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天,連生將那個道公送出門時,看見屋檐上飛來一只黑色的鳥,它和家里的兩只白鴿站成三角形,不停地朝著兩只白鴿叫喚,還不斷地撲騰著翅膀惡狠狠地沖到它們中間。她回到房間,跟奶奶說,鴿子被一只黑色的鳥欺負呢。奶奶躺著,努力把頭往光亮處轉(zhuǎn)去,嘆氣道,那是烏鴉吧,烏鴉飛,白事來。連生說不會的。奶奶苦笑,老一輩都怎么說,也是這么見著事態(tài)發(fā)展。
果然,夜里,奶奶的病加重了。
連生聽到窸窸窣窣的翻找聲后醒來。看到奶奶蹲在門前的箱子前,那是她一輩子帶在身邊的箱子。奶奶沒有開燈,連生喊她。她就說,阿生,奶奶可能會在今晚死。還說她感到身體越來越重,好像要在未干的水泥地中沉下去,她能感受到一種從地里來的力量在召喚她。連生一下子坐了起來,奶奶這時將身子微微側過來,手在箱子里面掏。過了一會,掏出幾尺白布,對著連生交代后事。
“阿生,這個,交給媽媽?!蹦棠檀┲f式的連襟褂子,沒有扣上,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聲音也仿佛要沉到地底去。
連生裹了一條床單,索性跳到床下去,呆呆站在那聽。月光灑進來,與連生的心一樣冷,奶奶的話語聽起來極荒涼,甚至荒唐。這三更半夜地,連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阻止奶奶死去。她裹的是一條龍鳳呈祥的床單,腦子幾乎一片空白。在奶奶視線里,連生是一直在望著她的,她雙手已經(jīng)有些顫抖,艱難地從箱底掏出一串鑰匙。阿生,記住了,這是給爹的。連生嗯了一聲。奶奶又慢慢探下手去,把整顆頭都埋在箱子里,找到一塊包裹著的紅布,一層層剝開?!斑@里有一些錢,你自個留著?!边B生還是嗯了一聲,她聽得到自己鼻子混著水汽,酸澀也緊接著冒上來,按也按不住。連生怕奶奶發(fā)覺,一直也沒讓淚水流下來。奶奶這回直接坐到了地上,手上抓著兩雙繡花鞋,那鞋子沾了許多灰塵,看上去已經(jīng)很多年了,古香古色,上面繡了許多繁復的花朵。奶奶的目光盯在了鞋子上,整個人都變得幽深。
“這兩雙繡花鞋,燒一雙,留一雙?!?/p>
她說完,舒了一口氣長長的氣,卻沒有聽到連生的反應,抬起頭方想問連生記住沒有,卻看見連生的眼角快速滴下一枚淚,叮一聲響在地上。她就想到年輕時在潭里洗澡,月光落在水面上的聲響。奶奶的目光又盯在自己孫女濕潤的眼睛上去了。唱過的那些黏黏糯糯的山歌復又在腦海里盤旋。
“園中開花紅又艷,引來蜜蜂情綿綿,別把刺放果樹底,免得猴死太可憐。過了初一盼十五,哪時見到月兒圓。不求同生求同死,山盟海誓不會變?!?/p>
她看著連生,漫出無限的心疼來,便安慰道:“奶奶也不一定會死的。繼續(xù)睡吧?!?/p>
連生于是也跟著又上了床,蜷縮在奶奶背后。她覺得害怕,又隱約有點悟性了,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她甚至沒有想到要出門去喊喊人,村中皎月清冷,冬夜是睡眠的好時辰,是叫不起來人的。她雖小,也早早知道這一點。
那夜連生沒有睡著,隔了幾分鐘就喊她奶奶一次。她身子緊緊貼在她奶奶的背上,喊:“婆?”她奶奶聽到了,就跟著“嗯”一聲,她便知道奶奶還沒死。過了幾分鐘,又喊:“婆?”她奶奶也跟著“嗯”一聲。不知喊了多少次,天就亮了起來,奶奶對連生說,“奶奶暫時不會死了?!边B生這才敢起床,跑出門,跑過一條泥濘的小路去叫她三叔。她用力拍打著大門?!叭澹∪?!”一樓的家禽被這敲門聲嚇到,都嗚嗚叫起來,連生聽到了三叔家那幾只豬仔嗷嗷叫,過了一會又聽到往食槽里倒入豬食的聲音,因為只隔著一扇們,連生聽得很清楚。她感到三叔應該已經(jīng)起了床,就繼續(xù)拍打著門?!叭澹∪?!”這樣叫著,她三叔還是沒有來開門。鄰居大嬸打開窗,伸出頭。“怎么了,一大早的?”
連生說:“我奶奶病了?!?/p>
鄰居就問怎么突然病了,連生站在一棵番石榴樹下瑟瑟發(fā)抖,搖頭又點頭,樹上光禿禿的,風一吹,幾片枯黃的落葉滑下來。鄰居看著連生衣著單薄,轉(zhuǎn)過去對著在爐灶前燒火的老伴說,連生這孩子怪懂事的,令人心疼。
鄰居又對著窗下說:“趕緊喊你三叔吧。”說完還在那扇窗邊停留了一會兒,直到籠里的老母雞咕咕叫,吵得不行了,鄰居才不得不走開,去忙一個農(nóng)婦必須忙的事情。連生依舊站在那里等待她的三叔。期間,她看到從屋里大搖大擺走出來的老母雞,就想起自家的鴿子還沒喂食;聽到豬搶著吃食的聲音,就想到今天的豬食還沒熬。她就像一個家庭主心骨一樣,操持著所有家務。所有的聲音都在這早晨蘇醒過來,唯獨聽不到一點三叔的聲響。連生面上極平靜,可腦子卻亂亂地想了很多了。不知道奶奶如何了,她又想跑回去看看奶奶,過一會再來。這時,大門旁邊的小門開了。三嬸拿著一只大木桶走出來?!霸趺茨敲丛绨。窟M來吧?!边B生跟著走進去,路過那些家禽,一股臊味混著米的香味飄在空氣中。
連生跑上了二樓,三叔正在窗前捧著煙筒抽煙。煙霧中的他看不清表情,令人害怕。連生居然會有害怕三叔的一天,這很可笑。但若以她的悟性來看,她又覺得很正常,一切生活的變化,都是那樣合理。雖然三叔總是對她很嚴厲:衣服要穿好;披頭散發(fā)成何體統(tǒng);吃飯要慢,要小心,吃完要跟長輩說一聲。諸如此類,他總是能挑到連生的刺。不過小時候,三叔對連生還是有無限溫情的,而現(xiàn)在的三叔,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jīng)變得相當冷漠。
“三叔,阿婆病了,你去看看吧。”連生請求道。她喘著氣,站得離他有些遠,看見他頭發(fā)上漂浮著幾縷煙氣,又隨著風飄向窗外。連生疑惑這樣大的窗,聲音怎么會傳不過來呢。她三叔望過來一眼,依舊不發(fā)一言,在默默抽著煙,也沒有要起來跟著她去看奶奶的意思,連生站著,感到有些尷尬。等了一會,三叔抽完了煙,連生本以為他會起身下樓。沒想到這時有聲音從樓梯傳了來。三嬸從房里出來迎上去。“媽,你怎么過來了?”
連生看過去,也乖巧地依著堂哥的叫法喊了一聲外婆。外婆斜了她一眼,卻沒搭腔。三叔已經(jīng)站了起來,拿過凳子讓座。
“我的腿最近都不怎么舒服。所以過來看看?!比迨谴逯形ㄒ坏尼t(yī)生。
三叔聽了,放下旱煙,坐到了她前面,捧起腳來按捏了一會,又走進藥房,拿出輸液瓶和針頭。連生只能呆呆看著眼前忙碌的三叔。想起很久以前,他蹲在火爐前領著她背九九乘法表的那個樣子。連生不知道在那里站了多久,最后還是一個人走了出來。
她跑到附近的雜貨鋪哭著給爸爸打電話時天已經(jīng)快黑了。冬天,天黑得很快。
二
連生在床前守著病中的奶奶。那個被請過來的醫(yī)生在檢查著輸液瓶里的藥水。百無聊賴之際,她就盯著窗外停駐的蜻蜓,心思飛到了高高的山坡上,在那里,她媽媽鐵定在樹下享用著午餐,連生曾見過她拿一張綠葉抓螞蚱,又快又準。所以連生喜歡跟著媽媽去山上,山的味道很香,還有隨時會飄出來的蘆葦絮子,讓她感覺是處在一個溫柔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山里與奶奶的病床不一樣,那里沒有腐臭味。
父母是在一個月前,接到連生的電話后,才從工廠里趕回來的,畢竟家中不能沒有一個大人在?;貋砗螅B生的母親發(fā)現(xiàn)地里的活實在落下太多,于是也顧不上連生,見奶奶病情穩(wěn)定,就每天早早拿了農(nóng)具就出門,總是在天黑了才回來。
連生很久沒有見到母親了,她到哪都想跟著。早上,她問,能不能帶我去田里呢。母親就說,連生,你在家好好照顧奶奶,知道了嗎?
連生看著眼前被曬得沒有女人樣的母親,乖巧地點點頭。她從來不忤逆她的母親。
父親出門送餐時,叮囑連生將廚房的碎肉粥拿到奶奶那里。他站在門口,后面的烈陽把他模糊成一個剪影。連生看著那隨時都要飄向風中去的瘦弱的剪影,肩上挑著兩擔干糞,父親一邊停著與連生說著話,一邊把擔子從左肩移到右肩,過重的擔子將他的頭壓向一邊,肩膀已經(jīng)發(fā)紅,與木擔摩擦發(fā)出肉嘶叫的聲音。連生看到他的雙腳在微微顫抖。午餐被包裹仔細了放在最上面,她聽得到里面的碗筷叮咚作響。
她就問道,爹,你不吃飯了再去?
爹說到了山里再與媽媽一起吃。
連生的眼睛總是不自覺地移到那雙顫抖的腳,她趕緊回答道,好的。
父親還在那,他說阿生你要注意,奶奶要去廁所,你得小心點。
連生這次把頭點得像搗蒜。生知道了。她說。
于是父親終于出門,肩上的叮當聲像一只高山上的蜻蜓,慢慢遠去。連生又回過頭來,看著醫(yī)生將他的醫(yī)用工具擺放整齊,午后的太陽隔著木欄溜進房里,有一絲爬到了奶奶微微張開的嘴唇上,還有一絲在那個醫(yī)生的頭發(fā)上游著。他也不與連生說話,三個人在沉默的空間里各自忙著,偶爾奶奶的一聲痛苦呻吟,就將連生嚇個半死。
醫(yī)生這時走出去,站在水缸前,手中拿著一個木瓢在喝水。連生聽到那個方向響了幾聲咕嚕——咕嚕的聲音,好像她家的老牛在喝水。顯然,醫(yī)生對連生家已經(jīng)很熟悉了。水缸前面的水泥地面因為年代久遠,破了一個好大的洞,黑漆漆的。但如果盯著那個洞口看一會,就可以看到連生家的老牛在下面走來走去。醫(yī)生很準確跳過那個塌陷的洞口去喝水,又準確地跳回來。連生看著他穿著油亮的皮鞋跳來跳去,覺得有些好笑。
“老人家最怕寒夜?!贬t(yī)生喝完水,就過來提了箱子,看了看輸液瓶,對連生說,“阿生,晚上你注意一點?!?/p>
阿生點點頭:“放心吧,我與奶奶睡?!?/p>
“嗯,你爸呢?”
“上山去了?!?/p>
“你媽啥時候回來?”
“天黑才回來呢?!?/p>
“家里一直只有你在么?”
“嗯?!边B生低下頭,眼睛在床頭前那個木杯里停留,有些沮喪。
那醫(yī)生目光循過去,看見木杯盛著半杯玉米粒?!斑@是干什么用的?”
連生不好意思地笑起來?!拔颐看伪棠倘ド蠋?,都用兩顆玉米粒塞住鼻子。嘻嘻嘻,久了,就有那么多了。我留著滿了,就拿去喂鴿子。”
醫(yī)生看一眼躺在病床上的半死之人,又看一眼眼前朝氣蓬勃的臉蛋,深深嘆了一口氣。不用擔心,你奶奶的病很快會好的。連生就甜甜地笑開,覺得醫(yī)生是很好的人。聽父親說,醫(yī)生是從大醫(yī)院出來自己開診所,與父親剛巧相識,請他來看病,連醫(yī)藥費都還是打著欠條呢。他實在是個很好的人。連生想。
“藥輸完了,叫你三叔來拔針。”
連生聽到聲音,反應過來他是在跟自己說話后點了點頭,轉(zhuǎn)念一想,又搖了搖頭。剛想說點什么,醫(yī)生已經(jīng)提著一個箱子,往后門走出去了。很快,房間里只剩下連生,和偶爾響起的呻吟。奶奶病后,三叔很少過來看望。想到那天早晨的冷漠,他不會愿意來拔針吧。連生便想,如果三叔不來,我就自己拔吧。
她多么希望奶奶快點好起來。此刻,她的小伙伴一定在田里搭起了紅薯窯,用撿來的柴火燒得通紅,然后搬起石塊砸去,把紅薯埋起來,等土堆冷卻,就可以挖出來吃。天氣冷的時候,捧著一個熱乎乎的紅薯,大家圍在一起,連生光是想想就會不禁笑出來。
她小伙伴來叫她去玩時,被奶奶聽到了,就跟她說,你不用守著我,自己去玩吧。以往連生是不用這樣整天守在病床前的,但這次,除了醫(yī)生說她會好起來,似乎大家都覺得奶奶挨不過這個冬天。連生甚至還聽到了母親與父親偶爾會在火爐前商量后事。
她看著奶奶,覺得能陪一天是一天。她不希望奶奶死,但是卻常常幻想奶奶的死亡,她想不透這是為什么,覺得自己竟好像和三叔一樣冷漠,就更加一刻也不出去玩了。
連生走到奶奶床前,看了看滴答滴答流著的輸液瓶,又幫奶奶捋了捋被子。
連生,外面有太陽嗎?抱奶奶去曬會太陽。
連生看著外面不知何時變得陰沉的天,對她奶奶說道,奶奶,明天吧,明天去曬。
很意外地,那天晚上,三叔與三嬸從家里下來看望奶奶。夜深了,連生與幾個堂哥在燈前玩著撲克。三嬸在那里坐了一會,也加入進來。奶奶躺著,眼睛能睜開一段時間,就笑著看她的兒孫們在燈下玩撲克。大家都在燈下笑著。
連生很少見到那么和睦的畫面。印象中,三嬸帶著頑疾,長年蝸居在家,也不用像其他村中的婦女一樣需要下地干活,所以長得白潤,梳著一條長長的辮子,說話聲音很輕,給人很溫柔的感覺。但是被頑疾拖累,所以與三叔的關系總是帶些疏離。
據(jù)說是嫁過來時,就帶了病的。
連生的記憶經(jīng)常飄散,到現(xiàn)在,她都還記得三嬸剛嫁過來時,口袋里總是帶一把糖。每天她把連生叫去她家,讓連生坐在高高的重木椅上吃糖,吃桌上供奉的水果和餅干,而三嬸就在前面,忙著刺繡,連生看著針線在光中穿梭,三嬸的手如蔥般細白。跟媽媽的不一樣,媽媽的是裂開的枯藤。
三嬸的病是不定時發(fā)作的,她見過幾回,每次都在床上痛苦掙扎,仿佛整個人都要撕裂開來,發(fā)作時,床單都抓爛了。據(jù)說看過幾回醫(yī)生,一直在吃著藥,也不見好。不曉得是什么病。
最初,連生一家都會去守病。那會連生還小。記憶中,她睡在母親膝蓋上,隱約能聽得見大人之間的談話,他們把燈開著,椅子拉過來幾把,有時候在中間放一個竹筐,上面放一個圓形米篩,叔叔伯伯們就在那里打起撲克,母親與嬸嬸們在聊著家常,偶然去幫三嬸捋捋被子,三嬸躺在幾床棉被下面,有時不住地呻吟,有時安靜地睡著。連生總是覺得可惜,這么溫柔的三嬸,卻寄存在一個帶病的身體里。因為發(fā)病的次數(shù)實在太多,連生總能看到三叔臉上的不耐煩,就像那天早晨他去喊,他露出的冷漠一樣。不僅如此,在一次又一次的發(fā)病中,就連三嬸的親兒子,有時也會在三嬸犯病時逃得遠遠的。大家都相信她痛過后,天亮起來就會好了,似乎事實上也是如此。第二天,連生依然能見到三嬸抱著一捧青菜,輕輕走在那條路上,沖她喊,連生,過來拿糖呀。
三嬸那夜和連生他們玩了很久的撲克,看得出來她很開心,三叔則和父親在一旁說話。臨近午夜時,三叔起身準備回去,卻突然轉(zhuǎn)過身對三嬸說,“要不今晚,你留下來陪媽吧?!?/p>
三嬸就說,行。那夜,連生便挪到了旁邊的床上去睡。
三
誰也不知道三嬸是怎么死的。她蜷縮在奶奶的背后,走得很安靜,遺容安詳,只像是還在睡夢中。
首先知道這件事的,是病中的奶奶。她醒來時,天才微亮,身旁的兒媳婦以入睡時的姿勢蜷縮著,一動不動。奶奶想要去上廁所,正想搖醒她時,手觸過去,卻冰冷僵硬,后來怎么都叫不醒了。連生聽到虛弱的哭聲后醒來,看到奶奶一邊用手推搡,一邊帶著哭腔喊著三嬸的名字??蘼晹鄶嗬m(xù)續(xù),氣都上不來。又看見三嬸的臉灰蒙蒙地,嘴唇微開,身體僵硬。她預感到出了事情,來不及反應就慌慌張張起身,光著腳跑到灶房找他父親。而這個家的主人,那會正在把一捆玉米稈往爐灶里塞,火苗噼里啪拉響著。
“爹,你去看看奶奶?!边B生跑到父親跟前,喘著氣焦急地說。父親一個激靈丟了手中的柴火,跑到了床前。他用手探了三嬸鼻息,又用大拇指使勁摁著人中。摁了一會,沒有反應,又摁了一會,還是沒有反應。
他無力地將頭轉(zhuǎn)向女兒:“去,叫你三叔來?!?/p>
連生急急忙忙跑出屋,跑過那條泥濘的小路,到三叔樓下,使勁用手拍著門?!叭?!三叔!”一個男人從二樓伸出頭來,她趕緊說,“你快去看看三嬸?!?/p>
三叔只一愣,臉色霎時變成灰色,急急跟著跑下樓。
好像一下子,所有人都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這個過程極其快速而又模糊,所有人帶著疑問,怎么昨晚好好地一個人,說沒了就沒了。但都得接受這樣的事實,許多人哭喪著臉,擠到了那個小屋子來。堂哥坐在床邊,拉著三嬸的手不停地哭。奶奶被大家強行拉到了另一張床上,她仍是要掙脫眾人,匍匐著又爬過來。后來在混亂中,又給她掛上了輸液,老人僅憑著一口氣,默默躺著流眼淚。
即使是突如其來的事情,親人們在傷痛之際,也要迅速地考慮起后事來。如何操辦,操辦中所用到的一切東西,每個步驟都繁瑣而拖沓,需要一個能主持大局的主心骨來操持。而這個時候,首先要解決的,是在哪家辦喪事的問題。
“我的媳婦,到我家去?!比鍙氖虑榘l(fā)生后,就一直靠著墻默默坐著抽煙。小小的空間里煙霧彌漫,更是令人看不清三叔的表情。整整一個早上,他只說了這一句話。連生站在門口,看著煙霧中邊忙碌邊哭泣的親人,覺得眼前的場景那么不真實。她擔心奶奶,她睡在自己昨晚睡的那張床,還在嚶嚶的哭著?,F(xiàn)在,沒有過去安慰她了,所有人都在忙著。
連生想擠過眾人到她奶奶身邊,母親突然叫了她。
“連生,你過來。”
連生走過去,母親還有姑媽在墻角商量,姑媽便叫連生跟著大姐去采買東西。連生出門時,那個道公進了門。母親拉著他到屋后說話。
“他決意要在他家辦,這,可以嗎?”這是母親發(fā)問的聲音。
“絕不能,這個關乎一家子以后的運數(shù)?!?/p>
“這么嚴重?”這是母親焦急發(fā)問的聲音。
“嗯,絕不能。死在哪,辦在哪,好運在哪。”
這時大姐走出去,叫她跟上。一路上,連生一直在想著道公說的話,死在哪,好運在哪。卻始終也想不明白,她感到這已經(jīng)是她所不能理解的世界了。她想著,沉默著。大姐一直在發(fā)問,問題也都是關于這件蹊蹺的死亡事件。最后,她以一個勸導的結論結束了同連生的談話。她說,阿生,以后你千萬別跟奶奶睡一起了。
大姐說完,她們已經(jīng)踏進了屋里。廚房里已經(jīng)煮上了兩大鍋的白飯,大堂清理掉了所有東西,鋪上了稻草,中間放著一口棺材,蓋子合上了一半,三嬸躺在棺材里,已經(jīng)變得不像她了。一些人還在哭,一些人在快速地走進走出,一些人在角落里商量著事情。連生感到胸口堵著一口氣,很難過,卻一滴眼淚也沒流。奶奶房間那扇門被關上了,她想著奶奶躺在里面,不知道開燈了沒有呢。于是想打開門進去瞧瞧奶奶,連生的母親卻突然出現(xiàn)在身后,她喊道,阿生!連生被嚇了一跳,回頭看見媽媽焦急的神色?!皨?,怎么了?”
“不要進去?!?/p>
連生聽了,便從那里走到廚房,又從廚房走回三嬸旁邊。后來母親拿來了一件白衣讓她穿上,叮囑她只能坐在這里,跟著守喪。連生說,好,生知道了。她從不忤逆她的母親。
喪禮進行了整整三天,全世界也哭了整整三天。連生覺得疲憊極了,卻在整日整夜的念經(jīng)聲中感到安寧,她甚至試圖去辨認那些道人念的是什么,然而徒勞。她只好自己想象,大概念的是安息之類。三嬸入土后,連生從山中濕漉漉的小路中走下來,居然又在細雨中瞧見了一只烏鴉,在樹上瞪圓了眼睛看著送葬的一隊人。連生回到家后,偷偷打開門看了一眼奶奶,她床邊放著一碗滿滿的粥,兩只眼睛深深凹陷下去。
母親不知何時出現(xiàn)在身后,阿生,以后你換到其他房間睡。
四
連生開始聽到一些閑言碎語,甚至連母親都會在燒火的時候,跟前來探望奶奶病情的親戚討論這件事情。他們都說三嬸是替奶奶去死的,奶奶活了那么久,命數(shù)很硬,守在她身邊的都得為她續(xù)命。連生聽著這些話,覺得這個攜帶死亡的世界陌生極了,所有人都變成了她不認識的樣子。包括她善良的母親。
自三嬸去世后,奶奶臥床不起,病情卻似一日比一日嚴重。連生卻不被允許再進入奶奶的房間。她母親以一種近乎祈求的口氣叮囑她,阿生,離你奶奶遠一點。連生就問,媽,我就抱奶奶去曬會太陽,可以嗎?母親急急地把門打開,說我來抱奶奶去,你去把飯煮了吧。可是連生也不想母親過于勞累,這陣子這些事加起來,母親看起來隨時可以垮掉。
連生只好說,媽,不用了,我聽你的就是。
然而奶奶卻開口要連生睡她那里。在連生看來,奶奶近乎彌留之際了。這是她對孫女的感情的體現(xiàn)。母親卻瞬間白了臉,她的態(tài)度也很堅決,她說,媽,我陪您睡。阿生小,許多事都不懂。連生看到奶奶把頭偏向墻邊,再也沒說什么了。
從此,那扇門便經(jīng)常關著。連生碰到許多大人,都一臉善意地叮囑她,阿生,你得離你奶奶遠一點。于是連生真的很少見到她奶奶了。事實上,奶奶最后的日子,沒人敢在她身前伺候。聲稱過來守夜的堂哥,在半夜偷偷地跑掉了。奶奶那夜掙扎著起來上廁所,從床上摔下來后,就再沒起來了。
連生最后一次靠近她,是在喪禮上,奶奶被放在高高的靈臺上,穿上了那雙繡花鞋和黑色的壽衣。年輕人都排隊跟奶奶告別,他們用柚子葉沾上符水,輕輕在奶奶臉上劃過,算是給她洗臉了。輪到連生時,她輕輕躺下,蜷縮在奶奶身后,喊道“婆”。
很多年以后,鄰居大嬸都會一直提起這件事,她向所有人夸贊連生的好,她說,阿生啊,可真是孝順,我們當時都怕得要死,只有她還敢躺在她在奶奶身后,真是個孝順的孩子。
她也經(jīng)常跟改嫁回來的堂姐說起三嬸,她說,你媽,真是可惜了。那天晚上,我都還聽到你爸跟她說,一定要把藥吃了才能下去呢。
“人啊,都是吃藥吃沒的?!?/p>
連生和堂姐靜靜地聽著,她知道三叔從來不會提醒三嬸吃藥。她又看著堂姐平靜的臉,也許,堂姐也是知道的吧。
(隆鶯舞,就讀于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作品見于《廣西文學》《當代生活報》。)