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胡先福 圖/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提供
用音樂詮釋生命重慶“揚帆”盲孩子奏響中國音樂圣殿
□ 文/本刊記者 胡先福 圖/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提供
Music explains life, Chongqing "Sail" blind children orchestra performed in music holy hall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攜手打造的大型情境管樂音樂會《看見微笑》在重慶大劇院上演。
重慶大劇院,西南地區(qū)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舞臺。2017年1月4日晚,《看見微笑》大型情境管樂音樂會在這里上演,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二度攜手,為市民帶來了一場聽覺盛宴。
在此10天之前的2016年12月25日,揚帆管樂團剛攜手解放軍軍樂團打造了大型管樂音樂會《生命的色彩》,并在北京成功舉行。
這是一場讓人動容的演出,也是一場非常特別的演出。這是一群看不見光明的孩子,用內心的璀璨,奏響的一出絢麗的人生華章。
蔡曉雪,綦江永新鎮(zhèn)人,一出生就只有微弱光感。10歲時,她被送到重慶市特教中心念書,后來她進了揚帆管樂團。1月4日這天晚上,她走上了重慶大劇院的舞臺,也走上了她人生中一個無比美麗的舞臺。此時,蔡曉雪的父母也在大劇院觀看演出,他們一邊看演出,一邊抹眼淚。他們從女兒沉醉的神情中,感受到她的投入與幸福,作為父母,他們無比興奮與激動。
當晚,市特教中心邀請了100位盲孩子學生家長代表現(xiàn)場觀看演出。
《生命的色彩》《為你而生》《征服天堂》……當晚,像蔡曉雪一樣的盲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走上舞臺,奏出了生命的樂章。音樂會持續(xù)近兩個小時,演出分為“色彩”“夢想”“感恩”等5個板塊,音樂時而如小溪潺潺流淌,時而如江河浩蕩向前,令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家長深受震撼。
揚帆管樂團?什么時候誕生的?是怎樣的一個集體?大家可能還有些陌生。但重慶市盲人學校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是現(xiàn)在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市特教中心)的前身。揚帆管樂團是市特教中心于2011年3月成立的一個樂團,現(xiàn)由48名盲孩子、30名教師組成,是迄今為止國內特殊教育學校中盲人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樂團。
市特教中心是目前重慶市唯一的一所視障(視力障礙)教育學校。學?,F(xiàn)有教職工62人,開設有學前、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有在校學生275人,義務教育階段生源涵蓋全市,高中階段面向全國招生,已形成集視障12年一貫制教育、康復訓練和技能培訓于一體的完善教育體系。
市特教中心又怎么想到要成立一支管樂團呢?談起當初成立的場景,校長李龍梅至今記憶猶新。2010年10月初,全校兩百多名盲孩子到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欣賞交響音樂會。大氣磅礴的演奏,給孩子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感受。在回學校的車上,孩子們熱烈討論著一共聽到了多少種樂器、哪種樂器的音色聽起來最亮、哪個樂段打擊樂最有感覺。一段段帶著“夢”的對話,深深觸動著李龍梅校長。
“他們吹的曲調我聽老師教過,要是給我那個樂器,說不定我也能吹!”
“要是我們學校也有一個這樣的樂團,那我們也能登臺演出?!?/p>
“如果我會吹奏樂器的話,我要吹給更多人聽。我家的鄰居們還沒聽過這種現(xiàn)場演奏的音樂會呢!”
隨后,李龍梅為籌建“揚帆”管樂團開始四處奔走。在南岸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從重慶市歌劇院、重慶市藝術學校等專業(yè)團體聘請了8位輔導老師,入選的30多名孩子開始了管樂學習。
然而,困難接踵而至:盲孩子們看不到老師的示范,也看不到譜子,更看不到指揮手勢,輔導老師也不知道該如何和盲孩子們交流,大家甚至產生了嚴重的挫敗感……
管樂的學習一度陷入僵局。然而,不輕易言棄的李校長召集學校老師一起想辦法,一個大膽的計劃出爐—按師生1比1的比例,為樂團配備34名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學管樂。
盲孩子通過觸摸老師的口型掌握正確吹奏方法。
揚帆管樂團在排練。
不料老師們又遇到了瓶頸。34名老師中,除了音樂專業(yè)畢業(yè)的4人,絕大多數(shù)老師來自語文、體育、按摩等十余門學科,他們當中很多人基本沒有音樂基礎,完全不懂樂理,唱歌五音不全,更不用說簡譜和五線譜上那些跳躍的“小蝌蚪”了。
為了給孩子們樹立榜樣,增添信心,“半路出家”的老師們從零開始了音樂學習之旅。辨認音符、認識拍號、練習節(jié)奏、看指揮圖式……然而,樂器的學習并不是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就能夠馬上見效的,吹不響號嘴、吹出的聲音不好聽、高音上不去……老師們學習管樂的路上也是困難重重。這些可敬可愛的老師,并非沒有想過打退堂鼓。然而,為人師者,怎么能在學生面前帶頭當逃兵?堅持!只有堅持!必須堅持!
鍥而不舍的練習,漸漸有了成效。老師們漸漸能看懂簡譜了,能看懂指揮手勢了,給孩子們唱譜、講解也漸漸變得容易起來。有了老師的陪伴和幫助,孩子們學習管樂的熱情被徹底激發(fā)出來了,他們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感覺在管樂學習中很快得到展現(xiàn)。
2011年4月,揚帆管樂團第一次集中排練,一曲《歡樂頌》在校園上空第一次響起,這離樂團師生正式學習管樂剛剛一個月。
排練的成功,使師生們信心倍增?!皳P帆”,揚帆,孩子們將以音樂為伴,揚起生命的風帆,駛向光明的彼岸。
2012年5月,揚帆管樂團與代表著中國管樂最高藝術水平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結下了緣分。
這年春天,“上海之春”國際管樂節(jié)組委會邀請揚帆管樂團師生赴上海參加演出。5月1日晚,復旦大學體育館內,“中華號角—2012年上海之春國際管樂節(jié)”閉幕式上,揚帆管樂團作為唯一一支特邀展演隊伍驚艷亮相。盲孩子們配合默契,與老師一起用心靈演奏出了最美妙的樂音,令全場觀眾深深陶醉;主席臺上就座的中外管樂專家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掌聲經(jīng)久不息。世界音樂大師梅耶對晚會導演說:“揚帆管樂團的演奏太讓我震撼了!”當晚,與樂團住同一家酒店的捷克海布市青年銅管樂團,更是采用全體成員在酒店大堂夾道歡迎的方式,表達他們對盲孩子們的欽佩與贊賞。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與揚帆管樂團簽訂共建幫扶協(xié)議。
揚帆管樂團的這次精彩亮相,引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的關注。團領導在詳細了解情況之后,表示愿意為揚帆管樂團提供長期的幫助和支持。2012年7月,軍樂團青年指揮家王登梅首赴重慶,開啟了對揚帆管樂團的幫扶之旅。通過幾天的排練,王登梅深感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這群孩子和老師值得、也需要軍樂團更大力度的支持?;鼐┖?,他向團里匯報了這個情況,團領導當即決定,根據(jù)揚帆管樂團所設置的聲部派遣相應的演奏員組建成小分隊,定期到重慶進行指導。從2013年春天開始,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校園里,經(jīng)常可以看到那一抹抹橄欖綠。在軍樂團老師耐心嚴謹?shù)闹笇拢瑩P帆管樂團演奏水平有了本質的提升。
2014年5月,揚帆管樂團又一次站上了上海國際管樂節(jié)的舞臺。這一次,除了參加演出,樂團還參加了“第八屆中國非職業(yè)優(yōu)秀管樂團隊展演”,與十余支來自全國各地普通中學的優(yōu)秀管樂團同臺競技,最終獲得銀獎。演出結束時,中外評委特意全體起立,向揚帆管樂團長期陪伴孩子學習管樂的老師們致敬,全場掌聲雷動,感人至深。
2015年5月,軍樂團與揚帆管樂團正式簽訂了幫扶協(xié)議,建立起共建幫扶的長效機制。同年,軍樂團優(yōu)秀青年作曲家娜拉到校采風,學校里的人和事讓她深受感動,她飽含激情,為揚帆管樂團量身譜寫了管樂曲《破曉》。
因為音樂,孩子們的生命不再黯淡無光,每一天都有繽紛的色彩綻放;因為夢想,孩子們不再膽小卑怯,在成長的路上勇敢地挺起了胸膛。
用音樂詮釋生命。揚帆管樂團榮獲了2015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特別獎。
“失明,讓世界陷入黑暗;音樂,讓他們觸摸光明。當別人嘆息命運悲愴時,他們卻用自己的心靈演奏激越的華章。擁抱生命、驅散憂傷,歌唱生活、點燃希望,讓我們共同見證他們揚帆遠航!”這是組委會給予揚帆管樂團的頒獎詞,也是他們感動我們每一個人的所在。
5年多來,揚帆管樂團的盲孩子和老師們在不斷磨練自己,不僅登上了重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國家大劇院這些藝術圣殿,去年底又登上了解放軍軍樂廳的舞臺。
2016年12月25日,解放軍軍樂廳燈火輝煌,座無虛席。揚帆管樂團攜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共同打造的大型管樂音樂會《生命的色彩》在此隆重上演。他們用音樂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深深地打動了現(xiàn)場聽眾。
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康輝主持了此次演出活動。他親手牽著9歲盲孩子鄭凱俊杰的手走上舞臺。
晚上7點半,演出正式開始。音樂會上,揚帆管樂團獨立演奏了《我的祖國》和《生命的色彩》等經(jīng)典樂曲。《我的祖國》旋律抒情優(yōu)美,孩子們演繹得美輪美奐,向人們展現(xiàn)了他們用堅韌的毅力和驚人的記憶力創(chuàng)造奇跡的不凡歷程;《生命的色彩》演奏難度較高,孩子們演奏起來依然游刃有余,充分表達了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師生們用心靈演奏出的美妙樂曲令全場觀眾深深震撼,演出結束時,全場掌聲雷動,經(jīng)久不息。
14歲的盲孩子冉捷也參加了這次演出。冉捷出生在酉陽縣麻旺鎮(zhèn)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從我們家走路要花一個多小時才能走到大馬路上,在馬路邊乘兩個小時的公交車才能到達麻旺鎮(zhèn)上。如果想去縣城,就還得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呢!”
“我在老家沒什么朋友,因為我看不見,村里的小孩都不愿和我玩?!比浇菡f。
他的爺爺奶奶也很擔憂:“冉捷你以后怎么辦喲……你怎么獨自一個人生活喲……”
剛剛到學校讀書的時候,冉捷和其他盲孩子一樣,膽怯自卑,不喜歡說話,也不太愿意與別人交流。音樂課上,老師發(fā)現(xiàn)他節(jié)奏感特別好,于是開始教他打鼓。沒想到小冉捷一下子就迷上了打擊樂,成天扭著老師教他打箱鼓、架子鼓,課余時間經(jīng)常以課桌為鼓,練習敲打。后來,冉捷加入了管樂團,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成為打擊樂聲部的骨干隊員,兩支鼓槌在他手里上下翻飛,他的鼓點一天比一天鏗鏘有力,臉上的笑容也一天比一天燦爛。這次去北京演出,冉捷終于坐上了夢寐以求的飛機,他興奮得覺都睡不著。
當晚演出結束的時候,冉捷手捧著觀眾送來的鮮花,淚流滿面地說:“我想告訴我的爸爸媽媽,我想做的事我終于辦到了!爺爺奶奶也不用為我擔憂了,我要自食其力,我一定可以憑我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
其實,像冉捷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每個孩子的背后都有著屬于他們的故事和他們的夢想。
“今晚的演出實在太精彩了!在大家的共同幫助和努力下,音樂會圓滿呈現(xiàn),實現(xiàn)了孩子們的心愿,這也是我們的心愿。”主持人康輝說,盲孩子們雖然看不到光亮,但是他們心中卻充滿了光明,“我們盡其所有去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實現(xiàn)夢想,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讓世界充滿愛,我想這就是今晚演出的意義”。
在解放軍軍樂團叔叔們的幫助下,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揚帆管樂團的孩子們走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