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勇
行走在江蘇省海門市新教育培訓的路上,秋風習習,夾帶著寒意。考察過太多教育的圣地,往往是失望多于希望。
“新教育”我們并不陌生,甚至還當面聆聽過朱永新先生的講座。由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發(fā)起的“新教育”實驗,10年來已吸引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qū)的1511所實驗學校、10余萬名教師參與其中。它主張“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試圖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等方式改變學校生態(tài),并逐步深入到完美教室的締造與課程的研發(fā)等領(lǐng)域,激發(fā)了許多學校的活力。但我們心里總覺得是不是教育界又刮起了一陣“臺風”呢?
當我們看到一組組驚人的數(shù)據(jù)時,我們的心開始被震住了:一個縣級市,人口100萬,縣域經(jīng)濟排位全國第22位。每年超過十幾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一年一個新臺階的一本、二本錄取率,義務教育的抽測成績更是可以和省城一流的名校比拼。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帶著疑惑,我們從幼兒園走進了高中學校,歷經(jīng)25所。所到之處看到的是錯落有致的校園,從低矮開闊的校門到每一個校園文化景點的設計,無處不傳遞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和辦學價值追求。尤其是學校精心打造的“十大”行動,已然是內(nèi)化于校、外化于行了。
場景一:地點: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幼兒園;關(guān)鍵詞:晨誦。
天雖然下著雨,但阻擋不了海門幼師們熾熱的學習熱情。局長親自參加整個活動,有課例示范,有晨誦敘事心路歷程的分享,有點評,有總結(jié),不到兩個小時的活動緊湊、完整、高效。把朱永新教授的三個閱讀理念:“分層閱讀”“ 共讀共寫共生活”“ 童年應該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確、由粉紅到天藍的彩色階梯”詮釋得淋漓盡致。我注意到有三點值得我們思考:一是把童謠精心收編成冊,貼近生活,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朗朗上口,幼兒易學、愛學、樂學,讓晨誦做到了從娃娃抓起,這點和猶太人注重從小閱讀類似。二是整個活動的組織,局長能自始至終地參與,我很詫異。整個活動的安排都嚴格控制時間,特別是領(lǐng)導和專家的點評、總結(jié)都規(guī)定在15分鐘以內(nèi),并且都做到不超時、不啰嗦,反映了海門教育人的務實。教育就是要辦“真”教育,更要“真”辦教育,有不得半點浮躁,來不得半點做秀。三是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教育很到位。在課例展示時,幼師多次強調(diào)幼兒行動時要注意的細節(jié),從輕輕地坐下到有序地離開,時刻在傳遞養(yǎng)成教育的理念。
場景二:地點:江蘇省海門師范附屬小學;關(guān)鍵詞:完美教室。
我見到過太多班級文化建設的展示,例如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實驗學校的班級文化巡展,班徽、班歌、組名、組內(nèi)展示……眼花繚亂過后,我常常在思考,這種班級文化有沒有積淀?能不能帶給孩子們一生都為之受用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在這里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完美教室”有愿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完美教室”有具體的追求:①信任兒童是教育幸福的種子;②理解兒童是教育幸福的萌芽;③閱讀經(jīng)典是師生精神富有與精神成長的不竭源泉;④創(chuàng)造美好的當下生活是師生幸福生活的奧秘;⑤傳播幸福是個人價值的最高體現(xiàn)。
“完美教室”有清晰的主張:一是有完美班級的“價值系統(tǒng)”;二是有“雷夫+克拉克”的教室風格,有卓越的班級課程體系,有諸多優(yōu)秀的細節(jié)文化組合成的共同的行為方式;三是有師生乃至家長共同經(jīng)營的班級博客或通信平臺;四是擁有班級自己的節(jié)日,學生生日、班級表彰、班級表演、班級慶典、故事講述等;五是有建設班級的社團組織與多樣化的評價體系。
“完美教室”有可行的行動方略:構(gòu)建了專家引領(lǐng)和頂層設計、教育局主導和評價、學校管理實施、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建設的行動方略。
六年級孩子給我們展示的活動不見得很精彩,但孩子們彬彬有禮的舉止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新教育”對人素養(yǎng)的提升。所有的展示也不見得這里的孩子就比我們的孩子優(yōu)秀許多,但在這種系統(tǒng)的班級文化浸染下,人格的力量和進取的心態(tài)是會有極大促進作用的。尤其是一個學期孩子們所有點滴的場景再現(xiàn),無不告訴著我們:“新”教育其實就是做有“心”的教育。
場景三:地點:江蘇省海門市東洲中學;關(guān)鍵詞:示范。
聽了兩個經(jīng)驗介紹和兩節(jié)課,我很感慨:一是由校長親自執(zhí)教的物理探究課確實把學生的思維力扎實地開發(fā)了一把,“智慧”的火花不時在學生探究中迸發(fā),呈現(xiàn)出較高的素養(yǎng),看得出來平時的課堂教學是扎實有效的。正是因為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才成就了江蘇省海門市東洲中學的出類拔萃。新教育把“構(gòu)筑理想課堂”和“研發(fā)卓越課程”貫穿到幼兒園的“興趣課堂”、小學的“活力課堂”、初中的“智慧課堂”、高中的“高效課堂”,讓我感覺到了不一樣的味道。任何一種教育如果課堂沒有被抓住,不能實現(xiàn)高效,辦學是走不遠的。二是時下的課程建設花樣百出,校本課程成為每一所學校拿來炫耀的資本,東瀛中學也不例外!我們看了許多校本課程場地,明顯擺設多于實用。在當下眾多學校里,受制于辦學條件的限制,開好國家課程都成困難,諸如專任教師短缺、教師科研能力不夠等都成為推進課程建設的短板。如何因地制宜地量體裁衣,走有本校特色的課程發(fā)展之路是每一位校長要思考和探索的,江蘇省海門市的校長們也在探索。三是當年輕的德育主任在我們面前侃侃而談時,我就在思考,為什么年輕教師能成長得這么快?江蘇省海門市教育局的許新海局長告訴我們,抓教師隊伍建設關(guān)鍵是兩點:一是把教師放到最合適的位置,把教師帶成反思型教師,每天寫教育隨筆;二是搭建許多許多的平臺,如專業(yè)閱讀、專業(yè)寫作、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名師工作室、俱樂部等,讓教師努力奔跑。在東瀛中學,我們見證了新教師的“晚自習”、師徒結(jié)對的團隊建設,正是一系列扎實的措施才讓教師永遠上進,快樂前行。
場景四:地點:江蘇省海門中學;關(guān)鍵詞:清華北大。
走進海門市最“牛”的高中,在大廳里我們看到了一張表格,列舉了9年來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shù),粗略算了一下,9年,134位。仔細了解:一所不足2000人的學校已培養(yǎng)了6位全省高考冠軍,一本上線率接近80%,二本線上線率超過98%。我們無法進入其中深究其奧秘,但有三個因素成就了海門中學:一是學校在1912年由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企業(yè)家張謇創(chuàng)辦,百年底蘊讓這里文化氣息濃厚,樓臺相互輝映,花草樹木錯落有致,成為了一個好讀書的圣地;二是辦學的成功帶來的招生優(yōu)勢,優(yōu)質(zhì)生源形成了辦學的良性循環(huán);三是這里的“新教育”教育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
在海門考察的一個星期里,我對有一句話——“相信種子,相信歲月”特別感興趣。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這是在2012年7月15日舉行的“新教育第12屆年會”上,華嚴集團的董事局主席徐鋒先生做的一次即席講話的核心內(nèi)容。他說:我們今天的新教育,就是要“修復”延續(xù)了2000多年的儒家的道統(tǒng)教育,就是要回歸源頭,回歸傳統(tǒng)。新教育的花朵,一定是道統(tǒng)教育鳳凰涅磐之后所綻開的帶有中華文明胎記的花朵,在新教育所締造的完美教室里,我已經(jīng)聞到了這種花朵的芬芳。至于這種花的形狀和色彩,我無法描繪。我甚至猜測,正在積極從事新教育事業(yè)的實踐者,目前也難以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但這無關(guān)緊要?;蛘哒f,這恰恰是新教育的魅力所在。當全中國每一個省、每一個縣,所有的教室都變成“小螞蟻”“小溪流”教室,這個問題就不需要回答了,新教育也就不再是草根運動,她會變成政府行為和國家意志。到那時,新教育也就要改名了,改名為“中國教育”。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我們還要努力,還要堅持,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繼續(xù)相信種子,相信歲月,繼續(xù)付出青春、汗水和生命!
(作者單位:湖南省汨羅市羅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