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摘要】目的 探究瑞替普酶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例,按照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4例。對照組采用瑞替普酶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瑞替普酶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CK(肌酸激酶)、cTnT(肌鈣蛋白)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結果 治療組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CK、cTnT和SOD的水平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瑞替普酶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較大的意義。
【關鍵詞】瑞替普酶;還原型谷胱甘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0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患者自身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在檢查心電圖時顯示ST段升高的疾病,該病的易發(fā)群體是老年患者,近幾年來,發(fā)病率呈逐漸增長趨勢。現(xiàn)就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例進行研究,其內容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4例。對照組男15例,女9例,年齡45~89歲,平均年齡(56.1±5.3)歲,病程0.6~4年,平均病程(2.3±0.5)年。治療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46~88歲,平均年齡(57.2±6.2)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2±0.6)年。兩者在年齡,病程,性別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瑞替普酶進行治療,靜脈推注:10 mU瑞替普酶+10 mL生理鹽水混合溶液,間隔30 min,注射2次;治療組采用瑞替普酶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瑞替普酶的用法和劑量同對照組,靜脈滴注:1.2 g還原型谷胱甘
肽+250 mL生理鹽水的混合溶液,間隔30 min,注射2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CK、cTnT和SOD的水平療效分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逐漸減少,各項指標逐漸正常;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開始減少,各項指標開始改善;無效:患者病情無好轉,且加重,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的療效均有改善,治療組患者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CK、cTnT和SOD的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的CK、cTnT和SOD的水平均有改善,治療組患者的CK、cTnT和SOD的水平改善情況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因為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fā)生破裂引發(fā)血栓導致,該病的發(fā)病與患者自身缺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最顯著的臨床表現(xiàn)是心肌壞死生物標志物水平升高,較大的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上一般采用瑞替普酶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大量臨床研究表明,該藥物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一般,因此需要對該病患者進行聯(lián)合用藥治療[1]。
瑞替普酶是臨床上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常用藥物,結合血管阻塞部位的纖維蛋白和纖溶酶,促進纖溶酶原裂解,較好的降低患者體內凝血因子活性,保持梗死血管的通暢,該藥物見效較快,溶栓作用較好。
綜上所述,采用瑞替普酶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較大的意義,可較好的提高患者的療效,改善患者的CK、cTnT和SOD的水平,為該病患者的治療提供較我突出的臨床依據(jù),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和采用。
參考文獻
[1] 張嘉寧.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4,21.
[2] 苑莉莉.還原型谷胱甘肽與瑞替普酶聯(lián)合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0):75-75,76.
[3] 蘇 欣.心力衰竭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21(03):3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