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青林
(煙臺市萊山區(qū)第一中學 山東 煙臺 264000)
對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編寫的幾點商榷
范青林
(煙臺市萊山區(qū)第一中學 山東 煙臺 264000)
通過對教材中數據和插圖分析研究,發(fā)現其內容陳舊,與時代和科技的發(fā)展不符,提出教材的編寫應該與時俱進,其內容應該體現科技的進步和師生的生活認知.
教材 數據 插圖 陳舊
現行高中人教版教材[1]是2004年初審通過在各地開始使用,伴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對我國的基礎教育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雖中間幾經修改,但課程內容愈發(fā)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存在“舊”的狀況,難以反映當代科技、社會發(fā)展的新景象,脫離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本文以必修1為例,談幾個值得商榷的方面,以供新一輪的教材編寫和修訂參考,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指正.
筆者在教授必修1時,發(fā)現不少試題和表格中
的數據與當前的科技和社會發(fā)展不符,讓人感覺這仿佛是20世紀的教材,少了許多鮮活感.在課本第27頁的表格列出了一些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如圖1所示.
圖1 一些運動物體的加速度
其中汽車急剎車的加速度大小給的是4 m/s2到6 m/s2,這顯然與現在的汽車性能不符.以最常見的緊湊型汽車為例,筆者在《汽車之家》查找了最熱門的幾款汽車以100 km/h行駛急剎車的距離,如表1所示.
表1 幾款汽車以100 km/h行駛時的急剎車距離
5款汽車平均剎車距離約為41 m,由2ax=v2得剎車加速度大小約為9.4 m/s2,這個結果與課本所列數據差距巨大.再如,課本第29頁的課后習題第1題提到小轎車“百公里加速”,然后例舉了A,B,C3種型號的橋車實測百公里加速時間分別為11.3 s,13.2 s,15.5 s.仍以表1中的汽車品牌和《汽車之家》實測提供的數據為例,如表2所示.
表2 幾款汽車百公里加速時間
5款汽車平均加速時間約為9.46 s,與課本中提供的最少加速時間都短了近2 s,與15.5 s比較簡直就是恍若隔世.
諸如此類的數據,充分暴露了我們的教材只注重了物理內容的科學性,沒有體現物理與科技、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物理脫離了師生對生活的感知.
圖2 互聯網示意圖
必修1課本第4頁的插圖展示的是互聯網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這種老式的臺式機在筆者上學時代見過,但對于現在的2000年以后的學生,應該沒有任何感知,使學生對物理與科技的認識產生代溝.再如課本第19頁,插圖展示的是北京西到深圳的列車時刻表,如圖3所示.但目前我們已進入高鐵時代,車次T107和T108早已停止了運營.
圖3 列車時刻表
這類插圖說明了我們的物理課本已經落后于時代和科技的發(fā)展,建議在以后的修訂和編寫中要及時的篩選出一些具有時代性且能反映目前科技發(fā)展的新插圖.例如課本第93頁展示了巨大的射電望遠鏡,如圖4所示,但目前由我國研發(fā)和建造的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縣落成,其口徑達到了500 m,這標志著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了重大原創(chuàng)突破.因此建議圖4改成中國的“天眼”圖片,這必將對師大帶來巨大的震撼與自豪,激發(fā)學生熱愛科技的興趣.
圖4 射電望遠鏡
當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正在征求著各方的意見.新課標強調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物理的重要性,了解物理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能從物理的視角去認識科學、 技術、 社會和生活方面的有關問題, 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物理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而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具代表性、最主要的課程資源,這就要求我們的新教材不僅要保證知識上的科學性,還要具有時代性,體現生活性;體現STS理念.期望在新教材的各項數據和插圖的應用上做到“棄陳求新”,真正讓人耳目一新.
1 張大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