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傳承“明體達用”校訓,涵養(yǎng)當代“君子之風”*
        ——湖州師范學院立足優(yōu)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7-03-09 21:58:58朱小芳潘明福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1期
        關鍵詞:君子文化學生

        朱小芳,潘明福

        (1.湖州師范學院 學生處,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師范學院 文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傳承“明體達用”校訓,涵養(yǎng)當代“君子之風”*
        ——湖州師范學院立足優(yōu)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朱小芳1,潘明福2

        (1.湖州師范學院 學生處,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師范學院 文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fā)展,要求將其作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融入青年大學生的立德樹人過程。儒家君子人格中含有“立德樹人”的傳統,與當代高校德育目標一致。北宋時期著名教育家胡瑗在湖州講學時期提出的“明體達用”與君子思想一脈相承。湖州師范學院將“明體達用”作為校訓,立足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當代大學生身心特征和社會需要,發(fā)揮百年師范教育優(yōu)勢及全國文明單位的建設經驗,將文明修身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將儒家“君子人格”進行現代轉化,把培育學生“君子之風”作為德育工作的落腳點,讓學生在身體力行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引導廣大學生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傳統文化;君子人格;大學生;德育;胡瑗

        一、背 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并融入青年大學生的立德樹人過程。

        湖州師范學院堅持在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尋找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足點,發(fā)現儒家君子人格中含有“立德樹人”的傳統,與當代高校德育目標一致。學校將北宋時期著名教育家胡瑗的“明體達用”思想作為校訓,與君子文化一脈相承。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此充分肯定:“你們這個校訓還是不錯的”,“明體”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志向,“達用”就是做有用之人、有為之士,“明體達用”符合教書育人的要求。習近平賦予校訓以新的時代內涵,明確了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

        作為一所地方師范院校,學校從創(chuàng)新君子胡瑗之“湖學”精神出發(fā),立足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當代大學生身心特征,發(fā)揮百年師范教育優(yōu)勢及全國文明單位的建設經驗,將文明修身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結合,將“明體達用”進行現代轉化,把培育學生“君子之風”作為德育工作的落腳點,讓學生在身體力行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引導廣大學生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培育廣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投身社會實踐的強烈責任感。目前,“君子之風”已在校園里蔚然成風,成為學校德育文化的有效載體。

        二、古為今用,將傳統文化精髓融入現代人才培養(yǎng)體系

        (一)強化頂層設計,體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校培育君子文化,關鍵在于與高校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相結合,學校黨委于2015年出臺了《關于在大學生中開展“倡導文明修身,弘揚君子之風”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以國家《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教育部《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等為精神,學校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立足于打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湖師樣本”,在學生中倡導“尋根鑄魂,明德修身,知行合一,從我做起”的自覺追求,培育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樹立“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的社會關愛精神,塑造“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養(yǎng),塑造新時代的“君子之風”,為畢業(yè)生打上“湖師烙印”。提出《“君子之風”建設五年規(guī)劃》,制定“博文雅行計劃”“魅力校園計劃”“風范引領計劃”“公益實踐計劃”“學海爭鋒計劃”,將其作為學校一項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學校成立了“君子之風”建設領導小組,將教學、學工、宣傳、思政理論等多條線進行融合,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協同精神。

        (二)提煉精神內涵,實現君子人格的現代轉化

        胡瑗“明體達用”思想源于孔子的君子思想,既包含了君子個人的人格修煉,也包含了君子強烈的入世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學校組建君子文化研究團隊,系統梳理、凝練當代“君子之風”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開展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新型禮儀文化培育實踐等方面的研究。學校認為“體”即個人品德,重在培養(yǎng)學生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勇擔當的責任意識,“用”即綜合能力,重在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作為一所師范院校,也應突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師范技能。因此,本著基于傳統,順應時代,面向未來的原則,賦予“君子之風”建設以新的時代內涵:基于傳統,即“君子之風”建設涵括“仁義禮智信勇藝”七個方面內容;順應時代,即君子之風建設契合黨和國家對現代化人才的期待和要求;面向未來,即“君子之風”建設旨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均衡發(fā)展的高素質的文化傳承者和創(chuàng)造者。最終,提出了下列內涵:“君子之仁,乃愛心之基,重在愛人愛己、友善包容之品性;君子之義,乃責任之魂,重在助人自助、自信擔當之正氣;君子之禮,乃行為之范,重在樂學睿智、勤思勤為之學養(yǎng);君子之信,乃立人之本,重在忠誠守信、求真務實之守則;君子之勇,乃不懼之畏,重在敢闖敢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之品格;君子之藝,乃師范之業(yè),重在禮樂書述、敬業(yè)奉獻之才干?!?/p>

        (三)納入人才培養(yǎng)體系,構建德智結合的育人格局

        “君子之風”的弘揚、核心價值觀的塑造離不開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為突出“明體達用”校訓的核心在于德與智協調發(fā)展的特點,要求全校五十多個專業(yè)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方案的過程中,以“君子之風”建設內涵的七個子目標為指導,結合本專業(yè)的特色設立培養(yǎng)目標,制定授課計劃,構建符合“君子之風”培育目標的課程體系,形成各有特色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和德育文化。如工學院突出培育“工程師文化”,強調君子之勇,即敢闖敢干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教育學院突出“師范文化”,醫(yī)學院突出“奉獻文化”,強調“君子之藝”和“君子之仁”;商學院強調“君子之信”;體育學院、藝術學院強調“君子之藝”等。各學院將“君子之風”建設與學科專業(yè)緊密結合,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一院一品”文化品牌。

        三、知行合一,在知情意行方面涵養(yǎng)學生當代君子人格

        (一)構筑課程體系,加強對君子文化的學習

        踐行“君子之風”的前提是要領會君子文化的內涵,為此學校融合第一、第二、第三課堂資源,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學習體系。學校將“君子之風”建設的德育課程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兩部分,重點解決學生對君子文化的理解和體驗問題。顯性課程方面,形成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通識核心課+心理健康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人文素養(yǎng)選修課”為主的課程體系;開發(fā)《國學智慧與君子人格修養(yǎng)》《君子禮儀與大學生形象塑造》兩門通識核心課,面向師范類學生開設;將“君子之風”的內涵理解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心理健康課、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融合,制定校本教材,成為全體學生第一課堂的必修課;實行“必修+選修”的模式,開設人文素養(yǎng)課程《唐詩研究》《宋詞研究》等16門選修課,提升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經典的感受力。隱性課程方面,組建專門的師生講師團,開設“君子文化講壇”,開設八個方向的專題講座,將內容融入新生始業(yè)教育、畢業(yè)教育、黨課、團課、主題班會、團日活動,成為學生第二課堂的必修課。

        (二)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強化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管理

        學校以“君子之風”培養(yǎng)目標為導向,制定了融專業(yè)培養(yǎng)與課外行為于一體的評價體系。為突出對學生“君子之智”和“君子之勇”方面的引導,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劃出12個課外學分、2個實踐學分用于鼓勵學生參與第二、第三課堂的科研、創(chuàng)新活動。為加強對學生“君子之信”的引導,修訂了《學位授予辦法》,將誠信與畢業(yè)、學位直接掛鉤,對誠信缺失學生實行學位授予實行一票否決;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對學生大學期間表現進行記錄并放入學生個人檔案。修訂《榮譽稱號評定辦法》《獎學金評定辦法》《違紀處分辦法》《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將“君子之風內涵”融入學生行為管理中,突出學生誠信、仁愛、創(chuàng)新、法治方面的教育引導。學校常年開展學風督查、文明寢室檢查、校園文明巡邏,檢查結果與二級學院考核、學生個人考核掛鉤。近年來,學生考試作弊比例明顯下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率、考研率逐年上升,學生行為日益規(guī)范。

        (三)培育“仁”文化,提升學生“仁者愛人”的能力

        “仁”是“君子之風”的核心和基礎,核心是愛己、愛家人、愛國家。當代大學生自我中心意識強,缺乏生命教育,人際關系緊張,心理問題逐年上升;對待父母多索取少回報,對待國家和社會多批評少肯定。為倡導“仁者愛人”理念,學校連續(xù)15年開展“感恩月”系列活動,借助寒暑假、重大紀念日開展“愛的旅行箱”“給父母的一份禮物”等一系列感恩父母、感恩師長的活動。連續(xù)15年開展“承君子之風,修美麗心靈”心理健康活動月,開展各類團隊輔導、人際交往培訓,培育誠信、謙和的品質,引導學生維護好心理健康、孝順父母、與他人和諧相處。學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以小課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必修課,內容涵蓋學生成長時期所有心理問題。學校構筑了心理健康四級網絡機制,建立了“危機干預+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引導學生愛人愛己,珍愛生命。為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和愛國熱誠,與學生黨建緊密結合,借助國慶節(jié)、建軍節(jié)、“九一八”、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等契機開展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四)建設“義”文化,培養(yǎng)學生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仁”的外在表現為“義”,體現為強烈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弘揚君子精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踐行君子精神。學校將社會實踐納入學生專業(yè)培養(yǎng)體系,鼓勵學生在服務社會、感受祖國發(fā)展成就中增強國家榮譽感,每年組織專業(yè)實踐團隊近百支,參與學生達到100%,平均每人每年實踐時間超過10天。在“兩學一做”教育中開展“百個學生支部結對百個社區(qū)支部”活動,利用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為湖州近百個社區(qū)提供黨建服務、社區(qū)治理、文化藝術、科技衛(wèi)生、幼兒教育等專業(yè)服務,“全民健身服務團”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陽光醫(yī)療服務團”“三點半學堂”等深受群眾歡迎。學校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活動評價管理機制,將學生志愿服務時間和表現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與學生各類評優(yōu)評獎掛鉤。目前,全校95%的學生為注冊志愿者,有74支志愿者服務隊伍活躍在校園內外。近三年,組織了74支志愿服務團隊,僅一年時間就達到47135小時,平均每人20小時,最長的達186小時。涌現了一批時代君子式的榜樣人物和集體,商學院“關愛自閉癥兒童志愿服務團”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學雷鋒示范點”,先后被評為“浙江省最美助殘人”“浙江好人榜”“中國好人榜”及“最美浙江人”之“青春領袖”“浙江驕傲”;教師教育學院留守兒童關愛團十多年來堅持發(fā)揮專業(yè)特色開展義務支教,溫暖了1000多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涌現了護理麻風病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南丁格爾獎”獲得者潘美兒、感動浙江十大人物之“援建夫妻”、遠赴數百里捐獻“熊貓血”救人的史潔文,捐骨髓救助11歲小女孩的芮航,堅持為山區(qū)孩子辦免費補習班的汪婉萍等一批先進人物。

        (五)建設“禮”文化,培育學生彬彬有禮的行為修養(yǎng)

        “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學校與學生課外學分對接,制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涵蓋思想政治、文明修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公益等十個方面,突出學生在“仁義禮智信勇藝”等方面的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與學生獎懲直接掛鉤,并存入學生檔案,成為大學生的“特殊檔案袋”、學生行為引導的“指揮棒”。面向師范學生開設《君子禮儀與大學生形象塑造》必修課,將中華傳統禮儀與現代禮儀進行有機結合,將學生在校園生活、社會活動、職場、個人生活中遇到的各類活動均納入其中。同時,將禮儀訓練納入學生黨課、團課、主題班會活動中,成為學生骨干的必修課。成立大學生禮儀與形象塑造中心,開展禮儀文化年、尊師重教活動,培養(yǎng)文明有禮的大學生。學校連續(xù)十二年開展“大學生文明修身工程”,加強學生在校園各個場所的禮儀文明教育,從“寢室”“教室”“實驗室”“圖書館”抓起,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大學生的整體形象、風度和自信,培育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學生文明禮儀素養(yǎng)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四、厚植沃土,搭建文化藝術載體讓學生濡染“君子之風”

        (一)做好經典傳承,讓學生濡染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醇厚魅力

        根植湖州“博雅”文化沃土,廣泛開展閱讀經典活動,每年開學典禮上為新生贈送國學經典書單,開展校院兩級各類讀書活動:學工部“從游讀書會”,圖書館“左堯微言堂”、藝術學院“藝術導讀”、文學院“讀書月”等一系列活動成為學生文化交流的主陣地。成立國學社、弘禮社、遠方詩社、書畫協會等學生社團,誦讀《論語》《大學》《菜根譚》《史記》《唐詩宋詞》等,每年開展閱讀經典讀書活動近三百場,舉辦主題征文比賽、演講、辯論賽、話劇表演、詩歌朗誦數百場,引導學生習“君子之學”、長“君子之識”、揚“君子之德”、從“君子之行”。成立美育委員會,每年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藝術節(jié)活動,不僅將《牡丹亭》《孔子》等優(yōu)秀傳統曲目引入校園,更是舉辦上百場音樂會、數十場原創(chuàng)話劇表演,讓學生在高雅的藝術氛圍中提升文化藝術修養(yǎng)。

        (二)做實“從游”文化,讓學生濡染榜樣人物的人格魅力

        古者學子從師受業(yè)謂之“從游”,胡瑗在湖講學時因愛生如子,“從游者數百人”。為加強榜樣文化建設,開設“胡瑗大講堂”,邀請將軍羅援,主持人白巖松、敬一丹,學者彭林、于丹、道德模范等來校傳播愛國理念、中華文化與道德觀念,活動自創(chuàng)辦以來,共邀請了30余名大家學者,舉行報告會30余場,參與師生達4萬余人次,師生反響熱烈。每年開展“五四青年獎章”“十佳大學生”“省優(yōu)畢業(yè)生”獲得者事跡宣講會,讓學生學習身邊同學的事跡。建立完善的師德評價、榜樣選樹體系,在教師職稱評審中實行師德評價一票否決制,教師育人情況與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目標直接掛鉤。設立胡瑗教師獎、陸增鏞教師獎、育人模范、我最喜愛的教師、“師德標兵”、三育人先進個人等評選,選樹了一大批師德高尚、師風純正的優(yōu)秀教師。學校領導親自示范,開設“從游茶約”心靈對話平臺,每月與學生代表開展深入談心,每年為新生做“書記校長話成長”報告。學校教師紛紛效仿,陸續(xù)增設“教授茶敘”“處長有約”等交流平臺,每年開展各類師生交流活動上百場。

        (三)做美文化標識,讓學生濡染良好文化環(huán)境的有形魅力

        湖州人文薈萃、文脈溫潤,產生了一千多名進士,十六位狀元,是革命家錢壯飛、海空衛(wèi)士王偉等人的故鄉(xiāng),更是湖筆的故鄉(xiāng)、絲綢的發(fā)源地、茶文化的發(fā)祥地。學校為此將湖州文化融入校園環(huán)境建設,建好沈行楹聯藝術館、狀元館等文化場館,向學生展示前賢君子情懷,成為傳播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根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特點對校園道路、樓宇、公寓、食堂等重命名,“立德、立功、立言”三路激勵師生追尋君子“三不朽”,四幢行政樓分別以“明達、明知、明禮、明德”命名,體現修身勵志的含義和校本文化內涵,“紅蓼苑”“弁風苑”“苕韻苑”“疊翠苑”“鷗波苑”等是三個校區(qū)學生公寓名稱,蘊含著濃厚的文化涵義,體現了高雅雋永、內涵豐富的文化特質。在校園交通要道、教學樓等顯著位置繪制“君子之風”主題墻繪,建設“君子園”主題公園;開設校園流動景觀項目,舉辦“君子四藝”風采展示活動,讓廣大學生置身優(yōu)雅美麗的校園環(huán)境中,在潛移默化中濡染“君子文化”的魅力。

        五、結 語

        孔子認為,“仁”是君子的核心,這是一種值得人們畢生追求的理想精神境界,他自謙即使自己也遠沒有達到“仁”的境界。但孔子同時說“己欲仁而斯仁至矣”,說明君子是一種理想人格,也是一種不斷追求理想的現實人格,正是這種對理想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理解,才使得“君子人格”歷經千年不衰,也正是因為追求理想本身的動人價值讓君子文化可以在高校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推行“君子之風”建設,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塑造出完美的“君子”,但通過推行“君子之風”,我們若可以讓更多的師生來關注君子文化,了解、認同君子文化,尊重民族文化,進而努力讓自己不斷追隨君子的腳步,將“君子之風”作為自覺追求,形成良好的個人風范,校園形成良好的風氣,并成為學校的一種風格傳承下去,那么這就是成功之處。

        [1] 錢穆.論語新解[M].北京:三聯書店,2016.

        [2]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趙復三,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3] 朱義祿.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4]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4-05-04).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4-10/11/content_10765449.htm.

        [5] 關于在各級各類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教黨[2014]40號)[EB/OL].(2014-10-17).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411/177847.html.

        InheritingtheMottoof“EducationforUse”,andConservingtheContemporary“GentlemanStyle”——HuzhouTeachersCollegebasedon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tocultivatestudents’socialistcorevalues

        ZHU Xiaofang1, PAN Mingfu2

        (1.Students' office,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2.College of Chinese,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t the core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demanded that it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urse of the young university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maintaining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he Confucian gentleman's personality contains the tradition of “Education for Moralit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 Yuan, a famous educato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came down with the similar idea of “Education for use”.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for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uzhou University, taking “Education for use” as its school motto, takes advantage of its centennial normal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national civilized units to integrate cultivation of civilizations with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s to give the Confucianism “Gentleman Style” a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it takes cultivating students’ “gentleman’s style” as the moral end of the project, so that students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goo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will help students to adhere to the Chinese cultural stand, firmly have confidence in our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gentleman personality;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Hu Yuan

        G641

        A

        1009-1734(2017)11-0102-05

        2017-10-22

        本文系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研究課題《厚植君子之風,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德育模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合研究》(16GXSZ013YB)、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項目《培育現代君子人格,構建高校一二三課堂協同的大德育體系》(JG20160176)成果。

        朱小芳,湖州師范學院黨委學工部長、學生處長,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責任編輯楊 敏]

        猜你喜歡
        君子文化學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玉、水、蘭:君子的三種譬喻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4
        君子無所爭
        趕不走的學生
        誰遠誰近?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學生寫話
        學生寫的話
        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丁香婷婷在线成人播放视频| 久久青草伊人精品|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大片|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av影院手机在线观看| 性高朝大尺度少妇大屁股| 天天av天天爽无码中文| a级福利毛片|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全|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站| 幻女bbwxxxx在线视频|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 av男人的天堂第三区|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日本熟妇人妻xxxxx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少妇av免费在线播放| 羞羞色院99精品全部免| 亚洲中文字幕午夜精品| 西西人体444www大胆无码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91色婷婷成人精品亚洲| 校园春色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亚洲va欧美va| 国产精品亚洲最新地址| 五月色丁香婷婷网蜜臀av|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午夜性刺激免费视频| 色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女主播在线观看| 午夜不卡av免费| 大胸美女吃奶爽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