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華
你的課堂,憑什么讓學生難忘
文︳張曉華
在蘇教版教材中,有一篇作家劉紹棠的《師恩難忘》,寫的是劉紹棠對他小學田老師的回憶。文章寫道,最讓作家難忘的,是田老師每講一篇課文,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拔以谔锢蠋熌抢飳W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币舱翘锢蠋煹囊粍t則故事,在劉紹棠幼小的心田,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讓他日后成長為作家。
同樣是在蘇教版教材,作家蘇叔陽在《理想的風箏》中懷念的劉老師是一名殘疾人。而讓作家難忘的同樣是課堂,是劉老師在課堂對自己的調侃:他在講到女媧補天造人的傳說時,笑著對我們說:“……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變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媧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一條腿的?!崩蠋煹脑捵尳淌依铩膀v起一片笑聲”。在寫了劉老師帶著學生放風箏后,蘇叔陽寫道: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shù)個粉筆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風箏。
田老師課堂上的故事讓人難忘,劉老師幽默的調侃也讓人難忘,而同樣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的課堂又憑什么讓學生難忘呢?
一堂語文課,我們需要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突破教學的重、難點,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可是,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難忘嗎?為提高教學效益,我們嘗試著改進教學設計,優(yōu)化教學手段,注重信息整合,課堂告別了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時代,有了多媒體,有了聲光電,課堂教學越來越現(xiàn)代化,也越來越“時尚”。可是,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難忘嗎?在教學過程中,關注雙基落實,注重素質培養(yǎng),關注優(yōu)秀學生,聚焦后進學生,向每一節(jié)課要效益,老師教得認真,學生學得刻苦??墒牵@樣的課堂,會讓學生難忘嗎?還有,講練結合,以讀代講,翻轉課堂,分步導學,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難忘嗎?我覺得,以上這些很可能都不會成為“讓學生難忘”的重要原因,甚至不會成為其中因素。
由兩位作家對老師課堂的回憶文字,我們發(fā)現(xiàn),讓學生難忘的課堂,首先沒有統(tǒng)一模式,它會因為老師的不同而不同。用一個個故事熏陶學生的課堂是難忘的,而用幽默詮釋不幸、樂觀向上的課堂也是難忘的。難忘的課堂其內容形式不同,卻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老師具有鮮明的個性與課堂風格。同時,讓學生難忘的課堂,一定還源自老師對學生的用心和發(fā)自內心的愛。在上面兩位作家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不論是對著學生娓娓而談的田老師,還是善意調侃自己殘疾的劉老師,他們面對著學生,是真正做到了眼中有人,心中有愛,將學生當成與自己平等的生命個體,所以,毫無保留,也毫不掩飾,真誠地與學生交流,用心地引導學生走進課堂學習的美好世界。正是由于老師真正愛著學生,才會有如此和諧的課堂境界。
回到上面的問題,我們的課堂讓學生難忘的,其實是曾經(jīng)在課堂上帶給他們的某種真切感受,這種感受在不斷累積之中,讓他們銘記一生。所以,身為一名師者,要時時提醒自己,我們的課堂將帶給學生怎樣的一種感受呢?為了這種感受的累積,我們又將如何走進每天的課堂之中?而當我們的課堂記在學生心中之時,我們也就陪伴著學生走向各自人生的遠方。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新城花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