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行者:普通人接觸到的創(chuàng)業(yè)理念,多數是占坑式創(chuàng)業(yè)。比如5000多個團購創(chuàng)業(yè),只剩下美團一根獨苗;幾百家參與的打車大戰(zhàn),很快就剩下嘀嘀一個在玩了,這種就是占坑,普通創(chuàng)業(yè)者玩這種創(chuàng)業(yè),成功概率只有萬分之幾,除了為創(chuàng)業(yè)多增加幾個分母之外,沒什么價值。
@托尼富:【2017年下一個微商風口在哪里?】龔文祥的回答:線下微商(地推+會銷+門店)是下一個最大風口。線下微電商趨勢就是以前線下營銷模式如直銷模式、會銷模式、社區(qū)促銷模式等,紛紛和微商結合,獲取粉絲及代理的成本低,投入產出比高。結論:線下微商是2017年最大的風口與紅利。
@龔文祥:剛才一個汕頭內衣老板過來,說他給好幾個內衣微商做代工,他們從徽商銷量為0到一個品牌徽商銷量年10個億只用了一年時間,包括林夕夢、幸福狐貍等。但最近一個月,突然就沒有工廠訂單了,如微商品牌幸福狐貍最高的時候同時汕頭有600個工廠供貨,工廠每天被罵出貨慢?,F在一個訂單都沒有了。就是所謂整個行業(yè)因為終端壓貨太多,透支得太厲害,短期行為,可能又一個行業(yè)在微商領域被做死了,如阿膠也是一個被微商做死的行業(yè)。
@TST活酵母總代林兒:微商行業(yè)歸根結底就是渠道壓貨太多,代理商賣貨能力差,葬送了一個行業(yè)的前途!留下了手里依然囤著大量貨的可憐微商創(chuàng)業(yè)者!做微商要選擇對的品牌,一定要注意終端市場和營銷策略!不要選擇老讓你壓貨的品牌,60%的產品真正到達顧客手中才是良性發(fā)展!
@老高聊電商:很多賣家都說:“我的貨非常好,但為什么就賣不出去,降價都不行?”你要思考一個問題,你的貨真得夠好嗎?好對了地方嗎?客戶買你的產品是為了滿足需求,現在競爭太大,能做好的都是滿足了客戶某方面精細需求的產品。大而全等于什么都沒有。
@巴山薯:購買產品時,是被零添加、純天然、自然放養(yǎng)、含有礦物元素等賣點給征服的嗎?我想說,不是!絕對不是,為啥?因為咱不懂原材料、生產技術和工藝。但我為啥又要注意還偏要買這類呢?只是為了向外人或自我心里標榜:我是一個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
@醉清風老楊:“把生意做大”是做生意最大的陷阱。之所以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做大”這個指標是每個人最容易看到的指標,不過是銷售收入、員工數量等最表面的參數??墒亲龃髮τ诳蛻趔w驗,員工成長和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真的有足夠的價值嗎?未必。在這個行業(yè),我的銷售規(guī)模至少是第二名的兩三倍,可是我們的客戶離不開我嗎?我們員工素質和發(fā)展是最好的嗎?我們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嗎?都不是!那做大還有什么用?
@魯振旺:這幾年周鴻祎講產品理念、互聯網思維、管理,都非常對,內容很精彩,我們很認可,但是360推出的科技智能產品,包括手機等,都不算成功,這說明了什么呢?理念即使是好的,成功也需要很多因素,周鴻祎在安全上很成功,不代表他在其他領域都是成功的,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假如不斷跨界,難度更大。
@王利芬:【丁磊一路趟出來的三條心得】1.做產品要超前,但同時也不能太超前;2.要身處有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的地方。我們當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把公司開在廣州,離香港近,這也讓風險投資銀行更愿找我們;3.別死在創(chuàng)新上。網易是比較穩(wěn)定的公司,沒大創(chuàng)新,這是因為我發(fā)現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死在創(chuàng)新上:其一,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是打著創(chuàng)新幌子做很多貪婪的事,無法兼顧,一旦產品毀了,不管百年企業(yè)還是新貴,都很難東山再起。其二,只求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不顧實際發(fā)展狀況。其三,求快不求精,看見對手做什么就按耐不住。我的互聯網思維中,“快”不特別重要,精益求精、打造極佳用戶體驗才最重要,你根本不要看對手怎么樣,他犯錯誤的時間有一大把,不要因追求速度,最后把自己搞死。過于強調時間窗口都是偽命題。
@歐陽千里:白酒是很特殊很特殊的產品,不管品牌是大是小,不管產地國內國外,不管香型是濃清醬兼,不管包裝華麗簡約,不管價格是高是低,它的功能都是相對單一的——醉。功能如此單一,卻存在成千上萬個品牌,這放在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是不可思議的,比如汽車,比如電器,比如化妝品,所以它的未來必然趨于整合再整合。
@Hermann中國零售微博:【2016年上海商業(yè)市場年度回顧及展望】上海新增購物中心204萬平方米,“小而美”購物中心比例下降,5萬平方米以上區(qū)域型購物中心有上升趨勢。2016年新入市有超過60%項目位于“外環(huán)外”,商業(yè)外圍化趨勢愈加明顯。遠郊商業(yè)以大而全的區(qū)域型購物中心為主,中心城區(qū)多為小而美社區(qū)商業(yè)。
@互聯網分析沙龍:【盤點2016各類型電商的大致現狀!】大淘寶電商:占了中國電商80%以上的市場;B2C電商:除了京東等少數幾個B2C,整個行業(yè)有影響力就剩下就十幾了;O2O電商:目前是最慘的電商行業(yè),全是倒閉及拿不到投資的消息;社交網紅電商:這個可是風口,但和大多數電商人沒關系……
@億歐:【黃若:電商下半場,追求效率才是最佳出路】追求規(guī)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下半場的機會只能是在效率的追求上。而追求效率人人平等,因為,規(guī)模不等于效率。秉承了中國人一貫作風,中國電商的效率還是很差的,將企業(yè)的發(fā)展重心放在追求效率上,才是最佳出路。
@電商報:【周鴻祎:做一個白癡級的產品經理】一篇寫得非常好的稿子,可以刷遍朋友圈,別人愿意為你轉發(fā),因為有共鳴,它一定了解用戶的心理。在我看來,要想成為優(yōu)秀的產品經理,我最大的心得是:學會用小白模式、傻瓜模式、同理心做產品,設身處地從用戶角度去設想。
@老馬自奮蹄:【淘寶賣家:若征稅,將至少漲價10%才能賺錢??!】一位賣家稱做淘寶店,必須要50%以上的毛利潤率才能賺錢,如果要征稅,50元的零售價,零售100元,減掉17元增值稅后,實際的毛利潤率是33÷83=39.75%,微利瞬間就會變成了虧損10%,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至少漲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