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探析
        ——以請求權基礎分析法為視角

        2017-03-07 12:50:16張春龍
        湖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法律思維

        張春龍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南京 210046)

        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探析
        ——以請求權基礎分析法為視角

        張春龍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南京 210046)

        從清末開始,我國繼受德國民法理論已經(jīng)一百多年了,但長期以來,我國一直缺乏一套規(guī)范、嚴謹、實用的民法案例分析方法,許多案件一審、二審結果差異極大,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官法律思維模式的不同,怎樣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呢?請求權基礎分析法是一個具有極強實踐意義的民法案例分析方法,其從積極、消極兩個方面檢索請求權成立的基礎,為當事人尋找到合適的法律依據(jù)提供了極佳的路徑選擇,也保障了法官思維的統(tǒng)一性與案件裁判的妥當性。通過對該請求權基礎分析法的理論分析做出分析,進而演示該方法在具體案例中的運用。

        法律思維;請求權基礎;抗辯;抗辯權

        一、法律思維與請求權基礎分析法

        在一些民事繼承糾紛中,債權人通常以“父債子還、天經(jīng)地義”的生活經(jīng)驗為由,要求繼承人償還債務,而法律人則會考慮其子女是否愿意繼承被繼承人遺產(chǎn),繼承遺產(chǎn)的范圍,并以繼承人實際繼承的財產(chǎn)為限,對債權人負擔責任。為何會出現(xiàn)此種差異呢?原因在于債權人依據(jù)的是我國傳統(tǒng)的道德倫理與生活經(jīng)驗進行思維,即經(jīng)驗思維,而法律人所進行的是法律思維,何為法律思維?王澤鑒先生認為法律思維是指“依循法律邏輯,以價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論證,解釋適用法律”。[1]鄭成良先生認為,法律思維是指嚴格遵循法律本身的形式邏輯(包括法律的規(guī)范、原則和精神),在此基礎上來分析案件,適用法律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2]從學者對法律思維的定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法律思維的共同點:第一,法律規(guī)范是法律思維的前提,法律思維離不開法律規(guī)范;第二,法律思維以價值判斷為導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第三,法律思維是一種程序性思維,以保障裁判結果的正當性。

        第一,法律思維的規(guī)范性。法律思維以實定法規(guī)則為基礎,是一種規(guī)范性思維,而不是隨意性的思維。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整套嚴謹、規(guī)范的法律概念、制度、體系規(guī)則,法律思維正是建立在對國家整套法律制度的理解掌握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法律思維的邏輯性?;魻柲匪拐f“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jīng)驗”這并不是說要否定法律本身的邏輯性,任何一個判決結果在出來之前都必須要經(jīng)過充分、嚴謹?shù)倪壿嬐评?,同時也要尋找出現(xiàn)有的實體法規(guī)范依據(jù)。法律思維在強調(diào)邏輯推理的同時,也應注重價值判斷,否則過分注重形式合理性,就可能導致機械法學。著名的四川“瀘州遺贈案”若嚴格按照法律形式合理性標準,認定遺贈合同有效,則嚴重背離了民法善良風俗的基本原則,此時,只能犧牲法律的邏輯合理性以維護法律所追求的價值理念。當然,純粹進行價值判斷又會導致法官自由裁量權過大,使裁判結果失去準繩。所以在進行法律思維時,不能僵化機械的理解法條,進行法律推理,亦不可完全以價值判斷代替實體法依據(jù),而應當以邏輯思維為主,輔以價值判斷、經(jīng)驗思維;第三,法律思維的程序性。法律思維區(qū)別于道德思維、經(jīng)濟思維等顯著的特點在于其注重程序正義。在裁判個案之前,必須按照法定程序聽取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解,對證據(jù)進行成分的質證,在裁判案件時,必須嚴格按照司法三段論解釋、適用法律。

        請求權基礎分析是一種從當事人提出的請求給付的內(nèi)容開始,通過考察現(xiàn)行法,最終發(fā)現(xiàn)支持該請求的請求權基礎,結合司法三段論在確定案件事實與請求權基礎后通過涵攝做出裁判。作為民事案件的分析方法,在思維過程中,該種方法強調(diào)的是要找到實體法規(guī)范依據(jù),在找法的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檢測順序,以避免在檢討某特定請求權基礎時,受其它法律規(guī)范的影響。這種思維方法不僅體現(xiàn)了法律思維的規(guī)范性、邏輯性,更講究體系性思維,即保障了案件裁判結果的公正,也體現(xiàn)了法律人法律思維的嚴謹。

        二、請求權基礎分析法

        請求權基礎分析法是指通過尋求請求權基礎,將小前提歸入大前提,從而確定請求權是否能夠得到支持的一種案例分析方法。[3]其基本構造為“誰得向誰(確定發(fā)生爭議的權利主體),依據(jù)何種法律規(guī)范(確定請求權基礎),主張何種權利(確定給付的內(nèi)容)”,因此,分析案例的關鍵是尋找到支持一方當事人向他方當事人有所主張的現(xiàn)行有效的法律規(guī)范。該法不僅從積極方面考察當事人的請求權基礎是否成立,還要從消極方面考察對方當事人是否享有有效的抗辯事由,因其考慮問題全面徹底、邏輯清晰,而被德國法學界推崇備至。

        (一)請求權基礎結構分析

        正確分析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是正確解決案件的有效保障,以可否獨立作為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為標準,法律規(guī)范可以分為完全性法條和不完全性法條,前者能夠獨立作為請求權基礎,該種法條通常包括法定事實構成和法律后果兩個要素。以《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guī)定為例,其中,該法條前半句規(guī)定屬于法定事實構成,后半句規(guī)定則屬于法律后果,此類具備法定事實與法律后果的法條既是完全性法條。而后者則是指不能夠獨立作為請求權基礎依據(jù)的法條,其往往缺乏法定事實或者法律后果,只能以“非獨立性的附屬規(guī)定”身份存在于法條之中,其主要功能在于對一些法律概念進行明確或者補充,如《合同法》關于不可抗力的規(guī)定。此外,還有一些主要功能在于對其他法條進行說明或者限制的不完全性法條,這類法條只能跟其他法條結合適用,否則難以發(fā)揮其規(guī)范功能。如《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了一方當事人在遭受欺詐、脅迫等使之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所簽訂的合同,受害方享有撤銷權,具備法定事實與法律后果,因此該法條是完全性法條,可以獨立作為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但法院在適用這一條時,無可避地還要援引《民通意見》第六十八至七十二條,對何為欺詐、脅迫進行認定。

        (二)請求權基礎分析方法的具體步驟

        請求權基礎分析方法在適用中通常按如下順序:1.發(fā)現(xiàn)請求權:主要在于初步審查原告是否享有請求權,若享有,即準許立案;2.判斷請求權性質:請求權基礎分析法只適用于給付之訴,若是確認之訴或者形成之訴則只能適用其他方法;3.檢索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初步鎖定是哪一種類型的請求權,排除一些對案件不符合的請求權;4.構成要件分析:確定該請求權基礎后,分析該請求權基礎的構成要件;5.歸入(涵攝):將具體的案件事實與構成要件結合,以獲得一定的裁判結果;6.檢索是否存在抗辯權或者抗辯事由。

        (三)請求權基礎的檢索順序

        確定爭議案件事實后,下一步通常就是尋找請求權基礎,而不同訴訟請求,其請求權基礎及其構成要件也差異極大,加之民事法律規(guī)范種類多樣,怎樣快速、準確地找到適合案件的請求權基礎,不僅對律師來說是個難題,對一些法官來說,往往也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法律工作。一般地講,請求權基礎的檢查應依下列順序進行:第一,契約請求權;第二,類契約請求權;第三,無因管理請求權;第四,物權請求權;第五,占有保護請求權;第六,不當?shù)美埱髾?;第七,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第八.其他請求權①王利明先生的請求權檢索順序與王澤鑒先生的檢索順序略有差別,他認為請求權檢索順序為:1.合同上的請求權;2.締約過失請求權;3.無因管理請求權;4物權請求權;5不當?shù)美埱髾嗪颓謾鄵p害賠償請求權。主要差異在于兩點:第一,王利明先生認為第二步僅為締約過失請求權,而王澤鑒先生認為不僅包括締約過失,還應包括無權代理以及撤銷錯誤意思表示。第二,王利明先生認為不當?shù)美c侵權損害賠償無順序上的先后,王澤鑒先生則主張應先考慮不當?shù)美笤贆z索侵權,筆者同意后者的觀點。。之所以依上述順序進行檢索,主要是因為在前的請求權基礎的成立與否往往直接影響在后的請求權基礎,為了避免在檢討某一請求權基礎時,受到其他請求權基礎的影響以及節(jié)省時間、精力等,一般應當按此順序檢索。

        第一,契約上的請求權②根據(jù)《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有關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等身份協(xié)議不適應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因此有關身份協(xié)議的效力只能適用《民法通則》關于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規(guī)定。。在運用請求權基礎分析法分析案件的過程中,首先應考慮契約上的請求權基礎是否成立,因為契約關系的存在對其他請求權有影響。一般來說,成立契約上的請求權則其他請求權往往不能成立,當然加害給付例外(《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反之,契約上請求權基礎的不成立,往往是其他請求權基礎成立的前提。1.對類契約請求權的影響。按照契約關系的建立過程,一般契約關系成立后,類契約關系往往不成立;2.對無因管理請求權的影響。“約定或者法定的義務”是構成無因管理的基本要件,如果當事人之間存在有效的合同關系如委托,管理人是基于委托合同而對被委托人的事物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其義務來源于當事人之間的有效約定,則無因管理請求權不成立;3.對物權請求權以及占有保護請求權的影響。按照物權法的基本原理,第三人沒有法律依據(jù)而占有他人財產(chǎn),所有人或占有人可以要求其返還財產(chǎn)或者恢復占有,如果第三人是基于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而占有他人的財產(chǎn)如租賃,則所有人或者占有人不得主張物權返還請求權或占有恢復請求權;4.對不當?shù)美埱髾嗟挠绊?。若當事人獲得利益是基于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則其獲得利益自然具有法律上的原因,其行為因此也不可能構成不當?shù)美?.對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影響。結合《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第一句的規(guī)定與該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若贈與人不是故意不告知或保證無瑕疵,贈與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外,從舉證責任的角度看,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要求證明行為人有過錯,有時受害人比較難以舉證,而有合同關系存在時,直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不需要證明對方有過錯,減輕了舉證責任,對受害人來說亦很重要。

        第二,類契約請求權。之所以將類契約請求權放在契約請求權之后檢索,主要是因為此處所探討的關于類契約的問題一般在檢查契約請求權是否成立時均已有所涉及。[4]

        第三,無因管理上請求權。1.對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影響。前已分析,不當?shù)玫某闪⒁浴皼]有合法根據(jù)”為要件,而無因管理的成立,恰恰使本人獲得了法律上的根據(jù),因此,當事人之間一旦成立無因管理,則不當?shù)美床荒艹闪ⅲ?.對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影響。擅自干涉他人事務是對他人權益的侵犯,應屬侵權行為,但為鼓勵互助義行,在必須的限度內(nèi)適當介入他人權利范圍,法律賦予其違法阻卻性,無法律上原因干涉他人實務也因此而不構成侵權行為。在無法律上原因干涉他人事務時,若構成無因管理,則損害賠償請求權不能成立。

        第四,物權請求權。1.對占有保護請求權的影響。物權請求權之所以應當在占有保護請求權之前檢索,筆者認為主要基于兩點原因:第一,當物權遭受侵害時,行使物權請求權更符合人們通常的思維習慣。第二,物權遭受侵害時,所有權人雖然也可以依據(jù)占有保護請求權要求非法占有人返還原物,但物權同樣也具有此功能,除此之外,物權請求權也可以對抗非法的占有,其效力范圍更廣;2.對不當?shù)美埱髾嗪颓謾鄵p害賠償請求權的影響。不當?shù)美颓謾鄵p害賠償成立與通常均與物權變動有關,例如,甲于10月1日,將自己的相機買與乙,約定價金1萬元,乙交付價金后,甲表示希望借用幾日,乙答應了甲的要求。數(shù)日后,甲將相機賣給了丙。若物權不變動,乙未取得相機所有權,甲出賣相機的行為屬于有權處分,不構成不當?shù)美蛘咔謾?,乙此時只能依合同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若物權發(fā)生變動,乙取得了相機的所有權,則甲出賣相機的行為侵害了乙的物權,乙可以行使物權請求權,同時甲出賣相機的行為也構成了不當?shù)美c侵權,乙也可以行使不當?shù)美蚯謾嗾埱髾唷?/p>

        第五,占有保護請求權①有觀點認為應當將物權請求權與占有保護請求權放在一起同步考慮,筆者不同意此種看法,無論從其本身性質、構成要件、還是保護力度上看都應當分開檢索。參見李慧怡.法律思維探究——以請求權基礎分析法為視角[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43.。我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guī)定了占有保護請求權,此處的占有僅僅是一種客觀事實,占有本身不是權利,但占有本身體現(xiàn)了物之歸屬秩序,其立法目的是為了維護現(xiàn)實的占有秩序的穩(wěn)定,促進物盡其用,不管是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都受本條保護。當物之占有人不是所有人時,如租賃合同的租賃人、保管合同的保管人等對租賃物、保管物的占有受到侵害,租賃人、保管人不能主張物權請求權,但可以依據(jù)《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要求侵奪人返還原物、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六,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在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前進行檢查②在不當?shù)美埱髾嗯c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發(fā)生競合時,有學者指出不當?shù)美埱髾鄳谇謾鄵p害賠償請求權之后檢索,法國司法實踐既如此。只有原告不能提起其他任何訴訟時,才準許以不當?shù)美麨橐罁?jù)提起訴訟。參見:張新寶、郭明龍.侵權責任請求權與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關系[J].私法.2008,(00):5?!斗▏穹ǖ洹返?376、1377條只規(guī)定了給付型不當?shù)美?,權益侵害型不當?shù)美怯煞▏膶W說和判例所創(chuàng)造的,在嚴格遵守制定法的大陸法系國家,當然應該首先考慮制定法的規(guī)定以防止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適用范圍的過于擴大致使其他制度喪失其規(guī)范技能。參見王澤鑒.債法原理(二)·不當?shù)美鸞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257。因此在法國先考慮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我國《民法通則》對不當?shù)美?guī)定了一般條款,為二者的競合提供了制度依據(jù)。,主要基于以下兩點原因:第一,從責任的構成要件上看,不當?shù)美灰环将@得利益、一方受有損失、獲利與受有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以及沒有法律上的原因,獲益方若想免責,由其承擔獲益有法律上的依據(jù)的舉證證明責任,相比之下,侵權責任的構成與不當?shù)美叭齻€構成要件基本一致,即侵權一方通常也會從侵權行為中獲益,另一方受有損失以及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但侵權責任的承擔還要求受害人證明行為人具有過錯,而恰恰有些案件要證明行為人具有過錯并非易事;第二,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經(jīng)常與前述請求權發(fā)生競合,將其放在其后,起兜底作用,也使得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變得更加嚴密。

        第七,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該項請求權檢索之所以應當放在最后,是因為其他請求權基礎可以與其競合并存,也不會阻礙其他請求權基礎成立。

        第八,其他請求權。民法上的請求權除了以上幾種之外,還包括《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guī)定的遺失物拾得人保管遺失物支出的必要費用請求權,以及原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時,拾得人的請求權。

        請求權基礎分析法有兩個優(yōu)點:第一,該方法在尋找請求權基礎時全面考慮各種法律規(guī)范,按照請求權基礎的檢索順序逐一檢索每一個請求權基礎,因此很少會遺漏請求權;第二,在檢索請求權基礎時,是從請求權基礎能否成立積極要件與是否存在抗辯權消極要件兩個方面進行,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抗辯權,以保證當事人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請求權基礎作為其行使權力的依據(jù)。采用該方法對具體個案進行分析時,對于初學者來說,通常應當按照請求權分析法的每個步驟逐一檢索,不能直接得出結論[5]。但該方法只是一個學理上的方法,其最主要的功能在于為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研究、分析案例提供一個具體的、統(tǒng)一的思維模式,該方法不是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裁判方法,也不具有強行性[6]。在解決糾紛過程中,檢索內(nèi)容和順序有一定區(qū)別也未嘗不可。

        三、抗辯與抗辯權

        (一)抗辯與抗辯權的區(qū)別

        抗辯(exceptio)制度源于羅馬法,是針對原告請求權的一種防御性辯護手段,是一種當事人在舉證證明存在某種特定情形時,原告的請求即不成立或喪失其合法性或有效性的訴訟程式,主要是基于平衡原被告雙方的需要。對于抗辯的劃分,筆者較認同柳經(jīng)緯先生的觀點①抗辯分為實體上抗辯和程序上的抗辯,其中,前者又分為事實抗辯和抗辯權。事實抗辯其作用在于從根本上否定請求權的存在或者雖存在但因某些法定事由已歸于消滅,又分為權利障礙抗辯和權利毀滅抗辯,權利障礙的抗辯,即主張對方的請求權因一定的事由不成立或自始不發(fā)生效力。權利毀滅的抗辯主要是指對方的請求權雖然曾經(jīng)發(fā)生過,但其后因法定或約定事由,已歸于消滅。程序上的抗辯又分為妨訟抗辯與證據(jù)抗辯,前者指原告訴訟要件缺乏、不能合法成立,如指出無管轄權、系重復起訴以及存在仲裁協(xié)議等。后者是指原告所舉證據(jù)不合法,缺乏證明力。此外,還有法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免責及減責抗辯。參見柳經(jīng)緯、尹臘梅.民法上的抗辯與抗辯權[J].廈門大學學報. 2007,(2):1-5.。其中,權利抗辯即抗辯權(right of defense)是指權利人用以對抗他人請求權,阻止其效力發(fā)生的民事權利。[7]如當事人之間就違約責任做出明確約定,若其中一方因不可抗力而未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其義務,另一方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時,其可以以不可抗力作為抗辯事由,拒絕承擔違約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事實抗辯是以“客觀事實”作為抗辯理由,即使被告未主張該事實抗辯,法院也應當主動對案件事實進行審查,如果法庭未履行該義務,疏于審查,案件事實不清將直接導致法律適用上的錯誤,當事人可以以此為由上訴或者申請再審。因此,當事人未主張事實抗辯,法庭應當主動釋明。而主張權利抗辯即抗辯權,則是用一個“法律規(guī)范”作為“抗辯事由”,屬于抗辯權之行使,即屬于當事人實體權利之行使,若被告沒有主張,法庭也沒有審查的義務,被告未主張將視為其放棄權利。[8]如不可抗力作為違約的法定免責事由,若訴訟中當事人未主張不可抗力抗辯,法庭將視其主動放棄該項權利,一審中被告未主張此項權利,在上訴與再審中亦不得主張。

        (二)抗辯與抗辯權檢索的順序

        按照請求權基礎分析法分析民商事案件時,筆者認為,在針對原告選定具體請求權基礎,如《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損害賠償請求權進行抗辯時,抗辯或者抗辯權檢索也應遵循一定順序,即權利障礙之抗辯、權利毀滅之抗辯、永久性抗辯、一時性抗辯、免責性抗辯以及減責性抗辯②雖然實務中大家通常也是按照這種順序思考,但仍應在此做出特別強調(diào),以養(yǎng)成法律人的體系思維。。以違約責任為例,按照時間順序考慮:首先,權利障礙之抗辯即主張合同不成立、自始無效,從根本上否定請求權的存在,如果成立權利障礙性抗辯即不可能存在權利毀滅性抗辯等事由,因此權利障礙性抗辯應最優(yōu)先考慮;其次,權利毀滅性抗辯是在權利曾經(jīng)發(fā)生過,因發(fā)生免除、抵消、提存等法定事由使請求權歸于消滅,其與權利障礙性抗辯主張權利未曾發(fā)生過不同,因此應次之考慮;再次,如果前面考慮的抗辯事由都不成立,說明此時合同已經(jīng)成立并生效了,在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只有考慮訴訟時效期限是否已過,若已過訴訟時效,當事人獲得時效抗辯;最后,未過訴訟時效的情況下,當事人只能考慮一時性抗辯(又稱延期抗辯),延期履行合同義務,或者考慮是否有法定或者約定的免責、減責事由。

        遵循這樣一種抗辯權檢索思路有兩個優(yōu)點:第一,最大程度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從權利障礙性抗辯至一時性抗辯或者免責、減責抗辯,依次對應著當事人由不承擔責任、承擔一部分責任或者延期履行義務至承擔全部責任,這種責任的顯著特點是由輕變重、逐漸遞增,這樣一種思維有助于全面考慮免責條件,不至于遺漏重要的免責事由致使當事人承擔不適當?shù)呢熑巍5诙?,這樣一種從整體出發(fā)的思考問題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嚴謹?shù)姆伤季S、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更保障了案件裁判的妥當性與公正性。

        四、請求權基礎分析方法在具體個案中的演示

        甲有一批貨物需要運輸,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好友乙,乙從丙處借得運輸車一輛,與甲簽訂貨物運輸合同,替甲運輸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乙自身疏忽及陰雨天氣,導致甲的貨物受損嚴重,甲要求乙承擔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乙以天氣潮濕,貨物難以保存為由拒絕承擔責任,于是甲便將乙的運輸車扣押。乙心情十分詛喪,回家途中遇車禍死亡,乙的兒子丁為乙料理后事。事發(fā)后一年,丙聞悉乙已因車禍死亡,于是要求丁將運輸車返還給自己并支付相關費用,丁向法院起訴,要求甲返還運輸車。問:丁向甲主張返還運輸車依據(jù)何在?

        乙與甲、丙經(jīng)過邀約與承諾訂立了貨物運輸以及運輸車的借用合同,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均已成立且生效。乙因車禍死亡,根據(jù)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丁法定概括繼受其父親乙在貨物運輸合同以及貨物運輸車租借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成為合同一方當事人。根據(jù)《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借用期已滿,丁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將運輸車返還給出借人丙。運輸車仍在甲處,丁可以向甲主張何種權利呢?依據(jù)請求權基礎分析法,具體步驟如下:

        1.發(fā)現(xiàn)請求權

        結合以上分析,本案丁某已經(jīng)概括繼受了其父乙某在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成為合同一方的主體,丁某向法院起訴,請求權存在且具體明確——要求甲某返還運輸車。

        2.判斷請求權性質

        本案中,丁某向甲某主張返還運輸車,請求權人為丁某,被請求權人為甲某,請求的內(nèi)容是要求返還運輸車,因此是給付之訴,適用請求權基礎分析法。

        3.檢索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

        該步驟是依據(jù)案件的基本事實,尋找可以適用的請求權基礎。其核心在于確定請求權基礎,請求權基礎的準確定位是裁判結果正當性的前提。[9]第一,考慮契約上的請求權,本案中,雖然甲與丁之間存在契約關系,但甲、丁之間的契約關系與甲扣留運輸車的行為分別屬于兩個法律關系,因此丁不能依據(jù)契約要求其返還。第二,通過分析,類契約關系與無因管理均不成立。第三,乙基于契約關系占有運輸車,并不是該車的所有權人,運輸車的所有權屬于丙,甲侵害了丙的所有權,因此丁不能依據(jù)物權法上的請求權要求甲返還運輸車,但乙依據(jù)契約關系占有、使用運輸車是合法占有中的他主占有,甲沒有法律上的依據(jù)而直接侵奪乙的占有,因此,丁可以依據(jù)《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作為其返還運輸車的請求權基礎。第四,甲與丁之間是否成立占有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呢?前已分析,丁對該運輸車的占有屬于有權占有,甲沒有法律根據(jù)侵占了丁的占有致使丁喪失了對該車的占有利益,丁可以依據(jù)占有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要求甲返還運輸車。第五,應當考慮的是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甲未侵害丁的財產(chǎn)權,但乙對該車的占有屬于一種合法利益,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合法的占有屬于該條規(guī)定的民事利益的一種,在侵權責任法的保護范圍內(nèi),甲侵害了乙對該車的合法占有,若符合侵權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甲應當對丁承擔侵權責任。第六,本案也不屬于其他請求權的類型。

        4.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構成要件分析

        根據(jù)以上分析,初步索定丁可以依據(jù)《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行使占有返還請求權、《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以及《民通意見》第一百三十一條行使占有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也可以依據(jù)《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占有返還請求權的構成要件可以分解為:一占有物被侵奪;二請求權人為被侵奪的占有人;三被請求人為侵害占有的人。占有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構成要件可分解為:一方獲得利益、另一方受有損失、二者具有因果關系、無法律上的原因。侵權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為:一侵權行為;二損害后果;三因果關系;四侵權人具有過錯。

        5.歸入(涵攝)

        將事實與構成要件建立起關聯(lián)的過程加以說明,即裁判者在裁判中,陳述其“心證”形成的過程,對于法律中構成要件的具體要素與具體事實之間的對應關系、對應過程加以闡釋,[10]若案件事實與規(guī)范構成相符,則請求權成立。法官對其自由心證的過程加以論證,不僅體現(xiàn)了法律適用本身的邏輯性、權威性,也增強裁判結果的說服力。本案中,運輸車被甲某扣留,甲某是侵占人,扣留行為是侵奪行為,丁是被侵占人,符合《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關于占有返還請求權成立的規(guī)定。甲侵害了丁對該車的占有,二者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無法律上的原因,符合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規(guī)定。甲侵害了乙對運輸車的合法占有,存在侵權行為、損害后果以及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甲主觀上也具有故意的心理狀態(tài),符合《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一般過錯的構成要件。丁即可依據(jù)《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要求甲返還運輸車,也可以據(jù)《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的規(guī)定作為請求權基礎,還可依據(jù)《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二款、第六條第一款以及第十五條第四項要求其返還運輸車。此處,同一給付目的,數(shù)個不同的請求權基礎,因此構成請求權基礎規(guī)范的競合,丁可以擇一行使。

        6.檢索是否存在抗辯權或者抗辯事由

        是否存在抗辯權或者抗辯事由,對于請求權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問題,若存在有效的抗辯,則請求權不能順利實現(xiàn)。依據(jù)抗辯權的檢索順序,結合本案事實,雖不存在其他抗辯事由,但丁在事發(fā)后一年要求甲返還運輸車,依據(jù)《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丁的占有返還請求權已超過一年的訴訟時效,甲獲得了時效抗辯,因此丁不能依據(jù)占有返還請求權要求甲返還運輸車。請求權發(fā)生競合時,若一個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仍可以行使其他請求權,丁依據(jù)占有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侵權請求權要求甲返還運輸車,不存在任何抗辯事由,因此,綜合以上分析,丁可以《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以及《民通意見》第一百三十一條或《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二款、第六條第一款以及第十五條第四項作為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要求甲返還運輸車。

        結語

        可以說,民法體系也就是由一系列請求權所組成的一個請求權系統(tǒng),而司法也正是循“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說”運作的。因此,在民法典立法中,理論界不僅應當對于各種請求權內(nèi)部構成進行研究,而且必須對相關請求權之間的關系做出厘定。[11]請求權基礎的分析,確實是一種訓練邏輯性縝密思考能力的好方法,能夠強化法律人處理事例,馭繁于簡的能力。[12]因此,不論是法官、律師還是其他法律工作者,都應該掌握請求權規(guī)范基礎分析法的思維方式,多從解釋論的角度把握法律,鍛煉法律解釋的能力,以期正確適用法律。最后,借韓世遠老師的話與大家共勉:法律思維的養(yǎng)成,不是專門接受幾年法學教育就可以的。法律人應當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并長期加強自我修養(yǎng),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終身教育”,是一種“功夫活”。[13]

        [1]王澤鑒.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

        [2]鄭成良.論法治理念與法律思維[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4):4.

        [3]王利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初探[J].政法論壇,2004,(2):7.

        [4]吳香香.法律適用中的請求權基礎探尋方法——以“??怂贡蛔仓疗浍C物滅失案”為分析對象[J].法律方法,2008.(00):3.

        [5]王利明.論民法思維[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2,(2):6.

        [6]王利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初探[J].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4,(2):7.

        [7]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律研究所法律詞典編委會.法律詞典(第一版)(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17.

        [8]梁慧星.民法解釋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347.

        [9]李慧怡.法律思維探究——以請求權基礎分析法為視角

        [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60-61.

        [10]許德風.法教義學的應用[J].中外法學,2013,(5):16.

        [11]張新寶、郭明龍.侵權責任請求權與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關系[J].私法.2008,(00):2.

        [12]王利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初探[J].政法論壇,2004,(2):2.

        [13]韓世遠.民法的解釋論與立法論[J].人民法院報,2005,(5):2.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Basic Methods of Case Analysis of Civil Law——Based 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Request Right

        ZHANG Chun-lo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46)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it has been more than 100 years since China has been following the German civil law theory.But the fact is that for a long time,China has had a lack of a set of normative,rigorous and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the analysis of cases of civil law.The results vary greatly from the first instance to the second instanc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inking patterns of the judge.The reason why the thinking patterns are different is that China is short of a uniform technique for case analysis.Basic analysis method of claim is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case analysis.On the one hand,it retrieves the bases supporting the right of claim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which provides an excellent way for the litigant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legal basis.On the other hand,it guarantees the unity of the thinking patter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judgment. Firstly,this paper will give a general discussion on the basis of claim theory.Then it will demonstrate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claim.

        thought of law;the basis of claim;defense;right of defense

        D913.1

        A

        2095-1140(2017)01-0069-08

        (責任編輯:李語湘)

        2016-10-20

        張春龍(1989-),男,安徽宿州人,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民法、法學方法論研究。

        猜你喜歡
        法律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国产日产免费在线视频|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四虎影视亚洲精品| 国内精品人人妻少妇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看| 青青草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欧美日韩中文制服有码| 亚洲精品中文有码字幕|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人妻av在线| 日本护士口爆吞精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国产小毛片| 国产在线拍91揄自揄视精品9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悠悠色av| 超清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婷婷久久爽一下|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av无码一区二区三|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经典视频| 女人被狂躁c到高潮视频|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激情偷乱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AV免费观看| 字幕网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无码小电影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成人三级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中文字幕一区乱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