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人說,動畫片就應該像《龍貓》那樣溫暖、純真,加入過多深刻的主題反而會影響它的效果。而影片《千與千尋》告訴我們,并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是“夢工廠”。那些尖銳的、丑陋的也可以在童話般的影像中委婉地表達出來,那是一種用溫柔包裹的信仰,讓一切冰冷、赤裸的丑惡找到了一條發(fā)泄的通道,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刺破這身柔美的外衣,直抵黑暗深處。
關鍵詞:童話;執(zhí)著;反差
作者簡介:王夢琪(1989.6-),男,山東博興人,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3--01
2016年7月8日,國產(chǎn)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上映后曾飽受爭議,其中,畫風模仿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這一點成為被人們詬病與質疑一大焦點。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的模仿與抄襲,只是某一事物發(fā)展到了特定階段,而必須向著某一方向進化的必然趨勢。拿文學作品來比較,不管是東方神話還是西方神話中都有動物反哺人類或是表達堅守與毅力故事,這是對某一價值體系或是高尚情操的共同的認可和尊敬,并不能列為抄襲。而公眾普遍認為是《大魚海棠》對《千與千尋》進行了抄襲,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人們對《千與千尋》的認可,使其成為了心中的一把標尺,在這種先入為主的衡量標準下,對其他作品進行評判的結果。對于這樣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來說,在以后的動畫中或多或少的看到它的一點影子,是無可厚非的,就像《哈姆雷特》與《獅子王》的關系。關鍵在于能否得到其精髓。
《千與千尋》并不僅僅是一部拍給兒童看的動畫,其中許多形象比如“湯婆婆”“無臉男”等反而會讓許多小朋友感到恐懼。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看完《千與千尋》后會有不同的感受,就像被稱為“成年人的《格林童話》”的《西游記》一樣,小孩子可能注重于師徒四人鮮明的形象和性格,而大人則更看到那種歷經(jīng)磨難而修成正果的深刻含義。《千與千尋》亦是如此,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畫面與主題能夠適合于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除此之外,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也在影片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比如在《龍貓》中出現(xiàn)的“煤炭精”也在電影中反復出現(xiàn),千尋與“無臉男”坐車的畫面則與《螢火蟲之墓》的場景非常相似,這些細節(jié)的沿用在繼承經(jīng)典的同時也給觀眾們營造了一種親切之感,而在主題上,相對于《龍貓》的純真與《幽靈公主》的沉重,則更顯深刻。
一、對貪欲的諷刺,對勞動的尊重
這是在《千與千尋》中體現(xiàn)的最明顯的一點,影片的沖突就開始于千尋的父母因貪吃而變成豬的事件,而生活在“湯屋”的重任們其“見錢眼開”的形象也刻畫的及其細膩,比如“青蛙”在看到“無臉男”手捧金子時的表情,“湯婆婆”每天都在數(shù)她的金銀珠寶形象也成為貪婪的典型,而“青蛙”被吃掉,大把的金子變成泥土,也表示著宮崎駿筆下對貪婪的諷刺。與此同時,宮崎駿也在另一方面贊揚著勞動的價值,在千尋剛到“湯屋”時,白龍就告訴她:“你要找一份工作,再辛苦也愿意等工作的機會。”而“湯婆婆”也說:“不工作的下場就會變成豬?!倍ふ窃谛燎诘墓ぷ髦胁粩喑砷L,獲得了河神贈送的丸子,也獲得了曾經(jīng)厭惡她的人的認可與尊重。從初進“湯屋”到拯救父母后的離開,千尋一直保持著一顆純真的心和堅持不懈勞動。這就是宮崎駿筆下所認同的在勞動中實現(xiàn)自我。
二、敬畏自然,保護環(huán)境
在宮崎駿的筆下,一直有對自然的敬畏,他憎恨現(xiàn)代文明對自然的破壞,這在他的《風之谷》和《幽靈公主》中都有所體現(xiàn)。在《千與千尋》中也做到了一以貫之的延續(xù),在千尋一家剛穿過隧道時,映在眼前的就是大片的草原,而其父母卻說道:“早知道就應該拿上三明治了。”除此之外電影中對星空、大海都刻畫的非常優(yōu)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風景秀美的大自然的熱愛。對于自然的態(tài)度在“河神”的身上體現(xiàn)的最明顯,“河神”最初到來的時候,大家都認為他是“腐爛神”,對其敬而遠之,而在千尋將其體內的刺拔出來時,連帶的是“工業(yè)時代”的廢棄物,“河神”就是因為吞食這些工業(yè)廢渣而變成渾身惡臭的“腐爛神”??上攵@也是對河流污染的側面描寫。而“河神”離開時給千尋留下的藥丸和給人們留下的金沙,也表示了保護環(huán)境可以福澤大眾的觀點。相對于宮崎駿的其他作品來說,《千與千尋》在保護環(huán)境這一主題上并沒有激烈的論調,而是把人與自然放置在同一個位面上,婉轉卻不失深刻。
三、保持自我,珍惜友情
《千與千尋》也是一部講述關于“成長”的電影,千尋從剛到湯屋時那個膽小、愛哭的小女孩逐漸變得獨立、堅毅、勇敢,并最終拯救自己父母。首先,在影片開始,千尋就失去了父母的保護,這就意味著,父母并不能陪伴我們一生,脫離了父母呵護的羽翼,我們才能真正成長、飛翔。其次,在千尋生活于“湯屋”的這段時間里,也面臨著各種危險和誘惑,首先是“湯婆婆”剝奪了她的名字從“千尋”變成了“小千”,其次就是來自于“無臉男”的金錢誘惑,而千尋則一直保持著一個純真誠摯的心,最終克服了所有困難。而在這段艱辛的旅程中,友情也是千尋的一大支持。影片伊始,來自白龍的友情,使她在湯屋得以存活,后來來自鍋爐爺爺和小玲的友情使她在“湯屋”著個復雜的環(huán)境中得以立足,最后她得到了“無臉男”“坊寶寶”等來自各個階層的友誼,正是這些力量,支持她最終戰(zhàn)勝各種困難,完成自己的使命。這也是宮崎駿為青少年樹立的榜樣,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自身的努力才能換來別人的認可和友誼,對于這些來之不易的友誼,我們要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