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茂輝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
深化中俄經濟合作路徑研究
盧茂輝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如何創(chuàng)新中俄經濟合作方式,整合中俄經濟合作路徑成為中俄兩國間的共同話題。研究從中俄經濟合作關系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中俄經濟合作過程中現存的問題和阻礙,提出建立夯實中俄經濟合作的戰(zhàn)略共識,建立中俄經濟合作的新常態(tài)與新模式,完善中俄經濟合作的新機制等對策,為全面深化中俄經濟合作提供策略、路徑上的參考。
中俄經濟;合作路徑;機制;策略;新常態(tài);模式
近年來,俄羅斯明顯加強了與中國經貿合作力度,中國也相應地提出了“一帶一路”戰(zhàn)略,這些為中俄經濟合作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在理論界,當前正在進行一場思想和模式上的變革,如何構建中俄經濟合作新途徑,深化中俄經濟合作路徑研究,為開拓中俄合作新領域,尋找中俄經濟合作增長點成為新的任務和價值目標,可見研究中俄經濟合作路徑具有現實意義。
中俄經濟合作繼承于傳統(tǒng)的中蘇經濟合作,同時也受中俄兩國間歷史與文化的深刻影響??梢钥陀^地講,中俄經濟合作歷經坎坷,同時中俄經濟合作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取得一系列中俄經濟合作成果的同時,也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少的阻礙。如果不能系統(tǒng)分析制約因素,則會造成認不清中俄經濟合作的實質,也難于處理和化解中俄經濟合作的各方面問題和矛盾,進而影響中俄經濟合作的深化。
1.1 中俄經濟合作落后于政治合作
中俄兩國之間的政治合作已經達到了戰(zhàn)略伙伴的高度,而經濟合作方面明顯落后于政治合作,中俄經濟合作當前既存在著波動性的問題,同時也存在中俄經濟合作基礎不牢的問題。這是由于中俄經濟合作規(guī)模長期集中在資源類產品和初級加工產品的流通,導致中俄經濟合作結構單一,既不能與中俄兩個大國的國際身份相對應,也不能與中俄兩國的政治親密程度相契合。特別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后,俄羅斯受到了國際普遍的制裁,導致俄羅斯國內市場動蕩,經濟結構調整受限,兩國經濟合作的路徑受阻,中俄經濟合作的發(fā)展速度不能達到預期水平。
1.2 中俄經濟合作路徑欠缺
中俄兩國有漫長的邊境線,歷史上也有過幾個階段長短不一的“蜜月期”,但是從歷史的角度觀察,中俄經濟合作一直存在路徑上的不足和欠缺。長期以來中俄經濟合作的背后——政治互信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俄羅斯歷史存在的“東方出??凇焙汀包S俄羅斯”意識在俄羅斯還有一定的依存,導致中俄經濟合作和深層次整合一直難于開展。俄羅斯在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建設上嚴重不足,特別是在政治上存在一定的“波動性”,這會使中俄經濟合作產生“抓快錢”的心理,中俄經濟合作長期徘徊在初等層面,導致中俄經濟合作和整合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1.3 中俄相互投資數量與水平不足
中俄深層次經濟合作的標志是相互之間的投資數量和投資水平,當前這方面還存在數量不足、水平較低的實際問題,這樣的狀況既不能反映出中俄兩國間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實際,也不能有效帶動中俄兩國經濟的增長。要看到中俄兩國關系既需要政治間的互信,同時也需要經濟上的互補,而作為經濟合作的標志——相互投資沒有水平和數量的保障,會導致中俄經濟合作關系將被蒙上不可逾越的“玻璃門”,既不能與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發(fā)展需要相適應,也不能與中俄兩國社會與經濟發(fā)展主題相一致。
根據上文對中俄經濟合作的現實性、問題性分析,在建設面向新世紀中俄經濟合作關系的進程中應該有針對性措施、戰(zhàn)略性眼光,通過中俄經濟合作領域的擴寬,進一步挖掘中俄經濟合作路徑的潛力,真正開展中俄經濟的全方位多層次合作,這是構建新世紀大國間新關系,建設具有生命力的中俄經濟合作模式的關鍵所在。只有通過中俄經濟合作途徑和方式的不斷建設,才能建立起中俄經濟與政治的共同體,凝結中俄經濟、文化與政治的資源和優(yōu)勢,更有力地促進中俄兩國和世界經濟的成長與進步。
2.1 建立夯實中俄經濟合作的戰(zhàn)略共識
中俄政府和人民必須以建立其兩國政治互信、經濟合作、戰(zhàn)略支撐的共識和認知,通過中俄經濟合作牽頭,進一步密切兩國的政治、文化、國際等相關領域和空間的互動,這是新時期中俄兩國建設具有標志性、代表性大國間新關系的前提與基礎。作為經濟基礎的中俄經濟合作,必須要以良好的社會認同和政治互信為前提,兩國間要努力為中俄經濟合作關系的優(yōu)化和提升提供良好的依托和保障,不斷為中俄經濟合作提供新的能量和動力,不斷豐富中俄經濟合作的路徑,充實中俄經濟合作的內涵,并以中俄經濟合作為平臺,建立起中俄深層次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同時,中俄經濟合作路徑也需要發(fā)揮出自身的主動作用,通過經濟合作的深化不斷推動兩國民間、政府、組織之間的良性互動,擴大中俄合作的范圍,減少合作的阻礙,為中俄全面合作提供健康的基礎和不懈的活力。
2.2 建立中俄經濟合作的新常態(tài)與新模式
從長遠角度看,中俄經濟都面臨從現有模式和發(fā)展狀態(tài)轉型為高效率、高產出、高附加的新型模式與狀態(tài)的任務和需要,因此必須在傳統(tǒng)資源合作、電力合作、農業(yè)合作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整合,統(tǒng)籌中俄經濟結構和區(qū)域發(fā)展優(yōu)勢與資源,建立起中俄經濟合作的新常態(tài)與新模式。當前要找準中俄經濟合作模式發(fā)展的切入點,建立起中俄經濟合作的政策、資金和資源平臺,在傳統(tǒng)領域進一步開發(fā)出化石類資源的深層次加工、農林資源合作、長距離高電壓輸電項目等戰(zhàn)略性經濟合作產業(yè),擴大中俄經濟合作的基礎,整合雙方的資源,利用地域優(yōu)勢、政策優(yōu)勢建設好中俄經濟合作的示范園區(qū)和開發(fā)園區(qū),真正將雙方優(yōu)勢和潛力做到有機地整合,互通有無、集聚融合、聯合開發(fā)、協(xié)調發(fā)展,形成中俄經濟合作的新型發(fā)展模式,確立以遠東哈巴羅夫斯克、濱海海參崴、布里亞特、哈爾濱、滿洲里、沈陽、大連為中心的中俄經濟合作新節(jié)點,通過節(jié)點城市的中俄經濟合作新探索,找尋中俄經濟合作的新契機,形成中俄經濟合作的增長點和長期發(fā)展的新模式。
2.3 完善中俄經濟合作的新機制
當前中俄經濟合作機制具有完善的空間,適應中俄經濟合作實際的新體系和新框架,還有待于雙方的進一步挖掘和開發(fā)。當前要在中俄經濟合作中強化共贏的理念,將中俄經濟合作看作是兩國經濟發(fā)展的前提,是兩國穩(wěn)定的先決條件,是好鄰居間相處的共識。要通過中俄經濟合作的具體活動和產品,積極進行中俄經濟合作成果的宣傳,增加中俄政府、社會對經濟合作的認同,使中俄兩國人民認識到中俄經濟合作新機制建設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同時讓新的合作機制得以迅速建立和生長。新機制的完善要重點解決中俄經濟合作中不平衡、不穩(wěn)定的問題,要在新能源、新技術方面加強機制創(chuàng)新,通過機制的進一步優(yōu)化,將中俄經濟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和水平。
中俄走向全面經濟合作是中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和俄羅斯“新經濟”建設戰(zhàn)略的國家意志和發(fā)展趨勢多凝結的必然,是區(qū)域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一體化的重要代表,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據著核心地位。當前中俄都有內部發(fā)展、外部擴展的核心需求,只有建立范圍更廣、領域更寬闊、層次更多樣的中俄經濟合作體系,才能夠適應兩國的發(fā)展需求。因此,要繼續(xù)以戰(zhàn)略的高度看待中俄經濟合作這一極具生命力和聚焦力的話題,推進中俄經濟合作模式、路徑的不斷優(yōu)化,在更好促進中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同時,將中俄的合作推向更為深入、更為廣泛的層面。
[1] 曲文軼.深化中俄經濟合作:未來方向、實質約束與政策含義[J].中國市場,2011,(29):120-126.
[2] 田春生.中俄經貿合作關系新析——經濟利益的視角[J].俄羅斯研究,2010,(01):31-40.
[3] 劉宗義.“中俄經濟合作與國際經濟體系轉型國際研討會”綜述[J].國際展望,2010,(05):184-188.
Deepening the study of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path
LU Mao-hu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rbin 150025, China)
How to create the mode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e the path of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topic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nsensus of consolidating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establishing the new normal and new model of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sounding new mechanism of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Sino-Rus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Sino-Russian economy; Cooperation path; Mechanism; Strategy; New normal; Mode
2016-12-18
盧茂輝(1976-),男,講師,碩士。
F125
B
1674-8646(2017)03-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