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鳴
【摘要】 網絡防火墻是部署在網絡安全域之間的屏障,它可以監(jiān)控和攔截域間的流量,實現安全防護。隨著數據中心網絡規(guī)模不斷擴大、業(yè)務數據日益增長,防火墻的安全作用越顯重要。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收集防火墻日志并進行分析,可以讓網絡防火墻的安全功能得以進一步利用和提升。
【關鍵字】 大數據 網絡防火墻 網絡安全 策略審計 安全感知
一、防火墻的傳統(tǒng)安全功能
網絡防火墻是數據中心一個必不可少的安全防護工具,負責網絡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和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 List)。網絡地址轉換用于隱藏私網IP和端口信息和地址復用;訪問控制用于防護服務器敏感端口和漏洞端口的非法訪問、非法掃描,以及控制各個安全域間的服務器或終端的訪問權限。
二、防火墻日志做策略審計和優(yōu)化
2.1防火墻策略審計需求
防火墻策略控制著安全域之間服務器或終端的訪問權限,它的有效性直接影響業(yè)務,必須定期檢查。每個業(yè)務和資產都有生命周期,資產或者業(yè)務的終止會讓對應的ACL策略變成無效策略,這些無效策略必須定期審計并刪除。每個網絡安全運維人員都有配置錯誤ACL的可能,這些錯誤可以通過審計發(fā)現。
2.2大數據助力防火墻策略審計和優(yōu)化
策略審計基本是通過檢查ACL配置實現。然而,通過大數據平臺收集防火墻日志并作分析,可以優(yōu)化審計或者實現新的功能:
1)對近期的訪問量進行排序,根據訪問頻率調整ACL順序,能有效減輕防火墻工作壓力。
2)通過防火墻的拒絕連接日志,發(fā)現錯誤配置。例如某個應用程序配置了錯誤的訪問目標IP,則會被防火墻攔截并產生大量防火墻拒絕連接日志,我們可以通過收集這些拒絕連接日志發(fā)現程序錯誤。
3)根據ACL的源IP和目標IP,對近期的訪問量進行搜索從而發(fā)現0命中策略,再去確認源IP或目標IP服務器是否下線,可以發(fā)現無效策略。
三、防火墻日志感知互聯網
防火墻的主要作用是負責訪問控制,攔截違反訪問策略的流量。在大數據平臺接收互聯網邊界防火墻日志后,我們不僅可以知道違規(guī)的流量,也可以感知互聯網IP,建立互聯網IP信譽庫,表1舉了幾個例子。
四、防火墻日志感知內網訪問
網絡防火墻日志中,大部分是建立連接和拒絕連接的告警日志。在長期收集日志后,對成功鏈接的日志根據源IP、目標IP進行統(tǒng)計,可以感知數據中心服務器間的業(yè)務訪問行為,從而建立安全訪問規(guī)則庫。對于違反訪問規(guī)則的日志,則發(fā)出告警,讓安全管理員對源IP服務器進行安全分析。如果數據中心有配置管理數據庫(CMDB),把IP與服務器名關聯起來,可以提升安全分析效率。
五、防火墻日志在挖掘攻擊鏈路的作用
現在的網絡攻擊越來越復雜和隱蔽,網絡入侵的發(fā)現和溯源需要多種安全設備告警的關聯分析。如果黑客在某個攻擊環(huán)節(jié)中采用0day惡意代碼,則很有可能沒有告警,從而無法還原整個攻擊鏈路,給溯源分析帶來困難。例如:黑客成功入侵服務器A后,通過IP掃描得知服務器A可以訪問服務器B,然后植入0day惡意代碼并成功控制服務器B。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能會發(fā)現服務器A有安全告警,服務器B有安全告警,但沒有找到A入侵B的安全告警。但無論攻擊再隱蔽,惡意代碼再難發(fā)現,只要服務器A訪問服務器B經過防火墻,訪問記錄是無法掩蓋的。我們可以通過防火墻日志完善攻擊鏈路,從而實現攻擊鏈路的溯源。
六、總結
網絡防火墻的傳統(tǒng)安全功能是隱藏IP信息和訪問控制。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收集網絡防火墻日志并進行分析,在策略審計、互聯網IP感知、內網安全感知、挖掘攻擊鏈路等方面提升安全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