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汝 王永生 朱慧
(1.河南省測繪產品質量監(jiān)督站,河南鄭州 450003;2.河南省遙感測繪院,河南鄭州 450003)
信息化測繪條件下基礎測繪建設的對策
朱懷汝1王永生2朱慧2
(1.河南省測繪產品質量監(jiān)督站,河南鄭州 450003;2.河南省遙感測繪院,河南鄭州 450003)
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地形地物變化很快。但以往基礎測繪缺乏有效的快速更新技術手段,基礎地理信息現勢性不能滿足用戶需求。通過對新型基礎測繪特點與內容進行分析,結合信息化測繪體系對基礎設施的基本要求,提出信息化測繪條件下測繪基礎設施建設的對策。
新型基礎測繪;聯動更新;數據庫
基礎測繪是指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tǒng),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tǒng)[1]。新型基礎測繪是在基礎測繪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經過努力建立起來的基礎測繪相關管理制度和投入機制不受影響。
新型基礎測繪是對傳統(tǒng)基礎測繪的繼承和發(fā)揚,新在技術手段,即將衛(wèi)星遙感和衛(wèi)星導航定位納入基本技術手段;新在工作內容,即以對現有數據庫的維護更新和全球、海洋及重點地區(qū)動態(tài)測繪為常規(guī)工作內容;新在成果形式,即以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和數字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庫為主要成果形式;新在生產服務方式,即以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網絡化定制服務為主要生產服務方式。新型基礎測繪與傳統(tǒng)基礎測繪相比,具備以下特點:全面覆蓋、聯動更新、按需服務、開放共享等。
當前河南省基礎測繪的生產主要為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及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更新。其中,DEM更新采用機載LIDAR獲取測區(qū)點云數據,通過IMU/DGPS數據解算、點云粗分類、人工編輯分類、數據檢查等工序,提取符合要求的地面點云,進行數字高程模型(DEM)構建,經數據接邊、圖幅裁切,制作完成1∶1萬DEM數據。DOM更新采用最新的高分辨率衛(wèi)星影像(包括GF2、GF1、ZY3),結合上年度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采用像素工廠、CIPS集群式影像處理系統(tǒng)、INPHO等軟件生產正射影像。DLG更新利用上年度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套合最新的遙感影像生成的數字正射影像,并結合LI?DAR激光點云數據制作的地貌數據,疊加處理生成河南省1∶1萬正射影像地形圖,參考專題資料,再通過內業(yè)預判采集、外業(yè)調繪、內業(yè)編輯、二級檢查等步驟對DLG進行全要素、圖庫一體化更新。
受生產模式固化,河南省基礎測繪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與服務存在一定的脫節(jié),基礎數據無法滿足用戶對現勢性越來越高的要求,基礎數據產品受圖形表達比例尺約束較大,成果樣式不靈活,服務方式較單一。
3.1 面向需求,確立應用優(yōu)先
新型基礎測繪應以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為導向,制定更新方式,突出急用先測,保障重點,兼顧儲備。著力解決生產與服務脫節(jié),服務方式單一的問題,滿足用戶對數據現勢性越來越高的要求。統(tǒng)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地理省情監(jiān)測及應急測繪服務等應用需求,改變傳統(tǒng)編制圖的技術標準,逐步向面向對象的實體要素方向轉變。
考慮基于同一數據源,聯動生產與更新序列比例尺地形圖和數據庫,形成多尺度的城鎮(zhèn)空間地理信息數據的縱向立體式管理,既能達到一種資源利用高度的集約化,降低空間數據采集更新成本,又能減少重復建設,節(jié)約財政資金。以基礎數據的廣泛共享,開展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持續(xù)更新工作,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能力。
3.2 轉變觀念,加強頂層設計
探索改變傳統(tǒng)的庫體數據每年全要素重新外業(yè)調繪、內業(yè)編輯的模式;改變同一個地區(qū)、同一個要素,多次重復采集和處理的問題;結合地方“數字城市”“數字縣域”“數字鄉(xiāng)鎮(zhèn)”的建設與更新,實現一次采集,多次利用。采取“哪里有變化,就動哪里”的上下聯動、準實時動態(tài)更新的模式。改變傳統(tǒng)單一橫向的省、市、縣獨立進行測繪的時代,推動省、市、縣的協同更新,加大數據交換力度,實現更新成果的及時共享,形成省、市、縣縱向分工合作,協同完成各自責任區(qū)的任務,采取責任終身制,定人定區(qū)按期進行巡視、變化發(fā)現,形成多尺度城鄉(xiāng)空間地理信息數據的縱向立體式管理,達到一種資源利用高度集約化的形式[2]。
由采集更新向整合更新、融合更新方向發(fā)展。向利用專題數據資料進行整合更新,與市、縣大比例尺數據進行融合更新,以及互聯網變化信息發(fā)現更新,從多個維度和層次實現對數據的整合與融合。
3.3 標準統(tǒng)一,做到技術先行
結合市縣大比例尺地形數據庫更新,建立市、縣與省級地形要素之間的關聯,通過省市聯動實現多比例尺數據庫的協調統(tǒng)一和相互關聯,通過多尺度地形數據庫整合統(tǒng)一、跨尺度地形要素自動匹配、基于增量的跨尺度聯動整合等,打破傳統(tǒng)的基于圖幅為單元的單一組織方式,建立分要素與網格化相結合的組織模式,對省級數據庫進行聯動更新。
通過開展地形要素數據庫更新技術實驗、試生產,逐步制定生產、數據、質量控制方面的系列技術標準,建立統(tǒng)一的省級基礎地理信息更新技術標準體系,應用于省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更新工程,并為常態(tài)化動態(tài)更新、跨尺度聯動更新奠定基礎。綜合考慮省、市、縣三級更新,在標準層面引領市、縣更新工作。對全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結構、組織代碼體系進行統(tǒng)一,具體包括數據格式、數據組織統(tǒng)一,數據庫結構(數據庫分層)統(tǒng)一,圖層屬性項統(tǒng)一,要素表達及處理要求統(tǒng)一[3]。
3.4 協調統(tǒng)籌,探索事權分配
針對河南省大部分市縣做不到每年實施全要素更新,應用水平、信息化程度低的狀況,探索建立省局萬分之一更新與地市大比例尺基礎數據更新相結合的作業(yè)方式,利用數字城市更新模式組織協調地方更新頻率問題,確立事權的分配,制定每年更新框架要素及區(qū)域,逐步健全完善新型基礎測繪建設的更新體制。
[1]桂德竹,張成成,崔紅霞,等.新型基礎測繪的工作對象和內容芻議[J].測繪通報,2016(9):21-22.
[2]施建石.關手推進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測繪,2016(3):26-31.
[3]張繼賢,顧海燕.關于新型測繪的探索[J].測繪科學,2016(2):3-10.
Countermeasures of Found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nstruction under Informationalized Surveying and Mapping
Zhu Huairu1Wang Yongsheng2Zhu Hui2
(1.Hen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Station,Zhengzhou Henan 450003;2.Remote Sens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Henan 450003)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the change of terrain and features is very fast.But in the past,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lacked the effective means of rapid updating,and the basic geography infor?mation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user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new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combined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ized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 for infrastructure,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ormationalized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nditions.
new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linkage updating;database
P205
:A
:1003-5168(2017)01-0047-02
2016-12-18
朱懷汝(1979-),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測繪地理信息的質量監(jiān)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