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魏宇韜(四川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
魔術向藝術生成的可能性分析
◎ 文︱魏宇韜(四川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魔術作為一門古老的表演形式,一直以藝術的“擦邊球”形態(tài)存在。魔術表演者和欣賞者對魔術是否可稱“藝術”一直存在較大分歧,導致許多魔術師和愛好者的心理落差與認知失調。本文從藝術的定義、美與本能、魔術向藝術生成過程中出現(xiàn)的悖論和調和悖論的途徑等方面進行探索性思考,旨在為魔術理論和實踐爭取向真正藝術生成的動力和空間。
關于什么是藝術,按現(xiàn)代美學對藝術的把握,我們可以說藝術或藝術作品應當具有一定的作者、創(chuàng)造性、留白和有一定的接受度。簡言之,藝術可稱為“有技巧的美”。
就優(yōu)秀的魔術作品而言,作者和創(chuàng)造性是不辯自明的,任何魔術都有作者,而魔術的效果本身就是生活中不應該發(fā)生的、獨特的現(xiàn)象?!傲舭住笔侵缸屝蕾p者存在想象的空間。只要魔術本身效果有吸引力,那么觀眾的想象永遠是豐富的。所以,決定魔術是否具有藝術特質的因素,落在了接受度上。
什么影響魔術作為藝術的接受度是“有技巧的美”。一個精彩的魔術作品,一定出在“美”上。要認識美,只能通過美感。朱立元《美學》認為,美感是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悅感。
魔術與其他藝術的根本區(qū)分是什么?美國有位知名的紙牌魔術大師指出,魔術的核心價值在于神秘性,任何不具備神秘性的表演形式,都不能被稱為魔術。
有很多極具藝術感的魔術,配合光影、音樂、恰當?shù)闹w語言,確實能被觀眾誤認為藝術。所謂“誤”是指使觀眾產生藝術錯覺的是音樂、舞蹈等本身應為神秘感服務的元素。它們在魔術的藝術認同上,似乎有喧賓奪主的傾向。也就是說去掉這些元素,藝術的認同感就會大幅度變化。筆者絕不認為,音樂、舞蹈、光影等會損害魔術本身,而是作為理論研究的必要,認真的魔術人應問一句:作為魔術核心價值的神秘感,是否能成為美感的來源?
美感是一種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悅感,其來源是人類本能的滿足。精神動力(又稱精神分析)學認為,人類在進化中,形成了兩種主要的本能,即自我保存和種族繁衍,這些本能存在于潛意識,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情感、認知和行為。符合本能的情形可以產生愉快,不符合則會產生焦慮。愉快則傾向于認同,焦慮不安則會回避或尋求解決。所以,魔術神秘性的核心特征,使魔術在向美和藝術生成過程中出現(xiàn)了悖論。
美與焦慮。讓我們審視一下魔術和經典藝術之間的區(qū)別,就能看到悖論產生的原因。音樂、繪畫等經典藝術,在作者、表演者、作品、欣賞者之間,情感是高度同一的,所以經典藝術在審美傳遞過程(作者-作品-欣賞者)中,是同質流動的。然而,魔術的核心特征是制造未知,對人類在生存中習得解決未知的本性做出挑戰(zhàn)。但當遇到無法解釋的未知時,人的心理防御機制便發(fā)揮作用。于是,在觀演過程中出現(xiàn)貶低、嘗試揭穿魔術等具體行為,其實正是心理防御機制中的反向生成與合理化,即通過負面評價和自我說服來緩解未知事件帶來的不安和焦慮。所以,觀眾和魔術表演者之間,由于對魔術秘密的認識無法統(tǒng)一,美感的生成便出現(xiàn)了困境。
美與技巧。越卓越的魔術技巧,越是隱蔽的,魔術師追求的不止是目視隱形,更是心理隱形。所以觀眾對魔術師的評價不應是“哇,他(表演者)手好快”,而是“他什么都沒做”??墒?,“什么都沒做”不足以成為藝術。所以這就出現(xiàn)了魔術與經典藝術的差別:技巧與美的分裂。然而我們卻不想讓觀眾將神奇的魔術效果歸因為魔術師“手快”,所以在使技巧向藝術生成的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困境。
魔術起源于巫術,巫師在文明蒙昧的時代,是讓人懼怕的,所以魔術的社會評價較低也是能夠理解的。巫師讓人“討厭”是因為其掌握了未知并用于控制他人。所以,要減輕觀眾欣賞魔術過程中的的情況下,是照顧觀眾觀賞劇目的流暢度還是保障雜技技巧的完成度。
在一般雜技演出中,出現(xiàn)技巧“拋脫”是可以重來兩到三次的,而在雜技劇中則不然。如果在一個劇情中的大場景里,各種雜耍類的雜技節(jié)目在共同表現(xiàn)一個熱鬧的場面,這時的“拋脫”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是劇情發(fā)生到某個以雜技技巧作為節(jié)點的情況下,該技巧就必須有完成的必要性。但考慮到在雜技劇中,讓技巧重來幾次是會影響演出節(jié)奏和劇情推進速度及音樂節(jié)點的,假如技巧重來一次成功了,演出的效果將會非常好,觀眾甚至會拍案叫絕;但如果做了多次都無法完成,其效果就得不償失了。這就需要舞臺監(jiān)督必須對每個節(jié)目中的每一個技巧,包括演員完成技巧的成功率和演員的身體素質、體能狀況等都了如指掌,才能在演出過程中做出準確的實時判斷并及時發(fā)出指示,調整表演,以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
筆者認為,伴隨著雜技分工的細致化走向,演出崗位專業(yè)化的需要也會越發(fā)地明顯。因此,雜技演出崗位專業(yè)化或將成為對雜技從業(yè)人員工作素質的必然要求,當這樣的發(fā)展趨勢逐漸形成之時,我們也會看到一門古老的藝術踏著現(xiàn)代專業(yè)化的腳步披荊斬棘、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