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文晉
件件冬衣溫暖陌生的你
文/史文晉
“捐衣服的人這么多啊,還要排隊?”寒潮來襲,潞安集團(tuán)五陽礦總工辦的王飛拎著一包棉衣,看著排隊的人,一邊感慨,一邊走向隊伍的盡頭。
“等等吧,熱心人真不少,天冷了,那些貧困家庭更需要這些衣服?!迸抨牭娜藗冋f道。
這次捐助的衣物,將被定點送往距離五陽礦60公里左右的壺關(guān)縣黃山鄉(xiāng)一個叫北兌川的小村子。在那里,將近2 0 0戶居民中,有三分之一的貧困戶。已經(jīng)進(jìn)入1 1月中旬,很多人家里沒有鍋爐,還在和寒冷的天氣硬扛著。知道五陽礦要對口向村里捐助衣物后,大家開始翹首企盼。
“我叫李文科,在五陽煤礦綜掘二隊工作,手機號碼是1 59******?!?/p>
“呦,文科,你這是準(zhǔn)備征婚???”隊里的同事看著伏在桌上寫紙條的李文科問道。
面對工友的打趣,李文科有些哭笑不得:“我捐的是幾件男式棉衣啊?!彼忉尩溃骸艾F(xiàn)在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一般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我家就在市里,壺關(guān)離我家也不算遠(yuǎn),我寫個紙條放在衣服里,萬一老人們有困難,我放假回家了就開車過去看看。孩子不在身邊,老人們都不容易?!彼贿呎f著,一邊將寫好的紙條放到捐助衣物的口袋里。聽了李文科的解釋,大家不由對他心生敬佩。
28 60件衣物被該礦工會勞保部和女工部的工作人員細(xì)心地按照棉衣、保暖衣、棉褲、童裝等不同種類分別打包成1 0 7個編織袋中,裝滿了一輛小型廂式貨車。這其中,不乏很多帶著吊牌的新衣。
“雖然工會下發(fā)的通知中說不讓捐秋衣秋褲等貼身衣物,但是我捐的是新的。應(yīng)該符合要求吧?”準(zhǔn)備隊的逯林抱著給井下職工發(fā)的絨衣絨褲跑到捐助現(xiàn)場詢問道。井下寒冷潮濕,這種絨衣的保暖效果很好。在這次捐助活動中,很多工人穿著舊絨衣,把剛發(fā)的衣服省下來送給陌生的農(nóng)村“親戚”。捐助的衣物中,不僅有新的絨衣絨褲,還有新的井下工人穿的棉衣棉褲。穿過的人都知道,井下的勞保用品就一個特點:暖和!“要捐就捐‘溫暖牌’!”工人們說道。
此次和冬衣一起送出的還有該礦工會購置的30條毛毯,讓北兌川村的貧困家庭不僅穿得暖,而且蓋得暖。
“這個冬天不再冷!”望著村委會堆成小山的編織袋,村支書高興地說。
(作者單位:潞安集團(tuán)五陽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