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摘 要:在民用建筑上的發(fā)展與土建類人才培養(yǎng)上的需要,到建筑的施工企事業(yè)單位上進行了社會上的基礎調查,并在其中提出了《建筑制圖與識圖》的課程,并在其中提出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上的模式,依次有根據的進行了改革,實踐證明,教學上的效果良好,并為和今的在本門課程上的教學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建筑制圖;教學改革;方法
《建筑制圖與識圖》在建筑行業(yè)中,擔當著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工程造價與建筑經濟管理專業(yè)開設的一門較為基礎的課程,這個課程主要滿足兩個方面的需求,一個是為后續(xù)課程打下一個堅實有力的基礎,第二點是對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技術上的制圖與識圖上的技能進行培養(yǎng),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職業(yè)也在教育上的進行著深化,畢業(yè)生工作崗位也在隨著這些變動進行著變化,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后續(xù)課程與工作崗位上的要求,我們建筑施工單位開展了一些調查問卷活動,對本門課程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上進行了改革。
1 深化完善教學內容,突出教學目標
以調研報告的結果為依據,以土建專業(yè)應用能力為主線優(yōu)化整合課程。按照“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和“強化應用,培養(yǎng)技能”的原則,以及課程內容體現“實用性、適用性、先進性”的原則,重新確定了適合土建類各專業(yè)的《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的三大項目。
項目一,制圖的基本知識,包括國家標準的基本規(guī)定和儀器的繪圖技巧,主要講述圖紙、線型、字體、比例以及等分線段、等分圓周作正多邊形、橢圓的畫法等。該部分作為基本知識,教會學生按規(guī)范與標準從事。
項目二,投影的基本知識。主要講述點、線、面、基本體、組合體的投影、軸測圖、剖面圖和斷面圖。該部分要求學生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性質,讓學生能夠繪制和識讀形體的三視圖,能夠繪制正等軸測圖和斜二軸測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項目三,民用建筑識圖。包括建筑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節(jié)點詳圖,梁、板、柱、基礎配筋圖等。該部分是后續(xù)課程的基礎,也為學生走向施工員、測量員、預算員、繪圖員等工作崗位提供了必備的制圖與識圖知識。
2 改革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啟迪
《建筑制圖與識圖》這門課程與一般的課程有著很大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要求學生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傳統(tǒng)的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這項技能上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給打破。在教學的方法上進行多樣化的嘗試,將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與能力給進行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法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與解決。在教學進行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的以下幾種方法:
2.1 對課堂教學合理組織,講練結合
在課堂教學進行的過程中,需要對講授進合理的提問與討論,將做與練做到有機的結合,并將其中的順序與時間上的安排進行合理的組織,將“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中心思想作為活動上的串聯(lián),使教學上的活動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進來。在不斷地練習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不斷地增長與發(fā)揮。
2.2 啟發(fā)式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給學生最恰當的指導,提出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具有開放性的環(huán)境下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讓學生擁有一個可以充分想象的空間與機會。
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直觀的啟發(fā)式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上的教學工具進行講解,同時讓學生看模型,或是實物與掛圖等,把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理論與復雜的視圖,進行具體化與直觀化,讓學生可以在獲得感性的知識,再逐漸由形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性思維,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上找到模型與圖形之中的關系,其中,也可以利用對比上的啟發(fā)式教學,就是在習題的課堂對選題上的典型進行選擇,可以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對學生在做題上的思路進行開闊。
2.3 在課堂上開展競賽活動
在一個項目上的教學內容進行好后,可以組織一次競賽。讓學生在自尊與自信的驅使下將學習的興趣給激發(fā)出來,這樣可以養(yǎng)成學生自主進行復習的習慣,在進行競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己回答過的問題產生很深的印象,不論是回答錯誤還是回答正確了,這樣才是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與此同時,這些具有知識性有兼具趣味性的競賽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對知識進行練習的同時又會在枯燥的學習中獲得玩耍的快樂。
2.4 對教學平臺進行充分的利用
在對知識進行和講解時,除了讓學生們要對講解過程中看見的圖例進行記憶,還要在課下對學習過的圖例進行自主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們在制圖的練習室中進行大圖的繪制與模仿。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在一旁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的做法可以的對學生的識圖能力進行鍛煉,除了鍛煉學生在平面圖上的繪制,也可以組織學生們去參觀實際的工程,在實地的考察中進行基礎平面上的鍛煉與對樓層結構平面上的布置進行了解,使學生能夠對實際的工程進行相關的了解。
3 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知識點多,信息量大,若將每個知識點一一講解,同學會覺得枯燥乏味。因此,將整個教學內容分為三個大的項目,21個任務,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將每堂課的內容化零為整布置下去,使學習目標明確、教與學生動有趣、易于接受。實施課堂教學分八個步驟:(1)告知本堂課的教學內容。(2)激發(fā)聯(lián)想創(chuàng)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調動同學的積極性。(3)教師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同學們操練完成任務。(4)將任務的內容深化,尋求處理同類問題的方法。(5)歸納本堂課的基本內容。(6)反復訓練,將科學的規(guī)律熟練運用。(7)總結本堂課的知識點、重點與難點。(8)選擇經典問題布置為作業(yè)。這種教學模式完全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實處,完成任務的愉悅感會讓每個學習者將學習當做一種終身享受。
結束語
為了適應現代工程對技術專業(yè)上人才的需求,應根據職業(yè)學院中學生的特點,進行《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上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技術上的革新與改良。在教學進程的發(fā)展過程中,實踐證明,改革后的課程設置,可以對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行最大化的促進。有利于對學生的邏輯思維上的培養(yǎng)與形象思維的養(yǎng)成,并且還有可以對學生在綜合技術上的能力進行提升,有效的將教學上的質量水平與教學水平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英杰,劉健,林麗.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模式的土木工程制圖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13(12).
[2]王新宇.卓越班《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體會[J].考試周刊,2013(86).
[3]田文艷.對《水利工程制圖》愉快課堂教學的探索[J].山西科技,2013(01).
[4]張滿棟,梁國星,楊勝強.泛土木水利工程制圖教材建設的設想與實現[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