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學報》投稿須知(NOTICE TO AUTHORS)
《無機化學學報》是中國化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面向國內(nèi)外發(fā)行。主要報道無機化學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理論研究成果,促進國內(nèi)外學術交流,繁榮無機化學學科。內(nèi)容包括固體無機化學、配位化學、無機材料化學、生物無機化學、有機金屬化學、理論無機化學、超分子化學和應用無機化學、催化等,著重報道化合物的合成、熱力學、動力學性質(zhì)、譜學、結構和成鍵等。
1.1 綜述:結合自己的系統(tǒng)研究工作,對重要課題國內(nèi)外最新研究進展作出綜合評述。
1.2 論文:報道具有原始性、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成果。
1.3 快報:迅速扼要報道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不列中文摘要。
本刊只接受網(wǎng)絡投稿。登陸《無機化學學報》網(wǎng)站(http://www.wjhxxb.cn),作者按提示完成注冊后上傳稿件。已注冊作者直接登陸投稿。
網(wǎng)絡投稿的同時,請作者于本刊主頁下載打印并簽署《稿件著作權轉讓書》,留下可及時聯(lián)系上的電話,加蓋單位公章后郵寄到編輯部,收到之日為投稿日期。
晶體結構稿件請在投稿時將cif文件作為附件上傳。
收稿后90天內(nèi)通知作者稿件的處理意見。修改稿及作者對修改意見的回復應在規(guī)定之日內(nèi)上傳至網(wǎng)站,逾期作為新稿處理。從收稿到稿件刊出一般為3~7個月。稿件刊出后,贈送給作者該期樣刊2冊和稿件抽印本10份。
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全體作者(或授權代表)需要在投稿時簽署《稿件著作權轉讓書》,將該稿件的復制權、發(fā)行權、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利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轉讓給本刊。本刊已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網(wǎng)絡版、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jù)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CSCD)、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shù)據(jù)庫、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收錄。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同時通過因特網(wǎng)進行網(wǎng)絡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務。
4.1 來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寫,綜述一般用中文撰寫。書寫格式請參照近期出版的《無機化學學報》。
4.2 稿件的題目應簡明、確切,能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內(nèi)容和有助于選定關鍵詞。中英文題目含義必須一致。中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4.3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擁有與論文同等的主要信息,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側重后兩個要素。凡新合成的化合物必須在摘要中明確說明,并寫出正確的命名和分子式。摘要中不應有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不要對論文內(nèi)容詮釋和評論,不得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英文摘要應較中文摘要詳細,句型力求簡單,通常應有10個左右意義完整、語句順暢的句子。
4.4 關鍵詞是為了文獻索引和檢索時選定的、能反映稿件主體內(nèi)容的詞或詞組(不要使用復數(shù),主要是化學物質(zhì)和研究手段),中英文關鍵詞應對應。關鍵詞應按CA Index Guide中Keyword Index(General Subject Heading)或Wiley-VCH化學關鍵詞表(Wiley-VCH Chemistry Keyword Catalogue 2010)(可從網(wǎng)上查到)中提供的規(guī)范詞選用或按中國科協(xié)《關于在學術論文中規(guī)范關鍵詞選擇的規(guī)定(試行)》(科協(xié)學發(fā)字[2002]049號)選用。一般總共列3~8個關鍵詞,至少要有2~3個與規(guī)范表列的關鍵詞相同。
4.5 無機化合物的命名參照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命名原則》(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英文命名參照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Second Edition,Pergamon Press.(該書發(fā)表在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1971,Vol.28,No.1)
4.6 圖、表和照片應力求清晰簡明,照片應是原照片。圖、表和照片的題目用中英文表示,其注釋和內(nèi)容一律用英文。請將計算機制成和處理的圖形(包括結構式)附在word文件中。
4.7 新化合物應給出元素分析結果和相應的分子式,新配合物應畫出結構圖或結構示意圖。
4.8 有關晶體結構的文章,請在投稿時將cif文件作為附件上傳至網(wǎng)站。已申請CCDC號的晶體數(shù)據(jù)請附上號碼,如未申請,編輯部將代為申請CCDC號。所用X射線波長、晶體學及鍵長等數(shù)據(jù)一律使用nm為單位。
4.9 應嚴格執(zhí)行GB3100-3102有關量和單位的規(guī)定。
4.10 英文圖文目錄的提要應比英文摘要更為簡明、扼要和流暢(不要重復題目的文字),應著重指出文章的亮點并具有很好的導讀性,以引起讀者閱讀本文的興趣,其長度應控制在50words(一句或兩句話)或200characters以內(nèi)。英文圖文目錄應列于文章末尾另成一頁。
4.11 第一頁底腳注明基金資助項目及批準號;*通信聯(lián)系人。E-mail:;會員登記號:。
5.1 參考文獻應列出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并已在正式出版物上發(fā)表的文獻(待發(fā)表的不要列入)。所列文獻作者超過3個時,只列出3個作者的姓名,其余以“et al.”省略。無論中外作者,所列姓名均應姓列前,名列后;國外期刊及國內(nèi)全英文期刊文獻作者姓列全稱,名用縮寫。
5.2 中文期刊格式:漢語拼音姓名(中文姓名),……英文期刊名(中文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頁-終止頁。例:ZUO Cong-Yu(左從玉),LU Zhi-Yong(盧治擁),BAI Jun-Feng(白俊峰),et al.Chinese J.Inorg.Chem.(無機化學學報),2012,28(9):1799-1808
5.3 英文期刊格式:姓名,……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頁-終止頁。例:Manbeck G F,Brennessel W W, Christopher M E,et al.Inorg.Chem.,2010,49:2834-2843
5.4 中文專著格式:漢語拼音姓名(中文姓名),……英文書名:卷,冊.第X版(頭版不寫)(中文書名:卷,冊).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頁-終止頁。例:XU Guang-Xian(徐光憲),LI Le-Min(黎樂民).Quantum Chemistry:Vol.2(量子化學:中冊).Beijing:Science Press,1980.
5.5 中文譯著格式:原作者名,……,Translated by漢語拼音譯者名(中文譯者名),……英文書名:卷,冊.第X版(頭版不寫)(中文書名:卷,冊.X版).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頁-終止頁。例:Fersht A,Translated by DU Jin-Zhu(杜錦珠),RU Bing-Gen(茹柄根),WEI Xin-Cheng(衛(wèi)新成).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Enzyme(酶的結構和作用機制).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1:292-295
5.6 英文專著格式: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頁-終止頁。例:Van Eldik R.Inorganic High Pressure Chemistry.Amsterdam:Elesevier,1986:219
5.7 中文論文集格式:漢語拼音姓名(中文姓名),……英文論文集名(中文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頁-終止頁。例:LIN Bi-Zhou(林碧洲),LIU Shi-Xiong(劉世雄).Proceedings of Fifth Chinese Inorganic Chemistry Conference(全國第五屆無機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Weihai:[s.n.],2000:486-488
5.8 英文論文集格式:姓名,……論文集名.姓名,…姓名.Ed.,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頁-終止頁。例:Meade T J,Busch D H.Progress in Inorganic Chemistry:Vol.33.Lippard S J Ed.,New York:John Wiley&Sons, 1986:59-63
5.9 學位論文格式:漢語拼音姓名(中文姓名).英文單位和學位名稱(中文單位和學位名稱).年。例:ZEN Qing-Tao(曾慶濤).Thesis for the Doctorate of Nanjing University(南京大學博士論文).1997.
5.10 專利格式: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姓名(中文姓名).專利國別Patent,專利號.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例:Tachibana R,Shimizu S,Kobayshi S,et al.US Patent,6915001.2002-04-25.
6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仙林校區(qū)化學樓,《無機化學學報》編輯部;
郵編:210023;電話:(025)89682307;傳真:(025)89682307;
網(wǎng)站:http://www.wjhxxb.cn;E-mail:wjhx@nju.edu.cn;
銀行匯款:收款單位:南京大學;賬號:4301011309001041656;開戶行:工行漢口路支行
請在附言中注明:205(分賬戶),稿件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