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道
廈門華綸印染有限公司(361000)
全員設備管理對策研究
謝光道
廈門華綸印染有限公司(361000)
這里以某一公司為例,分析了該公司的設備情況以及設備管理狀況,提出了設備管理對策,通過完善的設備管理考核體系、組織、人力資源配置來推進公司全員設備備件管理程序優(yōu)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以及全員生產檢修制度工作。期望促進該公司的設備管理水平,以此來滿足公司發(fā)展、生存的需要,促進生產穩(wěn)步發(fā)展。
設備管理;對策;現狀
該公司是一家大型印染企業(yè),年產5 000萬米中、高檔印染布,包括純棉、滌棉、麻、麻混紡、粘膠混紡、錦棉交織、天絲、莫代爾等服裝面料。產品約60%以上出口,遠銷美國、歐州、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是香港、內地名牌服裝企業(yè)的印染生產基地。公司擁有五條軋染染色、三條圓網印花生產線,另有多臺電腦大卷裝染色卷染機,進口多臺德國KUSTER均勻軋車和軋光機、美國MORRISON和德國MONFORTS預縮機、韓國日星SUN定型機、意大利MARIO CROSTA陶瓷刷毛機五臺和抓毛剪毛聯合生產線、荷蘭STORK自動配漿系統、數碼噴墨印花機等。
該公司設備最大的特點是進口設備多、種類多、自動化程度高、傳動要求高、用材種類多。
該公司設備管理由設備部負責,包括采購部門和維修部門。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主要采取定期保養(yǎng)、日常維護、生產部門報修的方式。
3.1 創(chuàng)建全員設備管理檢修制度
為抓好全員設備管理,促進生產穩(wěn)步發(fā)展,全面推進全員生產檢修制度,構建全員設備管理思想,帶動全員參與設備管理,促進設備管理水平提升,進而充分發(fā)揮設備最高效能,需要檢修方、操作方通過構建全員設備管理檢修制度來完成設備管理任務。在構建設備管理體系時(見表1),主要包括了采購、設備、后勤、維修、銷售以及生產等幾個方面,從不同層次和立場,參與設備管理工作,樹立可靠、高效運行的目標,針對性地開展各項設備管理活動,設備管理要做到標準化、規(guī)范化管理。
3.2 優(yōu)化管理備件
首先,設備備件的采購、申報,由公司主管負責,公司采購部、生產工廠、設備處、財務部積極參與,以降低備件采購費用,滿足公司生產需求,降低備件儲存量為準則,制定備件庫存定額明細表。根據公司的申報標準以及經濟性準則,備件申報人員要對實際所需要的備件數量、定額進行確定。在采購備件過程中,要做到“貨比三家”,通過嚴格的采購條件,滿足公司對備件高質量的要求。其次,備件的存儲、到貨、使用。貨物檢驗由專業(yè)檢驗人員進行,檢查合格之后方可入庫,如果驗收的備件質量不過關,則要嚴禁入庫,同時向供應商出具退貨或者是返修的書面意見。此外,還要創(chuàng)建備件庫,包括備件名稱、規(guī)格型號、生產廠家、存放地點、物料代碼以及單位數量等等,而且備件入庫、出庫以及使用等信息,要及時更新,備件的使用人與備件領用簽字要保持高度一致。最后,就是備件的維修與報廢處理,維修時應當由設備工程師組織相關檢修人員來組織維修,如果是需要外部人員協助修復,則必須通過采購部、設備處共同審核之后方可進行協助維修。修復合格之后的備件,交由備件庫根據修復之后的辦法進行管理,如果無法對備件進行修復,則進行報廢處理,并說明報廢的原因。
表1 設備管理綜合體系
3.3 創(chuàng)建信息化管理平臺
抓好設備管理應當與時俱進,順應現代化信息管理趨勢,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執(zhí)行設備管理工作,綜合分析設備故障診斷情況、以往記錄、可靠性、技術參數以及維修記錄,結合設備使用、維修情況提出相應的管理改建建議以及管理成效評價,對整個設備的壽命周期進行全過程管理。
以EAM(企業(yè)設備管理系統)為管理基礎,強化全員管理思想,是公司做好全員設備管理最有效的一種措施,是公司追求高效益、低投入、高產出的一種有效辦法。其覆蓋范圍涵蓋設備整個運行過程、設備規(guī)劃工程,最終實現科學化的采購、維修工作。實施EAM,最大的特點在于規(guī)劃整個設備管理流程,各種資源也能得到高效配置,通過該系統平臺,可以有效降低設備人力資源的投入,進而實現信息化企業(yè)資產管理,創(chuàng)建動態(tài)的資產信息流。此外,EAM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涉及人員及范圍較少,且通過EAM還可以使得該公司設備管理達到理想化的信息化水平,進而通過不斷優(yōu)化降低設備維修投入,促進企業(yè)市場競爭力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
4.1 完善設備管理考核制度
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實施考核制度,那么這個公司就必然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因此,制定設備管理考核制度,其意義十分重大。在制定設備管理考核制度時,主要內容包括了設備性能維護、設備維護成本、維修組織管理、生產損失指標、綜合評價指標等,基于全面性、可靠性、科學性、合理性的準則,及時反應設備管理成效,按照該公司當前實際情況,其評價指標則直接以設備綜合效率、設備完好率、設備故障率來作為評價設備管理的重要指標。
4.2 構建設備管理組織
設備管理相關聯的要素非常多,影響的內容范圍也比較廣,以系統工程的立場,綜合考慮設備管理整個流程,計劃好、規(guī)劃好、落實好各個設備管理階段,才能最終實現高效低耗的目的,基于此,構建設備管理組織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創(chuàng)建設備管理委員會,由公司決策者進行指導,設備處、采購部、生產部以及財務部等人員來作為該委員會的管理成員,委員會之下,成立工作小組,由公司部門領導、決策者、骨干人員組成,以戰(zhàn)略的立場來規(guī)劃設備管理任務,為整個公司設備管理工作進行指導。
4.3 高度關注設備培訓工作
設備管理主要強調的是操作性,此項管理不僅是管理者的工作同時也是管理者的任務,因此,要高度重視設備管理培訓工作,并始終貫穿于設備生命周期。從設備的采購直到安裝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根據該設備將來的生產模式,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對使用該設備的人員進行培訓,主要涉及設備的故障清除、生產過程、檢修維護知識以及設備相關技術參數等,邀請專業(yè)的有經驗的人來參與指導、培訓。
4.4 增強人員管理力度
加強業(yè)績考評力度,以事實為根據,評價管理成效,形成優(yōu)勝劣汰的工作氛圍,進而促進該公司設備管理水平提升。激勵機制的健全,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有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健全激勵機制,根據公司員工需求層次,以職位、薪酬來激勵員工,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當員工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會向公司提供更多的管理建議。
文章以某一公司設備管理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該公司當下設備管理策略以及為實施管理對策所提供的一些保障措施。結合該公司設備的特點,尋求設備管理對策,突出設備管理中全過程管理思想和系統的管理思路。健全完善信息化管理平臺,引進先進的設備管理方法,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保障設備管理,促進生產穩(wěn)步發(fā)展。
[1]常志軍.AC公司設備管理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