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瑤
摘 要:拓展閱讀,可以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形式,加大學生的語言輸入,形成一個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機載體。教師應以動態(tài)的、開放的和全面的眼光來審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搭建有效的綜合性學習平臺,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讓學生的英語能力全面開花。
關鍵詞:拓展閱讀;英語能力;閱讀素養(yǎng)
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應達到以下標準:能夠提取并總結一系列事件的發(fā)展和變化,以幫助理解故事結局;能夠在閱讀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后,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特點;能夠發(fā)現(xiàn)不同讀物的相似之處,如相似的場景、問題、人物類型等;能夠評價提升讀物趣味性的因素,如幽默的人物角色;能夠整理、概括讀物重要信息用于討論和寫作;能夠以多種信息作為依據,評價讀物的內容[1]。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對話題、詞句、語法、內容、文化等把控能力的綜合。而要提高學生的以上能力,唯拓展閱讀不可少!拓展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全方位英語能力。
拓展閱讀應注重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注重對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重組,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思維的發(fā)展[2]。因此,筆者在對教材文本的解讀后引領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通過教材之外的語篇補充,使學生在原有文本的基礎上更好地拓寬自身的視野,培養(yǎng)更好的文化素養(yǎng)意識,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全面開花。
一、拓展閱讀 增加學生對話題的了解
教師只有跳出英語教英語,跳出教材用教材的圈子,不唯本而教,不斷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語篇,實現(xiàn)拓展化、實踐化、趣味化,才會讓學生在拓展的趣味閱讀中得以發(fā)展,使知識在被拓展的同時,被接受、被消化和被吸收[3]。因此,我們在進行拓展閱讀時,應多使用故事式、直觀式、注解式、雙語式等簡單易懂的語篇,以篇帶點、用篇謀面,在拓展閱讀中接收有趣味的有意義的信息。
現(xiàn)在的教材多以話題為中心,內容豐富且貼近生活。當學生對要學習的話題有所了解時學習會更主動,參與會更積極,教學也就更高效。因此,在教授新話題內容前應進行有針對性的拓展閱讀,增加學生對話題的了解。例如,在學習網絡這個話題時,筆者在課前進行了以下拓展閱讀(因版面限制,本文中涉及的閱讀材料及相關教學步驟中的具體內容詳見教學月刊網站www.jxyk.com“資料下載”中的“原文選登”)。
Step 1: Show the pictures about network and discuss its good and bad sides.
Step 2: Listen and answer. (1. What are the good sides of using the network? 2. What about the bad sides?)
Step 3: Watch the flash and finish the blank.
Step 4: Read and T/F.
Step 5: Read and circle the point words.
Step 6: Retell.
【反思】筆者從學生感興趣的淘寶、微信、QQ等網站或軟件入手,并輔以直觀配圖,引導學生緊緊圍繞network這個話題進行相關活動。這樣的拓展閱讀讓學生從趣味中認識了網絡的利與弊,對網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新話題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拓展閱讀 促進學生對詞句的運用
“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畢業(yè)生學會使用1600個左右的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拓展閱讀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擴大詞匯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詞匯和相關句型的復現(xiàn)率,鞏固學生對詞句的掌握。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每個話題單元出現(xiàn)的關鍵詞匯和句型切入結構明朗、細節(jié)豐富、詞句突出的語篇,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合理推敲,會獲得更多教材語篇中難以學到的知識和信息,這樣既可以鞏固所學詞匯和句型,又可以增加詞匯量,為后續(xù)的閱讀教學排除詞句障礙。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3 Our Hobbies時,圍繞話題中的hobby, collect, coin等詞匯和重點句型“I love/enjoy/prefer/am interested in/am fond of ...”,筆者進行了以下拓展閱讀。
T: First read the passage and discuss the best title.
T: 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can you see? What do they like doing?
S: He/She likes/loves/prefers/... doing...
T: Who can ask me?
S: What do they like doing?
T: Collecting stamps/Making model planes/
Going fishing...
S: He/She likes/ loves/prefers/...
T: Almost everyone has some kinds of hobbies. Read the whole passage by yourself, then try to retell it.
【反思】筆者提供的拓展閱讀的語篇清晰準確地展示了本話題單元要掌握的關鍵詞匯和重點句型。通過拓展閱讀,學生在語境中深入理解詞匯和句型的運用,避免了孤立詞匯和句型的學習,也為學習新課掃除了基本的語言障礙。
三、拓展閱讀 盤活學生對語法的使用
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進行研究后,系統(tǒng)地總結歸納出來的一系列語言規(guī)則,是學習者正確使用英語的標準。語法學習不是英語學習的全部,但也不能忽視,關鍵是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合適的方式將枯燥的語法知識教活,不但要讓學生能夠接受,更要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因此,筆者在面臨語法難點時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當中“一點即通”,無須多言,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打好基礎。例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的用法,筆者進行了以下拓展閱讀。
1.出示圖片:組圖一(陸地動物)、組圖二(海洋動物)、組圖三(生物鏈)。
2.意義操練:觀察圖片,讓學生分組用比較級和最高級造句,如Lion is stronger than other animals. Shark can swim faster than most other sea animals.
3.訓練復述:通過圖片提示,幫助學生分析和概括語篇,要求學生盡量用自己的語言,有重點、有條理地進行敘述,避免重復和背誦。
4.精講多練:學生運用所學的閱讀技巧和方法進行拓展閱讀并完成一定的練習。
【反思】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是八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法之一。筆者提供的拓展語篇通過比較世界上的食物鏈來引出比較級和最高級,多方位、多角度地進行描述,形象易懂,學生較容易接受。
四、拓展閱讀 加大學生的閱讀深度
教材里的話題內容豐富而多彩,學生總想通過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但是我們的教材往往是一句帶過,學生總是失望而歸。因此,為了補充某一點必要的話題內容或者學生想深入了解的東西,教師可以進行相關拓展閱讀訓練。例如,在教學怎樣在地震中保護自己這一話題時,很多學生學完后很想知道更多關于地震的知識,于是筆者進行了以下拓展閱讀。
1.出示討論話題:How to protect yourself in the earthquake? 并用一些一般疑問句引出相關詞匯,解決學習難點,如Will people get injured when they play knife? Should we stay/keep away from the fire?
2.學生自讀語篇,了解在地震中保護自己的方法,并做到圈、畫、批、注,關注要點。
3.演示語篇提到的活動。
4.在屏幕上顯示每個做法的具體內容,方便學生理解。
5.口頭復述。
【反思】通過拓展閱讀,學生學習了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和保護自己,提高了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這樣的拓展閱讀拓寬了學生對于地震知識的了解渠道,加大了學生對地震知識的認識深度,補充了教材文本的不足。
五、拓展閱讀 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
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4]。關注中外文化的差異,既可以學習外國的文化,又可以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從而掃除學生閱讀時的文化障礙,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文化的教學,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文化的教學有視頻展示、上網查詢、語篇閱讀等多種方式,其中語篇閱讀是學生了解文化差異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如在講授festivals主題時,筆者開展了拓展閱讀,對于中西方不同的festivals以及慶祝時節(jié)日食物、服飾穿戴、娛樂活動等文化差異進行了深度挖掘,擴充學生文化方面的知識。
Step 1: Lets enjoy a show.
Step 2: 學生討論中外節(jié)日差異,讓學生認識到不同的節(jié)日。
Step 3: 讓學生對比不同節(jié)日的慶祝方式,通讀語篇,完成表格。
Step 4: 引導學生討論“Which one do you like better, Christmas or Spring festival?”經過討論,學生認識了自己對外國節(jié)日的狂熱程度,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對本國節(jié)日的忽視。
Step 5: 播放一段關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視頻,讓學生感受本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意義,然后教師總結:We should respect the differences and stick to our culture.
【反思】通過拓展閱讀,學生加深了對西方文化的認識,也認識到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甚至領會了文化差異背后的深刻內涵: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止于文化差異和西方文化知識的了解,更應該是有客觀、辯證的文化觀——尊重異國文化,堅守傳統(tǒng)文化。這樣,學生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了,對語篇的把握更加準確了,閱讀理解能力也更強了。
拓展閱讀,豐富了英語課堂的教學形式,加大了學生的語言輸入,形成了一個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機載體。教師應以動態(tài)的、開放的和全面的眼光來審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搭建有效的綜合性學習平臺,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讓學生的英語能力全面開花。
參考文獻:
[1]王薔,陳則航. 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的研制與內容概覽[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9):1-9.
[2]趙洪琴.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拓展閱讀[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6(5):27-28.
[3]侯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設計[J].心事,2014(3):13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