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太來了
下午一進家門,妹妹就著急地迎上來跟我說,她班上的女同學R管她要她的新寵,一個掛在書包上的小毛兔,還指明要紫色的那只(她一共有兩只,今天都帶到學校去得瑟了)。而且R說是她的朋友喜歡,所以明天必須要給她,她好送給她朋友。
聽得我這叫一個亂。我穩(wěn)穩(wěn)神問她:“你想把這個紫色的送給R嗎?”妹妹使勁兒搖頭說:“我不想送,我想自己留著?!蔽艺f:“那你就跟她說NO唄。再說了,她想送什么東西給她的朋友,讓她自己去解決唄,可以找她媽媽,干嘛管你要啊,你又沒這個責任?!?/p>
妹妹一聽,居然哭了起來。我問她為什么哭,她說:“可是我已經(jīng)答應R明天就給她了,我不想說話不算數(shù)!”
她這么一說,我懂了:自己的不想給,又答應人家了,又不想違背承諾……這明擺著就是想讓我再買個她好去送人情嘛,而且還明天就要(此處挖鼻孔)……
這種小兔其實不是玩具,對孩子來說也不便宜。我當時確實順手多買了幾個準備圣誕節(jié)的時候送給她的好朋友們,但紫的只有一個。所以我給她提了個建議:“如果你確實很想送給R這個禮物的話,過一段時間我看見紫的可以幫你再買一個,等圣誕節(jié)前給你的朋友送禮物的時候一起給她。然后她是自己留著還是送朋友咱就不管了。但是,沒來由地非要你的東西,還規(guī)定了時間,這個要求非常不合理,是一種強迫,我們不能答應?!?/p>
妹妹一聽哭得更厲害,說:“可她當時求了我半天,我已經(jīng)答應她了呀,不給她會非常非常失望的?!?/p>
我說:“我明白,所以,以后不要輕易答應你沒把握的事,要先跟我商量一下,不能答應完了再來找我。她呢,也要明白不應該隨便管別人要東西,不然就會失望?!?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3/08/znxj201701znxj20170110-1-l.jpg" style="">
話說到這兒已經(jīng)很清楚了。剩下的是尷尬應對也好、忍痛割愛也好,就由她自己去面對了。妹妹也看出來自己挖的坑只能自己填,也就漸漸收了哭聲。很快又跟沒事人兒一樣談笑風生了。我就順便囑咐她:“這兔子就跟玩具一樣,以后不要帶到學校了。記得老師怎么跟你們說的嗎?帶玩具到學校會怎么樣?”“ End up fighting! (最后產(chǎn)生矛盾)”,她和哥哥都說。
其實,孩子們?nèi)穗H關系上的這些事兒,非原則的、不找到我頭上的我很少摻和。因為我覺得他們要有積累自己生活經(jīng)驗的機會。但知女莫如母,我知道妹妹有時出于善良的天性不愿拒絕別人,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會點一下她,讓她慢慢學會說“NO”。因為當媽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留了個意:對同理心強的善良孩子就要教給他們原則性,先要對自己負責。再說,平時吃點虧無所謂,要是她長大以后因為耳根軟禁不住同情心的折磨,嫁了自己不愛或不合適的人怎么辦?畢竟我自己也文藝女青年過,老想解救潦倒落魄文藝男青年的心理咱懂。
說到這兒了,就冒著跑題的危險多聊幾句。
提前操這種心的媽肯定不只我一個。有一天跟女友聊天聊到要是以后孩子忽然領回來一個特別不靠譜的人說要結婚,你說怎么辦?是反對還是尊重?女友說:這事兒其實就跟其他的家庭教育是一個道理:功夫在平時。從小就要給他們示范正常的家庭關系,有適當機會就要點一下,告訴他們家庭責任感是最重要的、夫妻之間平等尊重是最重要的這些基本道理,教給他們辨別不靠譜和謊言,這樣他們以后跑偏的機會就小一些。不要等到他們都要結婚了你再想去影響他們,門兒都沒有。
我覺得她說得非常有道理,“如何區(qū)分愛和同情”這一條也得記在小本兒上(記得以前給妹妹講《美女與野獸》的時候就點過她:不要因為同情野獸就嫁給他哦)。雖說人生彎路也是路,大家多少都會走,但少走一些總是好。有些好的思維和行事方式從小養(yǎng)成比長大再改容易得多,比如,學會坦然說“NO”。
晚上跟他倆混的時候又聊了一下白天發(fā)生的這件事兒。妹妹說已經(jīng)想好了怎么去拒絕R了。我告訴他倆,不要被別人強迫。強迫分兩種,一種是用蠻力,這個比較容易拒絕;還有一種是用乞求和眼淚——讓你因為同情不得不做本來絕對不想做的事。哥哥忽發(fā)奇想地比劃著說:“我明白了!這個就像坐標系一樣,從零往這邊是你越來越愿意做的事,從零往那邊就是負數(shù)了,是你越來越不愿意做的事,強迫也不行!”
得承認他這個模型建得有創(chuàng)意。然而生活很難定量分析,那個“零點”設在哪里要靠每個人自己去體會,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這個當媽的,也就只能幫他們到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