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蓉暉
【摘要】隨著中國全面經濟建設的推進,中國的經濟社會建設取得顯著的成績,不僅榮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持續(xù)增長的活力依舊強勁。同時隨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和供給側改革的確立,中國經濟進入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而其中作為重要的經濟建設力量的進城工作的農民工無論是在數量以及還是在基本保障上都面臨新的挑戰(zhàn),作為強制性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正確積極有效的發(fā)揮社會保險在維護農民工利益上的作用,充分調動農民工的參保積極性,提高實際的參保能力,是解決農民工的社會福利保障的重要途徑,也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提高農民工生產生活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社會保險;險種;農民工;參保意識;資金協調
引言
社會保險是一項為了規(guī)避與預防失業(yè)、養(yǎng)老等社會風險,強化社會穩(wěn)定而強制社會成員參加的非營利性的重新分配的社會安全制度,中國現行的社會保險主要包含: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五個組成部分,是一種補償性或獲得性的社會再分配制度。作為流動性極強,參保率較低的社會群體,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參保意識以及參保方式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福利系統(tǒng)建設的重視。怎樣合理的分析農民工在參保時存在的客觀問題,制定有效的參保險種與參保形式,提高農民工的參保覆蓋,是社會保險在社會運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民工獲得社會強制福利保障的關鍵。
一、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容易出現的問題
隨著農民工自我保障與維護的意識不斷加強,社會保險與農民工之間的聯系也在不斷的加強,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如何正確的看待這些問題以及客觀的分析這些問題,是完成農民工社會保險事業(yè)的關鍵。1)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意識:由于農民工的經濟生活能力與經濟意識的缺失,使得農民工在進城工作中,缺乏對自我保險的意識,對社會保險沒有深刻鮮明的認識,完全不了解社會保險給自己帶來的福利,還是用自我存儲的傳統(tǒng)方式進行風險規(guī)避。2)農民工人口多,流動性強:由于農民工在工作中主要是以體力勞動和基礎勞動的方式體現,因此對于崗位的固定性不強,農民工在固定地點上班的時間段短,流動性大,對于社會保險的宣傳與保費的繳納,可能存在跨地區(qū)的問題。3)相關針對農民工的險種較少:由于農民工自身工作性質的影響以及公共保險體系的原因,使得具有強烈針對性的保險險種在農民工的實際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形式,農民工在選擇基礎保險的時候,往往會認為保險的風險規(guī)避能力不強,從而拒絕參加社會保險。4)缺乏對社會保險險種的理解能力:由于農民工自身的知識架構以及認知能力的影響,使得農民工對于保險的認識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不強,使得農民工對于社會保險的險種以及保險的運行規(guī)則缺乏必要的領域能力。5)缺乏對于社會保險的參保途徑選擇:由于社會保險具有鮮明的社會屬性,是集體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社會環(huán)節(jié),使得農民工在選擇上具有單一、單向情況,缺乏對于特殊性以及特點化的選擇與傾向。6)對于參保金額的認識度與接納度不夠:由于保費支出是一項重要的資金支出,是農民工收入的分配過程,由于農民工自身家庭環(huán)境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于保險的費用的承受能力以及繳納能力不盡相同,使得社會保險事業(yè)無法進行全面的覆蓋。
二、擴大社會保險的宣傳。提高農民工的參保意識
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該積極的加強對于社會保險的宣傳,采用更加簡單易懂的宣傳工具,讓更多的農民工可以理解社會保險的含義以及社會保障的范圍,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有效的選擇出適合自己的保險種類以及保險層次,這樣的話,就可以全面提高每一個農民工接觸社會保險的機會以及參保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開展社會保險事業(yè)。
三、建立健全農民工的保險類型。確保農民工保險種類的多樣
調查農民工的需求,根據農民工對于社會福利以及社會保障的需求,結合保險的基本運行方式,制定出符合農民工需求的社會保險的小分類,讓社會保險與農民工的生產生活密切的結合起來,只有真正的了解到農民工對于社會保險需求,結合新的社會保險的形式,才能更好的完成社會保險對于農民工利益保障的作用。
四、組織專題化的險種講解。讓農民工更加直觀的理解保險類型
由于農民工自身的文化知識體系的問題,使得農民工對于保險的具體含義以及保險的運行方式和相關費用的計算等都存在嚴重的不足,因此在組織社會保險的宣講過程時,應該具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性的險種講解,利用簡單的圖片以及宣傳資料的使用,讓農民工更好理解社會保險的含義,更加直接有效的加強對社會保險的認知程度,才能更好的完成社會保險的社會屬性。
五、強化政府、企業(yè)、農民工三者之間的資金協調。彌補對于農民工購買保險的資金支付不足
在具體的社會保險的實施過程中,是對農民工的收入的在分配過程,因此在具體的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過程中,應該積極的加強政府補助,企業(yè)支持,農民工支付三者之間的資金協調,充分的加強企業(yè)對于農民工社會保險費用的支出支持,建立起企業(yè)標準化的保險保障制度,降低農民工的費用支出,提高農民工的參保積極性,同時強化政府的財政補助,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實施社會保險工作。
六、加強農民工的社會保險檔案建設規(guī)劃。確保農民工的個人社會保險的全面覆蓋
在解決農民工的參保檔案以及繳費記錄檔案時,應該充分的使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同時加強對于跨地區(qū)跨時間的控制,加強不同地區(qū)之間的相互協作,避免農民工因為務工地區(qū)的選擇差異而帶來的保險費用繳納的困難,應該建立起以居民信息為基礎的社會保險認知檢查體系,保障農民工在中國范圍內的保險費用繳納以及保險補償的有效進行,提高社會保險的運行能力。
七、結束語
社會保險是社會福利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險工作中范圍最廣,基礎性最強的種類,我們應該積極的加強對于社會保險的宣傳以及社會保險體系的建設與維持,充分調動農民工參保的積極性以及對于社會保險的認知能力,強化政府牽頭、企業(yè)帶隊、農民工參與的現代保險環(huán)節(jié),讓社會保險真正成為保障農民工基礎社會福利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