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恩文
(黎明職業(yè)大學 圖書館,福建 泉州 362000)
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問題及對策
——以黎明職業(yè)大學為例
魏恩文
(黎明職業(yè)大學 圖書館,福建 泉州 362000)
以黎明職業(yè)大學為例探討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認為高職院校圖書館存在紙質藏書利用率低、到訪人數不足、空間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提出建設綠色圖書館以吸引讀者光顧,加強實施規(guī)范管理與人性化服務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chuàng)新采購模式、加強宣傳以提高紙質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空間資源,設置個性化活動區(qū)域等對策。
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率;高職院校
高職院校圖書館是高職教育文獻信息資源的集散地、傳播文獻信息資源的樞紐、自主學習的場所,同時擔負著對學生的引導培養(yǎng)功能,對教師的充電提升功能,以及對學校縱深發(fā)展的推動功能。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可通過對館藏資源的遴選、加工、集萃,向教師與學生提供細分的小眾化服務。館藏利用率指的是圖書館內所有資源在特定時間內的使用次數或頻率,包括紙質圖書、電子圖書、數據庫資源、電子閱覽室網絡資源、期刊報紙、閱覽座位等使用情況,也包括課題查新、論文查重等附加服務的使用情況。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利用情況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些學者對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問題進行研究,劉勇華[1]認為可通過資源共享、通借通還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陳玉梅[2]認為,為提高館藏利用率,應引進高層次優(yōu)秀人才,或者采取多種方法提高館員綜合素質水平,為讀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姜新社[3]認為,為提高館藏利用率,高校圖書館要多渠道、多層次地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心理,進而有目的地開展館藏資源建設。目前,國內關于圖書館館藏利用的研究較多限定在本科院校,較少關注高職院校。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采用重慶大學“圖騰”管理系統(tǒng),實行“借、藏、閱、咨一體化”的大流通服務模式,書庫、報刊、電子閱覽室開放時間較長(每周開放7天,每天開放13小時),實現了基于校園網的數字信息資源全年每天24小時為師生提供書目查詢、課題查新、參考咨詢、用戶培訓、網上薦購、預約和續(xù)借圖書等一站式服務。本文將以黎明職業(yè)大學為例,探討高職院校圖書館資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對策。
(一) 紙質藏書利用率低
我國高校圖書館平均藏書利用率不足30%,遠低于國家規(guī)定的60%藏書利用率。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因生源素質等因素,館藏資源利用率更低。[4]據統(tǒng)計,2014年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年總借閱圖書為43 495冊,平均每位師生僅借閱圖書4冊左右。2014年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知網的文章本地鏡像下載為7 961篇,遠程包庫下載為26 322篇,合計34 283篇;維普本地鏡像下載為2 110篇,遠程包庫下載為8 969篇,合計11 079篇;超星本地鏡像下載為3 074篇,遠程包庫下載為11 464篇,合計14 538篇;萬方下載11 463篇。同年,電子閱覽室接待上機讀者38 531人次??梢娕c紙質圖書相比,師生更喜歡使用電子資源。
移動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閱讀習慣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的閱讀形式已不再完全限定于對紙質圖書的深閱讀,而是通過手機和電腦閱讀電子書及進行大量的淺閱讀。這種變化的優(yōu)點是可以較為便利地接觸到無限的閱讀資源,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對信息的判斷力及自制力較弱,容易受到網絡上龐雜信息的誤導,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影響自身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穩(wěn)定。另外,學生利用手機和網絡獲取的信息和知識經常是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其質量無法和紙質圖書的內容相比。
(二)到訪人數不足
高職院校圖書館到訪人數不足。據統(tǒng)計,2014年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到館訪問量為154 570人次,平均每位師生一年到訪圖書館15次左右,即使考慮到有些師生進館沒有按要求刷卡,也可以推算出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光顧圖書館。為了解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使用情況,2015年3月10—15日,我們采取抽樣方式,對黎明職業(yè)大學師生的閱讀習慣、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了解和使用情況等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出調查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7份。調查結果顯示,師生來圖書館次數較少的原因有:開館時間不夠長(71.3%), 圖書館的環(huán)境和條件較差(89.2%),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和開展的相關服務內容還不是很了解(31.7%)。同時,在調查中黎明職業(yè)大學師生提出一些個性化且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建議,如要求提供私密研究空間、咖啡廳、健身房,配備休閑沙發(fā)等。
高職院校學生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不夠強,不太善于利用各種資源來完成作業(yè)或提升自己的某一方面的興趣或技能。這也是圖書館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之一。
(三)空間資源的利用率不高
高職院校圖書館存在空間資源利用率不高的現象。2014年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共設有5個書庫兼閱覽室、1個期刊閱覽室,另有1個自修室因校史館的修建而縮小。由于沒有建設密集書庫,約20萬冊利用率低的舊書及舊報刊占用了大量空間,這使圖書館無法滿足數字時代讀者日益增強的集閱讀、學習、休閑、交流、娛樂為一體的功能需求,難以吸引讀者的光顧。
閱讀作為一種工作及生活學習方式,不僅會增強個體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作為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更應鼓勵引導師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不斷推動教育水平提高和技術進步。
(一)建設綠色圖書館以吸引讀者的光顧
綠色圖書館的標準之一是圖書館內光線明亮、干凈整潔、空氣質量高,確保讀者和館員的身體不受損害,而且能夠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館內讀者活動區(qū)域應有良好的照明、自然通風和采光,同時解決館內不同空間的噪音問題。館外應有自然綠化帶或人工綠化帶,使圖書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5];館內放置適量植物,有利于凈化室內空氣。如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在閱覽室安裝空調、擺放綠植、定時通風;同時為營造視覺的美感與舒適感,對墻面進行文化裝飾,將幾十幅字畫懸掛在各個書庫和走廊等處;并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標語;在衛(wèi)生間張貼“沖水”提示語。 為給予讀者安全感,增加攝像頭的數量并配備專職保安,維修“一卡通”門禁系統(tǒng),張貼“此處已設監(jiān)控”的警示牌;并建設圖書館IP(網絡之間互連的協(xié)議)音頻系統(tǒng)以應對突發(fā)事件,招募志愿者維護閱覽室秩序。為保證圖書館內的光線、溫度及其他便利條件,及時更換不能正常使用的日光燈、發(fā)生故障的吊扇,增加插座數量,安裝飲水機、自動販售機等。
環(huán)境心理學認為溫馨、舒適、便利的環(huán)境可激發(fā)人們的積極情緒,提高其工作學習效率;同時可避免人們單調、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綠色圖書館環(huán)境的適宜溫度、光線、顏色和安靜、安全的氛圍,可使師生處于一種普遍的自主激發(fā)的良性情緒狀態(tài)。另外,處在愉快背景中的人比置身在較不愉快環(huán)境中的人更快樂。將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成綠色圖書館——一個滿足師生舒適、溫馨、尊重心理需求的場所,能吸引師生走進圖書館,進而提高館藏利用率。
(二)實施規(guī)范管理與人性化服務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第一,優(yōu)化服務態(tài)度和管理模式。為使師生在圖書館閱讀、查找資料時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工作人員應主動熱情服務,盡量滿足讀者的需求。讓每位師生都能在圖書館得到重視和尊重,并感受到親和友善的氣氛,以吸引其經常來圖書館利用各種資源。
圖書館還應實施規(guī)范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如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在各閱覽室設置意見簿,隨時征集讀者的意見、建議并逐一及時反饋。同時還在圖書館主頁、微信主頁設置意見欄,定期召開讀者座談會并設立館長接待日等。
第二,擴大服務范圍及實施人性化服務。如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利用短信或電話通知所借圖書即將到期的讀者及時還書或續(xù)借圖書;每年“世界讀書日”前后,對師生歸還的超期圖書免收超期罰款;對經常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教師提供個性化服務,主動詢問他們的要求并盡快盡力給予滿足;延長開放時間,每周的開放時間延長至91小時,周末照常開放,并在節(jié)假日期間適當開放。
第三,利用網絡及新媒體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但對新媒體推送的信息有很強的敏感性。[6]由此,可利用微信密切與學生的關系,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如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依托微信的公眾平臺服務功能,開通圖書館微信服務。同時成立讀者服務部,負責館內信息發(fā)布,回復讀者在線咨詢,進行讀者問卷調查等,以便第一時間了解讀者的需求,調整并改進服務。通過微信可把更多的學生吸引到圖書館,能使他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進而激發(fā)其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另外,還可設計有效的圖書館網站主頁,使圖書館已購數字資源和試用資源更加醒目。同時可統(tǒng)一網站身份驗證,簡化檢索方法以提高資源利用的便捷性。
第四,提高電子館藏資源利用率。高職院校圖書館可改變電子資源購買流程,即由原來的圖書館決定是否購買某種產品轉變成先由使用者推薦,再統(tǒng)計試用期間的使用數據,然后決定是否購買。同時向潛在使用者發(fā)放產品推介資料并征集采購建議。另外,為吸引學生光顧圖書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電腦可供學生免費使用,并建設免費使用的無線網絡系統(tǒng)。為使讀者更加便捷地利用電子資源,可更新VPN(虛擬專用網絡)系統(tǒng),使校內外讀者都能獲取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同時建設“微信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等。為使更多讀者了解各種數據庫及其使用方法,可組織數據商到圖書館開講座,介紹各種數據庫的正確使用方法并舉辦各種競賽活動。
第五,加強宣傳與導引。可舉辦一系列的閱讀推廣活動,使更多的學生能夠了解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鼓勵教師把圖書館資源納入到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當中;編制電子版和紙質版圖書館讀者手冊,使讀者特別是新生能在第一時間對圖書館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還可訂購各種尺寸的導引牌,對圖書館主要的資源和活動進行宣傳或導引,如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設立了“軟件通”的宣傳展板、國學專架和新書架的導引和指示牌等,并設立樓層導引臺。還可組建學科館員團隊,定期到各學院推介圖書館資源。為提升社會服務能力,還應對校外讀者開放,如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為往屆畢業(yè)生與教工家屬辦理借閱證,并與泉州市豐澤區(qū)東海派出所共建。
(三)創(chuàng)新采購模式,加強宣傳以提高紙質館藏資源的利用率
為使所購圖書能夠更好地被師生利用,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嘗試以各學院師生推薦為主的采購模式。如可建立師生薦購QQ群,便于師生能夠直接把心儀的圖書推薦給圖書采購人員;推廣手機APP,使師生能夠隨時隨地查詢館藏并進行相關書目的推薦;縮短整個圖書采購流程,并使所購圖書及時上架及杜絕錯架現象。為方便科研人員使用圖書,可簡化科研用書入庫手續(xù),建立科研圖書專庫,延長科研圖書的借閱期限。
為方便師生借閱及獲取紙質資料,可設置自助借還機、自助掃描復印機。為吸引師生注意力,可設立新書架、專架,舉辦書展等,如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舉辦了“紅色經典閱讀月”“女神節(jié)專題書展”“錢鍾書、楊絳著作展”等活動。為提高新書利用率,可及時進行“新書通報”,在讀者通道醒目位置設立“新書推薦”專柜;為激勵師生讀書熱情,每月進行借閱數據的統(tǒng)計,分別發(fā)布學院、個人圖書的借閱排行榜;為使師生快速找到所需圖書,圖書館應開展檢索技能培訓,擴大信息檢索課規(guī)模。
(四)合理利用空間資源,設置個性化活動區(qū)域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合理安排空間,建設密集書庫,完全釋放空間資源。黎明職業(yè)大學圖書館為擴大開放空間,把工具書進行歸類整理,向師生開放。還對舊書庫與舊報刊室進行優(yōu)化整合,最大程度地釋放讀者可利用空間,設置“教師備課室”“讀者研討室”“咖啡吧”“健身房”“自修室”,并配備相關設備向師生開放。
總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價值追求只有與教師學生利益相一致,才能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而使到館人數增加,并提高館藏利用率。
[1] 劉勇華.廣東海洋大學圖書館利用率的提高[J].教育研究,2009(22):213.
[2] 陳玉梅.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如何提高紙質圖書的利用率[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14):128.
[3] 姜新社.基于讀者閱讀心理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36(4):60.
[4] 梁泉水.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文獻利用率低的研究[J].內江科技,2014(1):117.
[5] 崔旭.美國綠色圖書館建設的理論、實踐及啟示[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41(215):40.
[6] 成雪.高職院校圖書館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的探索與實踐:以山東商務職業(yè)學院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4,24(24):44.
(責任編輯:李金鋒 英文審校:楊秋娜)
Problems of Utilizing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Resource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Taking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as the Example
WEI Enwen
(Library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Taking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use of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resources, maintaining that the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ratio of paper-based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space, and inadequate number of library-goers exist in most vocational colleges. It advocates constructing environment-friendly libraries to attract readers, reinforcing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s to create a good reading atmosphere, bringing forth new ways of purchasing books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to enhance utilization ratio of paper-based collections, appropriately using the library space, and establish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and research sections.
libraries; library resources; utilization ratio; vocational colleges
1008-8075(2017)01-0058-04
10.13446/j.cnki.jlvu.20170013
2016-10-20
魏恩文(1969-),男,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及圖書館學研究。
黎明職業(yè)大學規(guī)劃項目(LW2015111);黎明職業(yè)大學科研團隊建設計劃資助(LMTD2016101)
G 71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