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寬
大連市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國省干線路面改造工程安全設施設計原則
郝旭寬
大連市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本文對大連市國省干線公路安全設施設置的典型問題進行研究,對多條國省干線開展實地調(diào)查,詳細分析安全設施存在的典型問題,并最終提出國省干線路面改造工程安全設施設計的基本原則。
路面改造;設計原則
1)指路標志。以大連地區(qū)為例,國省干線與縣級公路平面交叉時,交叉口兩側基本都設置了道路告知標志,小部分還設置了預告標志;國省干線與鄉(xiāng)級公路平面交叉時,大部分都設置了道路告知標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與縣級道路平面交叉,預告標志、確認標志比較缺乏;2)現(xiàn)有的道路告知版面信息存在不連續(xù)、內(nèi)容不規(guī)范等問題?,F(xiàn)有的道路告知標志雖然版面尺寸不一,但在工程上仍然具有利用價值。
2)禁令、指示、警告等標志。國省干線的禁令標志、指示標志、警告標志設置較為齊全;禁令標志中的“停車讓行標志”,大部分被交等級路路口已經(jīng)設置;指示標志中“人行橫道標志”大部分人行橫道前都已設置;“村莊”、“急彎”、“陡坡”等危險路段大部分設置了相應的警告標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禁令標志中“最高限速標志”設置不全;2)部分危險路段缺少相應的警告標志,如學校路段缺少“注意兒童”和“注意行人”警告標志;3)部分現(xiàn)有標志安裝位置不合理,或者版面內(nèi)容與實際地形不符合;4)現(xiàn)有部分標志立柱沒有貼反光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國省干線現(xiàn)有標線設置基本齊全:二級路主線基本都設置了中心單黃線、兩側道路邊緣線;一級路主線設置了中心雙黃線、車行道分界線、車行道邊緣線;在急彎、無信號燈交叉口等危險路段設置了振動減速標線;在主要交叉路口等位置進行了標線渠化。但也存在如下問題:1)二級路橋梁上的標線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有些畫的單黃實線,有些畫的單黃虛線;2)平交道口沒有進行優(yōu)化;3)部分村屯路段中心線施劃的是單黃虛線。
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現(xiàn)有路側護欄防撞等級、防撞高度等基本符合規(guī)范要求,但仍存在如下問題:1)在有安全隱患的路段(河流、懸崖、深谷、深溝等)有遺漏現(xiàn)象;2)路側護欄與橋梁連接段僅以圓端頭結束,或者無銜接;3)一級公路中心無中央分隔設施,采用的是雙黃線分離對象車流,根據(jù)新規(guī)范及遼寧省“十三五”普通干線公路技術政策規(guī)定:一級公路應采用兩塊板斷面形式,個別達不到規(guī)范要求的路段應設置必要的防護和安保設施。
原國省干線道路兩側都設置了柱式輪廓標,新提級的國省干線道路兩側基本都沒有設置柱式輪廓標;絕大多數(shù)橋梁上沒有設置附著式輪廓標。
國省干線沿線兩側被交小道口絕大部分均設置了道口標柱,小道口寬度2-10米不等,路面類型有土路、水泥混凝土路、瀝青路等,道路通向家門口、大棚區(qū)、村屯、廠區(qū)等,道口兩側分別設置了1根或2根道口標柱,道口標柱的結構形式大部分是鋼筋混凝土,也有部分是鋼管形式。
1)指路標志。國省干線與縣級道路平面交叉時,完善平面交叉預告、確認標志。能夠利用基礎、立柱、橫梁的現(xiàn)有告知標志,可采取更換指路標志版面的方式,無法利用的原有告知標志,進行拆除重建;國省干線與鄉(xiāng)級道路平面交叉時,根據(jù)指路信息的聯(lián)系性和版面信息的規(guī)范性,對現(xiàn)有告知標志進行調(diào)整。
2)禁令、警告、指示標志。路面改造工程中,禁令標志的設計主要為停車讓行標志的增補和限速標志的完善。停車讓行設置于交叉口次要道路路口,限速標志的完善應綜合考慮全路段的線形指標、急彎、陡坡、村屯、學校等危險路段,對部分不合理標志進行調(diào)整,局部需要增設限速標志的路段應增設相應的標志。
警告標志大部分利用,部分不合理標志進行調(diào)整,局部需要增設警告標志的應增設相應的警告標志,人行橫道警告、注意兒童標志建議采用V類熒光黃綠。
指示標志主要為人行橫道指示標志。人行橫道指示標志表示該處為人行橫道,設在人行橫道兩端適當位置,并面向來車方向。該標志與人行橫道標線同時使用。
路面改造工程中,原有標線完全破壞,因此所有的標線需要按照原有標準進行恢復設計,并進行優(yōu)化。設置原則如下:
1)二級公路主線標線設置中心單黃虛線、兩側車行道邊緣線等,小半徑圓曲線、豎曲線、村屯等路段施劃中心單黃實線,交叉口處斷開10-15米;一級公路主線標線主要設置中心道路邊緣線和兩側同向車行道分界線、道路邊緣線;其它標線還包括橋梁標線、人行橫道線、導向箭頭、導流線、停車讓行線、減速讓行線等。
2)在無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人行橫道、陡坡、小半徑曲線等危險路段提前設置三道減速標線。
3)國省干線與鄉(xiāng)級及以上道路交叉時,交叉口做渠化設計,其村級及其它公路原則上不做渠化設計,個別道路根據(jù)交通流量及路面寬度等可以重點考慮;
4)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整體式斷面必須設置中間帶,中間帶由中央分隔帶和兩條左側路緣帶組成
(1)路側護欄。對現(xiàn)有使用情況完好,滿足防撞等級要求的護欄進行利用,其它護欄視具體情況按下述原則處理。
路側護欄遺漏路段。本項目路側護欄設置基本齊全,僅局部段落未設置護欄,存在安全隱患,本次設計予以補充,補充原則如下:
a.路基填方高度大于3米、擋土墻高度大于2.5米的路段。b.路側有江、河、湖、海、沼澤、航道等水域的路段。
既有護欄上下游與橋梁連接處圓頭式端頭改造。既有護欄上下游與橋梁(防撞墻)間采用圓頭式端頭銜接,或護欄與橋梁之間沒有銜接的,按照既有護欄與橋梁銜接改造(有橋頭堡的橋梁除外),改造形式為整體受力式,并保證強度和剛度過渡?;静捎米o欄板與現(xiàn)有橋梁防撞墻直接搭接的方式,波形板與鋼筋混凝土墻采用膨脹螺栓連接。
鋼護欄立柱貼膜。為保證防護路段的夜間行車安全,對原有立柱未貼膜的、新增或改造的波形梁護欄全部進行貼膜處理。
(2)一級公路路段增設中央分隔帶護欄。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要求需要對采用雙黃線分隔對向車流的一級公路進行改造。采用中央分隔帶護欄和兩側各50厘米的路緣帶組成中間帶,在一級公路中代替原雙黃線分隔對向行駛車流。
對于新提級的國省干線全線新增柱式輪廓標,原國省干線現(xiàn)有柱式輪廓標全部利用;原有鋼護欄式輪廓標完全利用;新增鋼護欄增設附著式輪廓標,間距24米;橋梁上增設橋梁式輪廓標,間距8米。
將被交等級路和重要通屯路上的原有道口標柱全部更換為鍍鋅鋼管形式,鋼管外側貼紅白相間的反光膜4道。
調(diào)查表明,設置合理的安全設施可以消除安全隱患,保障行車安全,減少交通事故,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和便捷性。本文通過對大連市國省干線公路安全設施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并評價,對安全設施設置的典型問題進行研究,最終總結出大連市國省干線路面改造工程安全設計的基本原則。
[1]劉勇.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交通標志改造工藝探析[J].交通標準化,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