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漢語方言處置式的標(biāo)記模式

        2017-03-06 22:42:06董秀英
        華中學(xué)術(shù) 2017年2期

        董秀英

        (河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語言科學(xué)與語言規(guī)劃研究所,河南開封,475001 )

        一、引 言

        王力指出,處置式,就形式上說,它是用一個介詞性的動詞“把”字把賓語提到動詞的前面;就意義上說,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示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一種處置[1]。梅祖麟認(rèn)為處置式的主要形成方式是在受事主語前頭加“把”或“將”字[2]。曹茜蕾將處置式定義為:一種直接賓語位于主要動詞之前而帶有明顯的標(biāo)記的句法結(jié)構(gòu)[3]。上述定義均從形式上強(qiáng)調(diào)兩點:一是賓語位于動詞之前;二是帶有顯性標(biāo)記。其中顯性標(biāo)記可以是處置介詞,也可以是處置代詞。問題是只具備其中一個特點算不算處置式,如僅僅是賓語提前而不帶其他顯性標(biāo)記的:

        浙江湯溪話[4]:爾扇門關(guān)去你把門關(guān)上。

        浙江溫州方言[5]:渠瓶打破爻他把瓶打破爻。

        江蘇蘇州方言[6]:我玻璃窗擦清爽哉。

        福建泉州方言[7]:汝骹踏車閣借我坐幾日你把自行車再借我騎幾天。

        福建福州方言[8]:伊妹作業(yè)做完了妹妹把作業(yè)做完了。

        以上句式可以表達(dá)處置義,適合用普通話的處置式來表達(dá)。根據(jù)受事話題句的使用情況,劉丹青把漢語方言劃分為“最強(qiáng)的 SVO”、“溫和的 SVO”和“最弱的 SVO”三大類型。其中吳語、閩語是最弱的SVO、最明顯的SOV語言[9]。而這種句式主要分布在最具有SOV語序特征的吳語和閩語等東南方言中。劉丹青認(rèn)為它們在蘇州方言中就是很常用的SOV句[10]。潘悟云也認(rèn)為溫州方言中不加處置介詞的賓語提前句不是處置句[11]。筆者認(rèn)同上述看法,將其看作賓語提前句,而非處置式。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受事賓語不前移,仍位于動詞后,但句尾有處置代詞的。這類句式分布不是很廣,目前報道的只有粵方言和湖南汨羅方言有。例如:

        粵方言[12]:唔該你鎖埋道門佢麻煩你把門給鎖上吧。

        湖南汨羅方言[13]:買噠火車票他把火車票買了。

        上例賓語“門”、“火車票”位于動詞“鎖”、“買”后,句末帶處置代詞“佢”、“他”。從歷史角度看,句末帶處置代詞的處置式來自古漢語中的 “NPi+S+VP+之i”結(jié)構(gòu),是對“還把身心細(xì)識之”(《敦煌變文集》)、“師便把枕子當(dāng)面拋之,乃告寂”(《祖堂集》)等早期處置式的直接承繼。處置式的謂語部分即使在受事名詞前移之后,如果加上回指代詞,剩下的仍然是“V+O”結(jié)構(gòu)[14]。我們推測這類回指代詞最初是用于處置句中充當(dāng)形式賓語的,在這種語境下就吸納了其處置義,然后再擴(kuò)展到不帶處置介詞的“O+V”結(jié)構(gòu),甚至較少見的“V+O”結(jié)構(gòu)的末尾來表達(dá)處置義。所以,我們將這類句式看作處置式。

        漢語方言處置式研究成果豐碩,自1979年以來,單篇論文加上綜合性的調(diào)查報告,描寫了將近一千個縣市方言的處置式[15]。從研究方法上看,近年來,運用跨方言比較的方法研究的較多,有的通過多個方言點處置式的對比,總結(jié)出其類型特點,如謝正明、徐從英[16],石毓智、劉春卉[17],曹茜蕾[18]等;有的在描寫單點方言處置式時兼與其他方言進(jìn)行比較,并指出其類型上的異同,主要成果有辛永芬[19],陳山青、施其生[20]等。從研究內(nèi)容上看,跨方言處置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處置標(biāo)記的語法化來源類型,如曹茜蕾[21],謝正明、徐從英[22];處置標(biāo)記與其他功能標(biāo)記兼用類型,如李藍(lán)、曹茜蕾[23]等;帶處置代詞的處置式類型,如石毓智、劉春卉[24],辛永芬[25],魏兆惠、張玉翠[26]等。綜上所述,前人已對漢語方言處置式的共性和差異進(jìn)行了充分的觀察和研究,這些成果給了筆者很大的啟發(fā)。筆者重點關(guān)注的是處置式中處置標(biāo)記的數(shù)量和位置,并根據(jù)其差異來考察方言處置式的標(biāo)記模式,重點考察一個處置式中疊加多個處置標(biāo)記的現(xiàn)象,這種用法并不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jì)性原則,但在方言中卻比較普遍。所以,我們將從形式上考察處置標(biāo)記疊加的方式,從功能上探討其疊加的動因。

        二、漢語方言處置式的標(biāo)記模式

        漢語表達(dá)處置意義的主要方式是添加處置介詞或者處置代詞,從標(biāo)記的數(shù)量來看,漢語方言處置式有四種標(biāo)記模式,根據(jù)標(biāo)記的形式和位置的差異,每一種又分為若干小類。

        2.1 一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

        2.1.1 受事賓語+動詞+處置指代詞

        這種處置式主要分布在吳語、湘語、贛語、客家方言和中原官話河南方言中,處置代詞一般添加在句尾。例如:

        浙江杭州話[27]:葛只雞殺掉它。

        上海話[28]:房門鎖脫伊把房門鎖上。

        湖南汨羅方言[29]:火車票買噠他把火車票買了。

        湖南常德方言[30]:病診好它把病診好它。

        河南固始方言[31]:床鋪頭[32]把床鋪了!

        江西九江話[33]:飯吃佢!

        福建連城客家話[34]:這碗飯食撇佢!

        有的方言處置代詞后還可出現(xiàn)處所詞或者位移動詞。例如:

        河南??h方言[35]:(那個羊)栓D它樹上吧把那只羊拴在樹上吧。

        大衣你捎D它來吧你把大衣捎來吧。

        2.1.2 動詞+受事賓語+處置代詞

        這種處置式主要出現(xiàn)在粵方言中,處置代詞一般添加在句尾。例如:

        廣東廣州話[36]:洗凈件衫佢把衣服洗干凈。

        香港粵語[37]:掃走曬的舊嘢佢,間屋通爽得多啦把那些舊東西掃走,房子通爽多了。

        湖南汨羅方言[38]:買噠火車票他把火車票買了。

        這種處置式在粵方言中較常用,李新魁等[39]指出,除了“將”字句,廣州話口語中還常常用以下兩種格式來表示處置,一種是在“將”字句的后頭再加一個第三人稱代詞“佢”,復(fù)指“將”后的被處置對象……另一種是把表示處置對象的詞語放在動詞之后,并且緊接著加一個“佢”來復(fù)指。張雙慶[40]也指出,用“佢”來復(fù)指受處置的對象,處置介詞“將”也可以不出現(xiàn),但是賓語不能提到動詞前。陳山青、施其生[41]考察湖南汨羅方言中句尾添加處置代詞時發(fā)現(xiàn),賓語不提前比賓語提前受句法限制更大,很多句法條件下不用。也就是說,湖南汨羅方言中這種賓語不提前的處置式不如賓語提前的處置式運用廣泛。這種賓語不提前的處置式之所以在粵方言中常用,而其他方言中較罕見,可能跟粵方言的語序有關(guān),粵方言語序類型屬于“最強(qiáng)的SVO”[42]。也正由于上述原因,粵方言中用介詞將賓語提前的處置式也很少用,如廣州話只有在自主的施事以某種方式有意處置某個受事時才用“將”字處置式,一般用其他方式表達(dá)處置意義[43];廣東??翟捯话悴皇褂谩鞍选弊纸Y(jié)構(gòu)來表示處置,而常常在處置賓語后加上其他成分來表示處置的結(jié)果[44];廣東陽江話“將字句”使用范圍比普通話“把字句”小得多,一般只限于非把受事提前不可的句子才用“將字句”[45]。

        2.1.3 受事賓語+處置介詞+動詞

        這種處置式主要分布在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qū)。西北地區(qū)周邊或者與漢人混居的少數(shù)民族有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它們的語言都屬于SOV型,SOV型語言是后置型語言。而漢語則是一種不太典型的SVO語言,一般使用前置詞。所以,西北方言中表處置的后置詞“哈”的出現(xiàn)應(yīng)是周邊少數(shù)民族語言接觸影響的結(jié)果。例如:

        甘肅臨夏話[46]:豐收的種子哈撒下把豐收的種子撒下。

        青海話[47]:我開水哈喝了。

        2.1.4 處置介詞+受事賓語+動詞

        大部分方言都有這種處置式,分布最廣。不再贅述。

        2.2 兩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

        2.2.1 處置介詞+受事賓語+動詞+處置代詞

        這種處置式分布較廣,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湘語、吳語、贛語、粵語、客家話等方言中都有。處置介詞添加在受事賓語前,處置代詞一般在句尾。例如:

        河南確山方言[48]:叫桌子擦擦它。

        河南羅山方言[49]:把氣球弄癟它。

        安徽巢縣方言[50]:把門關(guān)嚴(yán)它。

        湖北大冶方言[51]:把帶張牌打了渠把這張牌出了。

        湖北英山方言[52]:把這盆水潑了它。

        湖北孝感方言[53]:把這碗飯趁熱吃了它。

        湖北公安方言[54]:把商場拆噠它。

        湖南汨羅方言[55]:把火車票買噠他。

        湖南常德方言[56]:把錢取完它。

        湖北鄂南話[57]:把事情辦好了它。

        上海話[58]:拿舊書舊報儕賣脫伊。

        江蘇蘇州方言[59]:拿哀兩段課文背熟俚它。

        江西九江話[60]:天熱死人了的,干脆把衣裳脫佢。

        香港粵語[61]:將啲功課做咗佢,唔喺唔帶你哋去睇戲把這些功課做完,不然的話不帶你們?nèi)タ措娪啊?/p>

        廣東梅縣客家話[62]:將裡只雞拿來食帛佢把這只雞全吃了。

        2.2.2 受事賓語+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動詞

        這種處置式主要分布在湘語、粵語、閩語、吳語、江淮官話等中南部方言中,處置介詞和處置代詞連用添加在謂語動詞前受事賓語后。例如:

        湖南汨羅方言[63]:火車票把它買噠。

        湖南隆回方言[64]:那本書,我擔(dān)其放到你個桌子高頭。

        廣東汕頭方言[65]:我雙鞋佮伊物對地塊去把我的鞋弄哪去了。

        廣東潮州話[66]:本書甲伊收起把這本書收起來。

        福建泉州話[67]:許幾個學(xué)生共伊叫入來把那幾個學(xué)生叫進(jìn)來。

        福建福州話[68]:玻璃共伊褪下來把玻璃卸下來。

        安徽蕪湖清水話[69]:格碗湯你把它喝得。

        安徽廬江方言[70]: 衣服他把它洗干凈了。

        浙江溫州方言[71]:身份證逮他帶身邊。

        2.2.3 受事賓語+處置介詞+處置介詞+動詞

        這種兩個處置介詞連用模式目前只見于梅縣方言的“將把”,并且“將把”有詞匯化的傾向。例如:

        廣東梅縣方言[72]:佢將把屋頭屋角都搜欸一轉(zhuǎn)他把房間的每個角落都搜查了一遍。

        2.2.4 處置介詞+受事賓語+處置介詞+動詞

        這種標(biāo)記模式只見于甘肅臨夏話,并且多出現(xiàn)于青年人口中,屬于新興的句式。例如:

        甘肅臨夏話[73]:你把你的工作哈做好么你把你的工作做好!

        綜上,兩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中“處置介詞+受事賓語+動詞+處置代詞”模式分布最廣,更常見。如果說這種模式中回指代詞是為了使受事名詞提前之后剩下的部分仍然是個“V+O”結(jié)構(gòu),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gòu)仍然為VO[74]。那么,在受事賓語提前更為明顯的西北方言中則從不出現(xiàn),說明西北方言在句子基本結(jié)構(gòu)方面與VO語序相去較遠(yuǎn)。

        2.3 三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

        2.3.1 處置介詞+受事賓語+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動詞

        這種處置式主要分布在閩語、粵語、湘語、吳語等東南方言中,例如:

        閩南話[75]:汝將桌仔共伊搬出去你把小桌子搬出去。

        福建泉州話[76]:著將牛共伊縛嘞樹嘞,恰勿會去偷食五谷得把牛拴在樹上,才不會去偷吃莊稼。

        廣州潮州話[77]:伊將個碗甲伊扣破嘍他把一個碗打破了。

        廣東汕頭方言[78]:伊對凄凄慘慘趁來許幾個錢攏佮伊輸?shù)桨装兹ニ研列量嗫噘崄淼哪菐讉€錢都輸光了。

        湖南汨羅方言[79]:把火車票把他買噠把火車票給買了。

        湖南常寧方言[80]:拿臉得佢洗干凈點幾把臉洗干凈一點。

        浙江溫州方言[81]:逮身份證逮他帶身邊。

        2.3.2 受事賓語+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動詞+處置代詞

        這種雙代詞標(biāo)記模式比較少見,只見于福建泉州方言和湖南汨羅方言。例如:

        福建泉州方言[82]:許的錢著共伊開伊了那些錢要把它花完。

        衫褲共伊曝伊燋把衣服曬干。

        湖南汨羅方言[83]:火車票把他買噠他把火車票給買了。

        所以,三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以兩個處置介詞和一個處置代詞的組配更為常見。

        2.4 四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

        這種標(biāo)記模式很罕見,只見于湖南汨羅方言。例如:

        湖南汨羅方言[84]:把火車票把他買噠他把火車票給買了。

        綜上,按照處置標(biāo)記出現(xiàn)的數(shù)量,漢語方言有四種處置標(biāo)記模式。湖南汨羅方言[85]中四種標(biāo)記模式都有;溫州方言[86]、泉州方言[87]中有三種標(biāo)記模式:三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兩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和一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大冶方言[88]、蘇州方言[89]、福州方言[90]、梅縣方言[91]有兩種處置標(biāo)記模式:兩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和一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金華湯溪話[92]、連城方言[93]只有一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上述四種標(biāo)記模式之間存在下述蘊涵關(guān)系:

        四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三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兩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一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

        疊加的處置標(biāo)記越多,標(biāo)記度越高,越少見,相應(yīng)地使用頻率越低。但兩個處置標(biāo)記的疊加,尤其是處置介詞和處置代詞的疊加在方言中還比較普遍[94]。從形式上看,眾多疊加模式中只有兩種疊加方式。

        三、漢語方言處置標(biāo)記的疊加方式

        3.1 并存式疊加

        并存式疊加是指兩個處置標(biāo)記一起并存共現(xiàn)而形成的復(fù)疊形式。并存形式有“處置介詞+處置介詞”,如林縣話的“將把”;“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如在“受事賓語+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動詞”模式中討論的“把他”、“擔(dān)其”、“甲伊”、“共伊”、“佮伊”、“逮他”等。如果一種方言中有多個處置介詞,介代并存式中的介詞往往是從方言內(nèi)部發(fā)展出來的介詞,如隆回方言中的“擔(dān)”、汕頭話中的“佮”、潮州話的“甲”、泉州話和福建話的“共”等。并存式疊加有兩種發(fā)展傾向,一種是有詞匯化趨勢,如“將把”可以看作一個雙音節(jié)介詞,施其生[95]認(rèn)為汕頭方言的“佮伊”可以看作一個處置副詞;一種是“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并存式中省去處置代詞,處置介詞發(fā)展為處置助詞。例如:

        安徽蕪湖清水話[96]:格碗湯你把喝得。

        安徽廬江方言[97]:衣服他把洗干凈了。

        湖南汨羅方言[98]:火車票把買噠。

        湖南隆回方言[99]:那本書,我擔(dān)放到你個桌子高頭。

        這種省略模式從形式上看與西北方言模式“受事賓語+處置介詞+動詞”很相近,但其形成機(jī)制不同,前者源于省略,后者是語言接觸的結(jié)果。

        3.2 呼應(yīng)式疊加

        呼應(yīng)式疊加是指一句話前后分別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處置標(biāo)記來表示處置意義的形式。呼應(yīng)式疊加形式有:處置介詞和處置介詞的呼應(yīng),如臨夏話中的“把+受事賓語+哈+動詞”模式;處置介詞和處置代詞的呼應(yīng),見“處置介詞+受事賓語+動詞+處置代詞”模式中討論的例句;處置介詞和介代并存式的呼應(yīng),見“處置介詞+受事賓語+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動詞”模式中討論的例句;介代并存式和處置代詞的呼應(yīng),見“受事賓語+處置介詞+處置代詞+動詞+處置代詞”模式中討論的例句;處置介詞和介代并存式和處置代詞的呼應(yīng),這種標(biāo)記模式非常罕見,僅見于湖南汨羅方言,見四個標(biāo)記模式中討論的例句。呼應(yīng)式疊加中位于句子前面的處置介詞往往來源于不同歷史層次的共同語,如“把”、“拿”、“將”等。

        標(biāo)記疊加不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jì)性原則,這種形式之所以廣泛存在,應(yīng)該有其產(chǎn)生的動因,有對早期漢語處置式的繼承,但繼承無法解釋三個或四個處置標(biāo)記的疊加,也無法解釋并存式的疊加,更無法解釋有些方言處置式由一個標(biāo)記到兩個標(biāo)記的變化現(xiàn)象。下面我們將從語用功能和普通話的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處置標(biāo)記疊加的動因。

        四、漢語方言處置標(biāo)記疊加的動因

        4.1 強(qiáng)調(diào)處置意義

        疊合式一般都具有強(qiáng)調(diào)的功能,其語義蘊涵并不簡單地等于原來兩式意義之和,而是仍有側(cè)重,往往產(chǎn)生出主觀化的新的情態(tài)語義,使之在表達(dá)上獨具特色,從而不會被作為羨余格式而淘汰,這就是一些疊合式得以存在的原因[100]。當(dāng)然,方言處置標(biāo)記的疊加也不例外,處置介詞和處置代詞呼應(yīng)的處置式比單個處置介詞的處置式表達(dá)的處置義更為強(qiáng)烈(石毓智、劉春卉[101];辛永芬[102];張雙慶[103];汪國勝[104])。廣東梅縣方言的“將把”比“將”更強(qiáng)調(diào)處置的意味[105]。并用兩種表處置的手段可以加強(qiáng)處置意義[106]。綜上,語用強(qiáng)調(diào)是處置標(biāo)記疊加的主要動因。

        4.2 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影響

        有些方言單個處置標(biāo)記是固有表達(dá)模式,受事賓語前添加處置標(biāo)記“把”構(gòu)成呼應(yīng)式處置標(biāo)記疊加模式則是受普通話的影響才出現(xiàn)的。例如:

        河南固始方言的處置式為“受事+V頭”,如“雞殺得頭把雞殺了!”、“這路修頭啦已經(jīng)把這條路修了!”。動詞的受事前面還可以加介詞“把”,構(gòu)成“把+受事+V頭”式。如上例可以說成“把雞殺頭!”、“把這路修頭啦!”,意思不變。但后者多出現(xiàn)在學(xué)生、外出打工青年及中年知識分子口中,應(yīng)是“V頭”受普通話“把”字句式的影響而形成的變體[107]。

        再比如,甘肅臨夏話表達(dá)處置意義是在受事賓語后添加后置介詞“哈”,如“你火哈加者旺旺的你把火生得旺旺的?!?、“水哈爐子上塔上把水放到護(hù)子上?!笔芷胀ㄔ挼挠绊懀嗄耆说目谡Z中出現(xiàn)了“把+賓語+哈”的句式,如“你把你的工作哈做好么你把你的工作做好!”“你把我哈阿門呢你能把我怎么樣?”[108]

        上述處置標(biāo)記疊加模式的出現(xiàn)是普通話介詞向方言擴(kuò)張和滲透的結(jié)果。另外,普通話中極少使用處置介詞和處置代詞呼應(yīng)的疊加模式,這一形式特點對方言也有影響,結(jié)果使有的方言中出現(xiàn)了省略句尾處置代詞,只用處置介詞的標(biāo)記模式。例如:“處置介詞+受事賓語+動詞+處置代詞”標(biāo)記模式是孝感話本身固有的,在20世紀(jì)50年代以前是唯一的格式。此后,由于普通話的影響,新派孝感話中,不用處置代詞“它”的格式逐漸多了起來[109]。

        綜上,普通話處置式的形式對方言處置式有較大影響,使其在某些方面趨同于普通話,有些方言處置標(biāo)記的疊加就是普通話滲透的結(jié)果。

        五、結(jié) 論

        漢語方言主要通過添加處置介詞或處置代詞來表達(dá)處置意義,根據(jù)處置標(biāo)記出現(xiàn)的數(shù)量,方言處置式有四種標(biāo)記模式,它們之間存在如下蘊涵關(guān)系:四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三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兩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一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上述蘊涵共性說明一個處置標(biāo)記模式最普遍,疊加標(biāo)記越多越罕見,使用頻率越低。處置標(biāo)記的疊加方式主要有并存式和呼應(yīng)式兩種,作為一種標(biāo)記度較高的句式,疊加模式的出現(xiàn)有對早期漢語處置式結(jié)構(gòu)的繼承,但主要是為了滿足語用的需要,是強(qiáng)化處置意義的一種手段,有些則是普通話影響的結(jié)果。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語料庫的漢語假設(shè)范疇句法標(biāo)記模式研究”【13CYY065】和河南大學(xué)優(yōu)秀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1]王力:《漢語史稿》,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年,第474頁。

        [2]梅祖麟:《唐宋處置式的來源》,《中國語文》1990年第3期,第191~206頁。

        [3]曹茜蕾:《漢語方言的處置標(biāo)記的類型》,《語言學(xué)論叢》2007年第36輯,第184~209頁。

        [4]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5]潘悟云:《溫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58~75頁。

        [6]劉丹青:《蘇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0頁。

        [7]李如龍:《泉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1~135頁。

        [8]陳澤平:《福州話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05~120頁。

        [9]劉丹青:《漢語方言的語序類型比較》,史有為主編:《從語義信息到類型比較》,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第222~244頁。

        [10]劉丹青:《蘇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0頁。

        [11]潘悟云:《溫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58~75頁。

        [12]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13]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14]梅祖麟:《唐宋處置式的來源》,《中國語文》1990年第3期,第191~206頁。

        [15]李藍(lán)、曹茜蕾:《漢語方言中的處置式和“把”字句(上)》,《方言》2013年第1期,第11~30頁。

        [16]謝正明、徐從英:《漢語方言處置式類型學(xué)分析》,《青海社會科學(xué)》2008年第3期,第188~191頁。

        [17]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18]曹茜蕾:《漢語方言的處置標(biāo)記的類型》,《語言學(xué)論叢》2007年第36輯,第184~209頁。

        [19]辛永芬:《豫北??h方言的代詞復(fù)指型處置式》,《中國語文》2011年第2期,第164~168頁。

        [20]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21]潘悟云:《溫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58~75頁。

        [22]謝正明、徐從英:《漢語方言處置式類型學(xué)分析》,《青海社會科學(xué)》2008年第3期,第188~191頁。

        [23]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24]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25]辛永芬:《豫北??h方言的代詞復(fù)指型處置式》,《中國語文》2011年第2期,第164~168頁。

        [26]魏兆惠、張玉翠:《漢語處置式中代詞回指的普遍性、共性和差異性》,《寧夏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2年第1期,第68~73頁。

        [27]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28]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29]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30]易亞新:《常德方言的“它”字句》,《語言學(xué)論叢》2005年第31輯,第288~303頁。

        [31]葉祖貴:《河南固始方言表處置義的“V頭”及“頭”的合音來源》,《中國語文》2009年第5期,第451~453頁。另外,文中的“頭”是“它”與語氣詞“嘔”的合音。

        [32]葉祖貴:《河南固始方言表處置義的“V頭”及“頭”的合音來源》,《中國語文》2009年第5期,第451~453頁。另外,文中的“頭”是“它”與語氣詞“嘔”的合音。

        [33]干敏:《九江方言中的處置式“佢”字句》,《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第7期,第146~149頁。

        [34]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35]辛永芬:《豫北浚縣方言的代詞復(fù)指型處置式》,《中國語文》2011年第2期,第164~168頁。

        [36]饒秉才、歐陽覺亞、周無忌:《廣州話方言詞典》,香港:商務(wù)印書館,1981年,第112頁。

        [37]張雙慶:《香港粵語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247~262頁。

        [38]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39]李新魁、黃家教、施其生、麥耘、陳定方:《廣州方言研究》,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1~572頁。

        [40]張雙慶:《香港粵語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247~262頁。

        [41]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42]劉丹青:《漢語方言的語序類型比較》,史有為主編:《從語義信息到類型比較》,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第222~244頁。

        [43]詹伯慧:《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第98頁。

        [44]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45]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46]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47]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48]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49]王東:《河南羅山方言“把+O+V+它”式處置式》,《信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第6期,第84~87頁。

        [50]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51]汪國勝:《大冶方言的把字句》,《中國語言學(xué)報》2001年第10期,第146~160頁。

        [52]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53]左林霞:《孝感話的“把”字句》,《孝感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第5期,第77~80頁。

        [54]朱冠明:《湖北公安方言的幾種語法現(xiàn)象》,《方言》2005年第3期,第253~257頁。

        [55]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56]易亞新:《常德方言的“它”字句》,《語言學(xué)論叢》2005年第31輯,第288~303頁。

        [57]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58]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59]劉丹青:《蘇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0頁。

        [60]干敏:《九江方言中的處置式“佢”字句》,《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第7期,第146~149頁。

        [61]張雙慶:《香港粵語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247~262頁。

        [62]曹茜蕾:《漢語方言的處置標(biāo)記的類型》,《語言學(xué)論叢》2007年第36輯,第184~209頁。

        [63]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64]丁加勇:《隆回湘語的“N+擔(dān)+VP”處置式》,《漢語學(xué)報》2009年第4期,第42~46頁。

        [65]施其生:《汕頭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36~152頁。

        [66]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67]李如龍:《泉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1~135頁。

        [68]陳澤平:《福州話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05~120頁。

        [69]胡德明:《安徽蕪湖清水話中的“無賓把字句”》,《中國語文》2006年第4期,第342~345頁。

        [70]陳壽義:《廬江方言的“把”字句與“給”字句》,《和田師范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6年第3期,第108~109頁。

        [71]潘悟云:《溫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58~75頁。

        [72]林立芳:《梅縣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95~211頁。

        [73]王森:《甘肅臨夏方言的兩種語序》,《方言》1993年第3期,第191~194頁。

        [74]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75]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76]李如龍:《泉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1~135頁。

        [77]黃伯榮,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1996年,第656~665頁。

        [78]施其生:《汕頭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36~152頁。

        [79]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80]占升平:《常寧方言中的處置式》,《銅仁學(xué)院學(xué)報》2013年第5期,第96~100頁。

        [81]潘悟云:《溫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58~75頁。

        [82]李如龍:《泉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1~135頁。

        [83]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84]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85]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86]潘悟云:《溫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58~75頁。

        [87]李如龍:《泉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1~135頁。

        [88]汪國勝:《大冶方言的把字句》,《中國語言學(xué)報》2001年第10期,第146~160頁。

        [89]劉丹青:《蘇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20頁。

        [90]陳澤平:《福州話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05~120頁。

        [91]林立芳:《梅縣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95~211頁。

        [92]曹志耘:《金華湯溪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39~57頁。

        [93]項夢冰:《連城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68~194頁。

        [94]魏兆惠、張玉翠:《漢語處置式中代詞回指的普遍性、共性和差異性》,《寧夏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2年第1期,第68~73頁。

        [95]施其生:《汕頭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36~152頁。

        [96]胡德明:《安徽蕪湖清水話中的“無賓把字句”》,《中國語文》2006年第4期,第342~345頁。

        [97]陳壽義:《廬江方言的“把”字句與“給”字句》,《和田師范??茖W(xué)校學(xué)報》2006年第3期,第108~109頁。

        [98]陳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方言》2011年第2期,第142~152頁。

        [99]丁加勇:《隆回湘語的“N+擔(dān)+VP”處置式》,《漢語學(xué)報》2009年第4期,第42~46頁。

        [100]江藍(lán)生:《概念疊加與構(gòu)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對稱的解釋》,《中國語文》2008年第6期,第483~486頁。

        [101]石毓智、劉春卉:《漢語方言處置式的代詞回指現(xiàn)象及其歷史來源》,《語文研究》2008年第3期,第52~55頁。

        [102]辛永芬:《豫北??h方言的代詞復(fù)指型處置式》,《中國語文》2011年第2期,第164~168頁。

        [103]張雙慶:《香港粵語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247~262頁。

        [104]汪國勝:《大冶方言的把字句》,《中國語言學(xué)報》2001年第10期,第146~160頁。

        [105]林立芳:《梅縣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95~211頁。

        [106]施其生:《汕頭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36~152頁。

        [107]葉祖貴:《河南固始方言表處置義的“V頭”及“頭”的合音來源》,《中國語文》2009年第5期,第451~453頁。另外,文中的“頭”是“它”與語氣詞“嘔”的合音。

        [108]左林霞:《孝感話的“把”字句》,《孝感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第5期,第77~80頁。

        [109]王森:《甘肅臨夏方言的兩種語序》,《方言》1993年第3期,第191~194頁。

        亚洲一区久久蜜臀av|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 素人激情福利视频|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私人vps一夜爽毛片免费|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亚洲sss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日韩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蜜桃|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91| 国产91精品自拍视频|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人妻av蜜桃| 98久9在线 | 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人妻中文久久人妻蜜桃| 和黑人邻居中文字幕在线 | 手机看片1024精品国产| 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午夜不卡av免费| 吃下面吃胸在线看无码| 国产白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熟在线影院| 欧美在线区| 在线观看国产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99| 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色欲 |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尤物蜜芽福利国产污在线观看 |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麻豆国产精品久久天堂| 国产专区一线二线三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