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北大醫(yī)療魯中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400)
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在胸科手術(shù)中的應用探討
李 萍
(北大醫(yī)療魯中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400)
目的探討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在胸科手術(shù)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8月在我院胸科進行手術(shù)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行單腔支氣管單肺通氣麻醉,觀察組行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SBP、DBP、PaO2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HR、PaCO2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對改善患者血氣、血壓、心率指標水平效果顯著,可安全應用于胸科手術(shù)中。
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胸科手術(shù)
胸科手術(shù)對患者肺功能易產(chǎn)生較大影響,因此,麻醉的使用在手術(shù)治療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與單腔支氣管單肺通氣相比,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技術(shù)具有隔離患肺與健肺通氣、防止倒灌等功能,在開胸手術(shù)應用中優(yōu)越性、可行性較高[1]。為探討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技術(shù)在胸科手術(shù)中的應用效果,本院將胸科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分別采用單氣管通氣麻醉與雙氣管通氣麻醉,分析比較應用效果,具體信息如下。
選取2016年1月~8月在我院胸科進行手術(shù)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4.98±5.25)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5.81±5.64)歲。兩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單腔支氣管單肺通氣麻醉技術(shù),麻醉誘導后在纖維支氣管鏡誘導下導入單腔支氣管,待患者體位確定后,調(diào)整好支氣管位置,最后改行單肺通氣,呼吸頻率保持在12~14次/min。觀察組行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麻醉與通氣方法如下:(1)麻醉方法:靜脈注射0.1 mg/kg咪唑安定,2~10 ug/kg舒芬太尼,0.6~0.8 mg/kg羅庫溴銨,2 mg/kg異丙酚進行麻醉誘導,術(shù)中泵注瑞芬太尼和異丙酚維持麻醉,間斷推注羅庫溴銨,并根據(jù)患者情況適當調(diào)整用藥。(2)通氣方法:①導管選擇。男性患者使用DLT37F型號雙腔支氣管導管,女性患者使用DLT35F型號雙腔支氣管導管;②插管前檢查DLT有無漏氣現(xiàn)象;③插管操作。將支氣管緩慢旋轉(zhuǎn)插入聲門,完畢后給支氣管氣囊充氣,連接麻醉機進行手控通氣;④對位分隔。采用手控通氣法將左右單側(cè)肺進行通氣,用聽診器來判斷插管是否成功,若呼氣末CO2波形正常、潮氣量良好、呼吸音清晰,則插管成功;⑤通氣。插管成功后,進行間歇正壓通氣,呼吸頻率12次/min,保證PetCO2在30~40 mmHg,氣道壓維持在35 cmH2O以內(nèi)。
觀察兩組患者開胸后30 min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指標水平變化情況,并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中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指標水平。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開胸后30 min觀察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水平分別為中氧分壓(86.64±8.12)mmHg、(79.93±10.39)mmHg、二氧化碳分壓(38.34±3.52)mmHg、(43.13±4.06)mmHg、收縮壓(114.39±9.47)mmHg、(103.96±8.95)mmHg、舒張壓(76.29±8.15)mmHg、(69.54±7.39)mmHg、心率(75.63±7.12)min、(86.12±8.04)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98、6.303、5.660、4.338、6.907,P<0.05)。
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能夠充分滿足胸科手術(shù)要求,由于雙腔支氣管導管較粗,插管難度相對較大,對導管類型的選擇與麻醉誘導方面要求也比較嚴格,通常采用胸部聽診定位法與纖維支氣管鏡來檢查導管是否就位良好、兩肺是否已對位分離等[3]。如遇特殊情況,尤其是針對8歲以下患兒,支氣管封堵器因所插氣管導管的外周徑較雙腔支氣管小,可適用于各個年齡段患者,并且對于術(shù)后需要保留氣管導管的患者來說,采用支氣管封堵器行單腔通氣是最佳選擇方案。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BP、DBP、PaO2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HR、PaCO2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技術(shù)可改善各項指標水平。對有咳血或膿痰現(xiàn)象患者,術(shù)中應密切觀察其血氧飽和度,導管內(nèi)分泌物或血要及時清除,避免因分泌物進入健肺阻塞呼吸道而發(fā)生窒息狀況[5]。
綜上所述,將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麻醉技術(shù)應用于胸科手術(shù)中,便于分析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改善血氣、血壓、心率指標水平。
[1]高友光,林財珠,林獻忠,等.氣道表面麻醉管用于纖維支氣管鏡內(nèi)鏡通路表面麻醉的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6,36(12):1472-1475.
[2]陳解元,楊 威,王 剛,等.右支氣管封堵器在胸科單肺通氣手術(shù)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6,34(03):348-351.
[3]姜慧芳,連燕虹,周 惠,等.丹羥考酮抑制單肺通氣患者雙腔支氣管導管插管反應的適宜劑量[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5,35(09):1104-110.
R614
B
ISSN.2095-8242.2017.063.12359.01
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