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江(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
試論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與檢驗
鄭維江(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各個領域發(fā)展迅速,這對于化工行業(yè)來說也不例外。苯酚和丙酮是有機化工原料的制造生產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升有機化工原料的產量與質量,從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但是苯酚和丙酮物質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發(fā)展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嚴重的話還會威脅到人體的財產健康安全。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做好苯酚和丙酮的含量測定工作,并為其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苯酚和丙酮可以被合理利用。基于此,本文對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與檢驗工作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苯酚;丙酮;化工分析;檢驗
苯酚和丙酮是有機化工原料在制造生產中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將其制作成溶劑醫(yī)藥、農藥、化工等各個領域中進行應用,從而滿足各個領域的發(fā)展需求?,F(xiàn)階段,我國化工領域在對苯酚和丙酮分析檢驗過程中,主要通過分光光度法、電化學方法等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分析、檢驗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1.1 苯酚
丙酮是一種無色透明、易燃、易揮發(fā)的液體,主要通過蒸汽的形式在空氣中“游走”,是一種有毒物質。如果有機化工原料在制造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一不小心接觸到該物質,那么該物質就會對工作人員的神經進行麻痹,影響了有機化工園原料生產進程[1]。
1.2 丙酮
丙酮是苯酚中的副產品,平均每0.6噸的丙酮可以生產一頓的苯酚。而苯酚是一種無色的結晶固體,在有機溶劑中可以迅速溶解、氧化,具有較高的有毒成分。如果過多接觸該物質,那么對人體組織就會造成一定的服腐蝕作用,威脅著人們健康安全。
2.1 分光光度法
在對苯酚含量測量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光光度方法進行,做好測定待物質波長吸光度的控制工作,并對物質的定性、定量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苯酚的檢測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2]。該檢測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有著操作簡單、靈敏度高、精密度準等特點。而分光光度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包括了標準分光廣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等部分組成。其中的標準分光光度法可以有效的苯酚中的物質成分進行全方面分析,并保證所得結果的準確性,但是對于物種中的顯色溶液分析工作還可以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紫外分光光度法有著方便、快捷、準確等優(yōu)點,但是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如果苯酚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較多,那么就會影響所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通過數(shù)據(jù)采集、整理的形式進行,減少檢測誤差,提升檢測結果的精準度。而流動注射技術可以有效的對物質中成分含量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連續(xù)檢測,保證檢測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2.2 電化學分析法
電化學分析方法有著靈敏度較高、分析速度較快等特點。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電化學的行對為苯酚的含量進行監(jiān)測,并保證電極與電流性能的控制工作,檢測出最低的限低,保證檢測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但是,該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苯酚的回收率較低,這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發(fā)展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對苯酚檢測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多壁碳納米管膜進行電極修飾,從而降低其中的苯酚含量[3]。這種檢測方式還可以有效的擴大線性的使用范圍,提升檢測工作質量與效率。但是這種方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前期需要通過大量的時間進行儲備。
3.1 氣相色譜法
在對丙酮分析檢驗過程中,可以通過氣相色譜的原理進行操作,并將物質成分進行分離,形成不同的溶解程度,從而保證檢測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在對物質檢測過程中,應該做好測定的控制工作,將丙酮樣品放入到對對應的色譜柱中,并通過固定溶解的形式進行操作,而其中的物質會隨著載氣的流動發(fā)生變化。當丙酮物質通過長時間的溶解、揮發(fā)會將其中的物質成分進行固定,從而減少揮發(fā)現(xiàn)象發(fā)生。
3.2 催化轉化測量法
在通過催化轉化方法對丙酮開展檢測工作時,可以通過紫外線和催化劑的形式對丙酮中的蒸汽進行分解,并將其轉換成對應的二氧化碳,之后再通過化學原理的方法進行檢測,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得結果的準確性。在選擇催化劑過程中,可以使用TiO2進行操作,從而提升轉化效率。但是這種測量方法會消耗大量的成本,對于工作人員的工藝手法也有著較高的要求[4]。
3.3 化學法
在早期丙酮在通過化學方法串聯(lián)過程中可以通過碘仿反應形式進行測量。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丙酮在測量過程中主要通過碘仿比濁方法進行操作,可以有有效的提升檢測工作質量與效率。但是該方法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多的重復性步驟,影響整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本文對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和檢驗工作進行了簡單的研究,文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國專業(yè)技術人員加強對苯酚和丙酮的化工分析和檢驗工作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保證檢測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1]毛文杰.異丙苯法生產苯酚丙酮精餾單元的粗苯酚塔釜重組份含量過高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2]席宏波,周岳溪,宋玉棟.氣相色譜/質譜測定苯酚丙酮生產廢水中半揮發(fā)性有機物[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2,02:9-13+71.
[3]李碧靜,唐榮芝,陳彤,王公應.乙酰丙酮氧鈦催化苯酚和碳酸二甲酯的酯交換反應[J].催化學報,2012,04:601-604.
[4]劉文.苯酚/丙酮裝置中影響丙酮質量提升因素分析及工藝改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
鄭維江(1994-),男,漢族,四川省宜賓市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化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