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虞
杜甫有詩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彼坪跞耸篱g的萬事萬物會隨我們的心理變化而變化。當我們生氣時,看一切事物都覺得可恨、可憎;當我們傷心感嘆時,看一切事物都覺得可悲、可泣;當我們笑逐顏開時,看萬事萬物都覺得可喜、可樂。所以,一個人的不同心態(tài)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zhì)量。
淡泊,不是消極避世、與世無爭,不是什么都無所謂,無所作為。淡泊是指做人要謹慎處世,不為功利所累。
一個人在激烈的競爭中,把心事用在功利上,忽略了生命中其他寶貴的東西,往往會迷失本性,如莊子說的“歡于濁水,而迷于清淵”,無窮的欲望必然會導致悲慘的后果。
淡泊,就是要知足?!暗溎笥诓恢?,咎莫大于欲得”,過于執(zhí)著追求名利的人,其損失一定很大。只有知足,適可而止,才不會走向另一個極端。知足是洞察人間百態(tài)、看透世事無常的一種大徹大悟后的坦蕩胸懷。
淡泊,就是要低調(diào)做人,與人相處謙虛謹慎。低調(diào)是“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即先行動把事情做好做完,目的達到了,才說出來,不夸夸其談、只談不做;對成功與失敗寵辱不驚。莊子說過:“人取其先,我取其后?!辈粻幭?,不恃才傲物,取得成績時不炫耀,學會感謝,學會分享。
淡泊對老年人來說,主要是做到“三忘”和應(yīng)對好“三天”。
“三忘”指忘記過去的恩恩怨怨,不再“想當年”;忘記自己的年齡,不知老之將至,不自憐“夕陽近黃昏”;忘記疾病,有病服藥醫(yī)治,不太放在心上,泰然處之。“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老年人要對昨天的失意和坎坷看得淡,想得開;要看重現(xiàn)實,過好今天,珍惜今天的幸福;對明天不盲目追求,把握現(xiàn)實,可以開創(chuàng)美好的明天。
《詩經(jīng)》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碧故幨帲褪且环N淡泊的心境,永遠保持樂觀情緒,保持身心健康。反之,整天憂心忡忡,患得患失,愁眉苦臉,會憋出病來。因此,我們說淡泊心境是快樂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