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representation, the paper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reading and metarepresentation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Lin Daiyu's mind-reading inTheStoryoftheStone. Metarepresentation helps the readers to discriminate the stream of information via mind-reading, and then the readers constantly speculate, correlate, interpret and adjust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s and interact with them. The readers' each interpretation ofTheStoryoftheStonewill dominate our ecology of metapresentation in an unpredictable manner.

        metarepresentation; mind-reading; interaction; ecology of metapresentation

        2016-10-31

        國家留學(xué)基金資助;湖南省教育廳優(yōu)秀青年項目(14B162);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14WLH39)。

        曾冬梅(1975—),女,湖南邵陽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認(rèn)知敘事學(xué)、《紅樓夢》研究。

        I207.411

        A

        1673-0313(2017)01-0125-05

        猜你喜歡
        寶釵林黛玉黛玉
        薛寶釵為什么沒朋友(節(jié)選)
        論寶釵的“藏”與“露”與復(fù)雜心理機制
        林黛玉該不該吃五香大頭菜
        黛玉講詩
        幽默大師(2019年6期)2019-06-06 08:41:46
        “寶釵撲蝶”意蘊新探
        黛玉為什么愛哭?
        海峽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40
        什么樣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不僅僅是眼淚*——黛玉的另一種解讀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進賈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語文知識(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從林黛玉之死看劉心武的荒謬語言
        小說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12
        四虎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看| 午夜免费电影|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精品欧美| 日韩少妇高潮在线视频|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一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蜜桃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国产精品美女白浆喷水|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美腿精品91在线看|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产国语一级特黄aa大片| 青青草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丰满岳乱妇久久久|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女人的天堂av|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 久久久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无码区在线观看| 色吧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天堂丰满人妻av|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亚洲麻豆av一区二区| 99久久免费视频色老|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chinese在线视频| 丰满老熟女性生活视频|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av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影| 亚洲第一狼人天堂网亚洲av| 精品欧美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白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