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秋
【摘要】目的 探討腦中風后抑郁患者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腦中風后抑郁患者42例做為研究對象,均給予積極對癥治療及護理措施干預,包括一般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康復護理等。結果 本組患者中,痊愈15例(35.71%),顯效20例(47.62%),有效6例(14.29%),無效1例(2.38%),總有效率為97.62%。結論 積極的護理干預對于腦中風后抑郁患者病情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值得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腦中風;抑郁;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1
腦中風是臨床中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群,發(fā)病后雖經(jīng)及時有效的治療,但仍有大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一些中風后遺癥,如語言障礙、吞咽功能障礙、肢體功能障礙等,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造成巨大影響[1],同時也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一些心理障礙,如焦慮、抑郁、緊張、恐懼、失望、悲觀等,尤其以腦中風后抑郁最為常見,據(jù)有關研究報道顯示,腦中風后抑郁的發(fā)病率在25%~60%之間,且在中風發(fā)病后6個月~2年內最為高發(fā)[2],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針對腦中風后發(fā)生抑郁的患者,應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現(xiàn)將筆者的臨床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腦中風后抑郁患者42例做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齡51.5~73歲,平均年齡(55.8±4.1)歲,病程6個月~1.5年,平均病程(12.6±2.4)個月,出血性中風4例,缺血性中風3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腦中風、抑郁的臨床診斷。
1.2 方法
給予針對性治療,如營養(yǎng)腦神經(jīng)、控制血壓、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給予西酞普蘭、艾司唑侖、地西泮、羅拉等藥物治療,并注意治療其它并發(fā)癥。
1.2.1 一般護理
優(yōu)質的環(huán)境對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注意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病房,保持室內通風、空氣新鮮,有利于預防發(fā)生院內感染;維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適度,光線合適,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操作,以免影響患者的睡眠及休息;定期為病房消毒,更換干凈的被褥,定期幫助患者翻身、拍背等,避免發(fā)生褥瘡;幫助患者做好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等。
1.2.2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于腦中風后抑郁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抑郁的本質是患者的心理活動出現(xiàn)失調,屬于情感障礙的一個類型,護士應掌握腦中風后抑郁的特點,同時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每個患者心理問題的個人特點,并給予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首先是應注意幫助患者宣泄,即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的想法、煩惱和顧慮,并給予積極的解釋、勸慰和支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其次是可采用一些音樂療法,播放一些舒緩、柔和的輕音樂,對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作用[3];再次,可以選擇以情勝情法、移情易性法等心理護理方法,注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最后,應多為患者講述其喜歡或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將笑話,播放小品、相聲等娛樂節(jié)目,可以幫助患者改善抑郁程度。
1.2.3 飲食護理
飲食合理對于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促進病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作用。應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合理搭配飲食,飲食結構正確,營養(yǎng)均衡,確保足夠能量的攝入[4]。
1.2.4 康復護理
給予患者積極的康復護理,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肢體功能及抑郁狀態(tài)[5]。先幫助患者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如肢體活動、站立、伸屈前臂、身體后仰及前傾等練習,逐步過度到沿床沿緩慢移動、攙扶行走等,并定時為患者進行肢體推拿和按摩等。
1.3 療效判定標準[6]
按照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的減分率做為判定標準:①痊愈:減分率≥75%。②顯效:減分率50%~75%。③有效:減分率25%~50%。④無效:減分率<25%。
2 結 果
經(jīng)治療和護理干預后,本組共納入42例,其中痊愈15例(35.71%),顯效20例(47.62%),有效6例(14.29%),無效1例(2.38%),總有效率為97.62%。
3 討 論
腦中風患者病后易于發(fā)生抑郁障礙,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進一步下降,影響著病情的康復。因此針對腦中風后抑郁患者應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同時配合護士給予系統(tǒng)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包括一般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及康復護理等,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復、生活質量的提高,故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聰娟.心理護理對中風后抑郁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6,3(14):2792-2793.
[2] 章 芳.中風后抑郁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5,13(32):75-76.
[3] 曹啟慧.心理療法在中風后抑郁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83):169-170.
[4] 董其義.中風后抑郁癥護理探討[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32(7):739-740.
[5] 楊海鷹.中風后抑郁癥患者臨床護理干預[J].吉林醫(yī)學,2015,36(13):2890-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